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亦安瞇起眼睛,打量著大門。
大門很高大,但考慮到金字塔每座石階都有兩米高,這座十餘米高大的大門便不足為奇了。
這座大門不是用石材構(gòu)成的。這也毫不足奇,在半途中,羅亦安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塔內(nèi)部的材質(zhì)都帶有金屬光澤,更像是由某種金屬構(gòu)成的。可惜他沒時間檢驗。
一如沿途的樸素,這座石門毫無雕飾,唯獨石門的上方,有一行連續(xù)的花紋——那是一種文字,見慣了史前文明的羅亦安,一眼看出這些花紋的文字特性。
智腦的聲音在羅亦安腦海中轟然響起:“跟著我念:@¥%&……”
“什麼意思?”羅亦安下意識地反問。
“翻成你們的話,意思是:‘天空把自己的光芒伸向你,以便你可以通往天上,猶如神的眼睛一樣。’”
這段話曾雕刻在埃及胡夫金字塔上,在印第安人金字塔中,也有含義類似的箴言。
羅亦安夢囈般地隨智腦念出那古怪的發(fā)音。聲音才結(jié)束,他腳下已產(chǎn)生一股震動,不一會,羅亦安先是感覺到身體一輕,隨即,沉重的石門抖動起來,緩緩地裂開一道縫隙。
羅亦安早已等得心急難耐,不等門全打開,他閃身擠入門中。
一個巨大的地底廣場赫然入目。它足足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頭頂縱橫交錯的粗厚鋼支架編成一張寬闊無邊的支架網(wǎng),支撐著天花板上的黑色“天空”。支架四周,布設(shè)了十多組菱形物體。
恍惚間,羅亦安感到自己腦海裏增加了許多畫麵:那菱形物體投射巨大的光柱,從各個角落把整個廣場照到如同白晝,與此同時,一些工人們穿梭往來,圍攏在場中心那個巨型飛船前,忙碌著,喧嘩著,討論著……
“這就是昔日景象”,智腦輕聲解釋著。剛才羅亦安腦海中出現(xiàn)的圖像,是智腦傳輸過來的。
“多少年了,我已經(jīng)忘了具體歲月”,智腦補充說,它冰冷的語調(diào)裏也有了些許感情色彩。那是傷感與惆悵的嗓音。
場中心那個飛船模樣的東西寫得很怪異,在黑色金屬壁上,一排排三角形窗口泛出片片寒光,一些傘狀的天線打橫打豎伸出,一扇扇金屬閘門錯落有致地上下分布……
不,嚴格地說,它不像一個飛船,如果不是它尾部具備一個噴焰設(shè)備,反而更像一座微縮的金字塔模型。
“這是你所在的文明?”站在門口,羅亦安仰望著佇立在場中央的巨型飛船,若有所思地問。
“記得‘戰(zhàn)神之車’嗎?”智腦沒有直接迴答羅亦安的話,它語氣肅穆地迴答:“這就是‘戰(zhàn)神之車’。”
“不可能”,羅亦安斷然迴答:“‘戰(zhàn)神之車’飛不起來。”
1943年,印度曾發(fā)現(xiàn)了一份古梵文設(shè)計圖紙,詳細記載了“戰(zhàn)神之車”的構(gòu)造,文獻中多次指明飛船呈金字塔形,頂端覆蓋著透明的蓋子。
科學家們曾依據(jù)這份文獻和其他古籍中的記載,對“戰(zhàn)神之車”進行了模擬運算。根據(jù)他們結(jié)果指出,“戰(zhàn)神之車”是一種多重結(jié)構(gòu)的飛船,飛船裝備了絕緣裝置、電子裝置、抽氣裝置、螺旋翼、避雷針,以及安裝在飛船尾部的噴焰式發(fā)動機。
“戰(zhàn)神之車”的飛行速度,如換算成現(xiàn)代計算單位為每小時5700公裏。但這艘飛船唯一的缺點就是——它不適合在大氣層中飛行,因為它的設(shè)計不符合流體動力學。
“我剛讀了你的記憶”,智腦毫不羞愧地說:“你也知道,金字塔形狀能聚集強大的磁場和奇妙的宇宙射線……引力波隧道……
這飛船不是普通飛船,它是一個反物質(zhì)飛船,建造它的目的也不是為了在大氣層中飛行,而是用於星際旅行……
數(shù)萬年前,我的主人駕駛飛船進行星際探險,在茫茫的宇宙中,它們遭遇了一次星球爆炸,飛船遭到嚴重損壞,為了修理飛船,他們降落在一個荒蕪的星球上——這就是你們稱之為地球的星球。
那時,地球上荒蕪一片,火山不斷噴發(fā),陸地上地震不斷,生命還處在單細胞狀態(tài),沒有叢林,沒有海洋,也沒有智慧生物。
為了盡快修複飛船,我們加快了生物進化的步伐……這些我都給你講過了,最初誕生的智慧生物就是早期的‘神仆’。
按照一般規(guī)則,在建造修複飛船時,我們都會搞一個副本以備萬一。這就是‘姐妹艦’建造方式——如今你們地球人也用這種方式複製副本。
我知道,我的主人當初建造了這樣一個姐妹艦,但我一直不知道它存放於何方。
建造這樣一艘飛船,因為要飛向外太空,所以選擇要考慮地球磁力線的影響,以及起飛時的能量消耗的影響,而地麵上的距離並不是問題。‘神’完全有能力在地麵上瞬息萬裏。
‘神’當初選擇了幾個地點開始建造,這些地點恰好在地球上組成一條環(huán)繞的直線……這就是你們所說的北緯30度現(xiàn)象。至於選擇北緯30度原因,我這裏就不解釋了,地球人已經(jīng)將它解釋得清清楚楚了。
‘神’在修建過程中,往返於兩個建造場之間,見過他們飛行的人便留下的‘戰(zhàn)神之車’的傳說……
從你找到的第一個水晶骷髏裏,我發(fā)現(xiàn)了‘姐妹艦’建造的地點,當初,‘神’留下了它,並把它沉入深深的海底,其作用類似於你們的‘叢林救生屋’。‘神’打算在萬一的時刻,能重啟這個備用品……
漫長的等待過去了,‘神’沒有返迴,而我漫長的時光中等來了另一艘飛船。
它們是另一個星球的探險者,接收到這艘飛船發(fā)出的信號後,希望用它來代替自己受損的飛船。可惜,他們在降落時發(fā)生了災難……
那艘飛船的幸存人員沒有能力潛入深海,地球並不適合他們生存,於是他們在不久後消亡,並留下了不成熟的印第安文明。這就是你找到的藍血人飛船殘骸……
我知道他們的存在,我也知道,那艘殘骸裏存在一幅船長麵具……這付船長麵具儲藏了所有駕駛宇航飛船的技巧。
現(xiàn)在,我需要你戴上麵具,登上飛船,啟動與我的連接係統(tǒng)——我需要它裏麵的數(shù)據(jù)!”
智腦在交待事件真相時,羅亦安乘機打量著這艘金字塔形飛船,等智腦說完,他淡淡反問:“就這些?”
“咳咳咳咳……”
“別咳嗽,你沒有氣管。”
看到實在無法迴避,智腦訕訕地迴答:“我在想,這艘姊妹艦上的電腦是否是我的兄弟。換句話說,它是否也有智慧……
畢竟,在茫茫深海下,它要建立一層層防護體係……隱藏這麼一艘飛船,需要很高的智慧!”
羅亦安起初的反駁隻是出於本能,當智腦讓他帶上“艦長麵具”,進入飛船時,他本能地感到一陣毛骨悚然,不等大腦做出反應(yīng),他的嘴巴已提前反駁。在智腦解釋的功夫,他還在思索自己為何會感覺不妥。
這一思索的過程如實地傳遞到智腦那裏。智腦剛解釋完,又不得不一項項反駁。
“你進入的順利,不是因為我和它已經(jīng)做好溝通,正相反,我到現(xiàn)在尚未感覺到它的迴應(yīng),我隻是操縱了它的警衛(wèi)係統(tǒng)……我懷疑它還在沉睡,需要喚醒……
也許,也許它具備完善的設(shè)備,卻沒具備相應(yīng)的程序,也就是說,它有硬件卻無軟件……它從未被啟動過,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這是一種防範措施,防範它被人奪去或占用。
哈,如果它真沒有智慧,我不反對把它的運算、存儲體係拿來自己使用,以增加我的能力——這很簡單,隻需要給它灌入相應(yīng)軟件就行,等於給我自己增加一個外掛。
麵具的誘惑,不,麵具沒有危害性,你所說的誘惑隻是一種溝通欲望,它裏麵的芯片想與你溝通,你不想增加自己的能力嗎?……”
雙方正在你來我往的交涉,金字塔飛船的中腹突然裂開了一道縫隙,一架梯形的金屬梯無聲無息地伸出來。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