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崩塌來得甚至比林祥預料的還要快,還要猛烈。
拿到那三家公司大部分股權後,賭王便攜手各地富豪,以及另外三大家族,開始清除李家的勢力。
其中鬧出的風波不多贅述,反映到現實裏,就是三家公司的股價一天比一天淒慘,再也不見起色。
連帶著整個股市都受到了影響,造成了長達半年之久的低迷。
在這種情況下,港督帕滕都不得不站出來,親自表示會支撐港島經濟直到九七年,然後平穩過渡。
當然,這種低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於當下樓市過熱,泡沫太誇張,以至於被戳破後形成了連鎖效應。
但相比一直持續九七年才戳破泡沫,九四年的危機並沒有顯得太讓人難以接受。
損失最大的,不外乎就是那些早就賺得盆滿缽滿的房企,他們還有什麼好不滿的?
最慘的黃實集團都沒有說話呢!
李家倒是不甘心,畢竟他們還是集團最大的股東,在公司內部餘威仍在。
隻是他們和賭王一夥之間的博弈,給搖搖欲墜的黃實集團踹上了臨門一腳。
信用評級。
在各大風投機構和銀行裏,李家和黃實集團被打上了極其不可靠的信用評級。
這是非常嚴重的。
要知道,別的公司是資不抵債,或者債務比例過高。
但李黃瓜為人謹慎,黃實集團債務比例並不高,資產也健康,市值甚至都快比不上資產的價值了。
然而,連番波動,再加上集團內部混亂,投資人和股民對黃實集團的未來預期直接跌到了穀底。
而那些風投機構和銀行就更簡單了——他們不再看好李家。
對於富商而言,在現代社會裏,信用無疑是最致命的東西。
正如未來的小黃車,公司資產雖然抵不上債務,但一直在持續運營,也還有收入。
怎麼大家就寧願看著它倒閉,也沒人願意接手呢?
道理很簡單,小黃車的信用已經破產,重建信用,比它的價值本身還要高昂得多。
李家就陷入了這個問題——
不想辦法重建信用,他們運營的任何生意都很難再獲得銀行的信任,舉步維艱。
可重建信用,其花費甚至比和林祥交鋒還要嚴重!
實際上,除了那三家上市公司,李家還有不少未上市的全資子公司,或者占據股份的投資。
這一下,結果這些產業全都受到了影響!
李家沉默了一段時間後,冷靜下來的他們隻好選擇拋棄黃實集團這個爛攤子,轉而專心運營其餘資產。
至少,靠著這些資產,以及手裏的現金,他們還是個響當當的大家族。
隻是和巔峰相比,他們的身家縮水了八成不止。
至於曾經幫過他們,最後又背刺了他們的丁家,李家的處理方式就更簡單了。
李黃瓜把丁蟹一家五人全都放了,表示既往不咎。
那丁家人就慘了!
他們背著黑道大佬一屁股債,一被放出來立馬被上門追殺,動作快到他們逃都逃不掉。
最後埋在哪,林祥都不知道。
反正既沒有他們出入境的消息,在港島也不見他們的蹤影,整個丁家最後隻留下了一片廢墟。
另一邊。
賭王一方見好就收,徹底拿下黃實集團和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後,便按需要各自瓜分資產。
畢竟家大業大,這三家公司在全球各地都有不少優質資產,市值高低從頭到尾都沒有影響到這些資產。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根本不在意股市那點風波。
當然,樓市低迷,集團的地產業務,尤其是港島和內地的地產,還是受到了不少影響。
這部分資產,文祥集團大發慈悲,笑納了。
但不同的是,親自將李家踹入深淵的主角,自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裏,仿佛人間蒸發了一般。
事實上,林祥之後確實一直沒在港島。
股市大戰後,作為焦點人物,為了避開那些發了瘋的媒體,他和餘文慧安排好集團的事務,便給自己放了個假,兩人環球旅行去了。
期間還遇上了同樣在各地遊玩的賭神高進及其妻子,四人開著那艘郵輪,在海上漂蕩了三個月。
隨後,餘文慧才從歐洲坐飛機迴港島。
第四個月,程文靜坐飛機來找林祥。
兩人一路北上,從北歐到北極,天寒地凍的玩了一大圈,最後程文靜就從首都坐飛機迴港島。
留下林祥孤零零一個人。
當然,主要是他有些事情要辦。
在內地辦了一套新的身份,便啟程前往了米國。
自從把米國政府和軍方得罪了個遍後,林祥就再也沒有來過這邊,但聯係其實一點沒少。
實際上,上次在米國,林祥早就通過本地華人黑幫勢力,悄悄購入了一批股票。
包括周偉生,以理財的名義,他其實也為馮華和李傑共同創辦了一個基金,負責管理他們的工資和獎金。
而周偉生投資的股票,基本來自於林祥的建議。
那林祥本人,肯定不會放過這個賺錢的好機會。
要不是為了對付李家,急需現金,林祥都沒想過要賣掉這些股票。
正是如此,賣掉這些股票後,林祥拿著現金在港股擊潰了李家,通過做空股票迴攏了大批資金。
那批假美元就算了,被他藏得死死的。
但那些真錢,交完利息和稅,他是實打實地賺了五成多,也就是一百億港元,十幾億美元。
這筆錢一部分用來充當文祥集團的運營資金,彌補李家之前封鎖帶來的損失,一部分用來收購那三家上市公司漏出來的地產。
而剩下一部分,林祥考慮了很久,都沒找到更合適的投資項目。
港島能承載這麼多錢的,就隻有地產和股市了。
而港島地產基本達到飽和,除非再來一次狙擊李家這樣的地產大鱷的大行動,不然根本沒有可供他投資的地方,有錢都沒地花。
股市就更慘了,普遍下跌之餘又動蕩不安,做空做多都不合適。
算一算,全是林祥自己造的孽……
既然如此,林祥便走了迴頭路,打算趁米國股市這幾年的紅利期,繼續把錢存在這,以備不時之需。
於是乎,在結束了為期將近一年的環球旅行後,林祥再次踏上前往米國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