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懋卿得知嘉靖召見,當(dāng)即從都察院衙門到了西苑來。
進了無逸殿行禮之後,嘉靖問道:“惟中說你善於理財,對鹽法頗有見解,現(xiàn)在國用不足,你有什麼辦法啊?”
其實鄢懋卿的整理鹽政辦法是極為粗暴的,鄢懋卿認為,現(xiàn)在正鹽不行,而且這個問題是無法解決的。要想在正鹽鹽上搞什麼花頭,鄢懋卿認為要想短時間搞銀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加餘鹽的數(shù)量,進而增加餘鹽銀,鄢懋卿認為,現(xiàn)有每年六十萬兩的餘鹽銀完成有提升的空間。
他建議將餘鹽銀從每年六十萬兩提升到一百萬兩,這樣就可以增加四十萬兩的收入的。對於鄢懋卿的這個想法,嘉靖倒是讚同的,每年增加四十萬兩的收入,怎麼不好。
但是徐階的眉頭有些皺起,嘉靖問道:“徐閣老有什麼說的嗎?”
徐階本想說的,但是最後又搖了搖頭,並沒有說什麼。徐階很清楚,現(xiàn)在由於餘鹽、私鹽泛濫,正鹽本就難以銷售。鄢懋卿的這個辦法無異於飲鴆止渴。
本來按照嘉靖八年朝廷製定的規(guī)定,一引正鹽搭配二引餘鹽銷售。以兩淮為例,一引鹽不過五錢,按照鄢懋卿的計劃,最少要增加八十萬引鹽才行,且不論從何處去找這八十萬引鹽,八十萬引鹽銷往何處?何人來購買,到時候鄢懋卿肯定會攤派給鹽商的。
這些鹽商吃了虧,不想方設(shè)法在朝廷上給鄢懋卿製造麻煩才是怪事。徐階本想說此事的,但是後來一想既然鄢懋卿想去作死,那由得他去唄。嘉靖當(dāng)然能夠明白徐階的意思。
嘉靖隻是對鄢懋卿說道:“你將有關(guān)鹽法之事,詳細條陳奏來。”
鄢懋卿領(lǐng)命而去,嚴嵩當(dāng)日下直迴家之後,嚴世蕃有些憤怒的說道:“父親,景卿這是什麼意思?”
嚴世蕃生氣也是正常的,現(xiàn)在嚴黨本來就是風(fēng)雨飄搖之中,鄢懋卿這個時候要去巡鹽,這本來就是跟嚴黨拉開距離的意思。
嚴嵩說道:“且自由他吧!”現(xiàn)在有這個心思的,也並非鄢懋卿一人,現(xiàn)在很多嚴黨中堅都在考慮改換門庭的事情了,鄢懋卿想借為嘉靖斂財上位,這也是人之常情,嚴嵩也能理解。而且嚴嵩並不認為鄢懋卿能夠通過這種方式上位成功。
食鹽的暴利,嚴嵩豈能不知?但是嚴嵩執(zhí)政以來,就算是再困窘,都沒有想過去打鹽法的主意,就是因為其中的幹係甚大,到時候遭到反噬,嘉靖都保不住,圍繞著食鹽,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利益集團,不光是東南士紳,晉黨也參與其中,其中的關(guān)係是盤根錯節(jié),嚴嵩都不敢輕易去動的。
嚴嵩說道:“現(xiàn)在鹽法的癥結(jié),乃是積滯無所售,鹽法壅不行。而景卿之所為,乃是舍本逐末的取巧之舉。”
嚴世蕃怎麼會不知道鄢懋卿想幹什麼,鄢懋卿隻想通過增加餘鹽銀來滿足嘉靖的需要,但是其中的厲害他完全缺乏足夠的預(yù)計,這鹽政要是那麼好解決的話,哪裏輪得到他鄢懋卿,曆任的戶部尚書,如方鈍、賈應(yīng)春等人,在鹽政暴利的情況下,都不敢去動,鄢懋卿也是瞎了心了。
其實嚴世蕃不用想就知道,鄢懋卿想從哪些地方打主意,除了餘鹽銀之外,就是工本鹽和割沒餘鹽銀了,其中的重點是割沒餘鹽銀,所謂割沒餘鹽銀,就是鹽商在鹽場支取食鹽出場時,由鹽運使批驗所檢驗,超出鹽引數(shù)量的那部分食鹽,本來應(yīng)該被即行沒收。至正德、嘉靖時,割沒餘鹽準許商人納價,不予沒收。
這筆銀子被存在鹽運司中,以十萬兩為限,達到十萬兩就要交解戶部,鄢懋卿正是想利用這筆銀子,來收買灶戶生產(chǎn)的餘鹽,被朝廷購買的這部分餘鹽,就成為了正鹽,用於開中,剩下的餘鹽仍舊準許商人購買。
要想提高朝廷的鹽稅收入,要麼提高引價,要麼加大投放的鹽引的數(shù)目,漲價是不現(xiàn)實的,一旦鹽引漲價,那是要出大事的,就算鄢懋卿敢提,嘉靖也絕不會答應(yīng)了,那就隻能增加朝廷銷售鹽引的數(shù)目了。
嚴世蕃估計,鄢懋卿肯定會要求商人在每引正鹽外還要附帶一定的餘鹽出場販賣,同時增加工本鹽和餘鹽印數(shù)以增加朝廷的收入,但是鄢懋卿沒有想過的是,這樣做會使得朝廷的鹽政更加困難。
一時的收入當(dāng)然是增加了,朝廷大規(guī)模的發(fā)引,根本沒有考慮鹽場的實際生產(chǎn)能力,要知道,按照鄢懋卿的計劃,要增加八十萬引的餘鹽,就意味著同時還要增加四十萬的正引,而為了從灶戶手中的收購著八十萬引的餘鹽,又要增加多少的工本鹽,加起來何止二百萬引,相當(dāng)於朝廷一下子增發(fā)了三分之一的鹽引。
他鄢懋卿又不是神仙,哪裏變得出來這麼多鹽?最後的結(jié)果無非就是兩個,一是商人交了銀子,拿到了鹽引,卻無法從鹽場支取到鹽,他們手中的鹽引實際上候支的是若幹年後才能生產(chǎn)出來的食鹽,引目填積的局麵就會更加嚴重,本就困頓不堪的鹽政更加難以為繼了。
二就是鄢懋卿為了兌現(xiàn)鹽引,隻能玩命的逼各級鹽政官員們,官員們也變不出鹽來,最後的朝廷瞎整的惡果全部由這些本就不堪重負的灶戶們承擔(dān),隻會造成灶戶的大規(guī)模逃亡,甚至?xí)l(fā)民變。
嚴世蕃將自己的看法說了之後,嚴嵩笑笑說道:“那時候恐怕與老夫沒什麼關(guān)係了。”
嚴嵩現(xiàn)在隻想平穩(wěn)的交班就行,鄢懋卿想自立門戶,就由他去就行,搞出了亂子,那會也該徐閣老來收拾這個爛攤子,與他嚴嵩何幹?
嚴世蕃說道:“父親,可是長蘆鹽場現(xiàn)在在裕王殿下手中,景卿想總理鹽政,恐怕是想將兩浙、兩淮、長蘆、河?xùn)|四鹽運司都統(tǒng)管的。”
嚴嵩冷笑著說道:“他恐怕打錯了算盤,老夫不會如他所願的,長蘆既然是殿下在管,豈能由他胡亂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