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桑、劉靈試圖匯合王彌,再度南下汲郡的時候,滎陽幕府也收到了汲郡發(fā)來的表章。
司馬越已經(jīng)知道裴憲棄軍而逃的消息了,老實說他很驚訝,更多的則是震怒!
他從沒想過放棄大河防線,不戰(zhàn)而退。
即便無力剿滅河北的劉漢勢力,至少也得把黃河給守住吧?若讓人直衝至河南,所有人都要遭殃。
因此,他給裴憲的命令十分明確:屯兵於白馬,守住這個渡口,同時派遣遊騎至各處巡視,防止賊人偷渡。
總而言之一句話,你哪怕不敢渡河北上,至少也得給我守住黃河。
很顯然,裴憲讓他失望了。
“遣人去一趟洛陽,罷裴憲豫州刺史之職、罷裴廙弘農(nóng)太守之職。”司馬越無力地倚靠在坐榻靠背上,吩咐道。
裴憲棄軍而逃,當然要免官。
裴廙則是因為他在任上給邵氏在弘農(nóng)的三個塢堡提供了諸多便利:不納糧、不出丁,搶占的地也給合法化了。
這讓司馬越很不高興,正好裴憲之事傳來,讓他對裴家人印象更加惡劣,於是一起罷免了事。
“太傅,裴廙以何名免官?”主簿郭象問道。
“裴廙用刑太甚,不得士民歡心,故免之。”
“諾。”郭象很快寫好了奏疏,遣使送往洛陽。
在這件事上,兩位尚書仆射、中書監(jiān)乃至司徒王衍都不會拂了太傅的麵子。
隻要他們不反對,裴憲、裴廙的官就丟定了。而這,其實也是太傅對裴家隱隱的不滿,你都給我送來的什麼人?
我對得起你們裴家了!
裴純?nèi)螠铌柼兀嵴魏觾?nèi)太守,裴廙任弘農(nóng)太守。
裴盾任徐州刺史,裴憲任豫州刺史。
裴廓任右衛(wèi)將軍。
裴邈任幕府從事中郎。
你們就是這樣報答我的?
可惜的是,現(xiàn)在圍在他身邊的都是這類人。
時至今日,司馬越也有些後悔了,覺得他們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禍患。
但後悔也沒用,不用他們又能用誰呢?不用他們,誰支持自己呢?
得了士人的好處,就下不了船了啊。
“太傅,白馬那邊……”郭象寫完後,覺得該提醒一下。
即便為自己小命著想,也不能讓賊人殺到河南來啊。
司馬越想了想,直勾勾地看著郭象,問道:“豫州還有多少兵?”
“還有……”郭象不能對。
“太傅,總共就這兩萬人了。”劉輿在一旁說道:“平定河北時戰(zhàn)死了一批,當年被茍晞帶了一批去兗州,這兩年平亂又亡散一批,還餘兩萬眾。”
“著王士文好好整頓兵馬,再增募一批新兵。”司馬越吩咐道。
“諾。”
“兗州兵也好好練。”司馬越說完,又暗歎一聲。
兗州兵尚有四萬餘眾。
他是兗州牧,兗州兵名義上的統(tǒng)帥,但不可能親自管理,實際上也是交給幕府眾人去統(tǒng)帶。
如今是什麼樣子,他心裏沒底,依稀記得當年茍晞帶著這批人在東武陽一帶連破汲桑、石勒,威風(fēng)凜凜。
徐州兵又恢複到兩三萬人了,由裴盾領(lǐng)著。
再加上王國軍,仔細算算,他手頭的兵不少,雖然都分散在各處。
這些兵,還是要好好練的,將來才好交給世子。不然的話,他何以在亂世立足?
不知道為什麼,他最近老想到世子,這讓他有些茫然,又有些惶恐。
他有時候還會想到邵勳,以及漸漸流傳開來的那個讖緯。
太白降世,許昌庫開,這是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
洛水斷流,真人乃出,這有待應(yīng)驗。
不管是不是真的,他都不希望看到此人繼續(xù)上躥下跳。
“慶孫,前方迴報,劉元海以石勒為帥,統(tǒng)十萬步騎,真耶?假耶?”司馬越突然問道。
“或有虛言。”劉輿思索了下,迴道:“但三四萬騎應(yīng)該還是有的,如此詐稱十萬,乃兵家詭道也。裴豫州遣了幾批探子,也是偵得這番軍情後,方才亂了手腳。若隻有尋常步騎數(shù)萬人,何至於此。”
司馬越點了點頭。
三四萬騎兵,難道還吃不下邵勳那區(qū)區(qū)萬把人?就讓匈奴埋葬掉他吧。
不過,他更可能逗留在汲郡,畏縮不前,該好好想想用什麼手段對付他。
******
洛陽稍晚一日收到消息。
十月初五,朝會罷散後,天子移駕華林園,置茶酒招待幾位重臣,順便問對。
皇後梁氏親自調(diào)教了一批女樂、舞姬助興。
君臣其樂融融,慷慨激昂,大有中興景象。
來的人有:
太子少傅荀藩——現(xiàn)太子名司馬銓,乃前太子司馬覃(清河王)之弟,司馬炎之孫。
尚書左仆射劉暾、尚書令高光、尚書郎何綏、太仆卿繆胤、太史令高堂衝、散騎侍郎王延等十餘人。
繆播因轘轅關(guān)之敗,卸下了禁軍職務(wù),當上了黃門侍郎。不過這隻是個過度,聽聞馬上會晉位侍中,參與機密。
天子一係之外,還有司徒王衍、侍中庾瑉、右衛(wèi)將軍裴廓、驍騎將軍王瑚等朝臣。
他們並非天子的人,但也隻能說略傾向於司馬越,且最近一年多來,對司馬越愈發(fā)失望,屬於可以合作乃至拉攏的對象。
皇後梁蘭璧時刻注意著場中情形,然後安排節(jié)目,節(jié)奏掐得剛剛好,令一眾君臣十分受用。
梁皇後也非常高興。
二十一歲的年輕皇後眼裏隻有天子,大部分時候用充滿崇敬、愛慕的眼神看著丈夫。
天子欲振作朝綱,收迴先帝時代失去的權(quán)力,這叫撥亂反正,乃天經(jīng)地義。
而今恰巧有這麼個機會,她雖然有些不安,但依然無比支持。
今日群賢畢至,暢談國是,更讓她覺得丈夫做對了,眼中的柔情蜜意都快溢出來了。
不過,有件事讓她覺得有些不對——
“魯陽侯所奏之事,臣以為當認真對待。”眾人談?wù)摰胶颖敝聲r,侍中庾瑉說道:“要麼戰(zhàn),要麼退,將戰(zhàn)欲退,未戰(zhàn)先退,固非用兵之道也。”
庾瑉這麼一說,眾人倒不好迴避這個問題了。
天子看向他時,突然間有些厭煩。
昨日他隱晦地問過眾臣,庾瑉有大才,可否出任一州方伯?
他是真沒想到,親自挑選的重臣,居然與邵勳扯上了關(guān)係,故想把他踢走,換一個人。
尚書令高光建議庾瑉出任雍州刺史,調(diào)鎮(zhèn)西將軍山簡入為仆射。
這事遭到了劉暾的反對,因為他擔心山簡頂?shù)糇约旱奈恢谩?br />
司徒王衍也隱隱表達了反對的意思,認為關(guān)中實在緊要,當鎮(zhèn)之以靜。
天子如果非要選拔州郡賢良入朝,那麼不妨以山簡出任尚書右仆射,庾瑉仍任侍中,南陽王舊人丁綽可任雍州刺史,以安其心。
王司徒的建議,令高光、劉暾都很滿意。
高光與山簡有舊,想讓他入朝幫自己,製衡下劉暾。
劉暾保住了尚書左仆射的位置,勉強滿意——左右仆射,以左為主。
山簡想必也有意離開關(guān)中,到洛陽花花世界來享樂。
庾瑉多半不願意去關(guān)中,侍中權(quán)力甚大,傻子才不要。
南陽王司馬模送走了朝廷選的刺史,換上了心腹,同樣高興。
王司徒的提議,竟然令人皆大歡喜!
當然,天子不滿意,但他也沒辦法,最後隻能放棄了讓庾瑉滾蛋的想法。
“邵卿擁眾二萬,驍勇善戰(zhàn),如何不能破賊?庾卿杞人憂天了。”天子笑了笑,道:“朕在宮中,靜候佳音呢。”
庾瑉沉默了。
天子顯然對邵勳有意見。
但在去年,天子還滿心歡喜地想要拉攏魯陽侯,將他視為又一個繆胤、繆播。
其間原因,大概就隻有那麼一個了:讖謠。
這個侄女婿,唉!崛起太速,為人所嫉,不知道被誰坑害了。
讖謠之事,固然牽強附會者多,智者所不信也。但在涉及到天下歸屬這種事情上,從來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
天子也就被人掣肘著,不然怕是已經(jīng)找個由頭弄死魯陽侯了。
此番北伐,指望天子出手幹預(yù),可能性不大。
同時,庾瑉也有些感慨。
匈奴攻占平陽、河?xùn)|二郡,太傅信誓旦旦要北伐,到最後居然是這麼一副結(jié)局。
現(xiàn)在想來,太傅並不是真心想北伐。
隻不過是因為他一路縱放王彌,威望嚴重受損,想要做些什麼挽迴人心罷了。
但就這個挽迴人心的舉措,居然隻停留於嘴上,動真格時縮手縮腳,居然連王彌、石勒之輩都怕,還有什麼好說的?
唉,一群蠢物罷了!
魯陽侯若聰明,就該勒兵迴返,虛與委蛇一番,反正各部未齊至,誰也沒法指責他。
罷了,迴去後找人帶封信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