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一百二十八章止戰(zhàn)非攻


    “我們還是請宋國使臣墨先生我本王解釋,列國之交吧!”


    越王並不對白公勝的話作點評,直接就點名墨翟,其實白公勝雖然說得有理,可他卻講得不合適宜。


    墨翟並不受伯焉與白公勝的論斷影響,而是站起身來,走出桌席,對著越王揖道:“今日有幸參加越國蓮花公主生辰之宴,墨某代表宋國帶來宋候友善之心。


    今日越王有興與列國公子一同討論列國之交,體現(xiàn)王上對大周列國尊重之心,也是越地百姓渴望安穩(wěn)度日之願,是越國之福,也是列國之福。”


    王禪看著墨翟如此正式,心裏也是咯噔一下。


    知道墨翟不論走到那裏,都不會忘了他止戰(zhàn)非攻兼愛之思。


    所以此次來越,有如此好的機會,他當不會錯過宣揚推崇之意。


    可是王禪卻此時卻並沒有墨翟滿腹的仁受之心,所以到覺得墨翟有些迂腐。


    而且還將勞而無獲,治國之思,仁愛之道,若是對牛彈琴,自然不會有好的結(jié)果了。


    王禪當然知道這一次除了蓮花公主生辰,還主要是招婿結(jié)交列國。


    而今日之宴,若不說明,怕是大家都忘了過此生辰的主角是誰。


    因為自一開場就是越王在尋求一種越國稱霸的合理理由。


    想用此來引出得意之人。


    所以王禪也隻能一聲歎息咽肚裏,畢竟現(xiàn)在他隻是一個看守的護衛(wèi)而已,連嘲諷之聲都不能發(fā)出。


    “在下行走列國,也有些時日,說來慚愧,本人尚學薄而行淺,隻能依個人之見淺淡幾點。


    列國說國,其實非國。


    大周天下皆是大周之臣民,分封諸侯也隻是替天子盡安民撫民之責。


    所以諸侯列國,該嚴守大周天子本意,以民為本,以民生為基。


    列國之交,有若君子之交,互有敬意,而無彼此。


    權(quán)貴貧踐皆是天下蒼生,無所謂高下,無所謂尊榮。


    在下提倡列國之交,重在非攻,彼不攻己,己不攻人,和睦相處,才是天下蒼生之福。


    非攻之重,重在於識己識彼,列國之交,有如知己知彼,相交於心,而棄於利,相交於眾而棄於私。


    非攻必嚴守君子之道,大周之禮。


    如同車行馬路,各行其是,相互禮讓,縱有嫌隙,也能讓列國共存於天下。”


    墨翟說完,巡視眾人一番,見眾人皆傾聽,也就繼續(xù)說道:“列國雖然秉持非攻,卻也並非沒有嫌隙。


    若有嫌隙,該以履行止戰(zhàn)之思。


    戰(zhàn)者,國之存亡,而民之災也。


    國存為民,民若有災,戰(zhàn)有何益。


    若大周列國為戰(zhàn)而戰(zhàn),卻無所增益,大周天下也不會因為列國之爭而興盛,隻會因此而衰落。


    戰(zhàn)無利於大周列國,無益於天下百姓。


    今日為一利而戰(zhàn),或許明日此利不存,戰(zhàn)而非也。


    正所謂官無常貴,民無常賤。


    輔君之臣力勸當國之君,非攻止戰(zhàn),休養(yǎng)生息。”


    墨翟此理也深得王禪領(lǐng)會,但凡一身大才之人隻會以一國為基,而墨翟的論斷卻是以在下蒼生為主,以大周天下為基,列國諸侯隻是代大周天子行安民撫民之責。


    而列國相爭,無益於天下,也無益於大周百姓,既不會讓大周天下有所增益,反而會因內(nèi)禍而讓百姓流離。


    眼界之廣,格局之大,也讓王禪自歎不如。


    若說賢,該如墨翟一般,不以己身度人,不以一國諸侯而得意一時,誌懷天下蒼生,止戰(zhàn)非攻,讓天下百姓免於戰(zhàn)亂之苦,而享受天道地道之福。


    這該是一個理想的狀態(tài),也該是一國之最佳的追求。


    如此一言,到讓一眾人等十分慚愧,大家都靜靜聽著。


    而王禪也是第一次聽墨翟如此高談闊論自己的觀點。


    王禪雖有不解,可卻十分佩服。


    於王禪而言至少墨翟的品質(zhì)如蒼山白雪,純潔無暇,不帶一點個人私利。


    墨翟見越王勾踐也在沉思,所以又接著講道:“一國之求,不外乎饑者得食,寒者得衣,而勞者得息。


    民與民交,有如父兄姐妹,兼受而博,就不會有持強淩弱,富貴與貧苦之分。


    天地大道,生萬物,而萬物無別,又可來貴賤之分。


    兼愛得之天道,施為人道,合道之行,必得天佑。


    列國之交亦然。


    得道者得天助,不得道自受天遣。


    此一時,而彼一時。


    今日富貴滿堂,非彼時也富貴常在。


    天無常態(tài)唯道衡之。


    人無常貴,唯兼愛存之。


    君與臣交,是為國也,臣與民交,亦為國也,民與民交亦為國也。


    故君臣有義,臣民有禮,民民有製,是為博而兼之,相交有愛,而無利所求。


    若能如此,天下太平,祥和如初。


    尚賢而禮,尚同節(jié)用。


    君若兼愛臣民,臣民自然兼愛君王。


    列國之交,以民為重,而民無區(qū)別。


    大周天下皆大周之民,並無區(qū)別。


    越國之地,自該廣開國門,迎列國之民,尚賢兼愛,民自趨之。


    禮崩樂壞,民必棄之。


    一國無民,國之不國。”


    墨翟最後還是給間接給越王一些建議,這一點王禪非常讚同。


    越國雖然偏居一偶,可若要真的強大,必然廣開國門,招賢攬士。


    有民才有國,這是一個常態(tài)。


    王禪自來越都,一直覺得越都四周人煙稀零,若說要圖強,怕也難。


    若說要與吳國對抗,那有什麼可以做為基礎(chǔ)的。


    連百姓都沒有,想征伐自然得有兵,百姓調(diào)零,又何苦征兵,無兵則沒有保障。


    更不可持續(xù)。


    吳國在伍子胥治下,以民為本,遍修水利,與列國通商往來。


    進出吳都並不嚴查,而且還尚待外來民眾,若願意在吳國生活,還會提供田地房舍。


    <a id="wzsy" href="http://m.beqege.cc">筆趣閣</a>


    再加上這些年吳國興盛,許多北方戰(zhàn)亂流離之民,都願來吳國安居,這也是吳國強盛之本。


    而吳王闔閭自己也十分節(jié)儉,對王族要求一樣,正合了墨翟節(jié)用的思想。


    墨翟說完,再次一揖,緩緩走了下去。


    越王及一眾大臣都在深思,大家都看著越王,不敢言語。


    “好,好好好,墨先生之論十分精彩!


    今日本王能聽墨先生一言,真勝讀十年之書。


    墨先生胸懷天下蒼生,以大周天下為基,不以己為本,實讓本王佩服。


    若說本王所見之賢人,大都與一列國為謀,卻從來也未有先生如此高見。


    先生之語讓本王想起吳之季禮,魯之孔聖。


    也隻有心懷天下,崇禮尚賢,才能有先生如此胸懷。


    先生以一己之力,為天下蒼生謀福思利之心,讓本王十分慚愧。


    先生摒棄地域之見,禮賢下士之舉,迎列國百姓安居於越,於越國有利無害。


    實是忠言良方,越國山川秀麗,卻人煙稀薄,不知者還以為越國君王無禮賢之心。


    實則本王招賢之心若久旱而渴。


    自明日起,越國廣開國門,對於流離失所者,由內(nèi)務(wù)統(tǒng)一安排田地,讓這些百姓有安居之所,減賦輕稅,利於各國通商。


    自明日起以本王我本,節(jié)製用度,凡越國王族,一應用度減半,王公貴族,一應用度三去其一。


    本王自明日素食一月以恤越國百姓之苦,迎列國百姓安居。”


    越王一語也是震憾全場,就連王禪都有些刮目相看。


    越王雖然傲慢,卻並非不知不義而不知禮,而聽不進賢臣之語。


    剛才墨翟一說,越王就從中體會到墨翟所言的好處。


    越國若減賦輕稅,列國商人必然蜂湧而至,自然可以為越國民富打下基礎(chǔ)。


    而北方列國紛爭,百姓流離,若越國大開國門,這些百姓也都想遠離戰(zhàn)火,自然來越。


    若越國再安撫流民,供之與田,安之與舍,何愁國之不強,民之不富也。


    而且越王勾踐在這一刻就已以身作責,施下號令,雖然一些權(quán)貴不滿,可越王食素一月,王族用度減半,如此力度,也讓越國權(quán)貴不敢違令。


    前幾日王禪一直覺得越王勾踐,其人雖然胸有大誌,可卻難容於人。


    可現(xiàn)在看來,對於墨翟卻是十分推崇,這讓王禪也是有些妒意。


    越王勾踐隻因王禪之智過人,而王禪又是楚人,就已斷定王禪必為楚用,而不利於越。


    可墨翟呢雖然是宋國使臣,卻從來也不提宋國之利,反而以天下為己任,與王禪相比,確實要比王禪高一些。


    或許這就是王禪與墨翟的區(qū)別,也是最後兩人成就不一樣的地方。


    墨翟雖然胸懷天下,可以成為一代賢人,但卻與列國利益相駁,正是人心難測,如此理念,注定難與實施。


    而王禪誌在天下一統(tǒng),難免手段有些低劣。


    所以注定兩人觀念是對立的,可好在兩人都有容人之心,並不相駁。


    越王說完,坐在下麵的文種才帶頭鼓掌,這也是對越王勾踐如此大度,禮賢之心的讚揚。


    同時也是對墨翟的肯定。


    可坐在百官之首範蠡則有些勉強。


    範蠡之思是征伐,是在戰(zhàn)場上表現(xiàn)其兵法韜略。


    若是列國止戰(zhàn)非攻再加上兼愛節(jié)用,那範蠡大可不必當什麼將軍了,直接去行走列國做個商販,反而成就會更高一些。


    而因為施子就坐在對麵的原故,範蠡一整晚上都有些神不守舍。


    王禪一死,說起來於範蠡是少了一個情敵,可看著施子憂慮的臉,範蠡卻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越王適時的一揮大手,大殿之內(nèi)再次安靜下來。


    “今日之宴本王十分開心,剛才本王也答應過眾位列國公子,若是賢才之人,本王自然求賢若渴,今日得聞墨先生高論,讓本王眼界大開。


    現(xiàn)在本王宣布,招墨先生為越國蓮花公主之婿。”


    越王說完,站起身來,高舉酒樽,大殿之內(nèi)眾人也同身而起,共同舉樽。


    為越王招得良賢而賀。


    【作者題外話】:用了三章來體現(xiàn)墨翟與伯焉還有白公勝的觀點,也從一個側(cè)麵反映三人的區(qū)別。


    不過墨子的觀點實也太多,隻能選其一二來論述,而且也都是在下所悟,難免狹隘。


    望讀者們理解,小生並不是水文,白公勝迴楚,就是下一階段鬼穀王禪將要麵對之人,而伯焉呢,雖然隻是一個打醬油的,可他與蓮花公主卻關(guān)乎到二年後勾踐的存活,所以此時下點筆墨來寫,以增加後續(xù)故事的合理性。

章節(jié)目錄

閱讀記錄

鬼穀神謀所有內(nèi)容均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繁體小說網(wǎng)隻為原作者青蟲月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蟲月二並收藏鬼穀神謀最新章節(jié)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砀山县| 赤水市| 南岸区| 南昌县| 溧阳市| 旌德县| 措美县| 合江县| 邹城市| 曲阳县| 渑池县| 合川市| 壶关县| 会昌县| 榕江县| 云林县| 如东县| 嘉祥县| 三亚市| 屏东市| 黄平县| 余庆县| 琼结县| 石阡县| 祁东县| 河源市| 鄄城县| 岱山县| 河曲县| 葵青区| 荥经县| 裕民县| 万宁市| 丽水市| 长武县| 澜沧| 墨脱县| 从化市| 博野县| 龙州县|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