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注視司馬懿,他這次倒是想要聽聽看赤壁之戰(zhàn),司馬懿看法,有一句話叫做集思廣益,他也好做一個總結(jié)。
他笑著說道:“仲達(dá),朕還是那句話,隻要你說的。是你自己個心裏想的,是你覺得真實的,朕是不會治你的罪,你說吧。”
“皇上,赤壁之戰(zhàn)您之所以會以失敗告終,是因為看上去皇上的兵馬,六七十萬,孫劉曹三軍,二三十萬不到,但是他們的心是齊的,古語有雲(yún)人心齊泰山移。他們心在一塊,皇上短時間內(nèi)想要消滅孫權(quán)他們,無異於癡人說夢。”司馬懿道。
王興點(diǎn)點(diǎn)頭,道:“繼續(xù)說下去,朕覺得你的話,應(yīng)該還沒有表達(dá)完吧!”
“赤壁之戰(zhàn),不能夠說是皇上兵力不強(qiáng),也非皇上指揮不當(dāng),而是天象所致,在北邊皇上雖然得到人心,但是南方百姓,深居南方,他們對於皇上並不了解,他們覺得皇上性格起伏不定,他們覺得皇上是否是好的統(tǒng)治者,他們自然是靠攏曹孫劉。這就是皇上失敗原因,短時間內(nèi)皇上想要征服天下,是很困難,因為皇上要打?qū)O權(quán),曹丕劉備不會袖手旁觀,攻打劉曹,孫權(quán)也不會袖手旁觀,因此臣判斷,十年之內(nèi),皇上很難一統(tǒng)天下,皇上三思。”司馬懿說道。
典韋生氣道:“仲達(dá),難道我們就這麼看著,什麼也不做,那樣下去恐怕不妥當(dāng)吧!”
典韋的話,其實不過是王興的暗示,他隻是傳達(dá)一個問題,畢竟王興不是傻子,他是不會真的按兵不動,他誌在天下怎麼可能什麼也不做。
“忠義王,我們並不是什麼不做?我們要做的就是靜觀其變,赤壁之戰(zhàn)已經(jīng)消耗我軍部分實力,所以我們要想一統(tǒng)天下,隻能夠隱忍,暫時發(fā)展國力,安定民生,等待天下發(fā)生改變,皇上可以派遣一個上將,就可以統(tǒng)一南北,畢竟劉備他們可是不甘寂寞。”司馬懿分析道。
王興微微一笑道:“急攻則同心進(jìn)取,寬忍則必生內(nèi)亂。仲達(dá)你真是智者。沒有想到這個天下還有第二個人,把天下局勢看的如此透徹,讓我佩服啊。”
聽到有第二個人有這樣的想法,這讓司馬懿覺得大唐危險,如果真有這樣的人存在。那對於唐朝可不是好事。
司馬懿道:“皇上此人是誰,留著此人在,皇上寢食難安,皇上應(yīng)該早點(diǎn)做出決斷。”
“司馬先生言之有理,這個人如果還在,對於我大唐危險可是很大,皇上需要早點(diǎn)出手,以防萬一。就算派出殺手,也要保證我大唐長治久安。”典韋道。
典韋司馬懿的話,讓王興感動,他覺得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兩個人對於大唐還是挺忠心的,不然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他現(xiàn)在感動。
王興笑道:“兩位愛卿對於我大唐可以說是赤膽忠心,因此,我勸不要激動,至少這個人身份就威脅不了大唐,這個人就是朕,朕也覺得是下我大唐很難統(tǒng)一。既然如此,幹嘛不讓這個局勢短暫混亂,讓這群人好好爭鬥一下,這對於大唐可是一個好事,你們說是吧!”
王興很聰明避免君臣之間誤會,並安慰他們,可見他的心術(shù),是越來越厲害,畢竟皇帝真的不是普通人可以做的。
“皇上高明,皇上英明。”二人說道。
就在三人討論事情時候,襄陽的敗報送到了他的麵前。他看到消息,立刻準(zhǔn)備迴去召開朝會。不過當(dāng)務(wù)之急,還是先著手迴宮。他道:“兩位愛卿,待會準(zhǔn)備參加朝會。朕先迴去。”
此時,看著王興表情,二人盡管心裏在猜想什麼,但是還是說了一句諾。
朝廷上,王興坐在龍椅上,享受百官朝拜,他們道:“臣等拜見皇上,皇上請安。”
王興笑道:“哈哈,諸位愛卿免禮平身,諸位愛卿,可知道朕找你們什麼事情嗎?”
他們心裏暗罵知道個屁,你把我們找過來,一句話也不說。還是讓我們猜,我們能夠知道個球,你當(dāng)我們是神呢?盡管心裏一陣大罵,表麵上這群人還是一臉恭敬。
他們道:“皇上找臣等,肯定是國家大事,臣等雖然不知道,但是臣等覺得,事情肯定不簡單,不然皇上不會如此。”
王興誇讚道:“諸位愛卿。真的是聰明,沒錯,這次找你們是有重要情報,襄陽丟了。”
襄陽丟了,皇上怎麼心情不錯,這讓群臣搞不清楚,尤其是鍾繇,看到皇帝的表情,他有些摸不透皇帝想法。
鍾繇道:“皇上,襄陽丟了,臣看您的心情不錯,這是怎麼迴事?臣有些弄不懂。”
“是啊!皇上,襄陽丟失這可是又一大悲哀的事情,您怎麼心情如此。”徐晃道。
司馬懿道:“皇上襄陽丟失,皇上肯定是氣極反笑,皇上肯定是受到刺激。不然,皇上不會這樣的。”
典韋道:“你們別亂猜,皇上這樣肯定是有原因,皇上肯定是有情況,皇上要不要叫太醫(yī)。”
王興擺手道:“諸位愛卿,朕不是氣極反笑。也不是受到刺激,我們在襄陽喪且丟盔棄甲,潰不成軍,可是襄陽,竟然在這麼長時間丟失,難道朕不應(yīng)該開心嗎?你們可知道,襄陽丟失到了誰的手裏。”
王興的話一旦問起,這句話他們就不好說了,要說知道不就表現(xiàn)得比起王興還要聰明嗎?可要是不迴答,就有欺君之罪。因此他們還真不好迴答。不過有一個人,卻有膽子迴答,那就是大將典韋,王興最信任的人。
“皇上臣等不知,不知道襄陽丟失在誰的手裏。”典韋問道。
典韋的話一問,王興笑道:“朕告訴你們,襄陽丟失在劉備手裏。丟給劉備可是一個天大的好事情哦!哈哈,想到這裏朕就開心。”
王興的表情,讓在場的人有些搞不明白,他們道:“皇上,臣等不明白,還請皇上明示。”
“諸位愛卿,朕先不迴答這個問題,朕問你們劉備與曹丕誰強(qiáng)誰弱,丟給誰好丟給誰不好。”王興沒有迴答問題,反而托問他們道。
在場的人,華歆首先道:“皇上意思,丟給劉備好,劉備雖然是大漢宗親,但是實力上,比不過曹丕,劉備一旦占據(jù)襄陽,曹丕心裏肯定會不樂意,畢竟曹丕一直把襄陽當(dāng)成自己的,看來很快就會有好消息。”
“華先生說的不錯,襄陽之地屬於荊州的咽喉。也是我們控製荊州重要的地盤,他的丟失對於我們可以說是壞事,可是要看他丟在誰的手裏,臣覺得丟給劉備好,劉備得到,曹丕心裏肯定不開心。我們正好可以坐山觀虎鬥,嘿嘿。”陳群冷笑道。
陳群的反應(yīng),是所有王興手下最想看到的,他們是王興心腹,最想看到利益最大化,如今荊州襄陽丟失已經(jīng)是現(xiàn)實,說廢話是沒有用的,因此他們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劉備與曹丕相互爭鬥,這樣才好坐收漁人之利。
“皇上英明,一根骨頭兩狗相爭,柔弱一旦得到,強(qiáng)壯那隻怎麼可能甘心,尤其是襄陽還是荊州咽喉,如果劉備占據(jù)襄陽他就控製荊州,可對於他來說並不是好事,因為他的實際根本是配不上荊襄九郡,他這樣就會得罪曹丕,曹丕是不會讓他控製荊州,因為這樣他就沒有立足之地,而我們可以利用襄陽,讓他們相互爭鬥,局勢可是大大有機(jī)可乘。”司馬懿道。
王興笑道:“哈哈,諸位愛卿,朕就是這個意思,我們在荊州喪且損兵折將,襄陽丟失對於我們來說,可是一個好事。起碼我們的人把他襄陽丟給了劉備,劉備勢力比不上曹丕,他們肯定會在襄陽發(fā)生內(nèi)鬥。這對於眼下我們來說可是好事,我們可以靜觀其變,讓兩股勢力自相殘殺,我們好坐收漁人之利。”
王興想法獲得了在場的人支持,隻是有一個問題。賈逵提醒出來,他道:“皇上,諸葛亮可是異於常人的,您說他會不會把襄陽讓給曹丕,要知道諸葛亮很難纏的。”
王興笑道:“這就說不準(zhǔn),我們在這裏說再多也是沒有用的,不過至少我們可以肯定,劉備與曹丕不會再向以前那樣,和睦相處,畢竟劉備就算是最後把襄陽還給了曹丕,對於我們來說目的也是達(dá)到了,起碼他們都是各懷鬼胎,這可是天大的好事。”
“皇上聖明,皇上我們下一步,應(yīng)該如何操作,還請皇上明示。”群臣問道。
這是最關(guān)鍵的問題,也是王興展開朝會,最關(guān)鍵的時刻,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弄,王興一時陷入沉思。
王興說道:“這個問題問的最關(guān)鍵,從現(xiàn)在開始,我大唐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既然我軍已經(jīng)失敗,再發(fā)展軍事戰(zhàn)爭,我軍到頭就是贏了,對於朕可不是好事。因此,不如暫時停止軍事,放鬆警惕,讓天下諸侯,以為朕停止入侵,失去鬥誌,他們就會更加輕敵,這樣對於我唐朝可是很有力的。所以盡快拿出方案,發(fā)展民生才是關(guān)鍵的。”
王興很聰明,他的聰明舉措,讓人挑不出毛病,他們道:“皇上真是睿智,這樣就會讓很多人看不透皇上。皇上英明神武,臣等心服口服。”
“行了,著手下去擬定計劃,朕不想聽你們說一些沒有用廢話,阿諛奉承,這樣對大唐可不好呢?行了退朝吧!”
王興說完,在場的人都下去,接下來到底會發(fā)生什麼事情。這就不清楚,不過好戲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