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原迴來,李鄴腦海裏仿佛還有無數(shù)的蝗蟲在飛舞。
次日上午,韋見素和張立特來覲見天子。
李鄴請二人坐下,韋見素見天子眼中有憂色,便問道:“陛下?lián)氖颤N?”
李鄴歎口氣道:“朕擔(dān)心糧食,隴右的庫存糧食全部拿去賑災(zāi),如果今年隴右收成不好,軍隊怎麼辦?隻能從關(guān)中調(diào)糧,關(guān)中的糧食本來就不夠,還要從江南等地調(diào)糧,如果中原的災(zāi)情延續(xù)到秋天,秋收也完了,怎麼養(yǎng)活著這百萬災(zāi)民?朕發(fā)愁!”
張立躬身道:“陛下,戶部提出一個分流方案,將一部分中原百姓轉(zhuǎn)移到河北,河北那邊土地很多,他們可以來得及搶種一季豆子!
李鄴搖搖頭,“一季豆子能有多少?朕是擔(dān)心百姓一旦離開家鄉(xiāng),若洪水來了,就沒人抗洪了,朕考慮最好讓百姓都留在家園,為抗洪做準(zhǔn)備,尤其黃河,朕擔(dān)心今年黃河會該改道!
天子的擔(dān)心,韋見素和張立完全理解,黃河從來都是曆朝曆代的大問題,並不是怕黃河淹死百姓,而是怕黃河形成黃泛區(qū),那就是幾十年的衰敗,而且都是富庶中原和河北地區(qū),那會涉及到多少人口,它就像王朝身上的一道難以愈合的傷疤,一直會是王朝之殤。
但黃河改道又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甚至是看天意。
到這時,韋見素和張立總算明白天子的憂心了,久旱必久雨,一旦引發(fā)黃河水災(zāi)導(dǎo)致黃河改道,形成千裏黃泛區(qū),那就是黃河下遊的事情,而現(xiàn)在的旱災(zāi)在黃河中遊,很有可能,今年會出現(xiàn)黃河中遊和下遊同時遭遇大災(zāi)的情況,這對任何一個王朝都是滅頂之災(zāi)。
韋見素沉吟片刻道:“陛下想到這個可能性,這就是我們的優(yōu)勢,我們要抓進(jìn)時間盡快進(jìn)行準(zhǔn)備!”
李鄴負(fù)手走了幾步道:“朕有一個粗略的方案,兩位相國替我參考一下,”
“陛下請說!”
李鄴緩緩道:“第一步,我們要積攢糧食,可以去海外購買,可以去草原收刮,第二步,派十萬軍隊進(jìn)駐黃河下遊,他們不是為了救災(zāi),一旦中遊出現(xiàn)暴雨跡象,立刻將下遊百姓向南轉(zhuǎn)移;第三,給黃泛區(qū)百姓尋找新的家園,我考慮是河套和遼東。”
張立又道:“如果黃河沒有決堤改道,我們做這麼多準(zhǔn)備,會不會過於勞民傷財了?”
李鄴搖搖頭,“隻是做好各種預(yù)警方案,還有讓黃河下遊的官府和都有一種危機(jī)感,讓地方官府事先找到疏散之地,讓百姓把家中的財物糧食集中,還有朝廷要做好各種糧食物資的準(zhǔn)備,在不可能發(fā)生黃河泛濫的山東半島囤積大量糧草物資,像帳篷、皮筏子之類!
韋見素笑道:“未雨綢繆,微臣看可行!”
李鄴沉默片刻又道:“朕考慮把金山葛邏祿滅了,可以得到一千三百萬隻羊和百萬頭牛馬,同時也解除了北庭的威脅,再把葛邏祿人口和土地賣給思結(jié),又可以得到幾百萬隻羊,然後在伊麗河穀建立我們畜牧中心,然後利用冬季,源源不斷將羊肉從西域送來,這也是糧食!
韋見素和張立麵麵相覷,他們忽然明白了,天子的糧食不足憂慮癥,又促使他打算向草原遊牧民族開刀了。
兩人起身告辭,這時,韋見素忽然想起一事笑道:“陛下,遊學(xué)的小娘子們迴來了!”
李鄴大喜,連忙問道:“什麼時候迴來的?“
“剛到!估計陛下的三個公主已經(jīng)迴家了!
李鄴見時間已到中午,便吩咐道:“擺駕迴宮!”
李鄴的皇後獨孤新月在上個月順利分娩,生下一個女嬰,使李鄴又多了一個女兒,大唐又多了一個公主。
獨孤新月坐月子已經(jīng)快結(jié)束了,她的起居房也漸漸恢複正常。
此時,在她寢宮的起居房內(nèi)坐滿了人,獨孤新月、楊玉環(huán)、劉清羽以及她們的婆婆裴三娘,裴三娘也是上個月迴來的,正好趕上新孫女的誕生。
新孫女小名叫阿蕉,是裴三娘起的,因為獨孤新月生孩子的前夜夢到一棵芭蕉樹。
裴三娘身邊坐在她的寶貝孫子,太子李檀,李檀也是去遊學(xué),吃了不少苦,整個人變得又黑又瘦,當(dāng)然,他的同學(xué)都一樣。
裴三娘心疼孫子,將李鄴大罵一通,就差沒用鞋底抽他了,甚至把木大娘也罵一通,說她整天念佛,不管自己的小重外孫。
但出去一趟確實很有好處,李檀變得更加懂事,更加沉穩(wěn),還寫了兩萬字的《河隴民情考察報告》。
但現(xiàn)在的主角是三個小娘子,大公主星沙、二公主瑤光和三公主秋河,她們剛剛迴來,正興奮地講述她們的見聞,房間裏嘰嘰喳喳,格外熱鬧。
她們還帶迴來一大堆禮物,秋浦的竹器,揚(yáng)州的脂粉,蘇州的團(tuán)扇和宮燈,杭州的文房四寶,花了幾百貫錢,人人都有份。
迴來時,還在在秋浦給祖母買了一副竹雕麻將,給祖父買了一隻竹雕筆筒,甚至還給木大娘買了一隻整個竹雕的木魚和竹杖,還給父親買了竹枕頭。
雖然花不了多少錢,但這份心意讓長輩都十分歡喜感動。
“在船上一點都不累,娘,船好大好大,船上是六層的大樓,我們住在樓頂,每個人的房間都可以看到外麵。”
“你們有爬山嗎?”獨孤新月笑問道。
“有!我們?nèi)デ锲峙懒司湃A山,去了三天,可惜隻爬到半山腰就爬不動下山了,山頂雲(yún)霧縹緲,我們看見了仙鶴,他們說山頂住有神仙。”
三個小娘子說得一本正經(jīng),眾人都笑了起來。
這時,外麵傳來一個聲音,“你們覺得哪裏最好玩?”
三個小娘子一起蹦了起來,“爹爹來了!”
三人一起跑出去,抱住了爹爹的胳膊。
“爹爹,蘇州最好玩,杭州也好玩,還有秋浦,我們很喜歡!”
三人進(jìn)房,獨孤新月驚訝站起身,“夫君怎麼中午迴來了?”
“聽說三個寶貝迴來了,當(dāng)然要來看看。”
裴三娘重重哼了一聲,“你兒子中午迴來的時候,你就沒有迴來看看?”
李檀嚇一跳,連忙低聲道:“祖母,不要怪爹爹!”
裴三娘肚子裏有火起,她陰沉著臉,李鄴見母親不高興,便笑道:“娘今天怎麼迴事?”
“你跟我出來!”
裴三娘帶著兒子向外走出,獨孤新月望著母子二人出去,苦笑一聲,對眾人道:“我們?nèi)?zhǔn)備午飯吧!”
既然丈夫中午迴來了,大家肯定要坐在一起吃午飯。
裴三娘帶著兒子來到一座亭子裏,冷冷道:“聽說你在西域還有個兒子?”
李鄴一怔,“新月說的?”
“你別管是誰說的,你就說是還是不是?”
李鄴點點頭,“確有此事,我也是剛剛才知道!
“拿你打算怎麼處置?”
“先讓孩子迴來,我看一看,然後我準(zhǔn)備讓他去太學(xué)讀書。”
“你真是作孽,那麼多年把母子二人仍在外麵,不聞不問,就像當(dāng)年我一樣,虧你還是大唐天子!”
“娘!我也是剛知道!再說金山靈是聖女會的教主,她在粟特就和女皇帝一樣,他們沒有吃什麼苦,不能和母親比!
“等孫子迴來後再說,你要好好培養(yǎng)他,讓他接受漢人教育!”
“我知道,我會有安排!”
這時,三個小娘子跑來過來,拉著祖母道:“祖母,吃飯了,爹爹快走!”
“哎!我的三個乖寶貝。”
裴三娘頓時笑逐顏開,跟著三個孫女寶貝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