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她在學校檔案上填寫的地址,楊楠很快找到了她和爺爺奶奶一起租住的一棟老樓。
這已經(jīng)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小區(qū)了。因為周圍拆遷的問題,小區(qū)的圍牆已經(jīng)大麵積被毀壞。楊楠遠遠的將車停好,拉開車門馬上就皺起眉頭。
味道很大,小區(qū)門口的垃圾桶裏堆滿了各種生活垃圾,已經(jīng)從桶外堆成高高的一堆,空氣中都蔓延著酸臭味和發(fā)黴的味道。
一個身材佝僂的老奶奶穿著一件並不合身的黑色衣服,背著一個蛇皮袋子,踮起腳尖努力用手中的鐵絲在垃圾中翻找著。
“16棟723對吧?”因為我隻在出來之前看過一次資料,所以出於謹慎還是和楊楠確認一下住址。
“你們要找老遲家嗎?”
第四章 我知道了!
我尋聲看過去,老奶奶站在垃圾桶前,用鐵絲撐著單薄的身體。
“您認識723的住戶嗎?”
楊楠抿出一個溫柔的笑容,主動湊過去問道。
老人的臉上露出一絲窘迫,向小區(qū)內(nèi)走了幾步,將楊楠帶離垃圾桶之後才開口說道:“我就是723的潘老太太,老遲的老伴。”
我仔細打量著麵前的老人,歲月在臉上留下年輪一般龜裂的痕跡,像是幹裂的土地。在老人的帶領(lǐng)下,我們來到了第一個死者遲夢涵的家。
窄窄的樓道裏貼著各式各樣的小廣告,層層覆蓋,已經(jīng)沒有露著的牆麵。
七樓的高度足夠年邁的老人氣喘籲籲,不顧老人的反對,我堅持背著她上了七樓,讓楊楠替她拿著那個寶貝似的蛇皮袋。雖然我的體力也不好,但是老人的體重卻輕的超乎我的想象。
房間很狹窄,老舊的木質(zhì)櫃子上擺著兩個黑白鏡框,一個是年輕甜美的女孩子,另一個則是上了些年紀的老爺子。
“這——”
老人騰出兩把椅子來,拘束的坐在一個小板凳上。看著我和楊楠再次出示證件之後,才細碎的說出警局通知她之後發(fā)生的事。
原來,老爺子在知道噩耗後,因為難以接受,當時就突發(fā)腦溢血去世了。
因為家裏貧窮的關(guān)係,遲夢涵總覺得低人一等,在外麵對著同學同事堆滿笑容的女孩子迴到家裏,會破口大罵自己的爺爺奶奶,甚至將工資都攢起來買奢侈品,而讓自己的爺爺奶奶出去撿垃圾為生。
斑駁的牆麵上貼著大紅色的獎狀,老人家淚眼婆娑的說完,就忍不住抱著相片開哭。
“我們能看看遲夢涵的房間嗎?”
麵對我們的要求,老人有氣無力的點點頭,迴答道:“最裏麵那間就是涵涵的,也沒什麼東西。”
這是一室一廳的房子,客廳裏擺了一張床,挨著床的就是鍋碗瓢盆等廚具。她說的裏麵那間,指的是唯一的房間。
房間裏隻有一張梳妝臺和一張單人床,卻貼著粉紅色的壁紙和泡沫墊,看著溫馨又少女。
按理來說,負責搜查的同事一定已經(jīng)看過了,但我總覺得,應該會有什麼遺漏。
對於女孩子的房間,楊楠顯得更加得心應手。她陸續(xù)拉開幾個抽屜,卻沒有發(fā)現(xiàn)什麼線索。
我沒有頭緒的在狹小的房間裏走來走去,卻突然發(fā)現(xiàn)腳底下的泡沫板有什麼不對勁。
有一個小小的凸起,和拚接塊一樣大的凸起,藏在泡沫板底下。
我馬上跪下,從口袋裏掏出在實驗室時用過的白手套戴好,小心翼翼的將泡沫板沿著銜接的紋路揭開一塊。
這是那種超市裏最便宜簡陋的泡沫板,每塊邊緣都有整齊的凹凸銜接口,可以根據(jù)需求來調(diào)整自己需要的大小。
泡沫板底下是九枚信封,拚接起來和一塊泡沫板的大小剛好一樣。
我努力穩(wěn)住自己的情緒,將信封依次打開。因為楊楠沒有手套,所以隻能蹲在我旁邊等著看。
第一個裏麵隻有兩張空白的信紙,沒有任何內(nèi)容。
第二個也是一樣,信紙整齊,沒有任何內(nèi)容。
一直到第七個,我才看到一張a4紙,上麵有很多修改的痕跡,看起來很像是一張圖紙。
我對這東西一竅不通,隻好先將其他信封依次拆開,確認沒有字後才將手套脫下來遞給楊楠。
楊楠下意識的看了一眼身後老人的方向,衝我搖搖頭道:“別著急,我們迴局裏。”
我這才發(fā)覺,是我太急著找一個結(jié)果了,沒有顧及到外麵老人的感受。
我將幾個信封全都收在物證袋裏,和老人簡單告別後,返迴了警局。
此刻距離我立下壯誌豪言,已經(jīng)過去兩天了。
我不僅僅除了手中的信封外沒有任何線索,甚至對於新出現(xiàn)的問題也還是一籌莫展。
這樣完美的複製手法,不可能是兩個人,可我在監(jiān)控上確定的,卻是一個人。
而且,是一個女人。
“監(jiān)控上的人有調(diào)查結(jié)果嗎?”
楊楠手法嫻熟的開車換檔,迴答道:“沒有結(jié)果,因為沒有捕捉到有效的麵容信息和身份信息,可能還需要接著調(diào)查。”
迴到警局時,已經(jīng)是夜色籠罩。因為用眼過度的疲勞讓我有些反應遲緩,直到楊楠下車我才意識到已經(jīng)到達目的地了。
車燈熄滅,我麵前一身漆黑的楊楠,周身隱沒在黑暗裏。
等等,隱形!
“報案時間是早上七點鍾。預計屍體被運送到第二案發(fā)現(xiàn)場的時間是幾點鍾?”
“大概是夜晚十點鍾之後到第二天早上淩晨一點鍾左右。”
“傳過來的照片你都有吧?”
楊楠依言點了點頭,從車裏找出一份備用檔案給我。
真不愧是桑教授的學生,辦事很謹慎,也很仔細。
文件袋裏是和楚敬南當時給我看的照片。厚厚的一遝照片,我開始仔細的翻閱,想要找到那個最關(guān)鍵的線索。
能夠支撐我這個想法的,最關(guān)鍵的線索。
南城公園雖然石子路和水泥路較多,但是因為建設(shè)時美化的原因,石子路和水泥路都並不寬,在兩邊留出大塊的空地來栽種灌木叢和桃花樹。
桃花樹大多數(shù)都因為得不到照料有些殘敗,但是灌木叢卻因為沒有人修剪變得生長肆意妄為。
連同栽種的土地裏也有密密麻麻的腳印,我連著翻了六七張照片,都沒有翻到我想找的痕跡。
能夠印證我想法的痕跡。
直到手中的照片越來越薄,我才終於在一張照片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我想要的東西。
我明白了,為什麼明明不是第一現(xiàn)場,但是屍體卻能夠這樣神不知鬼不覺抵達現(xiàn)場的辦法!
究竟是怎麼在監(jiān)控裏沒有一點痕跡的出現(xiàn)和全身而退,都是靠著這個來完成的。
那麼,工具又是怎麼處理的呢?
水的成分是成分就是水和氯化鈉,還又少量的鞣酸亞鐵,這些東西能夠組成什麼呢?
氰化鈉,氰化鈉,什麼東西裏包含氰化鈉呢?
“楊楠,你給楚敬南打電話,問問他水裏有沒有檢驗出別的成分。”
看我不下車,楊楠隻好折迴來坐在車上,聽我的話打給楚敬南。
“他說有微量的碘酸鉀。”
這次能夠說通了!為什麼隻有屍體旁邊的水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包括屍體奇怪的造型,還有為什麼要選擇有階梯的地方作為第二案發(fā)現(xiàn)場,原來是這個原因!
“走,去實驗室!”
楚敬南在法醫(yī)裏算是一個怪咖,一個很配合的怪咖。
我們準備了兩個大號蘆薈膠的蓋子,一個作為死者替代品的重物,兩根木棍,一些食鹽和墨水。
原來這麼簡單的道理!
第五章 隱沒在黑夜裏的魔鬼
實驗室裏的楚敬南,情況明顯沒有比我好到哪裏去。桌子上堆著字跡混亂的a4紙,相機扔在一旁無人問津,焦頭爛額的狀態(tài)讓我感到更加急迫的壓力感。
這次分給我的法醫(yī)雖然隻有他一個,但是分配了兩個不起眼的助手過來,看起來像是實習生的樣子,輔助工作起來手法十分生疏,所以楚敬南的表情相當難看。
“我要的東西準備好了嗎?”我換好衣服急吼吼的問道,這個實驗需要時間來等待結(jié)果,我需要更多時間來印證自己的想法。
楚敬南摘下眼鏡,將原本亂糟糟的頭發(fā)壓下去一些,指了指旁邊的一張小桌子道:“你之前說過的東西都在這裏,根據(jù)你的要求,這些東西的大小比例全都是和案發(fā)現(xiàn)場一樣的同比例縮小。”
幾個人讓開,給我讓出空閑的操作場地。
其實我的想法很簡單,如果我沒有猜錯,那麼我想我知道水裏的成分應該都是什麼。
是鹽和普通的水進行的稀釋。
加了墨水,是為了改變冰塊的顏色。
將水凝固成冰時,因為其中加了鹽的緣故,冰的融化會加快,這是最常見的鹽促進冰融化速度的原理。而在已經(jīng)凝成的冰塊外反複用墨水浸泡補色,重新冰凍,就像是給冰塊穿上了黑色的外衣,讓冰塊隱沒在漆黑的夜裏。
就像是楊楠黑色的外套一樣,在無聲無息的夜色中,將屍體沒有線索的送到了案發(fā)現(xiàn)場。
十字架,不僅僅是為了形式化的作案,更是為了這種特殊的方法作為一種運行工具。
我將楚敬南為我準備好的砝碼固定在較長的棍子上,用另外一根較為短些的木棍以十字方式係在長棍的中間,采取同樣的十字交疊係法。
按照我所想的步驟,我將水和鹽按照比例稀釋好,放在容器裏進行冰凍。在製冷最強的狀態(tài)下完全結(jié)冰後,反複用刷子將墨水塗在冰塊上。
我小心翼翼的用鑷子將冰塊完全翹起來取下,用墨水將容器完全填滿,然後將冰塊重新放進容器裏。
冰塊瞬間如我所願,被完全用墨水包裹住。其實很簡單,隻要注意製造冰塊時不要徹底將容器用水注滿,根據(jù)容器大小確定要留出多大的距離來。隻要水沒有被注滿,接下來的墨水就足以將整個冰包裹住。
在製作冰塊時,隻需要用塑料袋來包裹住一個和木棍粗細相同的物體,等到製作完全成功後,將物體取出,輕而易舉就能夠?qū)⑺芰洗黄鸪槌鰜怼?br />
然後……
我努力冷靜下來,保持自己的手不要顫抖。將木棍的兩段都插上冰塊。
為了拿掉塑料袋,肯定是要敲碎內(nèi)環(huán)的一部分,所以,這個大小對於木棍來說,剛剛好。
這個就像是輪子一樣的設(shè)置,就這樣完成了。
“這是——”楊楠一直站在我身後,直到目睹我將裝置整個完成,才驚訝的開口問道。
楚敬南興致勃勃的看著我的試驗品,絲毫看不出已經(jīng)持續(xù)多個小時沒有休息的樣子。他用手輕輕一推,將試驗品推向樹的代替品,試驗品幾圈之後,被樹木遮擋停下。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