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yán)炬和於歸農(nóng),有心勸葉坤也登基稱帝,但是不敢說,怕管亞夫罵人。
葉坤說道:
“夏侯昌稱帝,不過是沐猴而冠,不足為患。但是他廢除了大鼎國的皇帝,我們變成了無主之人。俗話說,國不可一日無君。沒有國君,我們的老百姓會感到?jīng)]有主心骨的。所以,我們還得找個皇帝出來。”
秦醜和葉青陽一起說道:“要說做皇帝,誰的威望,能超過漢中王?漢中王不做皇帝,誰敢做皇帝?”
馬昭和管亞夫不吭聲,但是神色不滿。
“我不做皇帝,沒興趣。”葉坤一笑,說道:
“我當(dāng)年答應(yīng)過益州公孫璋,扶持他做皇帝。大鼎國的江山,原來也是公孫家的。我看,就讓公孫璋做個太平皇帝好了,我們處理政務(wù)軍務(wù)。”
韓春嚇一跳,抱拳說道:
“此事萬萬不可。公孫璋做皇帝,他兒子公孫尚飛,豈不是變成了太子?公孫尚飛本就勇猛無敵,領(lǐng)兵在外,一旦成為太子,豈不是……”
諸葛豐也斷然否決:“公孫璋何德何能,能居大位?”
葉坤卻力排眾議,笑道:“公孫璋做皇帝,就是做個皇帝,也不一定非得立太子啊。如果他皇帝做得好,就一直做下去。如果做得不好,我們再換人就是了。”
眾人議論紛紛,都反對葉坤的意見。
一旦將公孫璋奉為皇帝,後麵的事情,就不好玩了。
馬正陽忽然說道:
“可以讓公孫璋先做皇帝,然後和漢中王結(jié)拜,立漢中王為皇太弟。幾年以後,公孫璋年紀(jì)大了,就退位,漢中王繼承皇位,則合情合理。”
秦醜笑道:“這個辦法不錯!”
除了馬昭和管亞夫,其他人都覺得可行。
葉坤詢問管亞夫和馬昭:“你們二位,有話盡管說。”
管亞夫想了想,說道:“我同意這個辦法,但是也有要求。希望主公能夠統(tǒng)一四海,收複中原,然後稱帝,則當(dāng)之無愧。”
葉坤一介草民,如果沒有天大的功勞和成績,貿(mào)然稱帝,天下人是不服的。
“三年之內(nèi),收複中原!”
葉坤點(diǎn)點(diǎn)頭,答應(yīng)了管亞夫,又詢問馬昭的意見。
馬昭沉默片刻,歎氣道:“主公即位之後,能不能不改國號?”
葉坤笑道:“鼎,三足鼎立之意,實(shí)在不太吉利。大鼎國高祖起於漢水,曾經(jīng)被封為漢王。所以我覺得,叫做大漢國,也是可以的。”
馬昭歎氣,苦笑無語。
眾人再次討論細(xì)節(jié),決定恭迎公孫璋即位。
軍中武將,都十分不解,前來詢問葉坤,為什麼自己不稱帝?
葉坤解釋道:“讓公孫璋稱帝,維持大鼎國的國號,我們就能繼承大鼎國的遺產(chǎn)。”
“大鼎國,還有什麼遺產(chǎn)?”
“版圖!還有名義上的正統(tǒng)地位。”
葉坤指著地圖,說道:“北邊到大草原的北海,南邊到交址,西邊到西域,東邊到遼東島,都是大鼎國的版圖。我們作為大鼎國正統(tǒng),將來收迴疆土,討伐夏侯昌,名正言順。”
北海,就是後世的貝爾加大湖。
那地方,在漢代是華夏的,在清代也是華夏的。
華夏國鼎盛時,版圖可不是960萬平方公裏,而是接近兩千萬平方公裏。
葉坤現(xiàn)在不能稱帝,就是不想喪失正統(tǒng)性。
隻要扛著大鼎國的旗幟,就能南下北上,恢複華夏鼎盛時期的版圖。
如果葉坤現(xiàn)在也登基稱帝,再去收複那些版圖,別人就會有話說——你都造反稱帝了,我不能造反稱帝?
形成決議之後,諸葛豐親自去成都,找公孫璋談判,迎接公孫璋來襄陽。
襄陽這邊,也趕緊建造一個小規(guī)模的皇宮,便於公孫璋這個傀儡皇帝登基。
公孫璋知道自己是個傀儡,不想做這個現(xiàn)世包。
諸葛豐勸說道:
“做個太平皇帝,有什麼不好?至少,也能青史留名。就算以後禪位了,你也是太上皇兄,尊貴無極,福澤後世。如果不做皇帝,你就一直是蜀王,以後要在漢中王之下,甚至在三公九卿之下。”
公孫璋一想,這個有道理啊。
做幾年木偶人皇帝,混個高級身份,對子孫大大有利!
於是,這生意就愉快地談成了。
等公孫璋到了襄陽,葉坤親自拜見,當(dāng)麵密談。
公孫璋自嘲道:“漢中王,你直接登基稱帝,也是一樣的。我做了皇帝,也無所作為,所有的軍政事務(wù),還得你辛苦。”
葉坤笑道:
“在你做皇帝期間,我會北定中原,算是送給你的禮物。曆史會記住你,統(tǒng)一華夏神州的豐功偉績。
你以後不做皇帝了,也是太上皇兄,與我平起平坐。我還可以答應(yīng)你,子孫富貴延綿,衣食無憂。”
“那就多謝漢中王了。”公孫璋很識趣,笑道:
“我就登基大典的時候露個臉,然後就躲在後宮,吃喝玩樂。皇帝玉璽我也交給你,凡事都是你做主,不用麻煩我來蓋章。”
當(dāng)個蓋章皇帝,挺無趣的。
三國蜀漢的阿鬥,在諸葛亮?xí)r期,就是個‘璽之郎’,雖然玉璽在手,但是凡事聽從諸葛亮的,根據(jù)諸葛亮的意思蓋章。
葉坤一笑,抱拳道:“臣,遵旨!”
八月底,公孫璋匆匆登基,舉辦大典,並且和葉坤結(jié)拜為兄弟,立葉坤為皇太弟。
新皇昭告天下:
“王業(yè)不偏安,皇帝與賊絕不兩立。封皇太弟、漢中王葉坤,為漢王,執(zhí)掌全國軍政大事,假節(jié)鉞、賜九錫,勵精圖治,征討逆賊夏侯昌,克定四海!”
又拜諸葛豐為丞相,其他官吏,皆有榮升封賞。
明眼人都知道,葉坤要上位了,這是在做熱身。
公孫二娘很不開心。
畢竟是天下,原本姓公孫。
葉坤安慰公孫二娘,笑道:“師妹別生氣,幾年以後換皇帝,我給你選擇權(quán)。出於天下公心的角度,你覺得誰能做皇帝,我聽你的。”
公孫二娘歎氣:“要說天下公心,的確找不到比你更合適的。”
“現(xiàn)在的皇帝,還是你們公孫家的人。以後的事,以後再說吧。”
葉坤不想糾纏這個問題。
還有一大堆事情,在等著自己呢。
公孫璋登基以後,就躲進(jìn)了後宮,不問世事。
葉坤組織文人,曆數(shù)夏侯昌的罪行,向洛陽和長安發(fā)送宣傳單,發(fā)誓要剿滅叛賊,鼓動老百姓響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