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腿而坐的儀琳一身僧袍,頭上的道髻此時卻熠熠生輝。
見其腦後浮現的一圈宛若實質的佛光。
但臉上卻沒有呈現佛家的慈悲苦相,而是一副輕鬆悠閑的模樣。
雖然腦後是實質的佛光,但身上的氣質,卻越來越與玄門近似。
見到這一幕孔武心中也是有所疑惑。
有些看不懂自己媳婦兒修的到底是佛是道。
當然他不是沒有懷疑過,儀琳心中是有佛道雙修的種子。
可是據他前世,博覽群書所學到的知識。
隻要不是主角,佛道雙修和陰陽雙修有異曲同工之妙。
修煉此法之人不是修成了瘋子,就是大反派。
莫非我娶的媳婦兒還是位女頻大佬?
關鍵也不太像啊!自己倒是挺有男頻主角的樣子。
不戒和尚醒來後,就朝著孔武嘿嘿的笑,不過笑容在其油膩的臉上略顯猥瑣。
倒是孔武幾人醒來,將此地不能相互交流功法之事,告訴醒來的眾人。
所以眾人雖然心中有喜悅要分享,可卻強忍著並未開口。
當然他們也不是愛他人說什麼就信什麼的人。
每一個都在心中試探一番,但都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那一絲不安的悸動。
這才相信了孔武的話。
當眾人都醒來時,內景之中隻剩無根生一人還深陷在頓悟之中。
孔武見劉得水一臉激動地向自己點點頭,心中也很是激動。
畢竟自己這個徒弟當年手臂出事,做師傅的身處三一門這種頂尖門派。
手中的手段又如此之多,卻連一條手臂都治不好。
甚至差點讓徒弟自己廢了一身所學,去治療好自己的手臂,當個正常人。
如今見劉得水點頭,他這個當師父的,心中也算一塊大石落地。
見和自己一起來的幾人全部都有所領悟,並且醒了過來。
孔武當即開口,金色的身影發出宛如威嚴神音,讓人心中不由遵守,不敢輕易違背。
“既然諸位都已有所感悟,不如我等先行退出內景。”
說完這話之後,孔武也不待眾人反應。
泛著金光宛如高坐雲端的仙神身影,在內景中消失不見。
不過在眾人未注視到的時候。
原本被無根生《神明靈》隔在外界的火球。
瞬間消散在內景之中。
不過看似是憑空消失,但恐舞卻有感覺。
這是一道禁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而隨著眾人一個又一個的迴歸,大家都感受到了身上那渾然天成的禁製存在。
看著還盤坐在原地,沉浸在內景之中的無根生。
眾人一邊等著他參悟完畢,一邊開始互相鑽研此禁製是怎麼一迴事?
畢竟在迴歸的一剎那,眾人眼神相互交流一番,就發現了大家身上都有禁製存在。
不過商討一番之後,眾人也沒有商討出來一個確定的結果。
但是孔武卻感覺,其中大耳賊張懷義和周聖兩人所說的最接近事實。
張懷義的觀點,那便是根據無根生之前所言。
他那《神明靈》是在其少年時侯,領悟自‘靈臺方寸,斜月三星。’
雖然大家都是修煉之人,但是這一句來自《西遊記》中的話,大家還是都有聽過的。
要知道《西遊記》中那孫猴子拜師學藝之地。
便是那“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而孫猴子修心七年,學藝三年之後,被菩提祖師趕出山門之前。
也曾囑咐過孫猴子。
“下山之後,勿提拜師學藝之事,更不可提議師尊名號。”
是否在這裏也是如此。
而周聖所言,則是根據自古以來內景修煉之法,來進行推演的。
所有修煉有成之人,都明白內景之中有舍才有得。
你想要得到什麼答案,就要承受這份答案所帶來的代價。
而往往這個代價的大小,是根據你所詢問的答案對你自身的重要程度有關的。
而之前眾人頓悟功法之時,其實在內景中也有相對應的代價。
而且這份代價其實對眾人來說是異常嚴重的。
不過這一切卻被無根生的《神明靈》從內景中擋下。
所以這份代價就沒有落在眾人的身上。
在內景正常情況下,舍與得應該同時進行。
但是因為無根生《神明靈》的原因,眾人隻得了卻沒有舍。
而在內景當中,是沒有先得後失的。
像後世的王也一般。
小道長從內景中得到什麼答案?看似是事後身體才得了病。
但其實,是在他得到答案之時,這個病就已經落在了他的身上。
周聖此時所說的也是同樣的道理。
內景之中隻有自然流轉,天道輪迴。
所以眾人雖然得到了,沒有立刻失去。
那麼事後也不會,再去讓眾人失去什麼。
可是之前領悟功法時,產生的代價,並不是被消除了,隻是被擋住了而已。
所以這些代價並不會自然消失。
帶眾人離開《神明靈》的保護,這些代價又纏到了眾人的身上。
這些代價雖然沒有發作,卻化成了一個個的禁製。
用以限製這本來違背常理所產生的功法。
兩人的觀點都有道理。
張懷義是結合了無根生之前所言。
畢竟他們現在身上所受的禁製,大概率就是和無根生的《神明靈》有關。
而周聖所言也非常有道理。
畢竟自古以來內景的運轉規則便是如此。
而今在無根生《神明靈》的庇護下,眾人逃脫了當時的代價。
當時並未化解,或者說眾人也承受不了那種代價。
現在紛紛化為靜止落在眾人身上,也是因果循環的一種。
不過所有人不知道的是。
其餘眾人的禁止可能都一樣,連違背禁製都做不到。
但是最先醒來的孔武和腓腓卻不同。
也可能是他倆之前就早有領悟《化仙禁》和《道蠱盜》的原因。
兩人身上的禁製其實非常小。
小到什麼程度呢?
按原著來說,風清揚被抓住後,受到嚴刑拷打。
但他身上所中的禁製,不是那種他說出口就會爆體而亡的那種。
而是他直接無法開口,無法去想,雖然心中知道,但是腦海中卻無法顯現的那種。
而對於孔武和腓腓,孔武感覺自己的代價可能是像後世王也那般。
身上隔三差五冒個病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