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邊境倒騰軍火支援果敢地區的事情,劉一九在劉素學的主動請纓之下,交給了他。
東方木跟對方有著聯絡,而且在國內貌似能量很大,這樣的事情,能夠跟自己脫離關係,哪怕隻是表麵上的,劉一九也覺得無所謂。
好像整個世界都被他那個便宜老爹給玩壞了,他現在甚至懶得去管這些事情。
他的思維依然還是原來的那種模式,但是他的大腦不是他原來的那個經過基因強化的大腦了,很多時候明明就差那麼一點點就能夠想清楚一些事情,卻是就無法把臨門一腳給踢出去。
“頭兒,裝甲車,是我們迫切需要的,那個不需要經過什麼培訓就能夠使用。炮兵部隊在密林中以及崎嶇的道路並不好用。我們希望能夠盡快獲得一批裝甲車。”在離開的時候,丁東海很是期待地對著劉一九說道。
劉一九點了點頭,“放心吧,哪怕是修改63式,我們也會盡快提供一批給你們。迴去告訴楊威,你們現在與國家沒有任何關係,你們就是果敢人。在那邊,可以按照你們自己的想法去行動就行了。國家不可能給你們當後盾,但是我會盡最大可能支援你們!還有,你們打仗必須多搞錢,我們發展武器裝備缺錢!”
這倒不是劉一九異想天開,而是他真的有這樣的打算。
一開始就是因為他,楊威小隊才背負著叛國的身份去那邊的。
現在他已經開始擔心楊威他們背叛祖國,權利能夠讓人迷失自己,失去信仰。尤其是在快速發展的情況下。
果敢本來隻有一萬多的武裝。被彭誌帶走一部分投靠了克欽,彭家聲的一部分部隊被打散了,重新成為了普通人,整個果敢的武裝力量現在隻有不到萬人,而且裝備參差不齊。
相對來說。楊威他們發展的實在是有些快。
雖然這跟劉素學往那邊送人有關係,但是劉一九不希望再出現一個新加坡。
“還是黃金嗎?那邊有不少的金礦,我們會加大金礦開采力度的。我們的存在,就是國家的在西南的屏障!”丁東海對著劉一九保證著。
送走了丁東海以及羅輝這兩名果敢派來的人員,劉一九的工作並沒有迴到正軌上麵,而是讓裝甲車抽調人員參與到改造63式裝甲運兵車的工作中來。
這種工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而且能夠更快地為西南地區提供裝甲車,隻需要經過一些簡單的改型,就能夠在沒有什麼中心裝備的密支那地區稱王稱霸。
按照劉一九的設想,楊威他們在密支那地區,至少得逐漸建立一個裝甲師的規模。
隻有這樣。才能確保那邊的地盤穩定安全。
以後機會合適,還得讓那邊建設空軍。
他現在對於那邊的發展變得非常熱心起來,自己為國家付出一輩子,不能讓自己兒子留在這邊,就讓後人到果敢去。劉素學不是說黑衛的存在就是為了自己,自己不出國,就為了自己的孩子麼?
現在時間還早,自己完全可以向那邊逐漸傾斜力量。加大投入。
控製不住?
這個問題不用劉一九自己去考慮,司徒家的人都會去考慮的。
就連自己老媽葉素文,在知道孫子要成為果敢王的時候。估計也得拚命地想辦法把手伸到那邊去。
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也是自己理想的延續。
有了裝甲車,果敢進攻能力即使不足,防禦能力也會大大增強,十輛落後的59坦克。將會改變那邊的局勢,根據丁東海的說法。現在緬甸正在跟美國人談判采購坦克以及裝甲車,克欽以及撣邦這些*武裝。同樣也在跟蘇聯人接洽,那邊的戰爭規模就因為這十輛共和國“報廢”的59坦克而改變。
這樣才有意思嘛。
到時候能夠在共和國家門口出現各國裝備的性能測試,開發武器才會更加有針對性。到了最後,那邊肯定會成為武器試驗場。
至於是否會因為這樣的事情給周邊區域帶來戰爭,生命隨時都無法得到保障,劉一九覺得那不是自己考慮的事情。
即使沒有他參與到那邊,那邊的局勢也不會有什麼根本性的改變。
“劉主任,咱們這樣是不是有些不合適?617基地也在著手改進63裝甲車的性能,就連541基地也沒有放棄。”孟凡沒有想到,劉一九在現在他們的輪式裝甲車的設計工作已經全麵鋪開的時候提出要先改進一批63式履帶裝甲車。
這種事情對於他們來說,有些太過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了。
63式裝甲車,根據蘇聯531履帶式裝甲人員輸送車研製而來。主要任務是用於輸送步兵協同坦克作戰,首批於1963年交付部隊,命名為63式裝甲輸送車。
從研發出來之後,基本上沒有什麼改進,一直到八十年代蘇聯人在他們的西方81軍事演習上麵使用大規模的坦克以及裝甲車進行長途奔襲的演習之後,整個世界在裝甲車的研製上麵才加快。共和國的裝甲車也是從那個時候才開始的。
進入八十年代之後,這種共和國唯一的一款裝甲車很快就發展成為一個擁有三十多種車型的履帶式裝甲車族。直到二十一世紀三十年代,共和國都依然在大力生產以及裝備部隊。
63式裝甲輸送車,履帶式,四對負重輪,成員數15人,車長5.476米,車寬3.976米,車高2.58米。戰鬥全重12.8噸,最大行駛速度60公裏每小時,水上浮渡速度6公裏每小時,最大行程500公裏。
裝備12.7毫米高平兩用機槍,在這個時代,沒有裝上炮。
在1968年定型並大量投產的a型,增加了一些改進,比如,增加冬季用發動機水加熱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用萬向傳動軸代替齒套連接,並且改進了變速操縱以及減震器。
跟國內同時期所有的坦克,如59中型坦克,62式輕型坦克,63式水陸兩棲坦克的設計思路一樣,都是采用無托帶輪結構,跟美國m113裝甲輸送車一樣。
m113隻是比63式裝甲車多了一對負重輪。同時期的63式坦克,跟美國的m113相比,性能不妨多讓。
“這方麵的工作,大家抽出一部分精力來幹就行了。比如,地盤直接采用59式坦克的底盤,然後操縱裝置不需要使用液壓係統,采用傳統的扭力桿,另外,由於主要是作為人員輸送裝置,在戰鬥的時候隻需要提供一些火力支援,那麼,采用三十毫米口徑或者四十毫米口徑的機關炮就行了……”劉一九不顧反對,這種事情,必須得幹。
要不是果敢地區急著用這種,他都沒有興趣去搞這個。
這種使用廣泛,但是談不上先進的東西,讓617坦克基地去搞就行了。
他們本身是隻要做精品的。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如果他們自己不搞這種坦克的研發,即使上麵對這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會有太多人知道他們往果敢地區輸送軍事裝備的事情。
這種事情不符合整個九院的利益,也不符合國家的利益。
“小劉主任,這事情咱們是不是再考慮一下?”孟凡很是無奈,遇到這樣的強勢上司,而且還年輕的做什麼事情都是不考慮後果,他沒有辦法。
“行了,老孟,小劉主任既然讓幹,而且還這樣急切,肯定是有原因的。咱們搞技術的人,隻要按照時間交付結果就行了。”錢大勇見到劉一九要冒火,急忙對著孟凡使眼色。
開玩笑,這是劉一九第一這樣急著要弄一個項目,而且還是不追究技術,隻是要求盡快完成,有效地改進操作係統以及提高性能就行了。
這肯定是出了什麼大事情了。
“至於防護能力,采用我們研發的輪式裝甲車的螺紋緊固件的連接方式,使用模塊化的複合裝甲。履帶兩側,加裝裙板……動力方麵,188千瓦的六缸水冷式發動機,改為采用225千瓦的八缸發動機,其他的東西,你們看著改進。”劉一九沒有理會孟凡的反對,直接提出了自己的改進要求。
當領導就是這個好處,動嘴就行了。
“怎麼,有問題?如果不行,就換人。”劉一九見到孟凡沒有說話,而是有些不滿地盯著自己。
沒有必要跟他們去講這些條件。
這樣的改進,對於基地目前的技術力量來說,已經非常簡單了。
很多東西都是他們在龍衛一型上麵使用的現成技術。更何況,複雜的液壓懸掛這些都是不需要采用,就連減震都不用液壓減震,技術的難度,對於別的單位來說,技術難度大,可這裏是機械九院!
“不是。”孟凡的咬了咬牙,忍著心中的怒火,對著劉一九迴答道,然後緊跟著問道,“劉主任,我隻是想知道,這樣垃圾的改進,對於我們軍隊來說有什麼用?還有,我們有多少的時間?”
劉一九的淫威在基地裏麵已經彌散開來了。(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