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帥也笑著說:“那是肯定的,迄今為止,我將是我們拍賣公司唯一一位主持過藏品交易額超過10億的拍賣師,還是托你們福。”
我正需要繼續寒暄幾句,不管這個崔玉帥多麼令我厭惡,禮貌還是必不可少的。這個時候我看到那個老人走進宴會大廳,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拿著酒杯到處結交朋友,而是拿著一杯綠茶走到一處不起眼的沙發坐下來慢慢的喝著茶。我想他應該是在等著我,履行在拍賣大廳休息期間的承諾。
我走了過去,向老人打了一下招唿,老人很隨和,示意我我最在旁邊。我坐下來,手中拿著一杯果汁,看著不太合適,順手放在了茶幾上。
老人說:“我還以為你沒來呢,正要坐一會兒就走。”
我想老人道歉:“我很早就到了,隻不過和幾位朋友再說話,沒有早一步看到您。”
老人笑著說:“那條金銀錯絲玉帶是你的吧,可是讓我費了不少錢!”
我很不好意思:“您怎麼知道的,的確是我的,早知道您出價那麼高,我就直接打個折賣給您了,省的還要向拍賣行交雇傭費!”
老人和隨和說:“和我簽訂轉讓協議的那個女孩兒是你的妻子吧,當初她在你身邊坐著的時候我就感覺你們的關係很不一般。至於價錢嗎,這個倒無所謂,我很喜歡這東西,而且錢對於我來說還不算是一個問題。我感興趣的是,你這條玉帶是從哪裏來的。”
我隻能還是向崔玉帥說的情況一樣告訴老人:“這是我的祖輩留下來的東西,我不是很了解,也不能很好地保管,還不如幹脆讓識貨的人帶走,算是了結我的一樁心事。”
“祖輩,我看不是吧!”老人喝了一口茶,“這可不是祖輩能留下的東西,算了你不願意說,我也不再問了。像你這麼大對曆史這麼有研究的很少見了,我倒是很願意交你這個朋友。另外,小夥子,你是不是還有事情想問我!”
我聽到老人竟然講到了我一直苦苦思索幾個人,而且講出了他們之間的聯係。因為拍賣會繼續,老人邀請我在答謝酒宴上見麵探討。
☆、第十六章 初聞淨水官
第十六章 初聞淨水官
在拍賣會期間認識了一位老人,老人竟然能將我一直苦苦思索的幾個人聯係起來,這讓我大感詫異。我決定向這位老人請教這中間的一些不在書籍中出現的事情,老人欣然應許。在答謝酒宴上,老人將他知道的慢慢講給我聽。
我點了點頭,心想這個老人很厲害,能夠知道這玉帶不是祖傳的物件。我對老人說:“之前你不是告訴我士燮和趙佗的墓葬有聯係嗎,但是趙佗和士燮相隔有接近500年吧。就算他得到了孫權手底下那些盜墓軍隊對趙佗墓描述,那隻是傳說,根本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
老人說:“你說的是,這些人之間的聯係還是挺複雜的,士燮關於趙佗墓記載的那本手記我看的確是真的,因為上麵詳細的記載著這本手記的由來!”
老人放下茶杯對我說:“要想了解其中的關係,你先要了解士燮這個人。”
我點了點頭說:“我僅僅知道士燮是三國時期的軍閥,其餘就不知道了,之前也和您說過。”
老人點點頭,表示自己明白。他對士燮的了解還算比較多,當年他曾經到越南去,曾經得到了不少關於士燮的資料。借著他就開始向我講士燮的相關資料,我也順便補上這一課。老人同時也講了士燮和趙佗陵墓的關係,還有孫權與士燮之間的關係。
士燮,漢末三國時期割據交州一帶的軍閥,後來歸附東吳的孫權,被孫權加為左將軍;此後又因誘降益州豪族雍闓的功績而被遷為衛將軍,封龍編侯。士門家族是當時實力雄厚的地方勢力,士燮弟壹,為合浦太守;次弟黃有,為九真太守;三弟武,為南海太守,加上士燮的交趾太守,士家四郡占嶺南疆土過半。曆史上士燮威望極高,不在趙佗之下。
由於士氏政權曾統治部分越南領土,因此一些越南史家亦把士燮當作越南君主,稱士燮為“士王”。越南史書《大越史記全書》中亦有士王紀,士燮在越南甚得後世人士的尊崇。越南民間相傳在晉朝末年林邑國侵犯交州時,林邑人曾發掘過士燮的墳墓,見其麵色如生,大為驚駭,重新封上了他的墳墓。越南人因此以之為神,立廟事之,號“士王仙”。在越南陳朝時期,他被追封為善感嘉應靈武大王。
由此可以說這個士燮算是“趙佗第二”了。相傳當年孫權為了籌集軍費,效法曹操事例,盜掘古人的墳墓偷取豐厚的陪葬品。當時曹操在北方新設立了兩個官職,一個叫做“發丘中郎將”,一個叫做“摸金校尉”。這兩個職位在陳壽的《三國誌?魏誌》中有過記載,不是杜撰來的。東吳的孫權也設立了這麼一支部隊,叫“淨水官”。
關於孫權盜取吳芮墓材的事情,正史、野史上均有記載。最初孫權的這支部隊盜掘百越王吳芮的墳墓,盜掘之後史書記載是“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就是容貌和衣服都沒有腐爛,就想活的一樣。
這個吳芮最為秦末時期百越王,曾靜一度投降與南越王趙佗。而這個趙佗和吳芮關係相當好,趙佗在世的時候,吳芮曾經參與過趙佗陵墓的修建。正是因為這個吳芮死後儀器陪葬的還有一份趙佗陵墓的資料是吳芮的手記,在現在應該叫做趙佗陵墓的說明書。
那份吳芮的手記說,趙佗墓葬極其隱秘,其中珠寶不計其數,更有“世之珍物,可比天上龍宮”等等。當時孫權見了這份手記很高興,想要盜掘了趙佗的陵墓,挖掘出趙佗的陪葬品充軍費和給自己裝門麵。但是為了證明這份手記的真實性,聰明的孫權沒有立馬就去找趙佗的陵墓,而是先挖開了趙佗的重孫子,也就是南越國第三代國王趙嬰齊的墓中。結果陪葬品數目可觀,而且墓誌銘也說趙佗陵墓豪華之至,不是後輩兒孫所能比擬的。
於是大喜過望的孫權立馬調集人馬,開拔趙佗的陵墓。這次是秘密進行的,因為當初盜掘吳芮和趙嬰齊的墓葬已經引起了天下人的大不滿。而且趙佗是收到南越地區人民的擁戴的,即使過了好幾百年也是。
沒想到這次孫權的淨水官在南越王趙佗的墓中吃了大虧,近乎全軍覆沒。後來從裏麵僅僅逃出了幾個人,這些人不敢再迴建康也就是孫權的老窩,就留在了士燮那裏。同時這幾個人帶給士燮的還有那份吳芮的手記和一幅趙佗陵墓地圖。
剛開始士燮也曾想到學一學孫權同誌的所作所為,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就放棄了。很過關於趙佗陵墓的事情被士燮封鎖起來,那幾個到過趙佗陵墓活著出來的人也被他殺了。可憐這幾個人,到頭來還是要死。士燮就成為了這件事情的唯一知情者,後來士燮死後,就不再有人知道了。後人曾經猜測,士燮可能將趙佗陵墓的秘密帶到棺材裏麵去了。
後來孫權的兒子就是吳國的末代皇帝孫皓知道這件事情,也想學一下自己的爺爺還有士燮,從趙佗的陵墓中倒騰些物件給自己充充門麵。於是就向士燮的後代索要這份手記,但是士燮的後人也不知道去了哪裏,於是孫皓大怒之下就把士燮寫的後人斬殺殆盡,一些幸存的人就跑了。
這個孫亮是吳國的末代皇帝,被晉武帝司馬炎封為了烏程侯。孫亮為人陰險,生性暴虐。孫亮為了得到這份手記想要派人掘了士燮的墓,並且要追殺士燮逃脫的後人們。但是還沒有來得及付諸實施,就被人趕下臺,吳國就滅亡了,於是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前些年為了保護士燮陵墓,所以政府部門組織搶救性發掘。進過搶救性的發掘,發現士燮的陵墓已經被破壞的很嚴重了,不知被盜掘了多少次了。看著周圍大大小小的盜洞,曆朝曆代的都有,考古發掘人員數了數地麵上麵能夠看的到就有20多個。那些藏在隱秘處還有已經被掩埋的,可能還有不少。
經過發掘,將士燮封土全部移除,進行徹底性的發掘。結果在是寫的陵墓中還是發現了不少有曆史價值的東西,其中就有士燮寫的那本關於趙佗陵墓的手記。這本手記放在士燮的枕下棺木的夾層中,所以一直沒有被盜取。但是遺憾的很,由於嶺南潮濕多雨,士燮的陵墓多次被淹,這次發覺時整個棺木也是被泡在水中,這本手記也被水泡的麵目全非了。由於挖掘之出是一些普通工人下去打撈的棺木,將棺槨周圍的水抽幹移動棺槨的時候,本已腐朽的棺木散架了,這本手記才掉了出來。
我問老人說:“這是國家組織的考古,按照道理說這本手機應該會被好好保存在博物館中,但是為什麼在您的手中。”
老人哈哈一笑說:“有點陰差陽錯,這本手記一開始並沒有被注意。”
老人說,棺槨散架之後這本手記掉在了泥中,被弄得髒兮兮的。首先下去的工人並沒有考古經驗,認為是垃圾就扔到一邊,這也怨不得他們,這些人隻是周圍的一些農民罷了。後來有一位放假到工地上找他父親吃飯的學生不經意間撿到了,順手放到了背簍裏,考古隊也沒有發現過問。後來老人認識的一位朋友下去收古董,就給收上來了。一次老人到這位朋友家做客,無意發現這本手記,就用自己的藏品和他的朋友交換了。
這本手記到了老人手中的時候,已經破爛不堪了,缺失了很多書頁,就連剩下的那些自己也都很模糊了。因為長時間被水浸泡,有經過那些人當做垃圾一樣扔來扔去,一點保護措施也沒有。這本手記能夠被保存下來已經不錯了,沒有被當柴火燒掉。
幸虧這本手記不是平常的紙做的,雖然說三國時期的造紙術還很不發達,造出的紙也很不好。但是這本手記是用蠶繭紙寫成的,質地堅韌,不易破損,能夠經得住時間的檢驗。雖然說是這樣,但是還是抵不住2000年的腐蝕破壞。
後來老人請高人進行修補處理,用冰醋酸擦洗等得,終於將剩下的補全了,但還是很多文字已經無法複原了。老人通讀這本手記,發現這上麵不僅僅是關於趙佗陵墓的事情。這應該是士燮的一本筆記,記錄著他在交州統治時期所見所聞的奇聞異事。現在剩下的這十幾張能夠看的出自己的是描述趙佗陵墓事情,而且有一部分是他親眼所見。但是上麵說他並沒有完全進入到趙佗陵墓中,而是在陵區外圍看了一下,但是足夠駭人的了。
上麵說關鍵是沒有進入到趙佗陵墓正確路線,所以孫權的淨水官才會中陷阱埋伏,大敗而歸。隻要找得到能夠正確進入到趙佗陵墓的地圖,才能夠安全的到達那裏。但是誰知道到達那裏的路線呢,一般修建帝王陵墓的工匠最後都會被處死,不會留下任何活口。士燮說唯一知道趙佗陵墓的隻有趙佗的子孫,而且也許隻有趙佗最為信任的子孫。於是士燮就準備開挖趙佗的孫子趙昧的陵墓,但是由於之前孫權已經盜掘了趙嬰齊的陵墓引起了很大的輿論譴責,因此這件事情就作罷了。
聽到這裏我忍不住打斷了老人的話,我說:“他這不是等於沒有找到趙佗真正的墓葬嗎?”
原來那個女孩兒在膠帶上留下的人名不是沒有聯係的,宴會上老人將其中的聯係講給我聽。這裏麵竟然還有吳國大帝孫權的事情,最出名的還是他的那支淨水官。
☆、第十七章 士燮的手記
第十七章 士燮的手記
我和那位了解嶺南曆史的老人在答謝酒宴上暢聊 ,老人將他了解的都一一講給我聽。在中間提到了兩個人和趙佗聯係很大,一個是三國時吳國的皇帝孫權,另一個是三國割據嶺南的士燮。
這兩個人時間上和趙佗離得很遠,但是都曾經打過趙佗陵寢的注意。其中孫權有一隻特殊的部隊“淨水官”,而士燮更是想要親自進到趙佗的陵墓中去。
老人見我這麼著急的問就安慰我說:“別著急呀,士燮明麵上告知天下絕對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但還是抑製不住好奇心偷偷開工了。”
士燮偷偷掘開了趙昧的王陵,處於尊敬先人的還有不被留下口實的目的,士燮很有良心,並沒有拿走趙昧陵墓中一絲一毫。也許在士燮看來,趙昧陵墓中的這點陪葬品,遠遠不如他老子趙佗在嶺南經營70年的的百分之一,就不值得他動手了。
士燮打開趙昧的棺槨之後,果然在趙昧的墓中發現了到達趙佗陵墓的真正地圖,開始大喜過望。但是後來不知道出於什麼事情,士燮又將這份地圖重新放迴趙昧的棺槨中,然後就退出墓室。在這之後就再也不提尋找趙佗陵墓的事情,士燮的官員們就問他,為什麼不準備找了,士燮就說了一個字“難”。這件事情就此作罷,沒有人再提。
孫權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也問士燮要過這份地圖。士燮給孫權上了一道奏章,裏麵詳細的說明了不讓孫權繼續尋找的理由,而且聲情並茂據理說明。孫權見到奏章之後,也打消了尋找趙佗的陵墓的事情。
我很好奇,又問老人:“僅僅是一個難字就打消了兩位梟雄的念頭嗎,這不太可能。要知道古代帝王權力大的嚇人,一聲令下,伏屍百萬,血流成河很正常。”
老人點點頭說:“你說的沒錯,僅僅是一個難字還真的河南大小這些帝王將相們的念頭。何況是趙佗墓中有著大量的金銀財寶和長生不老的方法,就這兩樣換做誰都要拚死相爭。”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