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大膽的計劃
又經過幾天的趕路行走,他們終於順利的返迴了西部開發團,那遠處的建築,給這些走了很久很久的戰士們,帶來一種迴到家的好感覺。
但是對於烏愣格部的野人來說,他們感覺自己可能將要麵臨一種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了,自己的未來,將在這裏得到最後的決定。
在路上的時候,他們也不用背負重物,而且還能夠吃上食物,一天時間,早晚兩頓,吃的比自己部落還要好,現在到了這裏,自己會怎麼樣,一切未知,要是可以一直這麼走下去多好啊,天天都能夠吃上飯。
團長知道這些烏愣格部的人會放牧之後,就有了一點特別的想法,那就是讓他們在西部開發團,當成放牧的奴隸,他們本身就會幹這個,留在西部開發團,應該是更加合適的,而且帶迴華夏的話,現在華夏又沒有地方去安置他們。
隻是這麼重要的事,他暫時還不能夠自己做決定,他的權力還不夠大,職位還不夠高,畢竟他隻是一個團長,對於這種戰俘的處置,是沒有權力的,雖然他是為了華夏做打算。
來來迴迴的帶著它們轉,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複雜的過程,而且這裏也隻剩下幾十個戰俘了,除了最重要的一個博薩,其他人其實死了也沒什麼,可是他們活著,也就是勞動力,是財產,得由白風做主才行,其實哪怕是來上一個王子,都是可以做決斷的。
團長帶著自己的隊伍,前往西部開發團的駐地,附近的路已經基本都踩踏出來了,並且可以零散的看到一些人生活過的痕跡。
野人們隻看到了山頂的那些建築,對於他們來說,沒有見過的豪華房屋,讓他們以為自己是到了華夏的大本營,那山頂住著的,都是華夏的族長,頭領這一類的人。
而那些普通人呢,應該就住在山下,他們暫時還看不見的地方,肯定一個個的都住的爛木棚子,住的是破帳篷。
團長一行人的蹤跡,自然是很快就被發現了,西部開發團現在也是有一部分人,是專門負責對周圍進行監視觀察,並且也是武備力量,一旦發現敵人過來,就要以最快的速度發出警報,並且組織所有的男人做戰。
為了彌補西部開發團沒有足夠多的好鐵兵器,也沒有鐵甲,職業戰士的短板,所以華夏在其他的武器方麵,還是給予了很大的幫扶的。
比如強弩,在他們住所就有著三架,還是年初就運過去的,把華夏城去年強弩產量的一半都帶走了,強弩雖然厲害且有威懾力,但是製作起來,可比普通的手弩要複雜,麻煩的多,需要的材料也更多。
華夏的工匠數量,雖然在一年一年的增加,可是總體也趕不上華夏的需求量,強弩這種需要耗費大量材料和人力的東西,每年的計劃製作數量,是相當少的。
三架強弩,拆分開來運輸,到了西部開發團之後,再組裝起來,然後架設起來,為了防止雨打風吹日曬導致出問題,所以還專門蓋了一個木房子,用來給它遮風擋雨。
準確的說,應該叫亭子,因為是房子的話,強弩就沒有辦法朝著其他方向瞄準了,平時都是用皮帳給把四周裹起來,隻留下一個觀察孔的,裏麵也堆積著一些需要的做戰武器。
再一個,就是炸彈,西部開發團因為已經穩定下來了,特別是人心,所有西部開發團的居民人心已經徹底的向著華夏了,他們願意為了華夏而戰,而不是會為了那些牲畜脫離華夏,所以今年,華夏也敢給他們批給更多的炸彈了。
作為華夏最西邊的城市,西部開發團的安全是重中之重,有極大的可能會麵對來自西部部落的侵襲,消息傳遞太慢,華夏的援兵一時半會都到不了。
但是西部開發團太富有了,對於野人來說,牛羊都是數不清的,糧食也是吃不完的,可是他們的人口又才那麼點,要是沒有足夠強大的武器保護,西部開發團很容易被一下子打破,華夏的付出付諸東流,並且財富被搶走之後,還會富裕了敵人。
現在華夏,對於西部開發團的重視,會越來越強,以後一定會繼續向西部開發團送人過去,用來開發西部,並且逐步的建設死軍隊,來守護這個地方。
現在有了炸彈,足以抵抗足夠久的時間了。
而望遠鏡給了他們之後,讓他們對於周邊的觀察,則更加容易了,並且放牧的時候攜帶一個望遠鏡,還更加的方便,這一次前往金秋集會的隊伍還帶了一個指南針給西部開發團。
雖然隻有一個,但是他們也有了,且華夏保證,等到磁石礦大量開采並且運送到華夏之後,就要把這個指南針,大量製作,西部開發團也能夠獲得更多,望遠鏡都有了很多質量比較低的,用來給牧民們放牧用。
雖然這些東西最極為珍貴,不可以流傳到別的部落去,但是對於華夏來說,現在有材料有技術,隻是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而已,要是不需要做到最好,隻要能夠達到能用的這個程度的話,望遠鏡還是可以大量製作出來的,甚至是竹子版本的。
指南針在以後,也可以簡化成“指南針”,紙裏麵裹一根打磨好的針,然後用個小竹筒裝起來,低價出售,所有華夏人都可以購買的的起的那種,等他們需要用的時候,用一根線綁起來,或者是插在蘆葦上放水裏飄,都是可以做到指引方向的作用的,極其的簡化版。
有殼子有底座的指南針,就是豪華版,給軍用,官用,貴族用,更加的方便,更加的好用,耐用,一根針,雖然簡陋,但是基礎的功能都是有的就行了。
心靈手巧的,自己去打磨殼子,自己去找個玻璃磨一磨,然後裝上去,粘起來,那不也一樣能用嗎,華夏需要做的,就是先普遍鋪開,用來利用,科技要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