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著乩詩,逐漸都陷入了沉思。
乩仙看似說得並不具體,其實已經(jīng)為他們指了幾個方向,最主要的是,無論是其中的哪個方向,似乎都不是小事。
若是京城之事,或人間之事,也是朝廷暗流爭端、朝代更替乃至天下大劫。若是煉丹之事,無論是尋常煉丹還是二師兄說的“食銀鬼”,涉及一州之地和如此多的白銀,想來也是了不得的事。
如果乩仙的推測卜算沒有出錯,那麼這位乩仙便是真的見聞廣博能推會算了。
而且十分敢說。
眾人不由看向老道。
“看貧道做什麼?再是什麼大事,也不是這幾年的事,等風(fēng)來了,為師早就仙去了�!彪�(yún)鶴道人揮揮手乏力的道。
人老了就容易犯困。
吃飽了也容易犯困。
吃了米麵更容易犯困。
此時他便像是困意深重一樣,剛剛因為吃飯煥發(fā)出的精神又倦怠了,眼睛都睜不開似的。
隻是頓了一下,他又說道:
“不過此事波及整個徽州府,已經(jīng)不限於山下城中了,若是真出什麼亂子,我們黟山恐怕也會受到影響。這種大事,不該隻告知於齊雲(yún)山。”
“師父是說……”
林覺疑惑的看向師父雲(yún)鶴道人。
“應(yīng)該通稟黟山山神�!�
“山神……”
林覺知曉這位山神很了不得——
黟山不是一座小山,占地很廣,並且靈氣充裕,自蘊玄妙,黟山山神在此為神不知多少年了,若說他老人家的道行地位,放眼天下群山,恐怕也隻有傳說中的三座仙山和五嶽的山神能與之相比。
整個黟山中的數(shù)間道觀,加上山中眾多山精野怪,其實都是由他老人家庇佑著的。
說不定很多精怪道人在某個清晨、某座山上修行時捕捉到的一絲靈韻,其實也來自於他老人家。
“貧道先請老友去通報,若是山神允準,選了時日,你們?nèi)齻€便去通稟吧�!�
“知道了�!�
雲(yún)鶴道人便站起身,迴屋去了。
“師兄們也迴去休息吧,等我吃完,我會收拾好的。”小師妹仍舊端著碗,坐在旁邊板凳上看了他們好一會兒了。
雖是如此說,眾多師兄弟也將碗筷收拾進了灶屋,開始清洗。
隻有林覺坦然的迴了屋。
……
像是黟山山神這等存在,不能說你想去通稟就能通稟,那樣過於冒昧,需要先請人去通報,待得山神允準,才能前去。
林覺倒也不急——
實在是上次就領(lǐng)教過天上神仙們的辦事效率了,想來最少幾個月內(nèi),齊雲(yún)山道友們供奉的神靈都查不出個什麼名堂來。
於是找到四師兄,請教起他“聚獸調(diào)禽”這門法術(shù)來。
當(dāng)時的四師兄盤坐在外院中,正自己做著一支竹笛,雲(yún)豹安靜的躺在他旁邊,將頭放在他的大腿上,身後又有幾隻野狼在打鬧嬉戲,還有三頭小些的雲(yún)豹正盯著它們,機警得很。
林覺上山一年有半,當(dāng)初那頭雲(yún)豹倒是找了配偶,又生了三頭小的。
聽聞他的請教,四師兄自是沒有一點猶豫,隻讓林覺也找了一個蒲團來,坐在他對麵。
狐貍趴在林覺身後,整隻狐攤成柔軟的一灘白毯,隻有一條極其蓬鬆柔軟的尾巴很靈動的左右搖晃,頭和下巴都貼著地,眼睛也四下亂看。
“你學(xué)這門法術(shù)倒是有些好處,起碼學(xué)會之後你就可以理解到扶搖的意思了�!彼膸熜挚戳搜鬯磲岬陌缀�,“不過話說迴來,相處久了,有時不用法術(shù)和言語不也知道對方的意思嗎?”
“是的�!�
林覺迴頭看向狐貍。
狐貍也正瞄向他。
“人也這樣�!彼膸熜忠贿呌昧钟X刻木雕的刻刀給竹子鑽孔,一邊說道,“動物也這樣�!�
“是啊。”
“很好——”
四師兄便對他說道:“這也是這一門法術(shù)的要訣之一�!�
“是嗎?”
“最淺薄的一層�!彼膸熜终f道,“這門法術(shù)很好用的,就算不用來鬥法,也能消除寂寞。今後走到別處,陌生所在,無人可尋求幫助,也許可以找就近的野獸問路問水,討些吃食�!�
“如何修習(xí)呢?”
“你知道的,一些法術(shù)光是練習(xí)技藝是不夠的,還得修心用心,感悟天地自然。”四師兄說,“我們這門法術(shù)也差不多。說來該分兩份,一份是法術(shù)的技巧和法力的運用,另一份則是心境�!�
說到這裏,他停下手中的事情,鄭重的對林覺說:
“後者才是最重要的�!�
“明白。”
林覺點了點頭。
自己的木遁之法不就是這樣嗎?
練技是小,修心是大。
“尤其是在我們這門法術(shù)中。”四師兄搖頭說道,“法術(shù)的技巧格外的簡單,可要有合適的心境卻很難,既需要原本就有一顆純善之心,又需要用心去追求感悟以及長久的練習(xí)�!�
“怎麼說呢?”
“你可曾聽過一句話?�?蜔o心,則白鷗可狎�!�
“不曾聽過�!�
“就是說,出海捕魚的人,如果沒有傷害海鷗的心,便可以和海鷗自在的玩耍。你常和山中山下的精怪打交道,應(yīng)該明白,若你內(nèi)心坦然,既無惡念也無冒犯之意,許多精怪便都可以和你自然交談�!�
四師兄說道:
“這門法術(shù)也是這樣:動物皆有靈性,你若是想結(jié)交唿喚它們,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顆不傷害它們的心�!�
“僅是如此嗎?”
“當(dāng)然不止是。”
四師兄笑了一笑,拿起竹笛來,用孔洞對著天光看了看,這才繼續(xù)說道:“還需要你於心無愧。這個就看你個人的心境和性格了。”
“心境和性格?”
“有人要修此法,需得終生不可食肉;有人修了此法,卻也不可將這些生靈動物置於危險境地,否則法術(shù)就施展不出來;有人修習(xí)此法,隻需對天下生靈保持起碼的敬重即可,盡管吃肉;有人修習(xí)此法,隻需不主動傷害自己那些結(jié)交的生靈動物即可,別的照樣捕獵垂釣,殺雞燉鴨�!彼膸熜诸D了一下,“後兩者是最多的。”
“這樣麼……”
“當(dāng)然,也有人天生壞種。理論上說,這樣的人哪怕修習(xí)此法,也可隨意殘害這些生靈�!彼膸熜终f道,“不過生靈皆有靈,能辨善惡,這樣的人在與它們結(jié)交這一步上、在純善之心這一步上,就已經(jīng)被卡住了,連入門都不能。”
“明白了�!�
林覺看向四師兄:“那師兄你覺得,我會是哪一種呢?”
“第三第四種�!�
“這樣啊……”
“初學(xué)這門法術(shù),哪怕還沒入門,就可使得山間猛獸見你而不起捕獵之心。若能知曉山間飛禽野獸的意思,便算是入門了。再學(xué)便可施法,由一片陌生之地將陌生的飛禽走獸喚來,便是‘聚調(diào)’,誠心一些,便可使它們相助於你�!�
“記下了�!�
“我先教你‘技’,你可用扶搖做練習(xí),它自小被你帶大,與你感情很好,互相熟悉,是最適合的對象了。”
四師兄為他詳細的講述起來。
不知何時,本來該在誠心練習(xí)化石法好卷師兄的小師妹也搬了一個蒲團坐了過來,認真的聽著。
隻是她的天賦在五行上,這類術(shù)法更偏陰陽玄妙,她聽著有些費勁。
聽著聽著,不禁撓頭,看師兄聽得格外專注,似乎理解得很順利,這使她神情越發(fā)嚴肅,好在一扭頭和身後的狐貍對視,又給了她許多安慰。
幹脆起身,苦練化石法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
“師弟啊,又在學(xué)老四的聚獸調(diào)禽之法了啊,我看我們商量一下,你當(dāng)大師兄算了�!�
旁邊傳來三師兄的聲音。
“師弟你看,像這種人,他想學(xué)這門法術(shù)就怎麼都學(xué)不會。”四師兄盤坐,拿著已經(jīng)做好的竹笛,笑著說道,“哪怕是山間最笨的動物,看見他這樣子也覺得嫌惡,不可能與他結(jié)交的,更別說聽他的了。”
“太對了�!�
林覺讚同著說,同時迴頭。
幾個師兄都出來了。
“今天就到這吧,四師兄,剛好我們?nèi)Q啁山大醮,得了一門新的咒禁咒術(shù)。你們也可以學(xué)一學(xué)�!�
林覺知道師兄們都是主修一門法術(shù),有的會學(xué)別的法術(shù),像是唿風(fēng),有的會學(xué)和自己主修的法術(shù)有關(guān)的法術(shù),例如二師兄學(xué)的火法、服食,有的隻學(xué)咒禁之法,因為咒禁之法實在簡單。
有些師兄本身也無多少爭鬥心欲,例如二師兄和五師兄,他們便主研煉丹和醫(yī)術(shù),幾乎一門心思都紮在上麵。
二師兄還好一些,他煉丹需要用到火行法術(shù),他在這上麵造詣極高,遠勝林覺。而且他上山修行的時間也比較長,若是他出去遇到歹人妖怪,幾乎不需要什麼劍術(shù)和咒術(shù),一掌火焰推出就可以將整個蓬船都燒了,那寺院中的妖怪自然也禁不住燒。
五師兄的戰(zhàn)鬥力是最弱的。
不過修道和法術(shù)本身並非隻有鬥法,修道之人也不是單靠鬥法來判高低,哪怕天上的神仙,也有不少是不修鬥法之力的。
人也好神仙也罷,是否值得尊重,絕不是單看他的武力高低。
換成畏懼這個詞還差不多。
尤其是知曉浮丘觀曆代弟子下山後的歸宿之後,林覺便差不多明白了——
若是五師兄下了山,應(yīng)當(dāng)會選一個離城近些或者幹脆就在大城之中的道觀住修,他會成為一個遠近聞名、足以被人稱奇乃至寫進書中的道醫(yī),也許會有很多人尊他為名師真道,時運相濟,也許世間也會流傳他的傳說。
若他願意,可能帝王將相都會對他抱有敬意,哪怕天下沉浮,改天換地,無論誰當(dāng)家做主,都會對他禮遇有加。
他的價值並不靠武力來實現(xiàn)。
加上人喜好不同,天賦側(cè)重不同,不見得每樣法術(shù)都適合,自然就不學(xué)雜了。
然而畢竟天下要亂了。
像是咒禁這種法術(shù),一天就能學(xué)會,簡單好用,有什麼可拒絕的理由呢?
說來它的缺點也是有的。
除了對人無害以外,便是威力上限不高。
咒禁之法以咒術(shù)禦靈,尋常隻學(xué)養(yǎng)氣法的民間先生、江湖術(shù)士也能使用,有道行的修行人用起來威力自然便要更大一些,隻是再大也不可能用來對付大妖大鬼,乃至妖王鬼王。但是話又說迴來,若你能與大妖大鬼、妖王鬼王相鬥,便也不再需要這門咒禁之法了。
於是今日師弟也當(dāng)一迴師兄。
夜傳師兄附劍咒。
傳完這門法術(shù),正好山神傳信來,讓浮丘觀的道人們明早前去通稟山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