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7 章
四月芳菲天, 桃花爛漫時,兩名媒體人走進這神秘的大院, 小心翼翼的打量了幾眼, 小橋流水,花紅柳綠,曲徑幽幽, 典型的江南園林。
兩人被帶到涼亭前, “人來了。”
正在下棋的一對男女不約而同的看過來,閑適而又淡然的打招唿。
兩記者不由自主的緊張起來, 他們是解密檔案組的, 來做人物專訪。
“樂先生, 今天見到您是我們的榮幸。”記者緊張的說話差點打結。
樂怡笑著安撫道, “坐吧, 別緊張, 叫我樂博士吧。”
怎麼可能不緊張?這可是全國人民的偶像,不知有多少人想探知她的生平。
光是短短的幾行介紹詞滿足不了大眾的好奇心,這幾天的熱搜被她牢牢占據。
記者看著優雅從容的女人, 眼中染上一絲羨慕, 真正的美麗不受年紀的限製, 風華永存。
他忍不住看了看樂怡身邊的男人, 儒雅溫潤, 是個帥老頭,這是樂怡的先生。
但人家沒說名字, 他也不好多問, 看這氣質應該也是科研人員吧。
這對夫妻太般配了, 俊男美女組合,氣質都好好, 就算年紀上去了,但依舊是人群裏最耀眼的。
不禁遙想他們年輕時的風采,不知是何等的驚豔。
正式采訪開始,蕭清平沒有入鏡,而是坐在對麵溫柔的看著妻子。
歲月流逝,但他看她的眼神依舊深情。
樂怡睿智平和的談吐,雍容優雅的氣度,都讓人印象深刻。
更讓人驚豔的是她一生的成就,真正的國士無雙。
嚴肅的人物專訪做完了,記者忍不住多問了幾句,“樂博士,大家很想知道你發明第一臺恆星電腦是幾歲?”
“十八歲。”如花般的年紀,樂怡有些懷念。
“您真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天才,那麼年輕就有了超凡的成就。” 記者驚歎不已,他做過功課,知道恆星電腦的橫空出世給國家賺了無數外匯,具有特殊的意義。
她憑一已之力將我國計算機行業推到世界之顛,始終領先世界一步。
她的智能手機更是帶來了劃時代的影響力,被評為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但直到今天,世人才知道真正的發明者是誰。
“有人說,電子產品名稱中有ly,就是您的作品,這是真的嗎?”
樂怡大大方方的承認,“是,這是我的一種習慣。”
記者立馬聯想到一個公司,“beidou公司前期的產品都出自你之手,大家都知道,但沒想到後期的也是您的發明。”
主要是不想樹大招風,所以後期隱去了真正的發明者。
他大膽的推測,“或者說從一開始,beidou公司的創建就是為了您服務?”
beidou公司可牛逼了,是半導體行業的老大,在全世界都有分公司,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排名第五。
關於這個公司的傳言多的數不勝數,主要是掌門楊南山先生家族太神秘了,神龍見首不見尾。
但誰都不知道,這隻是虛似出來的人物。
解密,也隻是解一部分。
這麼多年過去了,beidou已經是世界級的龐然大物,沒有什麼能打擊到它,樂怡大大方方的承認,“可以這麼說。”
記者震撼的說不出話來,誰能想到這家成立五十年的公司是樂怡一手帶飛起來的。
忽然,記者腦海裏浮起一個圖標,“小龍人科技的logo有ly,難道也是跟您有關?”
話雖這麼說,但他覺得不可能,小龍人科技成立於hk,在恆星電腦出世前就有了,如今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第十一位,主營各種軟件服務。
樂怡微微一笑,“小龍人這個名字是我起的,源自於我們都是龍的傳人。”
我卻,這是證實了?他隻是隨口一問,記者驚呆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是說,世界前二十的企業,她一手帶飛的公司就占了兩席?真的是要上天啊。
但,這隻是她在商業方麵的成就,換成任何一個人已經是人生巔峰,而對於她來說,隻是一小部分。
她最大的成就在國防科技,光是星河衛星導航係統足以讓她名垂青史。
這是能說的,那些不能說的呢?
記者都想給她跪下,膜拜大佬了。
“蓓蕾教育基金會資助了無數貧困學子,大家很想知道這錢都是哪來的?”記者就網友最關心的話題多問了幾句,但很快急急解釋,“樂先生,大家沒有冒犯的意思,您的品行高潔人人欽佩,就是有點好奇。”
樂怡微微一笑,知性而又睿智。”知道紐約的樂氏大廈嗎?”
“知道,那是h國企業……”記者忽然意識到不對,他好像犯了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呃呃,樂氏,難道是您的?”
樂怡想起很多年前的往事,鮮活的像昨天才發生的。“對,以我的姓氏命名的大廈,是我當年從r國的黑木家族手裏贏來的,利潤都流入蓓蕾教育基金會,用於我國的教育事業。”
臥槽,牛逼,太牛逼! 向來能說會道的記者腦海裏隻有這個詞。
縱然不能細說,但光是腦補那一段過去就心神激蕩,不能自己。
她的一生太過絢麗。
臨走前,兩名記者相視一眼,擠眉弄眼,都指著對方開口。
樂怡看在眼裏,主動問道,“什麼事?”
記者漲紅了臉,期期艾艾的問道,“能看看您年輕時的照片嗎?”
樂怡爽快的答應了,拿出兩張照片,一張是她考入北大時的留影,一張是她結婚時的個人照。
兩名記者看的眼睛都直了,早就猜到她年輕時顏值一定很高,但親眼看到,依舊驚到了。
兩人離開時忍不住迴頭看了一眼,樂怡夫妻攜手而站的身影莫名的打動了他們。
這就是執子之手,與子攜老吧。
這一段采訪一經公布,立馬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社交平臺鴨脖又一次癱瘓了,被人笑稱,這才是真正的頂流。
其實隻是解密了一部分,但足以讓世人激動萬分。
尤其是她年輕時的照片被瘋傳,驚為天人,秒殺一眾大明星的高顏值。
絕色傾城四個字不足以形容她的美貌,她美的有靈魂。
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智慧和容貌並存。
“對這樣頂尖的科學家來說,容貌是最微不足道的,她的履曆耀眼的閃閃發光。”
知情人士淡定的表示,“這隻是一部分吧,怎麼不提她一手培養出來的弟子們嗎?二十八位院士,五位諾獎獲得者,她不僅是科學家,慈善家,還是教育家。”
全網沸騰了,“真的假的?”
知情人士隨手甩上一張照片,大家一看,是一張大合照,分成兩排站好。
最眼熟的是幾位諾獎獲得者,全世界範圍內都有名的人物。
其他人也看著眼熟,查了一下,全是有名的科學家。
站在最中間的是樂怡,妥妥的c位,地位不言而喻。
“啊啊啊,站在樂怡先生身邊的男人是誰?好帥,帥的我心撲突撲突狂跳。”
“我沒有查到他的信息,到底是哪位大佬?”
“懸賞,我要一分鍾內知道他所有的信息。”
但不管怎麼深挖,都挖不到這位的信息,大家忽然明白了,也是不可說的人物,還沒有到解密時間。
也有可能是涉及更敏感的領域,這輩子都不可能解密的那種。
“樓主,別隻發照不爆料啊,快說說,這位是誰?”
千唿萬喚之下,樓主終於出現了,“會被查水表,我隻能說,這位是樂怡博士的老公,我國科學界的雙子星。”
所有人:……更想知道了,腫麼辦?
樂家村,昔日落後的村子已經發展起來了,靠山吃山,建成了有名的風景區,村民們也不用出去打工,在家裏開開民宿,賣賣紀念品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這會兒家家戶戶都看到了新聞中的樂怡,年紀大的激動萬分,這是他們村子走出去的。
年輕人就不知道了,“什麼?我們村的?哪一家啊?怎麼從來沒聽你們提起過?”
怎麼提?當初都封口了,如今解密了自然能說了,他們也總算解開了心中的謎團。
怪不得那些特務要暗殺樂怡,怪不得當年的事情鬧的那麼大。
“樂怡的爸爸叫樂國榮,樂國昌樂國強是她伯伯,啊,他們都去世了,你們年輕人可能不清楚,就是樂春雨家。”
“啊,不是吧?”年輕人無法相信,“他家是叛/國罪。”
樂國強老婆被槍斃了,其他人坐了很久的牢,出來後被村裏人排斥,縮頭縮腦的做人。
樂國昌一家就好點,雖然也坐了幾年牢,但一雙兒女沒受牽連,老實本份的兒子在村子裏做點小生意,女兒嫁給隔壁村子也是做生意的,日子過的還可以。
“對,他們勾結特務刺殺樂怡。”
年輕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瘋了嗎?踏馬的神經病,腦子有大病。”
此時的樂春雨兄弟倆早就老的不成樣子,呆呆的看著電視屏幕,臉色奇差,懊惱的想死。
“這不可能,不可能。”
他們居然錯失了這樣的機緣,要是從小好好的相處,怎麼著也能雞犬升天。
聽聽,beidou公司跟她有關係,小龍人科技跟她息息相關,這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啊,他們本來可以進去當管理層的,說不定還能拿分紅。
他們的兒孫憤怒的瞪大眼睛,“都怪你們,是你們毀了我們的前途。”
因為長輩犯下的罪,他們這輩子隻能窩在這個地方,連政審都通不過,更不要說沾樂怡的光了。
“我恨你們!這輩子都不會原諒你們!”
而在各國社交平臺上,這視頻也爆火了,迅速襲卷全世界,成了人人皆知的大新聞。
通常,外國對華國的大小事都抱著不喜歡,不宣傳,質疑抹黑的態度。
但這一次,輿論出乎意料的好,民眾都在誇讚樂怡的盛世美顏,誇讚她的傳奇經曆,誇她的不朽成就。
這一代人是用著樂怡研發的產品長大的,小到電子產品,大到智能機器人。
之前樂怡在國外的名聲就很好,誇她是偉大的發明家,為人類造福,專門有人引導輿論,替她塑造完美形象。
如今就算是解密了一部分,像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係統是敏感問題,但都過去多少年了?
他們就覺得她更加厲害了。
嗯,他們抱著欣忻智管家機器人不放,這已經是他們生活中無法分割的一部分。
沒有管家機器人,他們的生活將一團亂。
這是樂怡帶給全世界的福祉,感恩!
至於所謂的陰謀論,什麼能搜集信息,統統不信!
這一次電視媒體也是正麵向的報導,沒有任何歪曲抹黑,沒辦法,背後的資本跟樂怡有私交。
華爾街,一群老頭圍在一起看傳播新聞。
羅貝兒先生頭發全白了,滿臉皺紋,老的掉渣,但精神矍鑠,思維清晰,富豪保養自有一套。“看吧,她一直瞞著我們,還說是什麼高校教授,這個大騙子,騙的我們好苦。”
坐在對麵的達蒙先生翻了個白眼,利益小團體五十年來牢不可破,樂怡功不可沒。
“得了吧,難道你是第一天知道嗎?大家心裏都有數,大家都靠著她賺飛了,裝什麼裝呀。 ”
這樣的才華怎麼可能隻當一個教授?華國政府又不傻。
每一個頂尖科學家都是要為國家效力的,大家心知肚明。
科學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籍的。
巴赫先生舉起酒杯,“敬我們偉大的科學家朋友,能認識她是一種榮耀。百年後,你我的名字都將煙消雲散,而她的名字將留在史書上。”
法特王子忍不住喟歎,心服口服,“她是一個傳奇。”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