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昌安很清楚,論起攻城守城,官軍是他的祖師爺,尤其是官軍還擁有大量的火炮,這是覺昌安很難抵抗的,自己這個所謂城寨,遠遠不能和大明的城寨相比,想憑借城寨抵擋大明官軍無異於癡人說夢。
不過覺昌安並非完全沒有後手,覺昌安問自己的兒子塔克世道:“索倫部聯係上了嗎?”
塔克世說道:“索倫部願意出兵助我。”
這也是覺昌安的後手之一,索倫部分布於黑龍江上、中遊流域和精奇裏江流域, 以及外興安嶺南的廣大地區,他們並不是女真人,而是契丹人的後裔。
據傳說,遼國時大量的契丹人遷至黑龍江上遊進行駐防、遊牧、狩獵。後來女真興起,這些契丹人也沒有離開此地,長久生活在黑龍江流域及邊疆的契丹人也不想遷往故土,後來耶律餘睹因被金國朝廷懷疑謀反,引發了大量契丹人慘遭殺害,契丹人為逃避殺戮被迫出逃,逃往外興安嶺的山林草原中生活,也不願遷徙,就形成了現在的索倫諸部。
這些索倫人繼承了契丹人的勇武,尤其是馬上功夫,遠遠強於女真人,即便是蒙古人也不是他們的對手。
覺昌安很清楚,索倫部是一股強大的力量,索倫人驍勇善戰,就是野人女真也不是他們的對手,所以覺昌安對他進索倫部籠絡、安撫、給予大量的財物。
對於索倫人,覺昌安利用他們零散居住的特點,恩威兼施,撫征結合,凡是臣服者,善言撫慰,飲食甘苦,一體共亡。凡是反抗者,武力征討, 掠奪財物,淪為奴隸,在這種情況下,索倫部大部分為建州左衛所用。
據塔克世所稱,他從索倫部拉來了六千精壯之士,他們都是擅長弓馬的勇士。覺昌安大喜,不僅動用老本對這些索倫勇士加以犒賞,同時將建州左衛中善於騎射的四千人也調給塔克世,這樣塔克世就有一萬人了,覺昌安認為,若是塔克世能夠發揮這一萬人的作用,截斷官軍糧道的話,那建州左衛就此翻盤,也未可知。
塔克世曾是王杲部將,頗有膽略,屢隨杲犯明邊,善於指揮騎兵,而且熟悉官軍戰法,又是自己兒子,覺昌安對他當然是很放心的,同時覺昌安還派人給打來孫送信,請求支援。
再次收到覺昌安求援的打來孫明白,自己現在必須要有一點動作了,若是自己就這麼坐視覺昌安被大明剿滅的話,不僅女真人會認為自己不可信,自己麾下的蒙古人也會認為打來孫過於怯懦,蒙古人以勇悍聞名,討厭懦夫,之前打來孫東遷就被很多人認為是畏懼俺答,影響了他的聲望。
現在若是再加上一個畏懼大明官軍的話,對於打來孫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打來孫必須有所動作,但是具體是什麼動作,還需要深思,真的派兵去營救覺昌安,在打來孫看來就太過於愚蠢了,打來孫認為,現在大明大軍雲集,必欲置覺昌安於死地,自己這個時候派兵去直接營救覺昌安,無異於作死,而且和大明作戰,對於打來孫來說沒有任何好處,何必為了女真人去犧牲蒙古人,打來孫可沒有這麼傻。
但是不出兵又有些說不過去,畢竟覺昌安現在是打來孫的盟友,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不過打來孫想到的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廣寧邊牆外集結部眾,作出一副要南下襲擾廣寧的態勢,既可以吸引官軍的注意力,為覺昌安減輕壓力,履行自己作為盟友的義務,又可以不用和大明正麵交戰,簡直是機智如我。
於是打來孫集中了兩萬餘部眾,南下廣寧方向,作出一副要南下入寇的態勢。打來孫的部眾渡過遼河,威逼廣寧。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汪道昆和戚繼光這裏。
汪道昆於是召集諸將,商量對策,汪道昆問道:“現在北虜陳兵數萬於廣寧邊牆外,諸位以為應當如何應對?”
廣寧乃是遼東重鎮,輕忽不得,現在打來孫率兵南下,很明顯是想吸引官軍的注意力,為覺昌安分擔一些。不過無論是戚繼光、李成梁還是黑春都認為打來孫不敢真的動手。
原因很簡單,現在並不是打來孫部南下的好時機,草原部落南下,和天候有很重要的關係,因為他們必須要依靠戰馬,而現在正是馬匹發情的時候,並不適合用兵,馬發情的時間主要受季節影響,通常在每年的3月至6月進入發情旺期,7月至8月由於酷熱發情減弱,直到深秋才進入乏情期?。
現在正是馬匹發情的時候,對於牧民來說,這個時候是很重要的,母馬盡早受孕,才能盡早的產下小馬駒,小馬駒越大,就越有可能度過嚴冬,一旦錯過了日子,大量的小馬駒是很難度過草原的嚴冬的。
這個時候用兵,對於草原民族來說,會影響馬匹產仔,而且他們的馬匹不像官軍的戰馬大多數都是閹割了的,發情的馬匹可不好控製,打來孫作為蒙古人,應該是很清楚這一點的,這個時候用兵,可不符合蒙古人的一貫特點。
汪道昆說道:“既如此,那就不如索性不去管他,準備收拾覺昌安。”
在汪道昆看來,此行的主要任務就是收拾覺昌安,而不是打來孫,既然打來孫隻是虛張聲勢,官軍也沒必要和他玩,直奔主題才是真的。
但是戚繼光等人顯然不是這麼認為的,打來孫都送到家門口來了,不收拾他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去歲襲擾大明,可是也有打來孫的一份,而且收拾他就隻用出動騎兵就行了,李成梁麾下的一萬騎,加上黑春麾下的五千騎,戚繼光再從薊鎮各部中抽調五千騎,就足夠對付打來孫了。
但是汪道昆認為,用兵大事,他不能擅自做主,畢竟朱載坖的聖旨中可沒有要他收拾打來孫的話,所以官軍一麵機動到廣寧,汪道昆一麵上疏朱載坖,用急遞請求朱載坖聖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