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當地的學?纯础!崩枋¢L陰著臉說道。
雖然已經有心理準備,可當黎省長看到眼前這貧困的小鎮時依舊有些不悅,特別是還當著李煥的麵。
眾人自然也知道黎省長此時的心情不算太好,當即默默地領著黎省長一行人前往當地的學校。
一行人還未到學校,就看到不少人正在學校門口進行著大掃除,估計是接到電話臨時組織過來的。
校長看到人群過來,此時已經顧不得許多了,趕緊讓身旁的人收起掃把各自散去,隻留下掃了一半的學校大門口。
黎省長冷著臉和校長點了點頭,接著進到學校內部,一行人見狀誰也不敢說話,隻能一路默默地跟著黎省長走進校園。
當然與其說是校園,其實就是幾棟簡單的紅磚房,窗戶的玻璃早就不見了,為了擋風,隻能用幾塊透明的塑料布臨時頂替一下。
教室裏麵的座椅板凳也是破舊不堪,甚至有不少孩子搬了幾塊紅磚頂住缺腿的桌子,防止桌子倒掉。
孩子們看到有人過來檢查,紛紛朝李煥一行人投來好奇的目光,注視著李煥這群不速之客。
李煥也看到了這群孩子們,個個衣著臃腫,雖然已經是初夏時節,可依舊穿著冬日的棉襖,甚至有幾個小孩子的衣袖間還露出些許棉絮。
教學的老師還想再強調一下紀律,可一看到自己的校長也跟著黎省長一行人身後不敢說話,當即明白這是有大領導下來,一下子也有些不知所措起來。
黎省長見狀也並不多言,直接穿過立著一個破舊籃球架的操場來到學校食堂裏。
食堂裏兩個大師傅正準備著孩子們的午餐,一籠一籠的饅頭已經蒸好,當然除了大饅頭,還有兩個菜,一個是煮南瓜,一個是炒豆芽。
至於所謂的肉和蛋,那根本不見蹤影。
縱使是再脫離一線,黎省長也知道自己剛才被忽悠了,剛才所看到的那一幕是高林縣精心準備的,而眼前這個學校的場景才是高林縣小學教育的真實情況。
什麼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都是狗屁。
虧自己剛才還對高林縣的領導們稱讚有加,可轉眼間就被打臉。
“你們誰能給我一個解釋?”黎省長掃過人群後厲聲問道:“我記得省裏麵已經多次強調要保證義務教育,對於這些存在風險的教學樓為什麼不修繕?孩子們上課的桌凳為什麼不換新?孩子們的午餐為什麼不見蛋白質?”
“黎省長,你聽我解釋,高林縣的經濟情況你是知道的,而平林鎮的情況尤為特殊,交通困難,經濟條件極差,我們縣裏麵多次想解決,可由於實在拿不出這筆錢來!备吡挚h的縣長硬著頭皮解釋道。
可以說剛才高林縣的領導們有多長臉,那現在高林縣的領導們就有多狼狽,誰也沒想到李煥會提出來到這鬼地方走一趟,搞得大家狼狽不堪。
“讓李總見笑了!崩枋¢L雖然知道高林縣的人在胡說八道,可為了顧忌他們的麵子也為了顧忌一下自己的麵子,隻能對李煥強撐著笑意說道。
“沒事,既然來了就要看到最真實的情況!崩顭D了頓後接著說道:“看到這裏的孩子們如此困難,我實在於心不忍,威勝能源會捐助兩百萬,用於改善當地的教育!
黎省長一聽這話倒是輕鬆了許多,打臉歸打臉,如果能讓李煥捐款,那對改善本地孩子們的困難也算是好事一樁。
一旁高林縣的領導們紛紛對李煥的捐款表示感謝,並表態一定會把這筆捐款用到實處。
“哦,用到實處?”李煥等的就是這句話,當即對著幾人反問道。
“李總放心,這筆錢我們一定用到實處,誰敢動這筆款子,那是喪良心,要斷子絕孫的。”高林縣的領導們就差拍著胸脯保證道。
“好,果然是為民辦事的好官!崩顭ㄐα诵︶峤又f道:“那你們是不是解釋一下,三天前的那筆捐款是怎麼迴事?”
黎省長這時候也聽出了一些不對勁來,愣了愣後對著高林縣的領導們質問道:“怎麼迴事?”
可高林縣的領導們哪裏說的出來,自己剛說了誰動捐款誰就斷子絕孫,總不能立即就打自己的臉吧?
見高林縣的領導支支吾吾的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李煥索性就直接說道:“黎省長,五天前我路過高林縣時,剛好碰到了自己的一個大學室友,這個室友拋棄了南方優渥的生活選擇到這大西北來支援建設,我看到他一臉滄桑的樣子就問他這值得嘛,黎省長知道他是怎麼迴答我的嘛?”
黎省長搖了搖頭,李煥笑了笑後接著說道:“他說為了信仰,一個黨員的信仰!
“我當時深受觸動,原來在這個時代,依舊有人記得信仰兩個字,所以當時就讓我成立的慈善機構給高林縣捐款了兩百萬,用於改善當地的教育情況!
“這次返迴路過,我本想問問我那同學,那筆捐款到沒到位,到位後打算怎麼用。”
“可我那同學卻告訴我,兩百萬的慈善款在打進高林縣賬上後,隔天就劃走了一百萬,至於這一百萬用到什麼地方去了,那就要問一問我們高林縣當地的幹部!
“哦,對了,挪用慈善款的事情應該不會被斷子絕孫,畢竟老天爺可沒這麼長眼!
李煥說完這番話後直接掏出煙盒點燃了一根香煙,自己該說的話已經說了,那接下來就得看黎省長怎麼處理了。
黎省長聽完李煥這番話,臉都黑的不像樣子了,雖然對於李煥這麼搞突然襲擊有些不滿,可歸根結底還是高林縣的這幫人不爭氣。
連慈善捐款都要挪用,而且是用於改善當地教育的慈善款,這些人也敢打主意,簡直是膽大包天。
再加上剛剛看完這個破舊小學,看到這些孩子們隻能擠在破爛的教室裏上課,吃的還是南瓜和豆芽,黎省長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