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結束後,楊凱文在步行者球迷的噓聲中走迴更衣室。
這一次楊凱文清楚的感受到,這些噓聲基本都是給自己的,但直接被他無視了。
nba的巨星都是從噓聲中走出來,沒有被噓的球員,永遠都隻是nobody(小卡拉米)。
鄧肯趁機伸手搭在楊凱文腦袋上,揉了兩下,笑嘻嘻道:
“楊,你表現太棒了。看來以後的比賽,我都可以提前打卡下班。”
楊凱文瞥了一眼這個不講武德的隊友,吐槽道:
“蒂姆,你的工資是我的十倍,如果上場時間比我還少,你覺得合理麼?”
鄧肯一臉正經地道:“合理呀。不信,你問一下大衛。他工資比我高,上場時間就比我少!”
海軍上將:“額.......要不我們換個話題,還是聊相對論吧。”
迴到更衣室,楊凱文還沒來得及洗澡,就接到了家人的電話。
家人都擔心他被惡意犯規,有沒有受傷。
楊凱文安撫完家裏人,又先後接到了自己兩個女人的電話,也是關心和道賀。
傑西卡沒有直接打電話,選擇發短信道賀。
楊凱文迴短信道謝,並趁機約好到洛杉磯比賽和對方吃飯。
楊凱文簡單洗了個澡從浴室出來,助教便過來通知他,去參加新聞發布會。
教練組知道楊凱文不是一般的新人,沒有要求他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讓他自由發揮。
新聞發布會上,楊凱文是全場媒體攝像機的鏡頭焦點。
鄧肯數據很好,但25+10對他來說隻是正常發揮,媒體和球迷都習慣了。
另外,鄧肯的采訪很“無聊”,記者很難從他口中挖出大新聞
菜鳥首秀打出曆史第二得分記錄,才是球迷想看的大新聞。
而且楊凱文在進聯盟前,就是出了名的“敢說”,屬於話題製造機。
記者循例先讓波波維奇點評這位新弟子。
波波維奇用稀鬆平常的語氣道:
“楊超額完成了工作,他把我安排的和沒安排的都發揮出來了。”
記者問:“你認為楊未來可以成長到什麼高度?”
波波維奇:“他今年18歲,應該還能再長高,但是估計很難超過7尺(213cm)。”
記者一陣無語,但也沒辦法,老頭子就喜歡這種偷換概念的冷笑話。
波波維奇太清楚媒體的“捧殺”套路了,所以用這種答非所問的方式來保護球員。
鄧肯點評楊凱文時調侃道:
“楊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說話很幽默。最重要,他能讓我比賽早點打卡下班。”
記者問:“那你覺得楊未來會和你一樣成為聯盟明星嗎?”
鄧肯笑道:“《y-17》專輯銷量200萬張,他進聯盟之前都已經是明星了!公開訓練課,找他簽名的球迷,比我們所有人都多。”
鄧肯不愧是波波維奇的得意門生,冷笑話風格如出一轍。
海軍上將對評價楊凱文則中規中矩許多:
“楊是一個很刻苦的球員,訓練非常努力,比賽也很有激情。我相信他會成為聯盟中頂級的球員。”
媒體記者重點采訪楊凱文,第一個問題就是讓他評價米勒賽前的挑釁。
“米勒是一個非常強硬的前輩,是聯盟曆史上最好的三分球手之一。他對比賽的投入和拚搏,是nba球員的標桿。”
出乎記者的意料,楊凱文非但沒有嘲諷米勒,反而是極力誇讚對手。
這是nba高情商球星的裝逼套路:一味挖苦你的對手,未必會顯得你霸氣,但適當吹捧你的手下敗將,會襯托你更牛逼。
就在媒體人失望時,楊凱文補刀了一句:
“今天比賽,米勒拚盡了全力,最後一分鍾還在全力阻止我的三分球,差點就防住我了。”
無形裝逼最為致命!
一些雞賊的媒體人,立刻就聽出了楊凱文是在“致敬”喬幫主的那句著名垃圾話:“加油,你差點就防住我了。”
一個記者想繼續挖新聞,追問道:“比賽中,步行者球員對你惡意犯規,你從地板起來後,就要衝向對方。請問,你當時想要做?”
楊凱文像遇到白癡一樣,看一眼那個記者。
想做什麼?
當然是想抽他丫,難道是想請他宵夜洗腳一條龍?
不過,這些話不能公開說,大衛·斯特恩正在整治聯盟形象,公然約架,容易上聯盟黑名單。
但他要是什麼都不表示,又容易被當作是軟蛋。
楊凱文笑了笑道:“我當時想表演中國功夫,可惜裁判沒有給我這個機會。”
會場內發出了一陣笑聲,不少人被楊凱文這個風趣又不失強硬的迴答給逗樂了。
隨後,有記者拋出了一個刁鑽的問題:
“你的首秀得分超越了艾弗森,成為曆史第二名。很多人將你和艾弗森比較,你自己怎麼看?”
這個問題顯然是想讓楊凱文和艾弗森互掐。
艾弗森是目前聯盟當紅炸子雞,但凡楊凱文迴答不嚴謹,很容易被媒體斷章取義,編排是非,引發對方的敵視和粉絲的謾罵。
楊凱文正色道:
“我認為這種比較是非常不科學的。
我是打了一場好球,但戰績也僅有這一場。
nba每一位曆史級別的巨星,都是經過上千比賽的考驗,才鑄就他們的地位。
單拎一場或幾場比賽來比較孰強孰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喬丹單場最低得分隻有8分,聯盟絕大部分的球員,單場得分都超過這個數。試問,有人會認為這些球員比喬丹強麼?”
聞言,旁邊一直不露聲色的波波維奇輕輕頷了頷首。
楊凱文這個迴答有理有據,不僅將自己摘了出來,還成功將話題轉移。
記者又問:“你的首秀得了曆史第二高分,接下來的比賽,你自己有什麼目標,例如得分超過多少?”
楊凱文不假思索道:
“沒有得分目標,一切聽從教練安排。如果非要說一個目標,就是希望能夠幫馬刺“雙塔”,實現比賽提前下班的目標,然後他們可以分我一點薪水。”
聞言,一旁的鄧肯,逗比地打出了一個ok的手勢,眾人又是一樂。
隨後,記者就本場比賽又問了幾個問題。
楊凱文基本都是感謝教練、感謝隊友的模式,將功勞給到大家。
波波維奇全場旁聽下來,發現楊凱文應付媒體比自己預想中還要老練。
該高調的時候,沒有刻意謙虛,記者下的套,他也能輕易化解,既有年輕鋒芒的一麵,又有老將的沉穩持重。
這場比賽是全國直播,曝光率本來就高,加上楊凱文的采訪表現,人氣肯定會更火。
波波維奇幾乎可以肯定,用不了多久,楊凱文就會成為馬刺商業價值最高的球員,甚至沒有之一。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