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藤最長的不過是四五米,一般都是一兩米左右,這種千年生的東西就根本長不了多麼長。而且是終年不見陽光,生長的所有條件都那麼苛刻,能夠長大才怪呢。就像是陰沉木或者是窖子木一樣,都是在陰麵長出來的東西,都珍貴無比。
“這和吸血鬼有什麼區(qū)別?”萬珊珊趕忙離著這個地方遠(yuǎn)一點,怕被血藤纏上。
“區(qū)別大了,起碼吸血鬼是咬活人的,這種血藤刻從來沒有殺過活人。”我笑著說。
“那你的意思是,這種血藤還是有很大的用處的?”唐雲(yún)馨問我。
“這種植物估計在外麵和奠柏一樣,差不多已經(jīng)絕跡了,在這裏看到幾株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而且這種血藤正和你說的那樣,有很大的用處。”我迴到唐雲(yún)馨。
血藤由於很特殊的生長習(xí)性,需要吸取新鮮的血液為生,所以就注定這種植物很稀少,而且生長繁殖的速速很慢。但是血藤有很大的作用,那就是很強的藥性。血藤的要性很強,古時候很多少數(shù)民族的醫(yī)生就拿著血藤治病救人。根據(jù)一本苗醫(yī)醫(yī)書記載,這種血藤能夠起死迴生,能夠補充人的大量血氣。而且一些蠱蟲如果用血藤培養(yǎng),會達(dá)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長成的蠱蟲更是比平常飼養(yǎng)起來的更好。
另外血藤烤幹研磨成的粉末和其他的草藥摻雜在一起能夠止血,隻需要一點點就能夠做到。這種一邊能夠補充氣血還能止血的藥材很不常見,所以尤其珍貴。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這種血藤可以製作通靈香,製出這種香香味撲鼻,能夠安神凝氣。據(jù)說少數(shù)民族的很多的巫師巫婆要是請神下神諭的時候,就會點燃這種香。
據(jù)一些苗疆的一些口頭相傳的故事中說道,這種血藤原本是生長在血池地獄中的。它們會吸收罪人的鮮血,會盤繞在那些罪業(yè)深重的鬼魂身上,然後將他們的血液吸幹。這種有感覺的被吸食能夠感覺到痛處和恐懼,就這樣在血池中周而複始。知道有一天有一個惡鬼因為受不了而逃出了血池地獄,也將身上的血藤一起帶出。害怕地獄的黑白無常抓迴去繼續(xù)贖罪,就躲在山陰處化成石頭,那株血藤生長在厲鬼變成的石頭上。
血藤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的醫(yī)藥典籍中,幾乎成了仙草的代名詞,沒有血藤治不了的病。誰家要是能夠得到一根一米長的血藤,這家就是方圓百裏的大家望族,他家要是有個兒子女兒什麼的,周圍的人都搶著要。因為幾厘米長小指粗的一段血藤就可以救人一條命。所以擁有血藤的人都十分的保密,輕易不會說家裏有這種東西,更不會輕易示人。要是上山采藥找到了這麼一根血藤,比突如其來的金銀還要喜慶的多。
正是因為血藤的種種神奇的效果還有它的珍貴性,所以曆來都是少數(shù)民族的統(tǒng)治階級擁有這種東西。要是聽說誰家有這種血藤,弄不好就會大禍臨門,所以擁有的人更不敢說了。幾乎已經(jīng)到了一根手指關(guān)節(jié)長的血藤,就可以換取黃金百兩地步,比今天的炒石炒翡翠炒玉都要厲害的多。
據(jù)說在一些雲(yún)貴川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縣誌府誌州誌都有過這種記載,一些土司的家譜中也有著記載。這種植物有一個很近的近親,在川藏滇藏交界的地方都有見到,就是我們常說的雞血藤。《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還有《本草綱目》都有關(guān)雞血藤的記載,也提到了血藤,隻是說當(dāng)?shù)厝藦膩聿皇救耍圆恢谰烤故鞘颤N樣子的。
萬珊珊聽到這裏,很感慨的看了一眼血藤說:“還有真麼多神奇的地方,但是依靠血液成長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這種血藤怎麼這麼稀少了,僅僅是因為沒有生長的條件那麼簡單嗎?”
我搖了搖頭說:“那倒不是,曾經(jīng)有人專門培養(yǎng)過這種血藤,而且是大獲成功,同事也發(fā)現(xiàn)了這種血藤的其他的用處。”
唐雲(yún)馨問我:“怎麼培養(yǎng),總不能用活人吧。”
我點了點頭說:“差不多吧!”
萬珊珊叫嚷著:“是誰這麼殘忍,太不人道了。”
“是誰,可能說出來你們也不知道,但是你們一定知道《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精彩的故事,叫做‘諸葛亮七擒孟獲’,那個血藤的培養(yǎng)著就是出現(xiàn)在這裏的。”我跟她們說,“至於人道不人道,那是近現(xiàn)代的事情,以前這種事就根本不是事。你比如說中國的殉葬製度,還有最出名的殺神白起坑殺四十萬趙國降軍,還有項羽殺人屠城。外國的也有啊,瑪雅人用人的頭骨建神廟,還有基督徒殘忍的殺害穆斯林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這些都不是咱們管的事。”
這個首先發(fā)現(xiàn)血藤除了藥用的作用的,就是三國時期,南蠻大王孟獲手下的其中一個蠻王叫做兀突骨。這樣說這個人還是不太熟悉,但是說到《三國演義》中開始?xì)⒌闹T葛亮大敗的藤甲兵,但是後來被諸葛亮一把大火燒得片甲不留的就是他。
兀突骨,《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同時也見《三國誌?蜀誌》,南蠻烏戈國之主,是身長十二尺的巨漢。孟獲遭到六擒六縱之後向兀突骨救援,兀突骨親自帶領(lǐng)兩名兵長土安、奚泥及三萬藤甲兵去攻蜀。在連勝魏延十五陣之後,追擊至蟠蛇穀,被諸葛亮埋伏,以火攻反擊之,兀突骨及其三萬部下全部戰(zhàn)死。
荒蠻之地所生野藤為原料,經(jīng)能工巧匠加工製作藤甲,又以桐油浸泡,七七四十九天後才製成。此甲又輕又堅,善能防箭,刀砍槍刺不入,遇水不沉,戰(zhàn)場之上所向無敵。後諸葛孔明南征之時,用火攻之計,火燒盤蛇穀,大破藤甲軍。
當(dāng)時孟獲數(shù)次被諸葛亮大的大敗,心中很氣惱,於是手下的帶來洞主就給孟獲出主意。帶來洞主告訴孟獲可以找一下這個兀突骨,找他借兵。這個兀突骨手下的兵很了不起,據(jù)說是刀槍不入的。
《三國演義》是這樣描寫的: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采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幹複浸,凡十餘遍,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jīng)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
到後來諸葛孔明用火攻將這些藤甲兵全部燒死在山穀中,這個諸葛孔明最喜歡幹的事情就是放火殺人了。因為這些藤甲都是用油炸過的,而且十分的幹,幾乎是見火即著的。那些藤甲兵史書中描寫的死的都夠慘的,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穀中。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穀中,臭不可聞。
諸葛亮後來也很感慨,自己這樣做,是必遭天譴的,因為太過於殘忍了。孔明垂淚而歎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fù)p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歎。《三國演義》上麵的內(nèi)容就此打住了,就沒有下文了。
萬珊珊問我:“難不成就這樣沒了,你沒說血藤的事情。”
我笑了笑說:“這就是用兀突骨邪術(shù)培養(yǎng)出來的血藤!”
☆、第十九章 門
第十九章 門
沒想到在這個地方還能夠看到活著的血藤,也許還活著吧。這兩株血藤從上麵的龍頭上倒懸下來,竟然有五六米長。這樣血藤要是拿出去賣,絕對能夠賣個好價錢。我怎麼變的和徐平一樣了,怎麼首先想到的是錢啊。看來這個愛財?shù)拿』蛘呤秦斆缘拿∵真的是傳染的。幸虧沒有讓徐平過來,並且把血藤的價值告訴他,要不然依著他的脾氣立馬就會扯下來裝到自己的背包中。
萬珊珊問我:“沒有看到這上麵長著綠葉什麼,是不是我們真的要用鮮血喂養(yǎng)才行啊。”
我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我不太確定這兩株血藤是不是真的已經(jīng)沒了生機。要是真的沒了生機,就算是把它們泡在血池地獄中不一定能夠長得出來。”
“那我們要做什麼!”唐雲(yún)馨問我。
我看了看這兩株血藤對她們說:“我還真不知道,你等我再看看,看看有沒有其他的東西。”
我蹲下來看了看腳下的那堵石牆,看看是不是還有問題。我們之前都在看著上麵,並沒有低頭看看腳底下的東西。上麵的浮雕吸引了我們太多的注意力,反而將最基本的腳下的東西給拋在了一邊了。
我看了看腳下的這一段石牆和地上的這連接處,看看能不能找出一些其他痕跡。結(jié)果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石牆和地麵上的相交的地方並不是一體的,這兩者的中間好像是有一道縫隙。我之前對這堵石牆的印象是,整堵石牆是以洞穴的最深處的這一麵洞壁修鑿整理的。也就是說我一開始認(rèn)為這一堵牆後麵就是石頭,是一個實心的地方。所以我認(rèn)為這堵石牆下麵和地麵交接的地方僅僅是被修平整而已,但是石牆和地麵上卻出現(xiàn)了一條可以伸進一根手指的縫隙。
我叫過唐雲(yún)馨和萬珊珊都蹲下來看看,我將自己的刀子伸到這條縫隙中,感覺很深。可惜我這裏沒有像是針孔攝像頭一樣的設(shè)備,要是有的話就能夠?qū)⒀Y麵的具體情況看的清清楚楚了。這條縫隙站著是根本看不到了的,就像我們站在一個箱子上麵看不到箱子底一樣。
唐雲(yún)馨用手試了一下縫隙的寬窄,然後對我說:“很奇怪啊,為什麼這下麵有一條縫隙。這堵石牆不應(yīng)該和地麵是一體的嗎,這裏不是這個洞穴的最盡頭嗎?”
萬珊珊在手上沾了沾口水,然後放到這底下試了一下,然後對我和唐雲(yún)馨說:“這下麵有風(fēng),很微弱,但還是能夠感覺出來。這下麵的風(fēng)很小,但是說明這後麵有一個不大的空間,所以能夠產(chǎn)生空氣交流。雖然說是不大,但是如果產(chǎn)生空氣流動的話,也小不了哪裏去,甚至後麵還會通向什麼地方。”
我也在手上沾了一些口水,果然能夠感覺出手指上有輕微的風(fēng)吹過,也就是說有一定的空氣對流。我想要將臉整個的都趴在地上,想要看到一些裏麵的具體情況,但是隻是看到縫隙的一點就再也看不到什麼了。
我站起身來使勁的拍了拍這堵石牆說:“這後麵是空的,這石牆後麵有還有空間。”
“這堵石牆這麼大,是怎麼安放的。更重要的問題是,怎麼才能打開這堵石牆?”唐雲(yún)馨問我。
我退後了好十幾步,抬著頭看著這堵巨大的石牆,不對這個時候應(yīng)該說這是一道石門了。一道有百米長四十多米高的石門,橫亙在這個山洞的盡頭。一種龐大的威壓向我們撲麵而來,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建造這樣宏偉的工程,就是什麼樣的人才能推開這道石門。更重要的是石門後麵是一個什麼樣的空間,我們要找的承天寶匣是不是放在這道石門之後。這麼多問題,都隱藏在這石門上麵,我們現(xiàn)在卻隻能看著它,什麼都不知道。
萬珊珊看著我一直在對著這麵石牆發(fā)呆,就上來拉了拉我問我:“李大哥,我們怎麼打開這裏?就我們幾個,恐怕是扛不動吧,就算再來多少人也不一定能扛得動。”
我點了點頭,這不是人多人少的問題,這麵石牆不知道是怎麼打開的。是像一扇門戶一樣,有兩扇門板,然後向內(nèi)推開或者是向外拉開。再就是像閘門一樣,能夠抬起一定的高度,然後人能夠在下麵行走,就像是古時候的斷龍閘或者是城門上的那種放下來的閘門一樣。再就是像是吊橋,後麵兩根絞索,緩緩的放下來,就像是城牆外麵護城上麵的吊橋一樣。
我感覺第一種和第三種不太可能,第二種斷龍閘的形式倒是說得過去。因為這麵石牆真的太沉了,太難控製了。我們圍著石牆來迴走了兩圈,除了底下的裂縫之外,沒有再在牆上看到一絲的縫隙。就算是閉合的再好,也有一個細(xì)微的縫隙。我相信我的眼睛,也相信唐雲(yún)馨還有萬珊珊的眼睛,牆上真的什麼都沒有。
要是那種吊橋形式就更不成了,要不然那就要出笑話了。看著萬噸重的石牆慢慢的倒了下來,站在下麵的人是什麼樣子的感受。要是拉著這堵石牆的鐵鎖鏈不夠用的,突然被掙斷了,那麼下麵的這些人會被直接拍成肉餅的。要知道短時間跑出石牆的倒下的範(fàn)圍還有衝擊的範(fàn)圍,不是博爾特這一類的人,怕是很難做的到。等這堵石牆再被拉起來的時候,下麵的人肯定是沒法看了。
要真的是石閘一類的,真不知道這堵石牆有多麼的厚。反正在我的感覺中,起碼也要有半米多,那麼這道石閘也要有上萬噸了,這放在現(xiàn)在,就算是最大的龍門吊也吊不動。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fā)電站三峽水利樞紐的泄洪閘也不過是一千多噸,是純鋼打造的,每次開啟的時候需要數(shù)臺大功率電機一起運作才能夠拉起來。可是這麼大的石閘,不是幾臺大功率發(fā)電機的問題了。
我問唐雲(yún)馨:“你怎麼看?”
唐雲(yún)馨想了一會兒對我說:“應(yīng)該像是水渣一樣,能夠向上抬起來的,但是不知道究竟什麼原理才能夠?qū)⑦@麵石牆給抬起來。”
萬珊珊驚訝的說:“這麼大的一麵石牆,那要多大的力氣,就算是放在現(xiàn)在也不太可能做得到。”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