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看我不懂,又解釋道:“怎麼變的我也不太知道,差不多應(yīng)該是人被活生生的淹死在水中,可能又加入了某種條件,大概就成了這個樣子。”我掙脫開大壯的手臂,看了這哥們一眼,真服他了,一共說了四句話,沒一句能確定的,這解釋的是個屁啊!
“四、四、四、四爺!”遊在最前麵的夥計募然大叫道。
“他娘的,怎麼了,蠍子蜇腚似的!”禿兒大吼道。
那夥計指著右前方叫道:“那,那,那兒有東西,遊,遊過來了!很,很大!”
第四十四章 中華鱟
眾人急忙朝夥計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十多米外的水麵上露出一根長達(dá)一米,類似天線一類的東西!那東西遊動的十分緩慢,但絕對是衝著我們過來的。我將頭潛入水中看過去,無法看清原貌,隻能隱隱約約看到一個寬達(dá)兩米的黑影!
“大家分成兩路,從兩邊繞過去!咱們馬上就到小山,隻要爬上小山就安全了。快!”父親一聲大吼,當(dāng)即朝一側(cè)遊去。
十幾個人登時分成兩隊,遠(yuǎn)遠(yuǎn)的繞過那物。原本以為那東西會猶豫一下看跟著哪一隊好。但眾人還是遠(yuǎn)遠(yuǎn)高估了這物的智商,其沒有絲毫猶豫的跟著最後一個人追了過來。而最後一個人正是我們這隊的,大夥拚命的朝小山遊動,可還沒遊出幾米,我就猛然發(fā)現(xiàn)身體右側(cè)跟了一人,不對,又他娘的是一隻水鬼!
“小心,又有一隻水鬼跟上來了!”我急忙大吼一聲提醒大家。
大壯有些無奈的開玩笑道:“萬歲,你得管管啊!這老在萬歲頭上動土,那麼能行?”
我一邊拿出金剛傘,一邊迴了大壯一句:“這點屁事都得我這個萬歲親自出馬,那要你們這些屬下是幹嘛的!撐場麵的?”
“得!萬歲,你也別說了,就憑你這一句話,這活我接了。”說著當(dāng)先衝向那隻水鬼,其實不應(yīng)該是衝,而是擋住。因為在我們說話的時候,這廝已經(jīng)朝我衝過來了!建華和另外兩個夥計也跟了上去,三個人登時將那隻水鬼圍在了中央。大壯那邊下手賊快,早一槍刺了過去,建華兩人也是拿出了破釜沉舟的勁頭,整個人撲了上去,抱住那隻水鬼兇猛的朝其刺去,三人不時的浮出水麵沉入水底,打的非常激烈。
就在三人與水鬼打的難解難分之時,那帶有天線的東西也遊到了跟前。“唿——”的一下隨著一聲水響,水麵上登時浮出一個圓形的龐然大物,直徑將近三米!整個軀體由前後兩塊厚厚的骨板包裹著,前麵那塊占了整個軀體的三分之二,而那根天線其實就是前麵骨板上的一根骨刺!除此之外,在後麵骨板的兩側(cè)還有將近十根這樣的骨刺,龐大的軀體背後還有一根不到兩米長的細(xì)細(xì)的尾巴。
最讓我感到膽寒的是那物的口器,有點像蟑螂的。寬近兩米的口中滿是細(xì)碎的尖牙,兩側(cè)的嘴角處還各長有兩根一米長的大獠牙,正根獠牙呈現(xiàn)出一種刺眼的血紅色,不過可以看出這兩根大獠牙是半透明的,中間似乎是中空的。但從始至終都沒發(fā)現(xiàn)這物的眼睛在哪兒,倒是背部骨板有三個黑點,不知道是不是。
黑棗抱著金剛傘,雙眉緊蹙的琢磨道:“這東西我好像在福建見過,叫什麼來著,叫——,中華鱟!對,就是這個名!”
“放屁,陸地上哪有這麼大的東西?”另一個夥計反駁道。
黑棗努力解釋道:“真的,不是,你聽我說。我真的見過和這長得差不多的,不過很小,就跟個鍋蓋差不多大,是從海邊見到的!”
黑棗這麼一說,我也想了起來,記得以前上學(xué)的時候在書本上見過一次這玩意兒,而且後來好像還吃過一次。當(dāng)然我說的不是眼前的這個龐然大物,而是黑棗說的中華鱟。中華鱟在生物學(xué)上是一種被稱為活化石的古生物,其在兩億年前的三疊紀(jì)時期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和曾經(jīng)繁盛一時的三葉蟲同屬一個時代。
眼前這東西和鱟雖然非常相似,但還是存在明顯不同的地方,最起邁鱟的背部沒有那根長長的骨刺。這種古老的低智商動物比世上任何一種兇猛的野獸做起事來都要雷厲風(fēng)行,在攻擊之前根本沒有任何的策略可言。
那兩顆巨大的長牙直衝著三人刺了過來,首當(dāng)其衝的就是我和黑棗,兩人急忙打開金剛傘抵擋。我下意識的去腿部摸軍刀,想要用軍刀將其獠牙斬斷,不過可惜扳坨子他們走的時候把刀也弄走了。
無奈之下,三人隻好見機(jī)行事,可現(xiàn)在身在水中,再加上金剛傘本身的重量,想要在水中靈活的施展是不可能的。這物雖然行動緩慢,但比起人在水中遊動的速度,那還是快了很多。不過,人和動物最大的區(qū)別還是在於智商,三人在一陣慌亂之後,還是很快想出了對策。方法就是,老子當(dāng)誘餌,他倆伺機(jī)行刺這物的腹部!
方法雖然好,但誘餌可不好當(dāng),每次看到這物的那副牙口,我就嚇得不禁渾身哆嗦。但還好有金剛傘罩著,黑棗和那名夥計潛到那物下方,狠狠朝其洞開的腹部刺去。“砰砰”兩聲,隻聽那物一聲長嚎,碩大的身軀猛然一陣搖擺,激起一片很大的水紋。
水浪之大衝的我整個人一陣飄忽,天旋地轉(zhuǎn)。等我調(diào)整好身體,再次朝那物看去時,卻猛然發(fā)現(xiàn)老子不知什麼時候已經(jīng)深陷在兩顆獠牙的夾擊內(nèi),那近兩米寬的嘴口幾乎瞬間來到我的麵前!
瞬間受到四麵的攻擊,金剛傘已經(jīng)顧不過來,情急之下,我急忙收起傘麵朝下方遊去,可就在剛剛彎下腰頭朝下的時候,突然一張青腫畸形的臉猛然出現(xiàn)在我麵前,是那隻水鬼!根本不由我有任何反應(yīng),那水鬼張開滿是尖牙的大口,迅速朝我脖頸處咬來!
此刻我已是身處絕境,被全麵包圍,姑且不說大壯他們?nèi)齻挨千刀的怎麼沒把水鬼看住,就連黑棗和另一個夥計現(xiàn)在也不知死哪兒去了!想起之前被活生生淹死的感覺,我就不寒而栗。但現(xiàn)在隻剩了老子孤家寡人一個,沒辦法我隻能自救。
眼看水鬼滿是尖牙的黑口就要咬過來,我急忙將金剛傘墊了上去,水鬼觸不及防一口咬在了鋼板上,趁此機(jī)會,我急忙朝水鬼腋窩下踹去,本想借此一腳將其踹到大鱟的嘴邊,我也借反作用力快速逃脫。可沒想到這水鬼智商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出我的估計,見我想借此方法一舉兩得,那水鬼竟然抬起雙腿猛然將我攔腰抱住,口部緊咬著金剛傘,無論老子如何使力就是死活不放。
就在這關(guān)鍵時刻黑棗和大壯他們?nèi)口s了過來,其中兩個再次用金剛傘刺向大鱟腹部,大壯三個則逮住水鬼背部猛刺。兩聲不同的淒厲慘叫,幾乎同時發(fā)出,水鬼劇痛之下登時將我放開,大鱟扭動身體產(chǎn)生的水浪也就在這個時候來到了。所有人包括那隻水鬼幾乎在瞬間被衝開。眼見水鬼就要遊出大鱟的攻擊範(fàn)圍,我再次猛然提腳朝水鬼肩膀踹了過去,這一下直接讓我衝出了水麵,水鬼也在眨眼的工夫內(nèi)進(jìn)入了大鱟的攻擊範(fàn)圍內(nèi),兩顆大獠牙帶著剛才被刺痛的憤怒,迅猛的刺進(jìn)了水鬼體內(nèi)!
隨著‘咯嘣’一聲咬爛頭顱的發(fā)悶脆響,那水鬼整個軀體已經(jīng)開始慢慢被大鱟吞進(jìn)口中,兩根獠牙不停的從水鬼體內(nèi)吸食著一些黑色的液體!
“我日!憋死我了!”大壯一鑽出一水麵就喊了起來。
黑棗他們同時也浮出了水麵,大喘了幾口粗氣,一夥計埋怨道:“大壯,你們?nèi)齻怎麼連個水鬼都幹不掉呢?害的小四爺差點出了事。”
大壯當(dāng)即不服道:“段子,你看我大壯像那麼廢的人不,那是另一隻!”
“好了,別說了。趁著那東西在吃水鬼,咱們趕緊逃掉!”我催著五人,當(dāng)即朝近在眼前的小山遊去。
這不到二十米的距離,六人幾個唿吸的工夫便到了,小山離水麵一米多高的地方有一圈凹陷的平臺,寬大概半米左右,高度也就是一米多點。大夥就像餓了半月突然看到肉塊一般,瘋也似的爬上石臺,離開了這片恐怖的水麵!
原本以為我們六個應(yīng)該慢於父親他們,但沒想到,我們在上麵等了片刻才看到他們像被狼攆了一樣,唿哧唿哧的朝這邊飛快遊來。
大壯坐在石臺上,笑瞇瞇的看著水麵上的幾人讚美道:“哎呀呀,這可都是世界冠軍的料啊,就是泳姿太不雅觀了,搞出來的動靜像打雷一樣。”
“你那會兒比他們也好不到哪兒去!”我駁了大壯一句。
說話間,父親他們已經(jīng)來到小山下,大夥急忙將他們拉了上來。黑棗驚問道:“四爺,馬尚呢?死了?”
“我們這一路遇到了些麻煩,馬尚被兩隻奇怪的水獸吃了。”阿飛歎了口氣解釋道。
我們六人中的一個夥計當(dāng)即叫道:“四爺,我們也遇到了一隻,還有兩個水鬼!”
父親“嗯”了一聲,接著問道:“找到往上爬的路了嗎?”
“我們也剛爬上來,連口氣還沒喘呢。”我道。
父親一邊換下潛水衣一邊催促道:“沒時間歇著了,快把衣服換上準(zhǔn)備爬山。”
大夥也不敢怠慢,急忙將潛水衣全部換下來。沒有做任何的休息,甚至都沒有對那片水域感到後怕的時間,大夥急匆匆沿著這條狹窄的平臺圍著小山轉(zhuǎn)起來。大概走了不到百米,小山的巖壁上出現(xiàn)了一個洞口,我用手電往裏照了一下,發(fā)現(xiàn)有臺階通到上方。臺階十分狹窄,僅能容一人通過。
第四十五章 龍卷風(fēng)
禿兒當(dāng)先打頭進(jìn)去了,剩下的人魚貫而入。洞道呈階梯狀盤旋上升,每隔五六米便有一盞長明燈,但到現(xiàn)在長明燈已經(jīng)全部失明了。一路上去還算平安,沒出什麼狀況,不過在爬了差不多一半的時候,在階梯上偶然發(fā)現(xiàn)了五隻散落在地的弩用短箭。
我拿起來看看,這幾隻箭使用紫檀木做的,十分沉重。這讓我想起來在蠱塚中繳獲的那把銀質(zhì)弩弓。媽的,扳坨子這夥兒不要臉的,不光把他們的東西收走了,就連老子自己的戰(zhàn)利品也沒有放過!
因為小山非常龐大,所以洞道雖是螺旋上升,但整體位置也不過是在小山的邊緣處。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整個洞道都是斜的。一直等到大夥完全爬上來,才幡然醒悟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多麼令人不可思議。
整個小山的高度大概有二百米,再根據(jù)幾近45°的坡度來計算,頂部直徑至少要在五百米左右。更讓人為之驚歎的是,小山頂部平坦如鏡,一馬平川!甚至連塊高出十公分的石頭都看不到,我想不到任何方法能將一座小山削成這般模樣。
原本以為父親他們要找的妖塔應(yīng)該就在這座小山上,但現(xiàn)在看來,這兒也不過是個入口而已。隻是在這兒平坦的地麵上,想要找到一個洞口就太難了,不是走到跟前都無法確定那兒到底有沒有凹陷的洞口。再加上小山頂部直徑長達(dá)五百米,就我們十一個人,總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但想來想去也沒什麼辦法,隻好瞎驢拉磨一遍遍來了。十個人每人管轄左右十米的範(fàn)圍,這樣來迴兩趟基本就能掃個遍。思慮已定,大夥急忙行動起來。可還沒等眾人走過第一趟的一半,就聽頭頂上方傳來一陣“嗚嗚”的聲響,聲音之大如同小型的龍卷風(fēng)一般。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