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略一猶豫之後,便開始迅速脫衣褲,駱育成和榮盛以及周圍幾個民兵都吃了一驚,連聲驚唿道:“葉書記,你要幹什麼?不行,這太危險了,下邊就是烏青陽了,水流速太快!”
“放心,我對我自己有信心!”
我顯得相當沉著冷靜,一百米距離加上水流速度,的確有很大風險,但是並非毫無把握,我知道自己的體能潛力,那一年救下朱月茵時,也許比現(xiàn)在這種情況要輕鬆一些,但是那是在自己已經(jīng)遊了很久之後,這會兒自己還保持著相對較好的體能。
見我快速脫著衣服,其他幾個跟著跑上來的民兵也開始脫衣,一個區(qū)委書記敢於如此,原本心中沒底的幾個水性好手,也都有些躍躍欲試的衝動了。
“人不要太多,水流太快太急,這不是要技術(shù)好,而是要體能好,年齡太大和體力不好的不要下去,免得造成無妄的犧牲,有兩三個人足夠了,我說的是實話,這不是逞個人英雄主義的時候,你們也應(yīng)當對自己生命和家庭負責!”
我一邊飛快的脫掉長褲和鞋子,一邊深深吸了一口氣,大聲地道:“沒有絕對把握的人,千萬不要下水,這對大家都好!實在要下水,注意保護自我!”
“葉書記,這裏有救生衣!”我在準備躍入水中時,旁邊有人叫了起來。
“不用了,救生衣會減緩速度!”
我舒展身體,一個漂亮的魚躍紮入水中,叫道:“留給他們需要的!另外該快準備繩索和救生圈到下遊去準備接應(yīng)!”
就在駱育成和榮盛的目瞪口呆中,我短短幾十秒鍾就已經(jīng)做出決定並完成了準備工作跳入水中。
當駱育成和榮盛屏住唿吸看著我終於在十米開外的渾濁水中鑽出頭來時,兩人才發(fā)現(xiàn)兩人的手已經(jīng)攥得緊緊的。
隨著我入水,最終還有三個人對自己泳技和體能有著相當信心的民兵脫下衣物跳下水中,整個堤岸上就像是陷入空曠原野一般死寂,所有人都下意識的握緊拳頭,瞪大雙眼,跟隨著往下漂浮的幾個身影,隨著身影的起伏而唿吸。
從上遊跑下來的人也越來越多,顯然是都發(fā)現(xiàn)了這一幕,從下遊緩慢上來的那輛旅行車似乎也發(fā)現(xiàn)了這一情形,停了下來,幾個人鑽了出來。
“發(fā)生什麼事情了?”
“有兩個人從上遊被衝了下來,看樣子快挺不住了,葉書記他們幾個跳下水去救人去了!太危險了,下邊就是烏青陽啊!”
迴答的人顯得很不耐煩,甩開還欲再問的多嘴饒舌女,徑直跟著其他人流往下跑。
那個多嘴饒舌女一聽也是眼睛一亮,似乎是發(fā)現(xiàn)了什麼精彩題材,連忙跟著人群向下遊奔跑,一邊問道:“喂!這個葉書記是什麼書記?”
“什麼書記?當然是我們西江區(qū)委書記啊!沒想到葉書記膽子這麼大,泳技也這麼好!但願他能成功!”
一個年輕的民兵滿臉通紅的奔跑著,一邊有些懊悔的道:“唉!我的遊泳技術(shù)太差了,要不我也一定要下去!”
被年輕民兵甩開的女子一聽之後,頓時一震,趕緊跑到旅行車駕駛座旁,連聲嚷嚷道:“張師傅,張師傅,快掉頭,往下去追,今天咱們要撿一個特大新聞,快點!快!”
旅行車司機也是一個老手了,一個漂亮的倒退,迅速掉頭,拉上幾個剛剛來得及扛起攝像機的記者重新向下遊怒吼著駛?cè)ァ?br />
我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被堤岸上的攝像機鎖定,此時的他正全副身心的與波浪做著拚搏。
當自己下水時,那一根木梁就超越了我的平行線快速向下漂去,在岸上不覺得,隻有下了水,我這才意識到這洪水的流速有多快、力量有多大。
這種狀態(tài)下隻有自由泳才是最適合速度最快的泳姿,我躍起抬高自己的目光,最後一次確定目標大致方向,便撲下水、展開雙臂、順著水流像下遊劃去。
我知道從自己下水到越秀河匯入烏江青陽處不過區(qū)區(qū)幾千米,也就是說也許就是一二十分鍾之後,自己和那個木梁以及木梁上承載的兩條人命就會被衝入烏江。
而烏江現(xiàn)在水勢正是最兇猛的時候,而再往下幾公裏就是翠河注入烏江所在,可以說一旦被衝入烏江,也許自己還能隻身幸免,但是還想要把這兩條人命救出來基本上就不可能了。
而且天色漸黑,真要被卷入烏江,夜色也將把兩個不知道還能支撐多久的落難人吞噬,在寬闊已經(jīng)達千米的烏江江麵上你想要在尋找到這兩個人的痕跡,無疑是大海撈針了。
要救人,就隻能在這短暫的二三十分鍾之內(nèi)搶在入烏江之前把她們拉上岸。
我隻花了幾分鍾時間就遊到了木梁旁,果然是兩個女性,看樣子應(yīng)該是母女倆,一個大概在三十多歲,一個是十四五歲的女孩。
當我撲到近前是,也許是第一次感受到生存的希望,原本高度緊張的神經(jīng)頓時鬆懈下來,小女孩手一鬆,一下子就被大浪吞噬。
岸邊頓時響起一陣驚叫聲。
大吃一驚的我一個紮猛子潛下水,伸手向兩邊一撈,右手碰見一個物體,趕緊翻轉(zhuǎn)身踢雙手一圈撈住,然後奮力撲出水麵,那個女孩已經(jīng)臉色灰白,被嗆得連連咳嗽不止,我不敢在放鬆她,隻能將她托起放在木梁旁,而她的母親更是急得連聲唿叫不止。
“抓穩(wěn)!”
我奮力將女孩送到木梁邊,示意對方抱穩(wěn),然後轉(zhuǎn)到另一邊,開始奮力推著木梁向岸邊劃動,但是水流起伏波動的力量太大,一個人的力量相當有限,我已經(jīng)用盡了最大的努力,木梁流向終於開始向岸邊偏移,但是按照這樣的速度,弄不好還沒有到岸邊就會衝過烏青陽。
讓我感到欣慰的是隨後跟隨自己而來的三個民兵都在兩三分鍾之後趕到了自己身畔,四個人圍住了木梁開始推動木梁向岸邊靠近,四個人的推動力明顯起到了作用,木梁向岸邊靠近的速度大大加快。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