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乾皇帝在禦書房,周邊無數(shù)太監(jiān)在忙碌著,來來迴迴的搬運著大乾書庫的書籍。
其中一些太監(jiān),則是飛速的翻看著古籍。
他們會把一些涉及魔性的書籍從裏麵篩選出來,交給大乾皇帝。
畢竟大乾如此多的古籍,若是想要找到能夠壓製魔性的辦法可不容易。
大乾皇帝一個人當(dāng)然不可能找得到,故而找了許多太監(jiān)幫忙。
看了許多,壓製魔性的辦法確實有,不過卻談何容易。
這種天人級別的能量,而且還作用於己身,想要壓製或者治療。
他找到的書籍要麼就沒有可行度,要麼就是他做不到。
如今這個局麵,或許也就隻有仙島的那位仙君,或者是大乾龍脈能夠做到了。
想到這裏的大乾皇帝皺了皺眉,煩躁到了極點,將手中書籍猛地一扔。
這動作可是嚇壞了那些太監(jiān),連忙跪退到了一邊,以頭碰地,不敢有任何的逾越。
大乾皇帝也知道,自己的這些憤怒沒有任何作用,畢竟都是一群下人罷了。
若是沒有其他辦法,那麼就隻能走一條路了。
而很快,李越就帶著蜀中的消息和霍家的要求前來覲見了。
在屏退那些內(nèi)侍之後,李越拱手,將大乾皇帝現(xiàn)在最在意的問題說了出來。
“稟陛下,屬下已經(jīng)查驗了蜀中消息,還有張將軍、霍家、六殿下以及路人提供的情報。
大總管恐怕已死無全屍了。”
大乾皇帝聽得這消息,鬆了一口氣,點了點頭,算是認(rèn)可了。
不論如何,大總管死了就行。
雖然大總管以前是他最得力的助手,兩人也有些感情。
但是在皇權(quán)麵前,這大總管也不過是工具罷了。
威脅到了自己,死了自然是好的。
就怕他沒有死,還是把自己太多秘密說了出來。
要知道,大總管可是知道自己許多計劃,甚至是知道自己被魔性入體的人。
不管是落入了誰的手中,都是相當(dāng)大的麻煩。
“老六人呢?”大乾皇帝靠在龍椅之上,看了許多古籍的他有些煩悶。
半躺在龍椅之後,閉著眼睛再次問道。
“六殿下已經(jīng)迴京,而霍家似乎並不在意。”李越見此,匯報道。
“嗯。”大乾皇帝聽得這話,揉著自己的眼睛,這和他想象的差不多。
畢竟霍家以武為尊,那些使用妖法的人,就如同猛獸一般。
遵從著叢林法則,茹毛飲血,而趙闕沒有修為,想讓他們支持的話,可能有些難度。
可霍家不支持的話,那麼大多數(shù)的人都隻會覺得六皇子沒有任何的希望。
那就隻能自己給六皇子一些助力了,起碼也不要一點點希望都沒有。
不然,八皇子在那些人眼中,就成了鐵板釘釘未來皇帝。
大乾皇帝“嗯”了一聲,等了片刻。
睜開眼睛,卻見著李越還站在原地,沒有離開,似有些話語還未說出來。
對於李越這種舉動,大乾皇帝當(dāng)然是有些不滿意的。
對於大總管或是趙高,李越卻沒辦法完全揣摩他的意思。
可是沒有辦法,趙高現(xiàn)在還在恢複傷勢,其他羅網(wǎng)之人,也沒有一個貼心的。
自己手下實在是找不到什麼適合人選,那些供奉院的人。
讓其打架還行,可是讓他們辦事,自己還是有些不放心。
就像大皇子造反那一日,供奉院的人都去滅什麼血魔。
實際上迴來之後,卻發(fā)現(xiàn)不過是一個假消息罷了。
左右來,大乾皇帝能用的,可能就隻留下李越一人了。
大乾皇帝見著能愣在原地的李越。
有些不耐煩喊道:“李統(tǒng)領(lǐng),你還有什麼事嗎?若是無事的話,那就退下吧。”
李越聽得這話,有些尷尬,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將霍家清單遞了上去。
這種東西不匯報,要是未來出了大事,可是會掉腦袋的。
於是他將霍天元話語又複述了一遍,不敢有絲毫改動。
大乾皇帝聽得這話,原本半躺的姿勢,立馬坐直了。
目光如炬,死死的盯住李越,似乎他就是霍天元一樣,想要用眼神將其殺死。
更是怒不可遏,要知道,作為皇帝。
誰敢這樣明目張膽的拿著自己把柄,就這樣同自己說話?
可這威脅,似乎自己還不能不吃。
大乾皇帝還是站了起來,從李越手中奪過了起雙手捧著的清單。
說是清單,實際是一個折子。
從兩邊展開之後,就是密密麻麻的文字。
上麵記述的自然就是霍家的要求了,這些東西看得是大乾皇帝可謂是觸目驚心。
“霍家...霍天元,如此欺我....”
大乾皇帝當(dāng)然明白的這是霍家在敲詐他,咬牙切齒的說道。
將手中的那折子用力揉成了一團(tuán),想要扔出去。
李越則是根本不敢抬頭看大乾皇帝的表情。
不過大乾皇帝捏緊之後,最後當(dāng)時停下了動手,最後緩緩的將那折子打開。
似乎是妥協(xié)了。
李越則趁此機會,稟告之後,就連忙退下了,他怕大乾皇帝發(fā)火,而自己會引火燒身。
這一趟去蜀中,可不是什麼好差事。
雖然吃了一頓好的,但是卻得了這種爛活,可劃不來。
而大乾皇帝則是開始,思考如何收集這麼多的錢財。
雖然大皇子造反,自己抄家也得了一部分。
但是大皇子造反,也是極其費錢的,大部分都已經(jīng)花了出去了。
抄家能留給大乾皇帝的並沒有多少。
至於那些武林勢力,同樣同大皇子切割了,表示大皇子造反同他們沒有什麼關(guān)係。
比如明教、嚴(yán)家之流等。
但是同嚴(yán)家不同,畢竟明教背後站在可能是武當(dāng)?shù)哪俏徽婢?br />
聽聞明教的兩位教主之一,就是那位真君徒孫。
現(xiàn)在大乾風(fēng)雨飄搖,大乾皇帝不想明目張膽的動明教。
可是嚴(yán)家不同,雖然他看起來同明教合作的勢力。
但他掌握的錢財實在是太多了。
可是大乾皇帝思來想去,還是嚴(yán)家比較合適,想要將嚴(yán)家家財納入內(nèi)帑之中。
這其中原因很多,最主要還是一個字,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