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在討論完金融業發展的大方向後,政府的議題轉移到商業上來,或者更準確的說是本國消費問題。


    恩斯特說道:“想必大家也有所了解,自從上個世紀中期以來,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世界第二次技術革命的大背景之下。”


    “越來越多的國家完成工業化,或者正在向工業化大步邁進,而與之相對應的則是國際市場上的競爭日益激烈。”


    “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本國工業,生產的增加,使得總供給不斷超越總需求,進而導致經濟危機頻繁性爆發。”


    “這也是19世紀末殖民主義浪潮,以及世界大戰爆發的根源所在,由此可見,在新的國際秩序徹底建立起來之前,世界經濟以及政治局勢,依舊會不可避免的頻繁震蕩。”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就在於分配問題,既包括國與國之間的地位重塑,也包括企業和工人關係的重塑。”


    所謂國與國之間地位的重塑,主要指的就是在全球大市場下各國的重新分工,就像從19世紀後期到20世紀初頻繁爆發的各種經濟危機。


    這些危機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是市場短時間無力同時承受全世界各國工業的爆發式增長。


    就比如德國,美國和東非等等,這些後發國家的工業化,對原本英法主導的舊國際體係下世界經濟格局造成的巨大衝擊。


    就站在過去英國和法國人的角度來說,他們作為世界上最先工業化的國家,肯定不希望出現競爭者,其他老老實實的給他們當市場和原材料供應地再好不過。


    而當時,除了英國,法國等少數國家以外,其他國家工業發展水平極其低下,且英國和法國的軍事霸權十分穩固,自然隻能老老實實的遵守英國所製定的國際秩序。


    而轉機正是發生在19世紀中後期,工業革命向全世界拓展,尤其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下,其他工業國紛紛湧現,這就動搖了原本英法製定國際體係的經濟基礎。


    而隨著其他國家工業化的完成和發展,各國軍事實力也大幅度提升,所以19世紀後期一直到現在,國際社會可以說動蕩不堪。


    而想要結束這種動蕩,就需要建立新的國際秩序,就比如前世美國和蘇聯,正是新秩序最重要的兩個建立者,隻不過後來蘇聯崩盤了,才導致19世紀的最後十年,一直到21世紀初期美國一家獨大。


    而新國際秩序如果建立,這也就意味那時還未上車的國家,想要再實現工業化,難度將大大提升,甚至可能要等到下一次國際秩序瓦解才有重新翻盤的機會。


    而這也是前世東方大國能夠相對獨立實現工業化的可讚之處,畢竟東方大國加速工業化階段,正處於美國如日中天的時候。


    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國際環境雖然紛亂,但同時也意味著機會多,東非正是抓住這個機遇期迅速崛起的。


    至於遠東帝國為什麼沒有利用好這個機遇期,原因則比較複雜,在恩斯特看來,還是因為船大難掉頭,其他不說,就是思想上的轉變遠東帝國就比這個時代的所謂後發國家落後許多。


    實際上,遠東帝國的效率向來並不低,隻不過過去遠東帝國的思想體係主要為農業社會服務,而18世紀中期以後,隨著英國完成工業化,世界已經進入了工業的時代。


    但是,前世當遠東帝國完成整體思維轉變後,新的國際秩序已經重新建立,它已經錯過了上一輪的時代紅利。


    假設未來東非重塑國際體係的話,勢必也會隨手關上車門,堵死絕大部分國家的晉升通道,前世的美國就是如此,在美國構建的國際體係中,世界各國可以分為三大類,也就是消費國,生產國和資源國。


    隻不過,這套體係下出現了遠東帝國這個異類,靠著強大的體量和製度優勢,集齊了幾乎全世界大部分生產活動,從而有了擺脫美國鉗製的潛力。


    當然,關於國際分工這個問題,並不是如今東非這個重要的世界大國所能決定的,就是世界霸主英國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恩斯特更主要的強調後者,也就是關於企業和工人的問題。


    他說道:“世界經濟的頻繁動蕩下,我們東非也不可能完全獨善其身,所以,帝國更要居安思危,牢固本國的經濟根基。”


    “而其中一個關鍵環節,就在於社會財富的分配問題,所以,在六五規劃期間,繼續健全社會保障製度,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


    “尤其是在國際工黨活動日益猖獗的現在,我們如果不處理好這個問題,那沙俄就是帝國的前車之鑒。”


    “同時,做到這一點,也有利於帝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增強帝國應對經濟危機的能力,進而避免政治上的危機。”


    “而具體做法,則在於在不影響經濟運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維護勞工權益,比如強製地方最低工資標準,規範勞動時間和強度,加強勞工福利待遇,設立各種勞工保險等等。”


    “這都需要我們接下來進行重點探索,畢竟,如果我們不主動去做這些事,那工黨肯定願意幫我們做,而且還會把我們一腳踢開,掛在路燈上。”


    外憂內患下,才能更好的鞭策東非的官僚們,所以,蘇聯這個國家存在的意義也在於此,隻要它矗立在那裏,對於世界其他國家政府就是一種鞭策。


    恩斯特接著說道:“同時,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刺激國內的消費,隻有民眾手裏有了錢,他們才有意願購買更多的商品,從而促進經濟的循環。”


    “在如今這個關稅壁壘問題日益嚴重的時代,我們必須不斷鞏固帝國的經濟護城河,更加完善國內的大循環。”


    “甚至在情況最危急的時候,我們說不得要重提一些全麵計劃經濟時代的政策和辦法。”


    顯然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從19世紀中期到本世紀初,世界爆發經濟危機的頻率實在太高,幾乎隔幾年,經濟危機就要爆發一次。


    而上個世紀,東非能夠做到獨善其身,那是因為當時東非實行閉關鎖國的大國策,根本沒有主動融入世界市場體係。


    但是,現在顯然是不行了,自從東非全麵開放以來,經過這十幾年的發展,東非已經深度和世界市場綁定,此時的東非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這同樣也意味著,如果再次發生世界性經濟危機,東非經濟必然會受到牽連,而且成為主要受害者之一。


    就目前的情況,東非想通過對外轉嫁危機,那隻有一個辦法,也就是擴張經濟勢力範圍,這其實和過去歐美不斷擴張海外殖民地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隻不過,現在全世界的勢力範圍已經瓜分完畢,任何國家想繼續擴大自己的經濟疆域,那隻有一個辦法,也就是“搶”。


    上一個這麼做的國家,就是德國,但是德國麵對英法瘋狂反撲,沒有成功。


    而東非的戰爭潛力,可能比德國大許多,但戰爭毫無疑問是最後選項。


    恩斯特說道:“如今我們和其他國家的競爭,更重要的是拚基本功,也就是社會穩定性更強,經濟基礎更紮實,產業更加高端,抗風險的能力更高。”


    “而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科技創新的投入,繼續完善本國產業鏈和工業體係,同時重視對本國民眾生活的基礎保障,健全各項經濟和政治製度等等。”


    “隻要我們能夠在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熬的過其他國家,最後出問題,那就是巨大的勝利。”


    縱觀恩斯特的講話,就可以發現,他所說的一切問題都指向了一個方向,那就是應對可能發生的世界性經濟危機。


    這很正常,畢竟如今已經是1925年,這也就意味著距離前世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這個時間節點越來越近。


    光是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場危機的嚴重性,除了世界這個限定詞以外,還要加上一個“大”,世界經濟大危機,沒有哪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


    包括前世的美國也是如此,隻不過美國人“熬”過了最危險的時間段,等到了二戰的爆發,並借此機會成功上岸,成為世界新的執牛耳者。


    恩斯特心裏有一種預感,那就是他所處的時空裏,世界經濟大危機可能來的更早,且更加迅猛。


    畢竟,之前恩斯特也提到了,如今世界經濟秩序的崩壞,很大程度上就是全世界工業發展過快,從而超出了市場的承受範圍。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本時空裏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大概率會因為東非的出現,更加嚴重,更加具有破壞力。


    畢竟,東非相當於帶著半個非洲過億人口完成了初步工業化,所增加的工業總產量比前世更甚,這也導致國際工業競爭更加激烈。


    所以,恩斯特不得不提醒道:“‘六五’期間,世界可能會發生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危機,而如果這場經濟危機爆發,它有可能直接促成世界格局的大洗牌提前到來。”


    “進而,帝國未來幾年的經濟發展中,都應該以此為前提,做好各項準備,增加我們手中的籌碼,不能真等到危機爆發時,手忙腳亂,毫無章法。”


    這種言論毫無疑問給在座的東非官員們來了一個下馬威,不過沒有人質疑皇帝陛下的推論,這是恩斯特長期以來積累的個人威信。


    於是,有官員緊張的問道:“陛下,如果依據你的推測,那我們六五規劃期間,真的遇上這場世界經濟危機,那六五規劃的製定是否應該更加保守一些?”


    對此,恩斯特說道:“關於六五規劃的編定,應該以帝國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來安排。”


    “畢竟,如果真如我所料的話,那接下來這場世界經濟大危機,東非做再多的努力,也不可能避免。”


    “所以,我們隻能更加積極的應對,就比如我一再強調的,健全市場製度,構建國內經濟大循環,加上科技創新投入等等。”


    “這些經濟政策,本身就帶有應對經濟風險的作用,所以,在六五規劃期間,我們應該繼續保持五五規劃精神,對本國經濟發展進行調整。”


    “也就是刺激產業升級和發展,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增強產業競爭能力。”


    “當然,在六五規劃期間,我們不僅要做到這一點,同時還在在其他領域發力,所以,六五規劃相對於五五規劃,側重點在於產業升級調整的同時,更加重視國民經濟的分配問題。”


    “而分配又牽扯到基礎工資水平的提高,保障國民就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等等。”


    第三產業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畢竟隨著工業的發展,生產效率的提高,相對應的一些企業,尤其是工廠,為了經濟效益,就有可能裁員。


    就比如因為機器性能的提升,原本生產一件商品需要兩個工人,現在隻需要一個了,那剩下一個工人他的去向就是新的問題了。


    工業越發展,工廠需要的工人數量越少,這就是第二產業需要麵對的問題,而發展第三產業就是應對這個問題的解決辦法之一。


    第二產業創造了大量新的物質基礎,這些物質基礎也為第三產業發展提供了條件。


    就比如如今東非要大力支持金融產業發展,而東非金融產業發展的前提,就是東非經濟和工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才具備發展金融產業的基礎。


    簡單來說,世界金融中心所在地,肯定是世界經濟十分發達的地區,它需要物質基礎作為基本保障。


    當然,金融業隻是第三產業的一部分,其他比如餐飲,旅遊,娛樂,影視等等,這些都會是東非在六五規劃期間的重要推進領域。


    而這些產業的大發展都是建立在過去幾十年裏,東非工業大發展這個前提條件下的,工業是第二產業,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提供了第三產業,也就是服務業所需要的物質基礎。


    同時,第一和第二產業又不能完全消化人員就業問題,除非東非能獲得更多的海外市場和殖民地,但是,對於東非這個規模的工業國,想要完全滿足本國需求,所需要的市場和殖民地是不可想象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非洲創業實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惡的呃呃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惡的呃呃呃並收藏非洲創業實錄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德州市| 阿瓦提县| 长子县| 嘉兴市| 汉中市| 广昌县| 丰原市| 山东省| 轮台县| 清水河县| 克拉玛依市| 海口市| 阳高县| 高州市| 灌阳县| 西畴县| 达尔| 彭水| 柯坪县| 杭锦后旗| 来凤县| 施秉县| 临潭县| 融水| 邓州市| 昭觉县| 罗江县| 镇康县| 武隆县| 长治市| 安徽省| 朝阳区| 安龙县| 乌兰浩特市| 周口市| 方城县| 柳江县| 织金县| 万安县| 南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