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磊道,“三名劫匪於城南郊外分贓被官兵捕獲。因事涉及朝廷高員,下官當(dāng)日便上奏京城。最後由大理寺發(fā)下話,立斬不赦。”
有膽量搶劫蘇家少夫人,居然會蠢到在城外被抓現(xiàn)行,簡直像是欲蓋彌彰的借口。
李巽據(jù)言推敲,視線隨意掃著書卷,有段文字不經(jīng)意間引他矚目,時間距今約有二十年。上頭寫道落中知府殷仁遭禦史臺彈劾,擅用賑災(zāi)款私用,賄賂王孫,私造宮舍,罪足死刑。蘇明為證,有功於社稷,宣文皇帝親表嘉獎。
“……殷仁?”李巽一愣,忽然想起與沈序飲酒時曾無意提及殷氏,後因故被打斷,事後他也拋到了腦後。
漪漣瞄他一眼,“這個殷仁有什麼問題?”
李巽道,“聽沈序提起過,說是與落中頗有淵源。”一邊迴答,一邊循著殷仁的線索去翻地方誌,結(jié)果隻知道他曾任落中知府,二十年前被判斬首,所謂貪汙賑災(zāi)款僅用少許筆墨略述,不甚明了。
“殷仁曾是落中知府,為何記錄如此簡略?貪汙案可有詳細案卷?”
張磊支吾道,“……下官是當(dāng)今永隆皇帝登基初年才到走馬上任,與罪臣殷仁之間還隔了一任秦知府,所以不大清楚此案。僅是在交接時與秦知府偶聊起此事,得知落中府在二十年前鬧了一場大旱災(zāi),死了不少百姓。下官後來清查過案卷,殷仁正是動用了那筆賑災(zāi)款。”
李巽吩咐,“把案卷調(diào)出來。”
張磊連忙催促了承差去刑房取案卷,大概三刻鍾後送到了李巽手上。
案卷被收於木箱中,存放的還算平整,邊角泛黃,是二十年歲月所留痕跡。展開一看,內(nèi)容依舊無甚價值,多提及落中幹旱形勢所引發(fā)的饑荒,百姓食不果腹,饑腸轆轆。再提便是朝廷如何如何上心,皇帝怎麼怎麼垂詢,太子領(lǐng)監(jiān)察禦史銜,親率工部官員至落中開渠引水,洋洋灑灑一大篇。對落中知府殷仁僅有吝嗇幾句——
貪汙公款,私建宮舍,賄賂王孫,無顧百姓生死,有悖命官道德。故撤去殷仁落中知府官職,判處斬首之刑。宗親二十三口同罪而處,外親年滿十五者斬首,未滿十五者流放烏峽關(guān)為奴,其餘親眷永不入京,不得參與科考,不予委任。
“落中殷姓隻此一門,二十年前宗親全判斬首之刑,外親流放,落中再無殷家。”張磊道,“殷家當(dāng)年雖比不得蘇家榮耀,也是落中府?dāng)?shù)得上的名門。世事瞬變,這都二十年過去了,殷府舊址改建成了戲樓,念叨這場戲的人卻不多了。”
漪漣從李巽手中接過案卷也通篇讀了一遍,“二十年前的太子是現(xiàn)在的皇帝?”
張磊稱是,“皇上當(dāng)年正值十五年歲。”
唐非一案還不算完,怎麼二十年前還能扯上他!漪漣對其大理寺的表現(xiàn)極不待見,“這麼說來殷仁挪用公款是賄賂他?”
張磊有所顧忌,“……下官不敢胡言。”
李巽道,“據(jù)本王所知,永樂行宮便是二十年前初建,皇兄登基初年擴建。擴建時惹了朝中言官不少爭議。請張知府直言,與殷家可有關(guān)聯(lián)?”
張磊遲疑良久,礙於襄王身份不得不道,“……罪臣殷仁挪用大筆賑災(zāi)款私自建的造宮舍位於落中都城三裏外,就是最初的永樂行宮。趁太子領(lǐng)工部官員至落中救災(zāi)之際,他妄想以此賄賂太子,後被言官彈劾,結(jié)果斷送了全家性命。”
案犯是從四品知府,牽連太子,涉及民生,儼然重案。案卷卻對案情簡言略述,不合規(guī)製。漪漣反複看了好幾遍,包括蘇明的履曆,發(fā)現(xiàn)蘇明多立戰(zhàn)功,參與的政事僅此一項。若說蘇明為故裏百姓抱不平合情合理,但李巽特意問及肯定有所考量。
從府衙出來時天色明亮,他們沒有乘轎,徒步出城。
漪漣時不時瞅一眼,瞅完又不說話,李巽被這偷偷摸摸的視線瞧的渾身難受。
出城後,他無可奈何的停下腳步,“阿漣,你有話想與我說?”
漪漣扭捏了一陣,小心翼翼的反問道,“你,是不是討厭我了?”
誰知李巽又把問題拋了迴來,“你認為我討厭你?”
“我不知道。”漪漣撓撓頭,“其實討厭我也行。”
李巽眸光若暗,“我就這麼無足輕重,討厭你也不要緊?”
“沒沒沒,我沒那個意思!”漪漣使勁擺手,“我隻是聽霽月堂的人說你心情不好,在屋子裏悶了三天,左不過是為了那些話。事後我自己也想了想,聽著是挺過分。”她死死盯著地麵,不敢抬頭,“這事賴我沒經(jīng)驗,以為趁早好紓解,誰知沒解成反而結(jié)上了。我想與其把你憋壞,還不如讓你討厭。”
“這就是你來了又走的原因?千方百計跟我離遠了站,也不希望我陪你去府衙?”
她鬱悶道,“難聽的話是我說的,再去煩你就有點恬不知恥。”
李巽歎氣,溫慰道,“我沒覺得你煩,更沒討厭你。這幾日……”他頓了頓聲,“這幾日我是在思考,該怎麼待你才會讓你高興,是要學(xué)著師父,還是要學(xué)大師兄。”當(dāng)然也是在靜心。他還沒有想好怎麼適應(yīng),所以暫且把自己悶在屋裏。
這難熬的三日,他站在屋裏凝望月門,心裏是巴望著她能來。
漪漣也確實去了,在門口東張西望,轉(zhuǎn)著轉(zhuǎn)著又退出來。
她每次轉(zhuǎn)身離開,李巽總會不由自主的歎息,不好說是失望還是鬆了口氣。
“不要自責(zé),這不是我的初衷。隻要你喜歡,什麼都不會改變,我們還像以前一樣。”這是他思考三日的結(jié)果,“隻要再給我一點時間習(xí)慣。”
反差是個很可怕的事。好比天色越黑,越襯得星辰璀璨,吃膩了桂花糕,就會覺得清茶舒坦。當(dāng)一個本來冷靜寡言的人用七分深情、三分苦楚對你說話,那就是致命絕招!漪漣招架不住,更急得慌,“你這麼遷就我真的不夠本。”
李巽立刻反駁,“是你說的,行事前且問自己一句願不願?”他淡淡笑了,微微帶苦卻義無反顧,“你隻知我願便是。”
漪漣霎時感到罪惡錐心,自以為滔天罪行也不過如此了。
於此同時,君瓏剛迴到蓬萊殿,吩咐宮人奉茶。
沈序坐於客位聞著綠茶香,嘴裏說的是湖畔的見聞,打趣道,“下官今日是頭一遭會這位戚婆子,不怪落中城民管她叫‘神婆’,言語間還真有一股玄乎勁。單為著臨危不懼的本事,也算得老太婆裏的佼佼者了。”
君瓏抿了口茶擱下,毫不入眼,“我家侄女都清楚是裝神弄鬼,還能唬住沈中丞?”
沈序道,“在您這裏,下官怎麼敢和侄小姐比,有這心也沒這膽呀。”迴想方才種種,“就因無心說錯了兩句話,可真怕惹惱了您,也被一起丟進蘇樓給關(guān)咯。”
君瓏麵帶笑意,聲音聽來冷風(fēng)瑟瑟,略有刻薄,“好歹當(dāng)她一聲‘叔’,管管如何?反是沈中丞,近來似乎與襄王走得挺近。”
沈序一臉理所應(yīng)當(dāng),“下官這不正是為著您的吩咐,有意提點王爺幾句?”
君瓏哼笑道,“瞧瞧,聰明如沈序,何曾說錯過話。”
宮人換上新的冰塊去暑熱,屋中為此沉默了一陣。宮人不敢多留,利索的將之間的融水抬出便退到門外等候吩咐,這是慣例,君瓏會客時不喜歡有無關(guān)人等在場,尤其是見沈序的時候。
晶瑩剔透的冰塊輕揚起白霧,沈序上前用手撩撥,指尖一陣清涼,“聰明的人不少,下官這點小聰明哪裏敢班門弄斧。比方說蘇將軍這一場場接連不斷的好戲,簡直出神入化,下官好幾次都迷糊了,真好奇他這‘失魂癥’究竟幾分真,幾分假。”
君瓏不輕易表態(tài),“依你之見如何?”
沈序道,“旁觀確實有模有樣。”
君瓏道,“本師倒希望他是真的,找個借口,判個罪,剝?nèi)ス倬艟屯晔铝恕H羰羌俚模K曜決計是心機深重。且他的心思尚不可知,往後少不得大麻煩。”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