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大營中。
士兵們在不斷的走來走去,有的在搬運各種各樣的兵器,有的則是在談各種各樣的守城器具,整個營地都陷入了忙碌之中。
李自成的大營當中氣氛也變得異常熱烈。
穿上了自己的大王盔甲,坐在主座之上,李自成意氣風發的看著眼前的所有人大聲的開口說道:“成敗在此一役,你們要盡心竭力。”
“謹遵王命。”眾人大聲的開口說道。
李自成滿意的點了點頭:“田見秀,咱們的人剛剛打探到了消息,李恆的大旗出現在了北門,如果不出意外,北門就是他們主攻的方向。”
“我再調撥一些人手給你,你在北門一定要給我守住,我不要求你打出去,但是絕對不能夠被攻破,明白嗎?”
“大王放心,我明白。”田見秀大聲的說道。
李自成滿意的點了點頭,轉過頭看見了站在右側的兩個人說道:“高一功和李過,你們兩個人一個西一個東,你們不但要守住,而且還要打出去。”
“一個從西側打出去,一個從東側打出去,擊潰正麵的明軍,然後向北包抄過去,我要你們將李恆和北方的明軍全部都包在一起。”
“到時候我會親率中軍從北麵打出去,一舉將李恆的部隊全部殲滅,這一戰成敗就在你們兩個人了,你們能不能做得到?”
李過向前走了一步,根本就沒搭理高一功,大聲的開口說道:“大王放心,我這一次一定先打出去,我要把李恆活捉過來放在你麵前。”
高一功則是緩緩的說道:“大王放心,高一功一定盡心竭力。”
“很好。”李自成哈哈大笑的說道,“這一次我們上下同心就沒有什麼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此戰過後我為大家慶功,一定會論功行賞。”
“多謝大王。”眾人答應了一聲大聲的說道。
李自成站起了身子,抽出了腰間的長刀,緩緩的開口說道:“所有人上營寨,讓李恆見識一下咱們的實力。”
“是,大王。”眾人答應了一聲,全部都向營寨外麵走了出去。
李信來到了宋獻策的麵前,表情有些嚴肅的問道:“軍師,你覺得這一戰會如何?”
宋獻策轉頭看了一眼李信:“你沒有信心?”
李信搖了搖頭說道:“我也不知道,可這一次如果要是打敗了,那真的就是滿盤皆輸了,咱們沒有翻身的餘地了。”
“如果打贏了,我們就能拿天下了。”宋獻策哈哈大笑著說道,“這便是爭天命,你想想當年朱元璋和陳友亮,如果陳友亮贏了,陳友亮就是皇帝了。”
“這天下終究不能有兩個帝王,天命之爭便勢在必行,隻不過現在輪到咱們站在桌子上了,這不是我們想或者不想的問題,而是我們被命運推到了這個位置上。”
李信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軍師覺得這次的勝負手在哪裏?”
“在大炮,”宋獻策笑嗬嗬的說道,”對方一定調集了很多的大炮,咱們也挖了很多的躲避大炮的坑壕,最終就看他們的炮彈多,還是我們能堅持的更久。”
李信有些遲疑的皺起眉頭說道:“就這麼簡單?”
“有什麼難的?”宋獻策笑嗬嗬地說道,”有些事情就是這麼簡單,當年陳友亮和朱元璋爭奪天下的時候,曾經打過一場洪都之戰,你有沒有聽說過?”
李信點了點頭說道:“洪都(今天江西省會南昌市),坐落在鄱陽湖與贛江交匯處,自古稱“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
“朱元璋控製了江西地區以後,派了朱文正駐守洪都。陳友諒一直想吞掉朱元璋,但幾度東征都不勝而歸。”
“至正二十三年,陳友諒統率六十萬水軍,巨艦數百艘,趁著朱元璋征討張士成之時,東征伐吳,如果洪都丟失,朱元璋的老家就沒了。”
“腹背受敵不說,後方空虛糧草也會不濟,基本上就沒有了爭奪天下的可能,甚至會把命丟在張士誠那裏。”
“沒錯,”宋獻策點了點頭,笑著說,“漢軍鋪天蓋地而來,朱元璋忙於與東吳的張士誠作戰,無暇西顧,就算揮師西援,以朱元璋的實力,也很難與漢軍抗衡。”
“因此,為了爭取更多的備戰時間,朱元璋給洪都方麵下達了命令:誓死保衛洪都,等大大軍來援。”
“雙方在實力差距極大的情況下,在洪都發生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朱文正等人在這裏堅守了八十五天,整整三個月。”
“陳友亮猛攻不下,最終錯失了打敗朱元璋的最佳機會,等到朱元璋打敗了張士誠,大軍攜大勢而來,雙方在鄱陽湖大戰,結果陳友亮死了。”
“實際上雙方就是在爭天命,洪都之戰就是爭天命最重要的一場戰役,誰輸,誰就沒有了爭奪天命的機會潰敗不過就是時間問題。”
“現在咱們也一樣,將所有的東西都壓在這一場上了。如果咱們贏大王天命所歸,如果咱們輸,咱們就是陳友亮。”
宋獻策轉過頭,看著李信說道:“洪都之戰,朱元璋憑什麼贏?”
李信抬起了頭,遲疑了片刻之後說道:“朱文正指揮得當?將士們三軍用命?”
搖了搖頭,宋獻策冷笑了一聲說道:“最大的原因就是洪都城城高牆深,換一座城池未必就能夠堅守八十五天。”
“這也是為什麼,我說我們這一場最關鍵的便是大炮的原因,很多時候不起眼的東西才是影響戰局的存在。”
“我們能夠扛住炮火我們就能贏,我們扛不住炮火我們就輸,”宋獻策冷笑了一聲說道,“哪有那麼難啊?”
李信聽了這話之後,頓時沉默了下來。
“等著看吧,炮聲馬上就要響起了。”宋獻策抬起了頭,看著不遠處的天空說道,“隻是不知道這一次他們會動用多少大炮。”
“雖然我猜不到,但是我覺得肯定會比寧武那次更多。”李信沉默了片刻之後說道,“咱們想要挨過去,恐怕是不容易。”
宋獻策笑嗬嗬的說道:“挨過去挨不過去,除了聊天誰又能夠知道?等著看,天命也就在這幾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