這是月圓後的第五夜,一輪半圓之月掛在天空,月色帶著一絲詭異的血紅色,將黯淡的月光灑向大地,照耀在遠處的層層山巒上,使山巒也變得有些詭異起來。
突厥頡利可汗站在雲(yún)內(nèi)縣的城頭,目光有些迷惑地望著這輪帶著血紅色的半圓月,在突厥,這種血月是大兇兆的象征,表示不宜出兵,這使頡利可汗心中變得異常沉重。
他已經(jīng)得到消息,楊元慶率八萬大軍抵達南方兩百裏外的鄯陽縣,而在東麵紫河堡一帶,又有一萬五千隋軍和烏圖部的餘孽。
盡管隋軍的兵力連他的一半未到,但紫河穀的兩萬突厥軍被全殲,依然令他心中沉甸甸的,不僅是士氣遭遇打擊,連他自己的信心也有點動搖了。
更重要是,現(xiàn)在已是隆冬季節(jié),可天氣看起來還不是那麼寒冷,沒有一點下雪的征兆,在突厥人的傳統(tǒng)說法中,冬天是一定會下一場雪,他感覺這場大雪越來越近了,這輪血月就是一種征兆。
頡利可汗的目光又投向南方,他心裏明白,不管氣候怎樣惡劣,這場戰(zhàn)役還是要打,不僅是他已騎虎難下,更重要是他的內(nèi)部越來越不穩(wěn)定。
兩年前豐州慘敗所造成的嚴重傷害至今難以愈合,迴紇自立的跡象愈加明顯,薛延陀卻口是心非,每個部落都在考慮自己的利益,如果沒有一次輝煌的戰(zhàn)役來樹立自己的權(quán)威,那麼突厥分裂已難以避免。
可是這一仗怎麼打。楊元慶很明顯是用拖的辦法,他入駐鄯陽縣已經(jīng)八天,絲毫沒有北上的跡象,在和自己對峙,他是想利用大雪的壓力來逼迫自己撤軍,不戰(zhàn)而勝。
事實上,頡利可汗心裏也很清楚。隻要不去攻城,這一仗自己有七成把握獲勝,畢竟他的軍隊人數(shù)是隋軍的兩倍還要多。裝備和戰(zhàn)鬥力都不弱。
而且他已經(jīng)深刻吸取了豐州慘敗的教訓(xùn),那就是絕對不能放棄自己的騎兵優(yōu)勢,跑去和隋軍打什麼攻城戰(zhàn)。現(xiàn)在的問題是怎麼才能把隋軍引出來作戰(zhàn),一戰(zhàn)決定勝負。
沉思良久,頡利可汗忽然想到一個人,立刻迴頭令道:“把郭子和叫來!”
郭子和是當年定襄郡的一個割據(jù)勢力,他原本是京城左翊衛(wèi)鷹揚郎將,受齊王楊暕案牽連,被流放榆林。
大業(yè)十一年,由於劉武周造反的影響,郭子和率十二名武士殺死榆林郡丞,也宣布造反。隨後募集數(shù)千人北上占據(jù)了定襄郡,並投降突厥,被始畢可汗封為屋利設(shè),也就是一方酋長之意。
楊元慶次年強勢東進,在榆林郡大敗劉武周。郭子和知道大勢已去,遂放棄定襄郡北投突厥,但始畢可汗嫌他沒有抵抗的血性,派他去東方伐木,實際上就是棄用了他。
不過頡利可汗和郭子和接觸過幾次,他發(fā)現(xiàn)郭子和此人頗有頭腦。具有突厥人最缺乏的漢人謀略,所以頡利可汗登基後,便又加封郭子和為柱國,隨他南征。
不多時,幾名突厥士兵將一名身材魁梧的漢人將軍領(lǐng)了過來,郭子和年約四十歲,幾年的艱苦伐木生涯使他容貌十分蒼老,頭發(fā)已半百,看起來就像五十歲餘的人,不過他的眼睛依舊銳利如鷹,閃爍著一種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精芒。
郭子和原以為自己將在突厥潦倒地過完後半生,不料頡利可汗登基又使他重獲生機,令他心中感激萬分,他上前躬身道:“參見可汗!”
頡利可汗點點頭,柔聲說:“把郭將軍找來,是想請教一下郭將軍之策,現(xiàn)在隋軍和突厥對峙,時間拖下去恐怕對我軍不利,郭將軍以為,不知我們怎樣才能打破這個僵局?”
頡利可汗態(tài)度很謙虛,令郭子和有些受寵若驚,他連忙躬身道:“卑職願為可汗分憂!”
他凝神整理一下思路便道:“其實卑職以為,楊元慶出戰(zhàn)的壓力更大,現(xiàn)在他率大軍和突厥交戰(zhàn),這個機會唐朝怎麼可能不抓住?卑職可以肯定,唐軍會趁機奪取關(guān)內(nèi)道和中原,楊元慶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心急如焚才對,他比可汗更急著決戰(zhàn)。”
郭子和的分析說到了頡利可汗的心坎上了,其實他就是想利用隋唐之爭來為突厥謀取最大的利益,隻是紫河穀之戰(zhàn)嚴重打擊他的信心,使他內(nèi)心彷徨,思路紛亂,一時間竟把唐朝忘記了,此時郭子和一句話驚醒了夢中人。
“郭將軍的意思是,我索性就按兵不動,逼楊元慶主動北上決戰(zhàn)嗎?”
郭子和冷笑一聲道:“可汗,漢人作戰(zhàn)講究避實就虛,要抓住對方的弱點,隋軍最大的弱點,就在他們的戰(zhàn)線太廣,從遼東到敦煌,看似占據(jù)了大片土地,可實際上也帶來了巨大的負擔(dān),隋朝本身兵力不少,可是一分散到各地防禦,他們的兵力就不足了,關(guān)鍵他們還有大敵唐朝,估計他們在河?xùn)|郡和河內(nèi)郡布下了重兵,這樣一來,隋軍的河?xùn)|腹地必然空虛,可汗不如派一支奇兵,殺入河?xùn)|腹地,將隋朝的腹地攪個天翻地覆,再走井陘殺到河北去,看楊元慶還拖得下去嗎?”
頡利可汗眼中精芒閃爍,這一招確實很毒辣,自己怎麼沒有想到呢?
“那郭將軍認為我派多少軍隊為好?”
“可汗,奇兵不要多,兵派多了,會影響主營的戰(zhàn)鬥力,卑職建議派三萬騎兵,關(guān)鍵是不要和隋軍作戰(zhàn),不要攻城,就以破壞為主,逼楊元慶決戰(zhàn)。”
頡利可汗瞇眼想了片刻,毅然道:“那我就把三萬奇兵交給郭將軍,由郭將軍去襲擊隋朝腹地!”
郭子和因為當年齊王之事,對楊元慶恨之入骨。他原以為沒有了報仇的希望,卻沒有想到報仇的機會居然在不經(jīng)意間來了,他心中大喜,躬身道:“卑職願為可汗效力……月圓後第八天,天空已經(jīng)漸漸多雲(yún)了,入夜,一片片烏雲(yún)掩蓋了星光。在雲(yún)片的縫隙裏不斷顯示出一點點微弱的星光。
楊元慶也站在城頭望著一輪在烏雲(yún)中穿行的半圓月,殘月如血,令他心中充滿了一種不祥之感。
自從十日前。他和李靖商量後,最終定下了拖延戰(zhàn)術(shù),拖而不打。促使突厥內(nèi)部生亂,利用下雪的壓力逼迫突厥撤軍。
從兩天前開始,天空的雲(yún)片逐漸增加,這就是一種要變天的預(yù)兆,此時的變天就意味著暴雪即將來臨。
但此時楊元慶也承受著極大的壓力,他已接到情報,唐朝終於出兵了,他們以舉國之兵攻隋,三十萬大軍兵分兩路,一路由李建成和柴紹率領(lǐng)十萬大軍進攻關(guān)內(nèi)道。另一路則由李世民和李孝恭各率十萬大軍夾攻洛陽。
唐朝的出兵在楊元慶的預(yù)料之中,盡管楊元慶希望用白銀讓步的方式,促使唐朝內(nèi)部的主和派占上風(fēng),以大義為重,放棄進攻隋朝。
但楊元慶也清楚。李淵不是三歲小兒,如果白銀讓步使唐朝放棄這次機會,那真是一種僥幸了,而更大可能是李淵抓住機會,趁自己被突厥牽製住的時機,為唐朝謀取最大的利益。
盡管局勢對隋軍極為不利。但楊元慶還是冷靜下來,此時絕不能亂,必須要穩(wěn)住軍心,如果此時亂了分寸,被突厥擊敗,二十萬突厥大軍如果蝗蟲般殺進河?xùn)|,那大隋就完了。
唐軍進攻關(guān)內(nèi),進攻洛陽,但沒有進攻河?xùn)|,這就表明唐軍還是多少有點顧忌,留下了一點餘地,正是這一點餘地使楊元慶穩(wěn)住了軍心,等待最後的天氣劇變。
隻要突厥撤軍,那他就立刻掉頭南下,反攻關(guān)內(nèi),王世充被滅他可以不管,但延安郡的火油井是隋軍的戰(zhàn)略之地,他絕不能失去。
這時,黑夜中幾名騎兵疾奔而至,瞬間奔至城下,這幾名騎兵是從樓煩郡趕來,他們在城下大聲喊道:“我們要見殿下,有緊急情報稟報!”
楊元慶快步走到城牆邊,探頭問道:“出了什麼事?”
“稟報殿下,有三萬突厥騎兵殺過樓煩郡,向南方去了。”
“什麼!”
楊元慶大吃一驚,連忙令道:“開城讓他們進來。”
片刻,士兵帶著幾名報信兵上城,為首士兵單膝跪下,“參見殿下!”
楊元慶急問道:“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就是在今天上午,一支三萬人的突厥騎兵殺進樓煩郡,他們放火燒毀了靜樂縣和嵐城城,殺了千餘名沒有撤走的老弱,又向太原方向奔去了。”
這個意外的消息令楊元慶的心亂了起來,他怎麼沒有發(fā)現(xiàn),附近兩百裏內(nèi)都布滿了隋軍斥候巡哨,如果突厥軍過境,他必然會知道,這支突厥騎兵是從哪裏過去的?長翅膀飛過去嗎?
這時,旁邊牛進達道:“殿下,突厥騎兵應(yīng)該是從雁門郡過境。”
一句話提醒了楊元慶,雁門郡那邊雖然部署了五千軍隊,但五千軍隊主要是守在東麵軍都陘一側(cè),西邊並無駐軍,而雁門郡民眾幾乎都南撤,所以突厥軍過境幾乎不會被發(fā)現(xiàn)。
楊元慶背手在城頭來迴踱步,這個意外的情報打亂了他的計劃,他在河?xùn)|腹地隻有太原城有四萬駐軍,以及霍邑縣有五千駐軍,其餘各縣都沒有軍隊,如果突厥大軍殺進河?xùn)|腹地,後果不堪設(shè)想。
河?xùn)|這邊,他做了一些安排,民眾幾乎都撤入太原城,或者南撤上黨郡,最多是財產(chǎn)損失巨大,還稍好一點,關(guān)鍵是河北那邊,沒有任何防禦準備,幾乎就不設(shè)防。
如果三萬突厥騎兵殺完河?xùn)|,再殺向河北,整個河北將生靈塗炭,想到這,他取出一麵金牌,心急如焚地遞給一名親兵道:“你從軍都陘速去幽州,命令侯莫陳乂出兵堵住井陘和飛狐陘,決不能讓突厥騎兵殺入河北。”
這時,牛進達憂心忡忡道:“殿下,不能再拖下去了。”
楊元慶抬頭看了一眼天上的烏雲(yún),他不由歎了口氣,盡管他想保存實力,不想和突厥決戰(zhàn),可現(xiàn)在看來,他已經(jīng)等不到天氣劇變了……未完待續(xù)。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