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軒轅的消息也沒更新
軒轅也沒法說鹿的這個話不對,華夏到底有多大,軒轅也不清楚,可能領地沒有那麼大,畢竟華夏崛起的時間也不長,人口也沒軒轅部多,這個是華夏一直掛在嘴邊的,無奈華夏是又富又能打,這說和軒轅部一樣大,一點都沒問題。
隻不過軒轅的消息也沒更新,現在的華夏,已經比軒轅部大了,燧人氏的加入,讓華夏的實力飛升一大截,雖然不知道在這天下有多大了,但肯定比軒轅部大。
隻不過現在還沒有和燧人氏完美的融合起來,燧人氏也有一些人,對於自己華夏人的身份,還認的不是很清,可能最早能夠徹底認清自己身份的,是燧人城的人?畢竟現在那個城都是華夏指導,幫助建設的。
華夏也在這個階段在往裏麵摻沙子,進行人口的一些交流不說,還開始了收徒,收學生的進程,作為燧人氏第一座城,裏麵所屬的孩子,是必須要接受教育的,以後才能夠更好的建設燧人城。
口號是這麼喊的,一點沒有錯,隻是等到他們把孩子全部送到臨時搭建起的學校之後,裏麵教的內容,他們就無從得知了。
沒有一個家長會在意自己的孩子到底在學校學了什麼,甚至因為燧人氏比較特殊的情況,許多孩子連家長都沒有,他們就是在一個大家族中生存,男人吃完了東西,也會把剩下的分給他們。
女人有些知道那孩子是自己的,有些也沒有那麼在意,特別是他們可以自己尋找食物了以後,畢竟這時候的女人,幾乎都是在不停的懷孕,不停的生育的,她們沒有時間去管以前的孩子。
能夠和自己的孩子維係固定的感情的,還是很小的一部分,男人們也隻等著孩子能夠趕緊長大,這樣就是一個勞動力了,可以給部族產生價值。
而這樣的孩子,正是華夏最喜歡的,派一些老教師過去,給孩子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讓他們知道自己是華夏人,也是燧人氏的人,告訴他們以後應該為了什麼而奮鬥,誰是他們最應該尊重的人。
小孩子很容易就會被用心灌輸的東西引導,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改變自己的認知,等到再花些時間將他們的思維,固定下來之後,燧人氏的人也無法去改變了,當然,他們都不會去在意。
他們隻知道,一個孩子可以迅速的,準確的把數字給數出來,並且能夠進行加減的時候,就會誇厲害,以為這就是華夏的教學了,以後都是人才。
當孩子能夠隨意的說出地上的一種草的名字,還有能不能吃的時候,他們會更加的震驚,覺得這個孩子已經不得了了,比他們認識的還多,以後不得當個頭領。
至於他們在地上畫的那些蛤蟆擺擺一樣的東西,一看就沒用,不知道學來幹什麼。
白風就是要在他們沒有察覺到的時候,把未來的燧人氏最主要的一代人,培養成自己的,往燧人城裏安排華夏人,太難了,可能會受到排擠,也估計沒有人願意去,還不如直接培養下一代。
包犧,黃拚這些在燧人氏有著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人,也在每天不停的接受著教育,最簡單的認字,是必須要會的,黃拚也在這個時候,看到了屬於自己的希望。
他以為未來自己的地位會蕩然無存,因為他敏銳的發現每一個華夏的人都比他能幹,族長對他們的信任也遠超自己。
他的地位是族長一手提拔的,想要讓他迴到以前的生活,也隻是一句話的事,但是華夏的人告訴他,隻要好好學習,通過考試,那麼他的升降任命,可就不是包犧能夠決定的了,哪怕是華夏的王,都不能夠隨意的去任免一個官員,有才能才是硬實力。
而且還透露了很多優待政策,比如缺少人才,所以考試難度低,沒那麼嚴格之類的,說的黃拚這些頭領都異常的激動,他們是看到了燧人城,也聽到了透徹的政策,知道自己的未來會更好,所以願意學,不像當初的麻,一直到了地方之後,才懂得這些,差點喪失了機會。
這樣的培訓,雖然難以更改這些頭領已經幾乎固化的思想,但是呢,卻可以通過利益權力,將他們和白風綁定,他們的權力會是白風給的,而不是包犧給的。
要是幹的好,或者他們有什麼情況,白風直接可以把他們調到其他的城鎮任職,遠離燧人城。
逐漸的,包犧也好像發現了這個情況,一切都在朝著他無法控製的方向發展,他認為是自己的核心的,那些可以永遠向著自己的保守派,現在貌似已經逐漸朝著華夏的方向走了。
無他,因為大家都想要更好的生活,經過教育之後,他們也知道,自己除了生存和繁衍之外,也可以有一些其他的人生意義,自己並不老,三十多歲,在華夏才正值壯年,至少還有二三十年可活,為什麼不拚搏一下呢?
以前是覺得自己老了,要等死,現在一看,自己居然還是個年輕人,加上燧人城初現雛形,未來的形勢一片大好,整個燧人城管轄範圍的人,已經開始不挨餓了,雖然不至於人人都吃飽,但是自己勞作收集加上華夏的補助,真的開始改變了他們的生活。
這自然就讓他們對於華夏的看法快速轉變,華夏又不是要讓燧人氏滅亡,隻是讓燧人氏更加強大而已,華夏連對於燧人氏祖先的祭祀都開始了,白風也承認自己燧人氏後裔的身份,那服從白風的管理,又怎麼了?
包犧是自己的族長沒錯,但白風是更大的族長,未來這樣的思想,會在這些所有的頭領大腦中紮根,然後他們又帶給自己的族長手下,到了最後,白風就不用在燧人城裏,安紮哪怕一個華夏的戰士,都不怕燧人氏會奪取燧人城,脫離華夏了,因為利益利益獲得者不會讓自己受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