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可能還有並州,但是民族隻有一個,華夏!
不論是並州,還是大秦,都是華夏子民,哪怕是百越、夜郎、滇王國還是西域三十六國,都是華夏三大人文始祖的後裔。
黃帝、炎帝和蚩尤!
這也是夏商周以來,第一次有朝廷承認蚩尤的地位,將蚩尤列為華夏的人文始祖。
“嬴政是怎麼說服各家,把蚩尤搬進廟宇的?”焰靈姬有些感動。
畢竟她就是來自百越,始祖也是兵主蚩尤。
“需要說服嗎?”言晏笑著反問道。
跟嬴政說的其他事情比起來,將蚩尤列為華夏三大人文始祖,就顯得微不足道了。
畢竟這個對諸子百家來說影響是最小的,也跟他們關係不大,頂多是去燒香祭拜時,多一炷香的事情。
而且多個祖宗,多條路,還多個假期,不好嗎?
多個祖宗難伺候是真的,但是這個祖宗起了呢?那不是多個庇護!
而且誰都知道秦國要南征百越了,這是要師出有名,要在思想上先統一,更沒人會站出來反駁了。
隻要不涉及自身利益的事,沒有人會多嘴的,尤其是多嘴會死的情況下。
更何況前段時間驪山衛封鎖了鹹陽,很多大人物意外身亡,更是給所有人敲響了警鍾,告訴了所有人,嬴政是真的會殺人的!
嬴政之後,熊啟也上前,宣布了一統後的大秦的新的國策政令。
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開阡陌,貫交通,統一度量衡……
說的很多,很雜,也很籠統,但是隻是告訴所有百姓,天下變得一樣了,等迴去之後,會有官吏給他們具體的去解讀新政。
而最後的重頭戲也就是嬴政犒賞三軍,文武百官,對大秦一統有貢獻者。
王翦,世襲武城侯!
王賁,通武侯!
李瑤,商文侯!
李信,平武侯!
黑白玄翦,槐裏侯!
……
封侯者一下子多了二十餘位,文武都有。
侯爵之下,都沒有資格被嬴政念到名,會由奉常卿和駟車庶長去封賞。
“關內侯了!”言晏笑著看著站在嬴政身後護衛的黑白玄翦點了點頭。
黑白玄翦也察覺到了言晏的目光,笑著點頭迴應。
他也沒想到自己從被追殺,然後逆風翻盤,從一個臭名昭著的殺手,慢慢一步步走到一國之封侯,雖然隻是最低一級的鄉侯,不是文侯、武侯這種徹侯,但是那也是侯爵啊!
九卿為什麼叫九卿,因為大部分九卿官員的爵位也隻是卿爵,所以叫做九卿。
三公為什麼是三公,因為他們的爵位是侯爵,君爵。
隻不過因為大秦一統,所以才有那麼多的侯爵來出任九卿,但是等到之後,擔任九卿者的爵位,也很難有侯爵。
秦國雖然還在實行世卿世祿製度,但是世卿世祿製不代表的爵位能一直世襲。
爵位是會降等的!
比如父親是徹侯,傳給嫡長子的時候就要降為關內侯、鄉侯了,到卿一級降得更快。
所以爵位也有區別,世襲的爵位有時候比高爵位更加難得。
不是有大貢獻者,一般情況下很難拿到世襲的爵位。
這一次封賞中,也隻有王翦一人的侯爵之位是被貫上世襲二字的。
其他人都沒有這個資格,其實王賁是有機會世襲侯爵的,但是那樣就不會是通武侯了,而隻是一個關內侯。
通武侯的意思也是通武侯,屬於是勉強達到武侯徹侯的門檻,所以還是給了徹侯的爵位,但是代價是不能世襲。
同樣的李信的平武侯也是一個樣子。
更何況這兩家都不缺能夠世襲的侯爵。
王家有王翦的武城侯可以世襲,李家也有他們祖父的狄道侯可以世襲。
相比於王家,李家反而更虧了,狄道侯的爵位居然沒有人去繼承,李瑤自己闖出了商文侯的徹侯之位,李信也有了平武侯。
所以他們父子倆真看不上祖父傳下來的狄道侯爵位。
隻能說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論功行賞,除了被念到名字的大人物,剩下的小人物也隻能在鹹陽東市的貼紅上尋找自己熟人的名字和他們得到的軍功爵位。
這也是最全麵,詳實的。
更地方的榜單也隻會有自己地方人物的名冊。
“始皇帝的國庫和內帑又要沒錢咯!”言晏笑嘻嘻的幸災樂禍。
封賞很容易啊,張口就來,難的是封賞後的封地,賞賜的財物這些東西。
比如王翦,賞黃金十萬,綾羅綢緞百披,寶馬一匹,蒼雲甲一副,食邑萬戶!
這些都是錢啊,雖然說的黃金十萬不是真的黃金十萬兩,而是十萬兩半錢。
關鍵是頂不住封賞的人多啊,螞蟻再小,數量多了也是能殺人的。
“我覺得更要慌的是李瑤,畢竟始皇帝隻需要張張嘴,李瑤才是真正要給錢的人。”焰靈姬笑著說道。
言晏點了點頭,確實是這麼個理,就是不知道李瑤有沒有想到辦法來湊出這個錢。
大概率是有把握的,不然嬴政也不能開得了這個口。
而且一統大典的讚助商可太多了,帶動鹹陽的經濟也是更加規模龐大,不是北掖王城能比的。
因此,這一次大典,秦國能賺到的錢恐怕會是一個極其可觀的天文數字。
想到這裏,言晏隻能羨慕的流口水。
這個真不能搶,也搶不到啊!
一統大典也在黃昏之後才落下帷幕,而鹹陽也取消了宵禁,而且不是進來一統大典的這幾日而已,而是永遠的取消了。
這既是為了促進鹹陽的商貿,也是在向天下展示秦國的強大和安全。
同時,還給鹹陽百姓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彩蛋,那就是邀請所有人明日前往驪山,觀看大秦精銳之師的風貌。
也是向天下人展示大秦的真正實力。
所以,大典落幕後,百姓們也都爭先恐後的朝著驪山大營方向趕去,生怕落後一步,搶不到最佳的觀看地點。
至於吃飯?餓一頓是餓不死的,但是錯過了這等盛況,這輩子可能就再沒有機會了。
更何況,他們家中也都有子弟在大秦軍中,他們也想看看在這次大閱兵裏,能不能看到自家孩子英姿颯爽,威風凜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