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做出了決定,新德慶自然不會再猶豫,別忘了新德慶此番也帶來了整整四萬兵馬,這四萬兵馬就是用來防範吳國的。
而從那些敗退的士卒口中他也得知,吳國這次大概有三萬餘人,雖然都是訓練有素的精兵,更有陳武、董襲、太史慈這些大將坐鎮。
但他新德慶又豈是泛泛之輩,新永豐、新文禮也都是武藝高超的猛將,再加上兵力占據優勢,隻要能夠快速擊敗陳武和董襲,隨後再迴防擋住周瑜,到了那個時候南陳的援軍應該也可以趕到,這些疆土遲早還能再收迴來。
“立即命令所有城池守軍,不得有絲毫鬆懈,但凡再有一座城池丟失,軍中校尉以上,府衙太守以下,家人全部連坐,男子處死,女子充入教坊司。”新德慶冷冷的說道。
亂世當用重典,尤其是到了現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在片刻後,新德慶做出了決定。
新德慶此言,也讓他麾下所有副將校尉為之一怔,畢竟這個命令可是太嚴苛了一些,但眾將還是齊刷刷站起來道:“末將遵命。”
隨後,新德慶環視了一圈,最終將視線放在了末尾一個副將身上,此人名叫文道期,此人本不是南陳官宦出身,亦不是南陳的平民百姓出仕,而是南陳當地的一蠻人部落的首領。
此人倒也有些能耐,當初吳國和南陳大戰,吳國派遣信使找到文道期,用重金利誘他出兵騷擾南陳,而文道期作為蠻族首領,他麾下也有數萬人,這數萬人雖然連最基本的兵器甲胄都沒有配齊,但仗著悍不畏死的個性,倒也給吳明徹和周文育兩路大軍帶來了些許阻礙。
不過畢竟是一群草寇,吳明徹和周文育當時忙著兵分兩路收複疆土,這幫蠻子戰鬥力雖然不強,但是人數眾多。輕易調兵容易影響大計。
所以陳霸先便派遣新德慶為將,僅用五千兵馬就擊潰了文道期的大軍,就連文道期都被生擒活捉。
但最終新德慶饒了文道期一條性命,還將他舉薦給了陳霸先,而這也讓南陳收獲了數萬人的蠻軍。
此番新德慶領兵掛帥,負責防範吳國,文道期感念新德慶有救命之恩,所以他特地上書朝廷,請求將自己調到新德慶麾下為將。
而陳霸先也同意了,文道期便立刻調集麾下最精銳的六千蠻兵趕來與新德慶會合,這番行為倒也讓人頗為感動。
“文道期。”
“末將在。”那蠻族大漢站起來拱手道。
“著你率領麾下本部兵馬留守威寧城。”新德慶皺著眉頭說道。
聽到這話,文道期頗有些不甘心,他來這裏可不是為了坐鎮後方的,但是接下來新德慶的話讓文道期乖乖遵從命令。
“文道期,你這麾下六千精銳蠻兵務必要守好威寧城,絕對不能有一丁點閃失,周瑜已經率領大軍朝著這裏而來,目標正是威寧城,如果威寧城一旦丟了,本帥也就隻能率領兵馬撤走,甚至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所以還請你務必小心謹慎,保威寧城不失。”新德慶嚴肅的說道。
“末將遵命。”聽到新德慶這麼說,文道期也知道了此事的嚴重性,所以他也沒了之前的不滿,而是鄭重其事的說道。
這一邊,新德慶磨刀霍霍,準備領兵北上與入侵的陳武、董襲大軍對峙交手。
而另一邊,周羅睺麵對楚國大軍的進犯卻絲毫沒有任何反應,而陳慶之也是不斷攻城拔寨,在這幾天時間裏,他接連拿下了四座城池,而這四座城池拿下的也極為輕鬆,因為駐守的兵馬實在是太少,一路強攻下去可謂是順利至極。
“啟稟陳將軍,賀將軍,敵軍已經在城外列陣。”就在此時,身為先鋒大將的史進匆匆忙忙來報道。
聽到這話,陳慶之皺眉道:“此處城池叫什麼名字?”
徐榮在一旁說道:“此處城池名叫若裏城,此地可是頗有說法啊。”
“哦?”聽到徐榮的話後,陳慶之倒也來了好奇心,之前陳慶之協助檀道濟對抗魏國,所以對於南陳的情況也是一知半解,倒也不如徐榮知道的多。
“將軍,這若裏城可不簡單啊,那陳霸先便是從這若裏城起兵,而那陳霸先也率兵百戰百勝,很快便立下了赫赫功勳,建立了南陳,而現在的南陳也在那陳霸先的帶領下逐漸到了二流國家裏的中上實力。”徐榮微微笑道。
“原來是南陳的龍興之地。”陳慶之大笑著說道。
“陳將軍,所以此處城池足有兵馬萬人,而且都是精銳,最關鍵的是陳霸先第六個兒子陳昌的封地就在這裏。”徐榮說道。
“陳昌此人本將倒是知道一二,此人最受陳霸先寵愛,比起那太子陳克還要更受寵愛。”陳慶之點了點頭道。
若裏城是南陳的龍興之地,而將若裏城封給陳昌當封地,雖然現在陳霸先的嫡長子陳克依舊是太子,雖然陳昌頭頂上還有這麼多兄弟,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陳霸先的意圖。
而此時陳慶之和賀齊也來到了陣前,看著對麵那全副武裝的大軍,二人也是暗自搖了搖頭,沒想到戰事即將結束,冒出來這麼難啃的一塊骨頭。
陳昌作為陳霸先最寵愛的皇子,雖然封地遠離南陳京城,但為了保護陳昌的安全,還是有一支精銳的萬人大軍來護衛陳昌。
這萬人大軍可都是南陳的禦林軍,而這待遇可是南陳所有皇子皇女都沒有的。
而此時的陣前,一位手持丈八蛇矛的大漢輕聲對身旁的陳昌道:“殿下,還請您千萬不要露出膽怯的樣子,將士們可都在後麵看著呢,而且殿下您放心,有末將在定然保您無虞。”
陳昌臉色發白道:“杜將軍,敵軍來勢洶洶,我等何不據城而守,偏要出城與敵軍大戰,若是有什麼閃失那可就不好了。”
而在陳昌身旁,一位儒士打扮的男子卻淡淡的說道:“殿下難道還看不出來嗎?這若裏城已經被前後夾擊,現在隻能等待陛下派遣援軍來救,一直堅守的話,隻會讓敵軍看出我們的虛實,而如果我們主動出擊,挫一挫敵軍的銳氣,說不定還能堅守的更久一些。”
“老師,你說的確實是有些道理,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若是本王出了什麼閃失,恐怕軍心真的要散了,本王還是坐鎮城頭,為眾將士擂鼓助威更好。”陳昌訕笑道。
不過正當眾人交流時,楚國大軍卻已經到了,這讓陳昌想要先行撤迴去的心思徹底散了。
“杜壆將軍,此戰便交給你了。”那儒士對著領頭的大將說道。
那手持丈八蛇矛的將軍身份總算是露出水麵了,原來此人名叫杜壆,出自演義小說《水滸傳》,此人是王慶麾下頭領。
又是西陣主帥,統領全軍,同時他也是王慶手下第一大將,可謂是戰力彪悍,武藝高強,有萬夫不當之勇。
此人在《水滸傳》中的戰鬥並不是很多,但他的對手卻都很強,分別是公認的《水滸傳》第一馬將,號稱“馬步軍中推第一,丈二鋼槍無敵手”的盧俊義和與盧俊義大戰五十迴合不分勝負,綽號“屠龍手”的孫安
宋江在征王慶時,杜壆與盧俊義大戰五十迴合不分勝負,而孫安則是害怕盧俊義有失,於是火速出馬助陣,在斬殺王慶麾下大將卓茂後,趁著杜壆不備,砍下了杜壆的左臂,最終杜壆這位猛將被盧俊義和孫安聯手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