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除了這些事情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緬甸、夷洲、哈密、大寧的移民問題,現在經過朝廷的整頓之後,北方的流民減少了很多,現在的問題是百姓不夠了,倒不是說大明沒有人了,對於大明來說,人口依然是有的,尤其是在北方,很多的百姓依然生活的很困難。


    但是地方州縣的官員並不願意百姓大量的移民走,因為朝廷對於州縣的考核中,錢糧始終是最大的方麵,對錢糧找誰繳納?還不是得處在百姓的頭上,要是百姓大量移民走了,官員的考績就無法完成,在現在的吏部考成中,要是連續三年得了下等,那是要被降調的。


    為了自己的烏紗,官員們當然不願意百姓遷走了,不僅是官員們不願意,地主士紳們也不願意,之前是百姓們多,土地少,地主們不愁找不到佃戶,但是隨著朝廷大量的向遼東、大寧等地移民,山東、河北、河南等地的流民大量的被朝廷遷移到遼東、遼南去了,原本在京師附近的大寧都司諸衛也搬遷到了遼河河套去了。


    現在北方人地矛盾已經得到解決了,同時朝廷在天津、順天府興辦的大量工場也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些都導致直隸、山東、河南等省份的勞動力不足,地方官員紛紛向朝廷上疏,請求暫停向遼東等地的移民。


    不僅是北方,在南方也是如此,由於海上貿易的開展,整個南中國的經貿往來特別活躍,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布匹都是非常暢銷的貨物,大量的勞動力進入各種工場之中,這使得大量的百姓從農村進入工場之中,對此很多地方官員都感到極為憂慮。


    不少人在給朱載坖的上疏中都認為大量的百姓舍本逐末,會導致大明的糧食生產出現問題,因為江浙等地原本就是大明的糧倉,現在對於大明來說蘇鬆的百姓認為進入工場做工比種田要掙得多,所以大量的勞動力都湧向城市,蘇鬆等地已經從糧食的出產地變成了糧食的進口地。


    很多大臣們對於此事是極為憂慮的,他們認為糧食是最重要的物資,一旦沒有糧食,到時候是要出大事的,商賈百姓短視,朝廷不能短視啊。


    尤其是對於夷洲的經略,進行的並不順利,福建等地的百姓對於移民沒什麼興趣,塗澤民這麼多年也僅僅向夷洲移民了一萬戶,在夷洲也隻設立了兩縣加以管轄,現在很多官員都上疏朱載坖,對於現在大明可能出現的糧食危機深感憂慮。


    這可不是小事,糧食問題絕對是大事,朱載坖命令巡撫浙江都禦史蔡國熙和巡撫南直隸都禦史楊繼盛,調查此事,收到朱載坖的命令之後,蔡國熙和楊繼盛立即詳細調查了相關的情況,隨後向朱載坖上疏了。


    現在浙江和南直隸,確實出現了百姓不願意種糧的情況,因為種桑養蠶甚至是種植棉花的收入都比糧食要高的多,同時大量的百姓從農村來到城市,脫離了土地,也導致浙江、南直隸等處的糧食產量下降。


    與糧食產量下降相對應的就是糧價的上漲,現在蘇鬆等地的糧價已經漲到了每石六錢四分的高位,這還是最近蘇鬆風調雨順的情況下,要是一旦發生災荒,糧價立即就要暴漲的,所以楊繼盛和蔡國熙也認為這種情況要加以幹涉才行,他們上疏朱載坖,請求朝廷要對這種事情采取措施,畢竟蘇鬆等地是大明的糧倉。


    對於糧價的上漲,朝廷的反應還是很快的,不管是內閣還是戶部等有司衙門,迅速的上疏朱載坖,要求重視此事,查明現在浙江、南直隸的糧食生產情況。


    很快在朱載坖的上諭下,戶部行文蘇州府、常州府、鬆江府、嘉興府、杭州府、湖州府六府,要求當地衙門排查各府州縣糧食種植的情況,查明糧價快速上漲的原因。


    朱載坖也和內閣、戶部還有東南出身的官員討論東南糧價快速上漲的原因,其實朱載坖很清楚,糧價快速上漲的原因主意就是兩點,開海之後,大量的白銀湧入大明,導致通貨膨脹,現在不僅僅是糧價在漲,各種商品也都在漲價,隻是糧食的漲幅最大罷了。


    還有就是大量百姓湧入城市打工,放棄了土地,農村的土地,即使在耕種的,也是種植桑蠶和棉花的多,畢竟這兩樣可以獲取更高的收益。


    南直隸州縣的奏疏也很快到了朱載坖的案頭,和朱載坖猜想的差不多,東南府州糧食產量減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糧食播種麵積的減少,太倉奏報:耕地宜稻者十之六七,皆棄稻種花。


    鬆江府和附近州縣的情況就更加惡劣了,鬆江府上海縣和嘉興府崇德、桐鄉一帶,稻田麵積的減少也主要是受棉花種植的排擠,沿海官民軍灶共墾田大約200萬畝,其中大半用於種棉。


    鬆江府在奏報中稱:“吾邑地產木棉,行於浙西諸郡,紡織成布,衣被天下,而民間賦稅,公私之費,亦賴以濟。故種植之廣,與粳稻等。”


    鬆江府的棉花播種麵積已經達到了鬆江府田地麵積的一半,除了棉花之外,桑蠶也會影響糧食的播種,不過和棉花比起來,桑蠶的影響要小的多。


    嘉興府除崇德、桐鄉外,秀水縣養蠶之風亦很濃厚,三至四月間因村婦多養蠶,故當地俗稱四月為“蠶月”,湖州府的桑蠶養殖更加興盛,農家歲計,唯賴以蠶,蘇州府吳縣、昆山、吳江一帶, 養蠶之家亦不少,尤其是吳江縣,有“蠶桑盛於兩浙”之諺,養殖桑蠶雖然不占用耕地,但是對於人力的需要是極大的,也會影響到糧食的耕種。


    經過統計,僅蘇州、鬆江兩府,比國初種植水稻的麵積就減少了七百萬畝,相當於減少了五分之一的耕種麵積。不僅是水稻的減產,蘇鬆等地的小麥也大量的減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隆慶中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休息的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休息的雲並收藏隆慶中興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崇阳县| 正宁县| 丹巴县| 青阳县| 基隆市| 百色市| 黄浦区| 宣武区| 广饶县| 张家界市| 吉木乃县| 鸡东县| 汶川县| 娱乐| 弋阳县| 衡山县| 仲巴县| 灵台县| 建湖县| 乐清市| 麻城市| 上饶县| 曲靖市| 依兰县| 绥芬河市| 怀柔区| 柳江县| 汨罗市| 岱山县| 和静县| 浦北县| 青浦区| 景泰县| 岳普湖县| 永仁县| 成武县| 宁河县| 富源县| 马尔康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