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敦麵色發(fā)白。手腳顫抖,強辯道:“案情尚未查明。如何就認定是胡鎮(zhèn)所為?”
永平帝陰沉著臉,問那龍禁衛(wèi)道:“府衙審案如何?”
那禁軍忙道:“這個要問林公公。小人聽說了景泰路的事,就跟他分開,往景泰路去了,後來又會合一處迴來。”
林公公剛才迴報不清,差點誤了大事。嚇壞了,再也不敢馬虎,急急忙忙地將嚴知府審案的情形說了一遍。
永平帝見沒出大事,雖然趙家和鄭家上胡家鬧,有些不成體統(tǒng)。但還在他承受限度之內(nèi),加上玄武侯一番話也讓他覺得有理,因此放下一顆心。
正好有宮女送上茶來,他就一邊喝茶,一邊聽林公公說堂審經(jīng)過。
待聽到訟師辯胡鎮(zhèn)蓄意謀害鄭家親長無罪時,忍不住怒道:“哪裏來的奸詐訟師,如此狡辯、顛倒黑白?嚴知府是怎麼判的?”
林公公忙道:“鄭家兄弟不服,跟訟師吵起來。後來,那個鄭小兄弟就……”
他快速地將黃豆當堂掐住衛(wèi)訟師的脖子,勒得訟師要斷氣的事說了。
永平帝一口茶嗆入氣管,咳得驚天動地,嚇得林公公停住不敢再說。
杜宰相等人都同情地看著皇帝,心裏也都腹誹:怎麼沾上張家和鄭家,不論什麼事,都那麼嚇人呢?
板栗也納悶不已:黃豆這是在玩什麼花樣?
宮女太監(jiān)一陣忙亂,好容易永平帝順過氣來,揮手讓把茶端走,有氣無力地對林公公翻了下眼皮道:“接著說,那訟師死了嗎?”
有了剛才朱雀將軍屠殺胡府的誤會,對公堂上掐死人也能接受了。
林公公見皇帝沒怪他,慌忙一氣嗬成,將下麵的事都說了。
聽完後,永平帝和大臣們呆了一會,然後一致調(diào)轉(zhuǎn)目光,看向板栗。
皇帝開口問道:“玄武侯,白虎將軍這兩個弟弟……”
板栗忙道:“老二叫鄭昃,小名黃瓜;老三叫鄭旻,小名黃豆。剛才說的是老三。”
“這個老三……”皇帝顯然嫌他說的不夠詳細。
板栗就補充道:“黃豆如今是秀才,師從雲(yún)州黃致遠。二表弟黃瓜也是秀才。”
他不願意多說——手上的牌哪能都亮出來示人呢!
這也夠了,永平帝仰頭看著殿頂出神。——今兒他對這殿頂上的雕刻可是看熟了,那些珍禽異獸都數(shù)了好幾遍了。
將剛才的事又梳理了一通,永平帝命太監(jiān)去景泰路傳旨:曉諭眾衙役和虎禁衛(wèi)隻準維持秩序,以防民眾生事,不準幹涉趙、鄭和胡家的紛爭,隻要不觸犯刑律,任其自己解決。
第327章女將軍的氣勢
胡敦頓時麵如死灰,頹然道:“皇上……”
永平帝冷冷地說道:“怎麼,趙侍郎的爹娘都能為了兒子打架的事跟人賠禮道歉,你侄子犯下如此大過,朱雀將軍的爹娘、玄武侯的外公外婆——白虎將軍的爺爺奶奶還當不起你胡家賠罪認錯?”
又嚴厲地對杜宰相道:“令京都府衙將胡鎮(zhèn)傷人、霸占張家財產(chǎn)一案移交刑部,與原公孫匡追殺張家幼女一案並列審查。查明後據(jù)實上奏!”
杜明忙上前躬身應道:“臣遵旨!”
永平帝又下旨:“從南雀國繳獲的財物中,撥白銀兩萬兩給玄武候做安家費用;另撥白銀一萬兩給鄭家。”
雖然不抵當年抄家的財產(chǎn),加上當日封賞賜的宅子田莊地畝等,也差不多了。
皇帝很想大方地把當初抄家的銀兩都還給張家,無奈國庫沒銀子,他能有什麼辦法。
可不是他做皇帝的小氣,如今北邊還在打仗,到處都要用錢糧,他這個當家的也要跟玄武侯一樣算計著過,不過是一個算國家大賬,一個算家用小賬而已。
心裏終究有些內(nèi)疚,一生氣,就盯著胡敦心想,若是查明雲(yún)州山林確實霸占張家的,朕一定讓你們翻倍吐出來。
從皇宮出來後,板栗和趙耘就匆忙去了景泰路。
因為永平帝的這道聖旨,無數(shù)豪門權(quán)貴都湧往景泰路,去觀看寒門新貴與老牌權(quán)貴對陣。
這場別開生麵的較量本來分三個場地同時進行:皇宮、京都府衙大堂、景泰路胡家門前。
前兩處是文鬥、智鬥,已經(jīng)分了勝負,以胡家敗落而收場,目前隻剩景泰路一處了,也是最激烈、最緊張、最粗俗不遵規(guī)矩禮法的一處。
暮色降臨,天空陰沉沉的。景泰路兩邊掛起了各色燈籠,將一條街照得明亮如晝,不知道的,還以為今兒是元宵節(jié)呢。
看熱鬧的百姓一邊熱火朝天地議論,一邊踮腳對前麵張望,而前麵的人每聽見吵出新內(nèi)容,立馬對後邊人說。消息以不可思議的速度在街麵傳播。是以街道雖長,卻是訊息暢通。甚至專門有小叫花擠到前邊聽,然後再迴到後邊告訴人,好討賞錢。
在這中間。有人買包瓜子,有人買根糖葫蘆,一時又給小孩子買個泥人。果然如黃豆所說,繁榮經(jīng)濟,那些小商販可開心了,在人群中擠來擠去叫賣兜售物品。
板栗和趙耘來到胡府門前,見葫蘆也在。忙走過去,一邊朝前尋找鄭長河等人,一邊道:“葫蘆哥哥,這……差不多就成了,別把外公外婆給凍病了,還去了多的。”
葫蘆苦笑道:“我也想讓他們迴去。可奶奶不聽勸。”
說著一指旁邊,黃瓜、黃豆、青蓮等人正圍著爺爺奶奶和爹娘,而趙耘媳婦等人則圍著趙三夫婦。也不知從哪弄來的座椅。他們都坐在街邊。
對麵的胡家大太太二太太也被好些人圍著。因為,胡家的近支血脈以及親友,比如榮郡王府、陳國公府都派人來了,表麵在勸和雙方,實際隱隱為胡家撐腰。
鄭老太太見二太太神氣高昂地對自己斜眼挑釁。不禁兩眼噴火,發(fā)誓不放過這婆娘。
可是。她嗓子都嘶啞了,想罵也罵不出來了,於是示意兒媳婦劉氏再去罵。
劉氏聽黃瓜說,胡鎮(zhèn)已經(jīng)被府衙關(guān)進大牢,又想自己這邊鬧了快兩個時辰了,胡家的事已經(jīng)傳遍了京城,目的已經(jīng)達到,再鬧也沒意思,把公婆折騰病了也不好,於是就想退了。
可是鄭長河跟鄭老太太卻固執(zhí)地不肯走。
劉氏明白,公婆這是為了小姑子菊花,咽不下這口氣呢。
正無法可想,忽見板栗過來了,心下一喜,暗道這下好了。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