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到範文正公的時候,抬頭挺胸,那種自豪感可不是一般孩子所能有的。
現在的許多家庭都不太在意這種家族榮耀的教育,使得很多孩子都不知道自己的祖輩出過什麼有名的人物,更不會以自己的家族自豪。
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都是自私的,忘本的,像這種孩子,連家都不愛,你怎麼讓他們愛國?
所以看到這範姓孩子竟然能說出範文正公來,我不由大為讚賞,又問了一句:“你可知道這範文正公是誰嗎?”
“那是我老祖宗,”孩子說道,“在華夏泱泱曆史長河裏,死後被封為文正公的隻不過寥寥,不足二十人,人皆以死後諡文正為畢生誌願,所以我們也因為老祖宗而自豪!
看這孩子對答如流,我又多了幾分讚賞,這才向他打聽說道:“我也對範文正公十分景仰,對了,你們範家堰裏可有空著的房子嗎?我打算搬到範家堰小住幾天,來感受一下你們範家堰的文氣。”
第745章:範家
一聽說我要住進範家堰,那孩子卻是搖頭說道:“好像沒有多餘的房子,要不你去問問族長吧,我估計族長會給你安排一個住所的。”
他說完又向我拱手一禮,揚起竹枝吆喝著牛兒往前走。
我還真有點被這個小孩子給折服了,這小孩子說話辦事都有一種古風,這種古風淳樸而且韻味,的確是讓現代人為之歎服的。
既然小孩子讓我去找族長,我也沒有猶豫直接就去找族長。
這族長就是村長,或者說到現在為止這個村裏還有宗族製。
大家都以輩份排位,一般來說這種論資排輩有很大的不妥,華夏人講究的是任人唯賢。
但是往往唯賢論跟唯德論不同,因為很多人有才並無德,還會恃才傲物,像這樣的人,一旦坐到高位,往往是具有致命性的傷害。
而我在這範家堰見到的這種古風,卻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
細雨之中的村子當中,一家家一戶戶都在做晚飯或者吃晚飯,雞鳴犬吠,怡然自得。
我打聽了一下,找到了這族長家。
族長叫範禮鵬。
據說這是範姓族譜上的排行,按照排行詩排下來的,禮義傳家久,詩書濟世長。
範族長一聽說我打算來村裏感受一下文氣,十分高興,對我說道:“你也別去別家了,就在我家裏住著吧,我家裏的那個老五的兒子,七孫子範傳寬,正好跟你差不多大,在縣城裏上高三,暑假迴來了,正教村裏的孩子念書呢!
“你就跟他住一個屋,那屋裏頭有兩張床呢。反正你來了我們都歡迎,在這裏住跟我們一起吃,我們不在乎多添一副碗筷的。”
我一聽心說也好,好久沒有跟人合住在一屋了,倒也可以感受一下這種感覺。
等我見到這範傳寬的時候,便覺得這小子不錯,一個是有文化,一個是有眼界。
這有文化並不代表要多有學曆,像現在很多博士生什麼的,一打眼就知道沒有文化,而很多隻不過識得幾個字的,卻說話辦事很有文化。
這種文化跟德行有關係。
現在這個範傳寬就算是有文化的。
我倆單獨相處的時候,範傳寬問我說道:“李哥,我看你這樣子不像是來感受文化的吧!
“哦?那你看我像是幹什麼的?”我饒有興趣地問道。
“具體我也說不上來,但是我覺得你這麼有文化的人,應該不會來我們這裏感受什麼文化,我們跟你感受一下子文化還差不多!
我更覺得這範傳寬有點意思了,問道:“你怎麼知道我有文化的,我初中剛剛畢業就出來打工了。”
“李哥你不要騙我了,一看你我就感覺到你身上帶著一種古人的氣息,再聽你的談吐,文質彬彬的!
我還頗為受用的,又追問了一句說道:“你覺得我來你們村子的目的是什麼?”
“你該不會為了範公琴而來的吧?”
我一聽卻是心中一動問道:“什麼範公琴?”
範傳寬有些奇怪地說道:“難道說不是?”
“你給我講一講這範公琴是什麼東西唄?”
範傳寬說道:“說起這範公琴來,就得說我們範家祖傳的一種製琴手藝了,我們範家做出來的琴,據說彈上一曲,就可以知道最近的天氣,比天氣預報還要準呢!
“因此在曆史上也留下了這範公琴,知風雨的說法,隻不過最近這些年,我們範家的範公琴手藝卻是失傳了!
“也有很多人來我們村子裏來求範公琴的,很多人願意出高價買琴,像是之前我曾祖父做出來的一張琴,就被一個愛琴之人花了二十萬買走了。”
我頗有些意外地問道:“你們這麼古風這麼講究傳承的家族,怎麼還會因為錢而賣琴呢?”
“咳,李哥你這話讓我都有點汗顏了,其實也不是說我們貪錢,而是這範公琴的製作材料,還有製作工藝的研究都需要花錢,因此我們隻好賣掉一些相對較新的琴。”
“賣琴為的是籌錢,籌錢為的是研究複原出範公琴的製作工藝啊!
“原來如此,”我說道,“我還真不是為了求範公琴而來,說實話吧,我是為了找一些趙緣督先生的遺物還有他的事跡而來!
“咦,李哥你知道趙緣督先生?”
“我當然知道,要不然我怎麼會過來呢,告訴你吧,我現在把雞鳴書院都租下來了,在裏麵住著,感受一下趙緣督先生當年的風采!
範傳寬一聽我說我連雞鳴書院都給租下來了,眼睛一亮說道:“那太好了,有空我也跟你去書院呆幾天啊,說實話當初我們學校組織了一次去雞鳴書院參觀的!
“我自打去了以後,總是念念不忘,那裏的環境多好啊,是個讀書的好地方。”
“也行,不過你得告訴我你們村子裏有沒有趙緣督先生的遺物或者遺跡之類的啊?”
“那就多了去了,不瞞你說,這範公琴又叫趙公琴,其實是趙緣督先生傳下來的,這趙緣督先生把女兒嫁給了我們範家堰的老祖,才有了我們範家堰後來的興旺。”
“而這製琴的手藝就是趙老祖傳給我們的,據說趙老祖的琴,不僅可以知風雨,還可以喚風雨呢。”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