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廊的盡頭漆黑一團像一個漩渦的入口,盡管如此餘遙還是義無反顧地投奔而去。因為她進退兩難。甬道裏,腳步聲和唿吸聲是她唯一能夠聽到的聲音。希望孤獨不會在此刻,她的神經越來越細,越緊繃的時候再落井下石,她一刻不停地踩響了水泥地,急促響亮,發出的迴聲,在狹長的鋼筋水泥甬道中,像悶壺裏的水蒸氣,不斷膨脹積蓄。潮濕的空氣讓灰澀的水泥地變得粘粘糊糊,像一麵很久沒有打磨的銅鏡,照見甬道,像一條注滿了黑漆的湖。
走廊的盡頭是個拐角,轉過它後麵是另一條同樣狹長晦暗的甬道。而它的盡頭則又是另一條甬道,周而複始,她預感到自己走進了一個甬道的怪圈。
——一個人會在一瞬間銷聲匿跡,說得過去的解釋隻有兩個。
不知什麼時候開始頭頂的白質燈越來越稀疏,於是走廊便顯得更長也更晦暗了。她從這細微的變化中感到了一種極不祥的征兆,在意識到的同時,一個聲音被按下了重播鍵。
——我們學校有個黑洞,而且還很可能是移動的,那4個人都是因為無意間踩到而被吸了進去。
濃重的濕氣讓水泥地看來像一條幽冥的湖。任何一種危機仿佛都能在其中找到潛伏的餘地。
——但,如果不是這個原因,那麼就隻能是,我們學校,在鬧鬼!
想到鬼,她的腳像突然灌了鉛一樣,變得舉步維艱。一條殷紅的線,像神出鬼沒的蛇,不知何時隱隱綽綽地跟在了她的身後,不等她察覺便已經銷聲匿跡了。
——鬼,莫非我碰上了,鬼打牆?
她似乎從這鬼字上得到了啟示。一個脊檁讓她茅塞頓開。
記得以前在鄉下的時候,村裏的老人就跟她說過,每年逢陰間開鬼門的那幾天,子時後路過墳塋,走備字的話就會遇上鬼打牆。所謂鬼打牆就是鬼的一種障眼法。用科學點的說法來解釋,就是一種負能量積聚到一定程度以後,對人的視覺神經產生了影響。
遇上鬼打牆的人通常會迷失方向,覺得自己跟進了迷宮似地,走來走去始終在同一個地方打轉。但隻要挨過那一夜,到了第二天天亮,陰氣遇上陽光照射,便會煙消雲散,就能看到出路。出去大不了嚇掉半條命,是死不了人的。怕就怕遇上第二種鬼打牆。說起這第二種鬼打牆,知道的人已經寥寥無幾,更別說有誰能說得清這到底是怎麼迴事兒了。但但凡知道有兩種鬼打牆存在的人都明白,要是遇上了後者,那麼就絕沒有活路。這也是至今沒人說知道它真麵目的原因。
鬼是生來怕人的,所以即便是在鬼打牆的時候也無法害人分毫。可想而知這從來沒人能活著走出來的,第二種鬼打牆是多麼兇險,能臆造出這樣兇險境地的鬼,有多麼厲害。兇戾之氣勢必遠遠超過一般的厲鬼。
天花板上的白質燈越來越稀疏。忽明忽暗,沒有規律。一陣陰風穿堂而過,像無數根極細的針,從走廊一頭到另一頭,穿過她的身體,沒有一秒鍾遲疑。
——我,會不會遇上了,第二種鬼打牆?
一個念頭也像風一樣劃過,凍結了她全身的血液,也沒有遲疑。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