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育的話娓娓道來,將所有情況都分析的十分透徹,不過這在盧子雄看來也很正常。
周文育是何許人也,在南陳那也是赫赫威名的存在。
在九州世界裏,現(xiàn)在的周文育已經(jīng)是不惑之年,但在曆史上,周文育年少便出名。
此人年少孤貧但卻頗有勇力,同時他還很精通水性。
而且周文育原本也不叫這個名字,而是叫項猛奴,是因為一個叫周薈的將領很喜歡他,便將他收為養(yǎng)子,並請了朝廷中的一位高官給他改名為周文育,帶在身邊悉心培養(yǎng)。
後來周薈帶著周文育以及五百士卒前去安撫白水蠻,而白水蠻與北魏暗通曲款,猝不及防而且寡不敵眾之下導致周薈被殺,而周文育在叛亂中勇冠三軍,拚死搶迴周薈的屍首,嚇得白水蠻不敢上前,最後周文育重傷撤離。
周文育因為重傷,所以在安葬周薈後便休養(yǎng)生息,等到傷好後便跟隨南江督護盧安興南征北戰(zhàn),立下赫赫戰(zhàn)功。
等到盧安興死後,其子盧子雄奉詔征討交州,但因為地利原因而失敗,結果就被他人進讒言害死。
出現(xiàn)這件事情,周文育對朝廷徹底失望,直接舉起旗幟反叛,結果被陳霸先三千兵馬擊敗並且被俘,周文育則順勢選擇投降了陳霸先。
投降陳霸先後對於周文育來說那是如魚得水,很快便平定了交州之亂。
對於周文育來說,來到陳霸先麾下後,他便有了施展才能的舞臺,他先後參與平定侯景之亂,協(xié)助除掉王僧辯,率兵消滅杜龕、張彪叛亂,擊敗徐嗣徽,掃平蕭勃叛亂,稱之為戰(zhàn)功赫赫也絕對不為過。
但是周文育身為南陳名將,他的結局顯然是太草率了一些,當時餘公颺、餘孝勱在南方作亂,陳霸先派出周迪、周文育、黃法拚等多位名將帶兵鎮(zhèn)壓。
不過很可惜,周迪和吳明徹先後被擊敗,而周文育聽聞前方大敗後,他便率軍退守,但是前來助陣的熊曇朗卻起了異心,眼見叛軍勢大,便打算投降。
雖然熊曇朗的心思被其他人看了出來,但是考慮到敵我雙方兵力差距太大,周文育最終打算以安撫為主,剛好吃了敗仗的周迪送來一封密信,而周文育特堵將熊曇朗找來,想要與他一同翻看周迪的密信,這樣也算是安慰他一番。
不過很遺憾,熊曇朗明顯已經(jīng)起了反心,他直接殺了周文育。
有意思的是,當初周文育選擇投降陳霸先,陳霸先曾經(jīng)與周文育促膝長談過一番,最終給了周文育一番評價。
陳霸先認為周文育這個人交友不考慮對象,同人談心總是太過深入,身處危險之中,對人卻沒有猜疑和防範,而後來他即使看出熊曇朗有謀反之心,依舊不設防這一點來看,陳霸先看人確實很準,甚至可以說精準預測了周文育的死因。
不過無論如何,周文育確實是南陳數(shù)得上的名將,這一點無論是曆史還是九州世界都說的沒錯。
而盧子雄在聽到周文育的安排後,他點了點頭道:“那末將這就命令營寨外鬆內(nèi)緊,同時撒出大量斥候,免得敵軍突然夜襲。”
周文育笑著說道:“依本將看來,這周泰應該不會這麼蠢,而且車下虎士來迴奔波,身為步卒又缺少衝營的衝擊力,一旦陷入就難以抽身,所以本將覺得他們不會夜襲營寨。”
不過很快,周文育便話鋒一轉(zhuǎn)道:“但是防人之心不可無,周泰此人好歹也是吳國宿將,也不是那麼好揣摩心思的,加強防備也是必須的,就按照你說的辦吧。”
實際上周文育猜測的沒錯,車下虎士確實是吳國精銳當中的精銳,這五千車下虎士每年吳國花在上麵的錢財不計其數(shù)。
但就跟周文育說的一樣,作為重甲步卒,讓他們衝陣絕對沒問題,但是長途奔襲可就不太行了。
這一夜注定是平靜的,周泰並沒有率軍夜襲周文育大營,而外鬆內(nèi)緊的周文育也沒能等到周泰。
威寧城內(nèi)在經(jīng)過一整天的廝殺後也陷入了寂靜之中。
當天蒙蒙亮時,周文育便下令大軍拔營出發(fā),繼續(xù)朝著威寧城而去。
當大軍行進二十餘裏後,周泰卻領著大軍攔住了周文育的去路。
周文育微瞇雙眼,雖然他之前心裏已經(jīng)有了準備,知道周泰會率領麾下精銳的車下虎士充當攔路虎,但他還是心存僥幸的,畢竟車下虎士的戰(zhàn)鬥力,他身為南陳大將又不是沒打過交道,自然十分清楚這支重甲步卒的難纏。
“周文育,給本將滾出來!”周泰大喝道。
周文育聽到周泰的聲音後,他策馬上前道:“周泰將軍,怎麼說你我也是老相識了,怎麼如此沒有禮數(shù)啊。”
“南陳賊寇,還需要本將對你們以禮相待嗎呢,本將早就說過似你們南陳這幫賊子,怎麼值得我大吳傾盡全國兵力來救,早知道就應該讓你們被魏齊聯(lián)軍亡國。”周泰不屑的說道。
聽到周泰如此顛倒黑白的話,性格一向平和的周文育頓時火冒三丈,他從始至終都不想讓吳國和楚國的大軍入南陳,因為他認為以南陳的實力足可以在鐵錫城外擋住魏齊聯(lián)軍,而現(xiàn)在發(fā)生的一切也印證了周文育等大將的判斷。
不過周文育這些人難道能去責怪陳霸先嗎?那可是皇帝啊!
所以很明顯,此時此刻麵對內(nèi)憂外患,周文育等大將把矛頭全部對準了吳國和楚國,畢竟在他們眼裏看來,背信棄義的賊寇遠比魏齊聯(lián)軍這幫外來者更加可恥。
“你們吳國這幫鼠輩,尤其是你周泰,幾萬大軍麵對魏國幾千兵馬被打退,落得個娃聞名止啼的笑料,本將記得沒錯的話,你也是主將之一吧。
就是當年你們吳國背信棄義,貿(mào)然入侵我南陳,你周泰不也被本將擊潰於城下,差點死在我南陳,今日你居然還敢來,莫非是覺得本將的刀不快?”周文育指著周泰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