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複仇者聯盟》這部影片,不光是影迷們期待,就連廣告商們同樣也很期待。
在影片籌備之初的招商上,《複仇者聯盟》就成功的拿到了五十多家品牌的廣告植入,費用高達1億2500萬美元。
這其中還有不少來自中國的企業,比如伊利優酸乳、聯想電腦、海信電視、格力空調等品牌。
這說明一個問題,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走向海外。能在好萊塢大片裏打廣告,那都不是一般的企業。
此外,還有銀行、保險公司、奢侈品、服裝品牌、汽車耳機平板電腦等讚助。
托尼·斯塔克的座駕就是寶馬汽車讚助的,而布魯斯·班納騎的小摩托則是來自島國的企業。
放在《複仇者聯盟》這樣一個現代背景下,這些廣告都很巧妙的植入進來,而且不會顯得很突兀。
紐約的街頭出現一些商標很正常,超級英雄們也需要衣服和裝備,畢竟總不能兩條腿趕路吧?
隻要不像《變形金剛》後續作品裏那麼過份,觀眾一般不會太在意這些。
而廣告上的收入毫無疑問減少了《複仇者聯盟》的壓力,也讓漫威首次體會到了小吉伯特魔法的所在。
要知道此前漫威籌拍的幾部電影,雖然廣告商們很熱情,但完全沒有如今這副狂熱的樣子。
那樣子似乎在說;快把我的錢拿走,你不要我就死給你看!
這種感覺是漫威影業高層從未體驗過的,因為影片的導演叫小吉伯特。這些廣告商相信小吉伯特,相信電影能夠在他的執導下大賣。
凱文·費奇數錢數到手抽筋,他對助理說道:“我恨不得所有電影都交給小吉伯特執導,這樣我們漫威就不用愁了。”
助理好奇問道:“那小吉伯特導演是如何想的?”
凱文·費奇歎口氣道:“他有自己的想法,他是一個作者型的導演,不會拘泥於一個類型片上。”
實際上小吉伯特很早就和凱文·費奇說過,超級英雄電影,尤其是漫威電影宇宙計劃,最重要的是製片人。
製片人才是漫威電影的核心,導演的工作隻是負責拍攝而已。
這一點從前世可以得到證明,幾個執導過漫威電影的導演除開漫威電影基本沒什麼作品。
而漫威電影離開凱文·費奇這個核心製片人,立馬就走了下坡路。
而因為小吉伯特的身份和地位放在那裏,加上兼任了影片的製片人,所以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凱文·費奇。
殊不知,如果沒有凱文·費奇在背後所做的工作,漫威影業恐怕要有些曲折。
不過漫威內部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隨著手中權力的擴張,凱文·費奇必然索要更多的權力。
凱文·費奇了解漫威漫畫,也是一個出色的電影製片人,漫威影業能有今天他功不可沒。
但小吉伯特不可能同意凱文·費奇沒有監管的無限製權力擴張,這和自己掌控漫威的目的不相符。
在漫威影業成立之初,小吉伯特就成立了一個叫項目管理委員會的部門,類似迪士尼的編審部門。
漫威影業所有要開展的項目,都必須要接受項目管理委員會的審核和質詢。
毫無疑問,這個項目管理委員會觸及到了凱文·費奇當ceo的權力,為此他數次發飆,試圖降低項目管理委員會的權限。
好在凱文·費奇不是傻子,知道不能和小吉伯特對抗,否則被掃地出門的就是他。
在談過幾次之後,漫威影業內部達成共識。
實際上類似的內鬥層出不窮,迪士尼內部的鬥爭也不少。羅伯特·艾格一直試圖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反對的董事們也集結起來對抗他。
創業初期的公司結構簡單,能很好的團結在創始人身邊開創一番事業。
但發展多年成為一家大公司後,內部派係複雜,圍繞公司權力必然展開一番碰撞和鬥爭。
如果有強力的領導人,比如迪士尼連續兩任領導人是邁克爾·艾斯納和羅伯特·艾格,手腕和能力都足夠,自然不耽誤公司發展。
但如果是能力不足的領導人,這家公司必然被內鬥拖得步履蹣跚。
二十世紀福克斯就是這方麵的典型代表,按理來說作為一家巨頭電影公司。哪怕母公司新聞集團不能再提供支持,但至少維持下去還是能做到的。
但在新聞集團被拆分的幾年後,二十世紀福克斯短短幾年內淪落到被迪士尼收購的地步。
除了外部環境因素,其內部權力鬥爭導致整個公司不能齊心協力度過難關也是倒是二十世紀福克斯敗亡的原因。
老實說,在很早以前小吉伯特還有過想法。
那就是和二十世紀福克斯合作,等到動蕩時刻,直接入主二十世紀福克斯,完成電影導演到傳媒巨頭的華麗轉變。
隻是後來隨著自身資本的進一步擴張,已經在迪士尼內部的權力擴大,小吉伯特已經用不著這條漫長的方式了。
當然了,如果二十世紀福克斯仍然像前世那樣出現經營不善的問題,小吉伯特仍然會鼓動迪士尼加入這場收購大戰中去。
時間緩緩流逝,攝影棚內的戲份在十二月初就全部拍攝完畢。
之後安妮·伯頓帶著一部人去印度孟買和柏林拍外景,而小吉伯特則帶著大部隊轉場到紐約拍攝。
和喬斯·韋登幾乎所有戲份都在攝影棚裏完成不一樣,小吉伯特還是用實地取景的方式拍攝的。
紐約市政府對《複仇者聯盟》的到來當然歡迎,還給了很大的扶持和優惠。
此外還幫忙封鎖了幾條街道,讓劇組能夠安心的拍攝。
在紐約的街頭,一場戲正在拍攝,克裏斯·埃文斯飾演的美國隊長趕到,指揮警察們封鎖街道。
“派人進這幾棟樓,裏麵還有人,他們亂跑會撞到槍口上。你們要保護他們去地下室或者地鐵裏去躲避,不要出現在街上,”
領頭的警察一臉懵,看著這個穿著怪異的男子,還以為是什麼模仿秀。
“封鎖這裏至39街……”
“我為什麼要聽你指揮?”
就在這個時候幾個齊塔瑞士兵襲來,美國隊長幹淨利落的解決了這些士兵。
警察們看完都傻了,立馬根據美國隊長的安排,布置防線。
這算是一個幽默點,而影片裏時刻充滿著這些幽默橋段,相信能讓觀眾笑出來。
這就對了,雖然不是喜劇片,但在風格上小吉伯特製作的時候就往幽默方向靠攏。
《黑暗騎士》固然好,但沒多少觀眾願意去電影院看一部太沉重的電影。
畢竟,電影的本質是娛樂產品,應該讓人感到開心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