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請教陛下的意思!”
諸葛孔明說道:“如今陛下既然在此建立大明基業,並應用大明之建製,臣想著……不若一並將名字給選好了,以後直接往上套就是!”
“這個……”
陳堯微微沉吟了片刻,說道:“既然丞相都覺得咱們要重塑大明,不如就按照大明版圖來命名吧!如此也方便一些!”
“呃!”
諸葛孔明微微一愣,苦笑道:“陛下,可這元武大陸比之我大明疆域大太多太多了,這行省的名稱也怕是不夠啊!”
“要是不夠,重新取名便是!”
陳堯笑道:“以丞相之才,取名的事兒想必是一點都不難!”
“陛下是抬舉臣了!”
諸葛孔明哭笑不得,他說道:“這地方的名字,臣倒是可以帶著人一同去斟酌,不過鎏金城要該做何名,卻要陛下您定奪!”
這裏畢竟是陳堯的治所,而且很長一段時間裏,這裏恐怕都是陳堯集團的中心,除非滅了大衛皇朝!
既如此,這鎏金城的名字,可就不能隨便改了!
陳堯倒是一點都不糾結,說道:“我朝既然已經展開了大明的旗幟,這鎏金城未來也很長一段時間會作為我之治所所在,便叫做南京吧!”
要說,在大明世界,多少還是有些遺憾的。
陳堯在幽州起家,所以京城直接就放在了後世的北京,南京就自然不存在了。
畢竟以京為城池命名,可不能隨意。
諸葛孔明一聽南京,當即笑道:“陛下取的這個名字雖然簡單,不過倒是很適合!”
“嗯!”
陳堯點了點頭,然後說道:“取名之事並不是最重要的,眼下還是要盡快完善各地官員配置,早日實施變法才行!”
“陛下,變法本就是順手捏來的事,我大明文士早就駕輕就熟了,眼下最大的障礙,莫過於那些武道宗門和勢力!”
諸葛孔明微微擔心道:“如今咱們控製的疆域,早就不是雲嵐那點小小的地盤了,若是那些宗門奮起反抗,供奉院的高手怕是忙不過來啊!”
陳堯卻智珠在握一般,笑道:“這事兒丞相不用擔心,我早就想好了對策!”
“哦?陛下已有決斷?”
“不錯!”
陳堯說道:“如今大衛皇朝在織雪關外沒了百萬大軍,我大明周邊的威脅一掃而空,若非境內不穩,北伐也不過就是近期的事兒。”
“眼下軍隊鎮守在各地,也沒有什麼壓力,所以我打算調軍隊協助各地變法!”
“啊?”
諸葛孔明錯愕道:“陛下打算動用四大軍團?”
“正是如此!”
陳堯笑道:“不僅四大軍團,連帶燕雲十八騎和七殺軍團也都一起出動,如今我大明的軍團,要對付區區二境高手……根本就不在話下!”
“他們既然閑著也是閑著,不如就調去協助變法好了!”
這倒也行!
諸葛孔明微微考慮了一番之後,就同意了下來,不過他還是提醒道:“然則這青龍關和織雪關,畢竟是我大明西麵和北麵的門戶,陛下卻不能將所有大軍調走,以免有外敵入侵!”
“自然如此!”
陳堯對此自然是沒有別的意見,不過說到軍隊,他忽然想到王陽明之前的囑托,他問道:
“陽明先生此前和我提過,如今我大明麾下將士已經有了足夠的忠誠度,故而陽明先生想在雲嵐書院升級一下武科!”
“哦?陽明先生是想傳授兵法?”
“不僅如此,還有軍魂凝練之法!”
陳堯說道:“早先我大軍一直作戰,亦或者鎮守邊關,也沒那麼多時間給他們學習,都是王全等人帶著在身邊,言傳身教!”
“然而咱們的軍隊總要擴大,若是沒有良將領軍,這軍隊發展怕是要跟不上節奏!”
“這個……”
諸葛孔明遲疑了!
陳堯好奇道:“丞相是有別的看法?”
“倒也不是別的……”
諸葛孔明說道:“開設武科本就應該,隻是這受教學子……陛下還是要有限製才是!”
“眼下咱們之所以能夠百戰百勝,不外乎掌握著兵法傳承還有真正的軍魂凝練之法!若是這些學子中混入他國奸細,咱們……”
“哈哈!我還以為是什麼呢!”
陳堯笑道:“咱們麾下大軍早有有百萬之眾了,這兩年來,軍中將領早就逐一甄別過了,又有暗字營從旁試探,實則名單早就有了!”
“這一批學子當中,我並不打算從民間招募,而是全部麵向軍中,而且,這軍魂凝練之法,又是要從這些學子當中遴選一部分出來,畢竟可不是誰都能有這等天賦!”
“那臣就沒有問題了!”
諸葛孔明笑道:“陛下心裏早就有了成算,問臣倒是顯得多餘了!”
“不然,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
陳堯話說一半才想起,眼前這位可是貨真價實的諸葛亮,他當即改口道:“這三個臭皮匠也能頂一個智者嘛,更何況是丞相這等名垂千古的智者。”
“我也是想著,看看丞相這裏有沒有什麼可以查缺補漏的!”
“陛下之想法很完善,臣並無其他要補充的!”
“好!”
陳堯笑道:“我打算用陳詞為變法大臣,如此也不用勞累丞相到處奔波,屆時有丞相坐鎮中樞,我大明文武鎮守地方,想必要不了幾年,我之治下定然人盛物豐,人才濟濟!”
“屆時陛下隻需高舉我大明戰旗,劍鋒所指所向披靡……”
諸葛孔明很合時宜的送上一記彩虹屁。
陳堯笑道:“那也是將士用命之故!”
“哈哈!”
二人同時大笑起來。
解決了這些問題之後,諸葛孔明又遞給陳堯一個折子,說道:“陛下,這是根據陛下設想,組建內閣的想法,如今已經籌措好了,就等陛下過目!”
“唔!”
陳堯拿起折子,說道:“這內閣製度建立後,先生這個丞相恐怕是幹不了了,不過有了這個內閣製度,倒是可以幫著先生減輕負擔!”
諸葛孔明笑道:“都是陛下聖明,這等設想的確是驚才絕豔,不僅可以緩解君王和主政大臣的負擔,還能幫著朝廷培養可用人才,一舉多得!”
“嗯!這個折子上寫的並沒有什麼問題,按照施行即可,今後若是發現其他,再作修改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