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明海勉強(qiáng)抬頭,看向來人,見到來人的樣貌,頓時呆愣當(dāng)場,最後吐出一個名字
“尉遲恭!”
那咬牙切齒的勁兒就好像要將尉遲恭生吞活剝一樣。
尉遲恭卻不以為然,自己剛剛那一腳,竇明海算是廢了,不再看他,而是喊道
“兒郎們,緝拿少林寺所有僧眾,帶迴長安,等候發(fā)落,如遇反抗者,格殺勿論。”
“喏。”
頓時甲片的碰撞聲,傳遍了整個少林寺。
那些拿著武器的僧兵有些害怕的放下武器,他們也隻是一些地痞流氓,打打順風(fēng)局還可以。
剩下一些通緝犯和流寇,則抱著拚一把還能活的僥幸心理,進(jìn)行反抗,但不消一會兒,就被訓(xùn)練有素的大唐軍隊屠殺殆盡。
李承乾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血腥的場麵,準(zhǔn)備轉(zhuǎn)過身避一避。
哪知道尉遲恭卻將李承乾按在那裏,使他動彈不得。
“陛下口諭,身為太子殿下怎麼可以沒見過血,這次剿滅叛逆,太子李承乾必須全程參與。”
李承乾張張嘴,忍著內(nèi)心的惡心,跨過一具具屍體,跟著尉遲恭向著少林寺內(nèi)走去。
“還是三弟好啊,不用看這麼血腥的東西。”
尉遲恭聽到李承乾的話,嘿嘿一笑。
“太子殿下,您真覺著蜀王殿下跑的了嗎?”
李承乾一愣,隨後露出一絲變態(tài)的笑容。
“鄂國公,你要是這麼說,我心裏就好受多了。”
尉遲恭哈哈大笑起來,突然覺著這兩兄弟還挺有意思。
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說道
“走,臣帶您去看個熱鬧。”
說完便帶著李承乾走向大雄寶殿。
剛一進(jìn)來,李承乾就看到大雄寶殿裏跪著一大片和尚。
其中幾個身披袈裟的老和尚,袈裟都是上等的蜀錦,華麗的蘇繡。
但是此刻他們沒有了一點兒得道高僧的樣子,臉色慘白,神情恐懼,好似世界末日一般。
嗯,對他們來說還真的就是世界末日了。
眾僧人的表情跟三丈高,表情莊嚴(yán),鍍了金的釋迦牟尼佛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唐代的長度單位裏,有兩種說法,大尺=1.2小尺,所以,一丈也有兩種說法。
大尺一丈是3.6米,小尺一丈是3.06米。
到我國解放後,統(tǒng)一定一丈為3.33米。)
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厭惡,這次來,李承乾就是一個參與者,尉遲恭和傅奕沒動,他也沒問。
不一會兒數(shù)十個軍士,抱著數(shù)具皮甲,刀槍十,弓弩十走了迴來。
其中一人說道
“稟將軍,我們在少林寺密庫發(fā)現(xiàn)了大量的甲胄,兵器和弓弩,這裏隻是一小部分,剩下的都在密庫。”
尉遲恭滿意的點點頭
“很好,你們先去清點。”
轉(zhuǎn)頭又對另一隊人說道
“王世充的寶藏找到?jīng)]有?”
聽到這話,主持臉更白了,寶藏的秘密隻有他們少林寺的主持知道,李二大大怎麼會知道的?
“稟將軍,找到了,佛像後麵有個暗門,不仔細(xì)找,還真找不到。”
尉遲恭咧開嘴拍了拍那名軍士的肩膀。
“走我們?nèi)タ纯础!?br />
李承乾跟傅奕也跟了上去,轉(zhuǎn)到佛像後麵,果然一個不起眼的小門出現(xiàn)在眾人麵前。
尉遲恭彎著腰,走了進(jìn)去,一進(jìn)入佛像內(nèi),大家都被震驚的了,這佛像竟然是空的。
裏麵堆滿了箱子,高度甚至達(dá)到了佛像的肚子。
而且一眼望去,不少箱子都是新打造的,想來是這些年少林寺斂財所得。
李承乾已經(jīng)沒有興趣打開箱子了,隻是圍著密室轉(zhuǎn)了一圈。
就在角落裏發(fā)現(xiàn)了幾個賬本。
裏麵清清楚楚的記載了少林寺有多少土地,商鋪和佃戶。
李承乾將賬本遞給傅奕,有些沮喪的說道
“傅大人,你說父皇每日都在考慮,怎樣讓百姓們過得更好,為什麼卻總有些人跳出來搗亂呢?”
傅奕翻開賬本,大致掃了一眼,歎了口氣
“每朝每代都有蛀蟲,這需要主君去分辨,處理,太子殿下,您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少林寺被徹底查封,一箱箱的金銀,一車車的兵甲被拉走。
這一切都有意的讓百姓看到,原本還想著鬧事的有心人,見到這一幕,都識趣的閉上了嘴。
沒見後麵還跟著被抬出來的冒著熱氣的血淋淋的屍體嗎?
長安,洛陽等地,也發(fā)生著同樣的事情,但戰(zhàn)亂剛過,哪個寺廟沒有幾副鎧甲的,刀兵更是常見了。
所以凡是被找上門的寺廟,都被查封了。
也不是沒有寺廟主持向外求救,長安城的主持就派人去跟蕭瑀求救。
但蕭瑀接到消息還沒趕過來的時候,人已經(jīng)被抓走了。
蕭瑀隻好匆匆跑到皇宮來麵見李二大大。
發(fā)絲有些淩亂的蕭瑀,剛在兩儀殿見到李二大大,王全就將一本奏折遞到了蕭瑀麵前。
等到蕭瑀看完,麵色有些灰敗,但作為一個虔誠的佛教徒,還是說道
“陛下,那些假和尚固然可惡,但也有真正的得道高僧,他們修煉己身,不受外物侵?jǐn)_,還請陛下開恩。”
李二大大並沒有迴答蕭瑀,而是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說道
“朕會考慮,但假借寺廟,逃避徭役,將田產(chǎn)送給寺廟,逃避賦稅者,朕要他們將逃避的都吐出來。”
蕭瑀知道,李二大大沒有直接下令殺掉這群人,已經(jīng)是心善了。
李二大大這邊辛辛苦苦攢家底兒,佛教那邊大口大口的吸大唐與百姓的血,是個人都忍不了。
長安城外,一處偏僻的小寺廟,裏麵隻有兩個和尚。
一個慈眉善目,但卻麵帶苦澀的老和尚,一個麵目清秀,麵帶憤怒的青年和尚。
“師傅,難倒我們就這麼看著佛門倒在我們麵前嗎?”
慈苦大師雙手合十,念了句阿彌陀佛。
“玄奘,老衲早就說過,贖罪券害人害己,他們不聽,還將我們趕了出來,隻是沒想到報應(yīng)來的這麼快。”
玄奘自然知道自己師傅說的是對的,但他還是不忍心看著自己心中的信仰就這麼崩塌。
突然他想到了自己這次迴來,不就是跟師傅告辭要去天竺求取真經(jīng)嗎?
玄奘從貞觀三年其就開始遊曆天下,甚至去過新疆等地,與人辯論佛法時,曾聽說天竺有大乘佛法,可普度眾生。
這次迴來,不就是跟師傅商量去天竺嗎?
於是玄奘有些激動的說道
“師傅,去天竺,那裏有大乘佛法,可普渡眾生,我們一起去。”
慈苦卻搖搖頭
“癡兒,不渡己身,何以渡人啊!你度化自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