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的確指出了南明現(xiàn)在最嚴(yán)重的缺陷,但他卻沒說在得罪天下儒生的情況下如何去完成此事。
大明沒有分裂之時,朝廷上下腐敗不堪,於謙有勁沒處使。
沒權(quán)也沒錢。
好嘛,現(xiàn)在大明都分裂了,錢不用多擔(dān)心,權(quán)也不用多擔(dān)心,反到擔(dān)心起人才來了。
錢,權(quán),人,缺一不可。
但自他當(dāng)上少保之後,就沒有那一次聚齊過。
朱祁鎮(zhèn)端坐在龍椅上,幾次張口欲言卻沒能說出一個字。
常威還坐在旁邊呢,他好似對於謙的話並不在意,也好似什麼都不在意的樣子。
斜靠在椅子上的他轉(zhuǎn)動手上的戒指,時不時還哈口氣擦一下。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是這朝堂上真正能作主的。
“於少保此言到也準(zhǔn)確,但那些儒生可不會參加我朝科舉,不如先把刀架在他們脖子上。
再發(fā)布招賢令,無論出身,無論品性,無論美醜,隻要有能力就可入朝為官。
這天下總有跟偽帝,跟那些腐儒不對付的人,大可先拉來緩解人才方麵的壓力。”
天下有人得意,那就有人失意,有人隨大流,有人就偏偏不喜歡同流合汙。
不過他們願不願意來做官都是未知數(shù),總得試試才知道。
“大將軍所言到也不差,但那品行不端者若為官,豈不是毀壞朝廷聲譽(yù),置百姓於不義之局麵?敢問大將軍,這又如何避免。”
於謙也不愧是頭鐵的真漢子,明知道這朝堂常威一手遮天,竟也敢直言不諱的開口反頂迴去。
常威不在意於謙的態(tài)度,這人雖然頭鐵,但他所忠的人不是某一個人,哪怕是皇帝。
他忠的是大明,是天下百姓。
這樣的人最好用,因為他對常威架空朱祁鎮(zhèn)的事提都懶得提。
到也不是他心裏沒想法,隻是他知道提了也沒用。
有這時間還不如多幹些實事。
這就是他跟那些腐儒的最大區(qū)別。
“若真有品行不端又有能力者入朝為官,務(wù)必提前說清楚,本將軍手裏的刀可不認(rèn)人。”
做官就好好做官,要是不好好做,那常威就教他怎麼做。
錯了要罰的嘛,招賢招的是賢,不是招老鼠屎。
“並且本將軍認(rèn)為,在發(fā)布招賢令的同時,有一件事也可以跟著一起做。”
常威坐直了身體,沈煉等人偷眼瞧去就知道,大將軍這是又要開始?xì)⑷肆税。褪遣恢酪獨⒄l。
“敢問將軍是何事?”
“諸位不覺得,這大明境內(nèi)世家大族,地主劣紳也太多了些。
他們手裏的田地更多,百姓都沒地種了啊。
不如讓他們把田地給百姓分一分,家中財產(chǎn)也分一分,為大明出力,當(dāng)是題中應(yīng)有之意。”
眾人就猜測著常威是缺錢缺糧了,想找個借口讓那些世家大族捐一點,到也沒讓人覺得有什麼。
可常威口中的分一分,跟他們想的完全不一樣。
他說的是打土豪分田地,不是借些銀子來用用就完了。
分世家豪族的田地,那就是在挖他們的根,要他們的命。
但現(xiàn)在的大明土地兼並太過嚴(yán)重了,嚴(yán)重到一個秀才名下就有上千畝地。
是他們自己去弄來的嗎?有些是,但很多都是百姓自動掛靠在其名下的。
為什麼,當(dāng)然是為了免稅,大明對讀書人太好了,凡有秀才及以上功名者皆不用交稅。
考上童生都有福利,這都不算好的話就找不到更好的了。
也既是因為這一條政策讓天下儒生逐漸做大,以至到現(xiàn)在尾大不掉的局麵。
百姓為避稅把田地送上門,國家稅收連年下降。
到後來百姓種地都要從別人手裏租,不然就沒地種,沒飯吃。
怎麼就沒地了呢,地都是人家的了,還是自己送上門的,不要才是傻子,又沒逼你送。
打官司也不會判他們贏。
雖小利而失大利,人財兩空說的就是這種。
土地兼並就是這樣來的,百姓何其愚昧,究其原因還是政策不當(dāng)造成的。
這時隨行而來的汪直小心開口道。
“不知將軍希望他們捐多少合適?”
“若本將軍說全部,諸位以為如何?”
“不可。”
汪直大喊一聲,下意識的反對中氣十足,很明顯是被常威驚世駭俗的話給驚到了。
“不止世家大族要分,那些儒生也要分,他們整天都在談家國天下,如何施政才是對百姓好。
分他們的田地,再由朝廷給他們下發(fā)合適的田地數(shù)量,可不是對百姓好嘛。”
他這不僅是要挖世家大族的根,還要把南明境內(nèi)的儒生徹底得罪死啊。
如此別說跟南明不對付的儒生不願做官,就是跟南明沒仇怨的也不願意啊。
那招賢令什麼的,不就相當(dāng)於白做?
汪直等人明白這絕對是一個再好不過的政策,但也因為太好讓他們連反駁的借口都找不到。
常威可不管他們,向著堂下趙安兩人發(fā)問道。
“兩位將軍說說,現(xiàn)今南明有多少兵馬,可能一用。”
“大將軍,有騎兵三千,精兵兩萬七千餘,各城池守備軍足有五萬,糧草器械俱足,隨時可調(diào)用。”
趙安如數(shù)家珍般把數(shù)據(jù)說出,但他沒說糧草等物已快用盡,就要到連軍餉都發(fā)不出的程度。
原本是打算說的,但都準(zhǔn)備抄家分田地了,再說這些不是顯得很多餘。
“那此事就交由你與周安去做,凡有反抗,抵死不交者殺無赦。
凡有查出罪行嚴(yán)重者,一定要讓百姓指出他們的罪行,再行斬殺。
若有良善者,且願意交出財產(chǎn)田地,家財可隻取一半,田地收走待核實後再行下發(fā)。
本將軍提醒你們,千萬別手軟,否則就拿你們湊數(shù),更不可肆意妄為,如若發(fā)現(xiàn),立斬。”
一連幾個殺字出口,大殿內(nèi)如同三九隆冬般溫度直線下降。
汪直等人想攔都沒辦法攔,口中喃喃著完了,大明完了這樣的話。
難怪說文人造反十年不成。
就是他們考慮得太多,不夠直接,不如橫推來得行之有效。
先推平了再去重建,比這樣束手束腳的行事簡單了無數(shù)倍。
除了這些,uu看書 kahu 常威還一連下了幾條政令,如土地不可私下買賣,更不能用各種借口巧取豪奪。
並實行土地國有製。
買賣國家的土地,除非是不想活了。
同時官員的俸祿福利提升,不過這一條的話似乎沒什麼吸引力。
至少對有選擇的人來說沒有。
北明的待遇沒變,但可以去貪汙,去巧立名目搜刮民脂民膏啊。
常威當(dāng)然知道他們有更好的選擇,但很快這個好選擇就會成為他們不敢選的選擇。
朝會就這樣退了,完全就是常威的一言堂,能提建議,可常威也可以有選擇的不接受建議。
下朝的常威在皇宮裏行走,很快就到了一處占地極廣的偏殿。
且守衛(wèi)之森嚴(yán)比之朱祁鎮(zhèn)所在還要強(qiáng)盛。
這裏是龍門總部,或稱之為常威真正的核心勢力所在都不為過。
這還是他來到金陵後第一次前來龍門,作為一個江湖勢力,又是該用到江湖人的時候了。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jìn)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xù)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