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氏摸著她頭發道:“娘不是那個意思。你的人品娘自然是信的。可是娘說的是從心裏忘記泥鰍。不是表麵恪守婦道。感情不由自己控製,可是真正聰明睿智的人不會死揪住那虛幻的東西不放手,於人於己都無益。”
小蔥悶悶地答道:“我曉得了。昨晚就想通了。”
鄭氏還怕她不悟,又道:“以前你小,說多了你也不能體會。這次你看到了吧?泥鰍確實不錯,可跟你沒緣分。你若死不鬆手,不僅誤了自己終身,也會害了他。”
黑暗中,小蔥眼中溢出淚水,咬住嘴唇不敢吱聲。
鄭氏想了想又道:“一個人。有沒有付出真心,是瞞不了人的。就算瞞得了一時,也瞞不了一世。說以娘才跟你說這番道理。要你真心對敬文。若是心裏記掛泥鰍,他總會覺察出來。”
小蔥含淚笑道:“嗯!娘放心!”
鄭氏就不吱聲了。
小蔥是個聰明懂事的,除了警告她用心對李敬文,她想不出來還有什麼要交代的,一切憑閨女自己過吧。
外麵還隱隱傳來喧嚷聲。母女倆卻相擁入睡了。
正月十八日辰時初,二太太曹氏親自來幫小蔥化妝打扮。
先沐香浴,然後略吃了點東西,便開始梳妝。
起雲鬢,染香腮,描黛眉。塗朱唇,穿禮服,戴鳳冠。曹氏帶著幾個丫頭足足忙了一個多時辰,一個輕靈秀美的新娘才展現在眾人麵前。
自從小蔥進京後,雖然也穿女裝,然一直是勁裝衣褲,以凸顯將軍英姿。今日才恢複真正的女兒本色。
此時,小蔥奶奶和外婆、娘親、師傅、舅母以及姊妹們都聚集在她的閨房內。張老太太見孫女如花似玉。哪裏移得開眼,禁不住就滾下淚來。
因拉著她的手叨咕道:“照說奶奶不該說這喪氣話,可是奶奶就是不服氣:養這麼大個閨女,說送人就送人了。怪不得人都不想生閨女哩,太虧了!”
鄭老太太見親家這樣,變著法子勸她,遂對她嗔道:“你可是老糊塗了,今兒說這話。就算舍不得,也不能說哩!我把閨女都送你家多少年了,我要咋跟你算賬?”
眾人都笑了起來。
鄭氏卻上下打量小蔥,讚道:“我閨女今兒真美!”轉頭對婆婆,“娘,就算小蔥嫁人了,難道就不能迴來了?咱家可沒那些規矩。她要是想家了,就迴來住幾個月。”
張老太太立即道:“噯!這話我愛聽。小蔥,你常迴來住。那院子就給你和敬文留著。”
小蔥笑著點頭。
紅椒紫茄姐妹幾個擠上前來,一齊喊“大姐姐”,神情甚為不舍。
綠菠對小蔥癟嘴道:“在黑莽原的時候,總是聽二哥二姐說大姐這樣大姐那樣。好容易我們迴來了,才住兩個月大姐就出嫁了。”轉向鄭氏,“大伯母,大姐不能等明年再出嫁麼?”
鄭氏笑著對她道:“我也想晚兩年,可是外邊人人都老早嫁閨女,大伯母有什麼辦法!”
她的閨女才二十,愣是被人說成老姑娘,真是氣死人!
紅椒捏著綠菠的腮幫子晃了晃,笑道:“我還沒傷心哩,你倒不舍起來。我跟你們說,待會大姐夫來了,咱要好好難難他,別讓他輕易把大姐給接走了。”
本來這些早就要準備的,可是小蔥的親事實在太急,全家大小都忙得團團轉,誰顧得上想這個,因此就隻好臨時發揮了。
青蒜和綠波立即興奮起來,一齊把目光對準香荽,“三姐姐,你想主意。”
曹氏急忙道:“別太淘氣!誤了時辰不是玩的。”
姊妹們哪裏聽得進,當即湊一塊嘀咕去了。
巳正一刻,李敬文帶領李敬德、老鱉、玄龜、趙亮等五十軍士,抬著花轎,吹吹打打前來迎親了。
喧天鑼鼓聲中,迎親隊伍被迎進張府。
板栗和葫蘆親自出麵款待,因都是熟人,雙方聚會另有一番熱鬧形景,也無需一一細說。
簡單酒宴過後,李家的人就開始催嫁了。然而,李敬文等人卻被擋在東院門口。
原來,紅椒派人告訴黃豆:讓哥哥們攔在東院門口,守第一關;姊妹們在小蔥閨房內守第二關,要考較大姐夫。
板栗、葫蘆和黃瓜大了,沒有參與,隻黃豆領著弟弟們嬉鬧。
黃豆想,敬文哥是進士,在場的除了他能出些難題外,弟弟們是不成的;況且這考較本是為了熱鬧,不是真的要難為他,不如來個俗題目。
想畢,他便笑嘻嘻地對李敬文道:“敬文哥,你都中了進士了,咱還是個秀才,所以哩,就不問那些詩詞學問啥的了,咱來個簡單直接的。”
說完,跺跺腳,站穩了,才接著道:“弟弟就站在這一尺見方的地方,你若能把弟弟說得動了腳,就算你贏。不許用手推。”
李敬文聽了,黑著臉道:“這算什麼題?非文非武!虧你還念了那麼多年書,就不能想點高雅的?換一個!”
黃豆笑道:“敬文哥可不要小看這題,也是考較人的機智的。”
玉米和花生聽見如此有趣,跳腳大喊:“不換!不換!就答這個。答不出就不準接大姐姐走。”
李敬文瞪著黃豆,沉聲問:“換不換?”
黃豆賠笑道:“敬文哥你進士都考中了,還想不出法子來說動我?好好動腦子想一想……”
話未說完,李敬文轉身就走。
黃豆傻眼了,疾步上前扯住他道:“別走啊,大姐夫!換就換一個!”
他真怕李敬文走了,那板栗和葫蘆非揍他不可。
李敬文轉身,指他腳下笑道:“動腳了!”
黃豆愕然愣住,眾人拍手大笑。
花生見黃豆哥哥這麼一會就輸了,很生氣,把昨晚香荽問他的上聯亮了出來:“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
李敬文微笑道:“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