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麼個犄角旮旯開鋪子,燈籠賣誰啊,這生意肯定好不了!”霏兒撇著嘴,輕輕搖了搖頭。
“咱們去看看吧!”秦月輕輕說道。
在她眼裏,越是與眾不同,越代表著獨樹一幟,標新立異。好奇心作祟下,霏兒也默許了,兩個人躡手躡腳地靠近了那處燈籠鋪。
隻見這處鋪子確實異乎尋常,別人家的鋪子都用鋁合金或者三合板搭建,這個鋪子卻是用枕木壘成,粗糙的樹皮滄桑感十足。
這還沒完,木上鑿有孔洞,洞內插滿了各式各樣的手提燈籠,圖案造型別出心裁,都是古代孩童嬉戲的畫麵。
再細細看,籠罩的材料也與其他家的迥異,並不是傳統的油紙或者塑料皮兒,而是另外的什麼材料,但具體是什麼,她們也看不出,隻覺得晶瑩通澈,甚是透亮。
而鋪臺上並沒有擺放任何燈籠,取而代之的卻是鑿錘、刻刀、砂紙、磨輪、剪子、鋼針、麻線、漿糊等工具,看來這店家所有的燈籠都是純人工打造,這一點同時得到了兩個姑娘的認可,畢竟現在最貴的就是人工,這樣的匠心是真心值得肯定的。
再往旁邊看,放著一個大木桶,筒內盛滿了不知名的濃稠液體,借著籠火的光亮,她們看清了,這液體顏色橙黃,油光鋥亮,晶瑩剔透。
通過桶旁的木碗小勺可以斷定,這個應該是燈芯的燃料,可具體是什麼,他們又猜不到了,因為並沒有傳統燃料的刺鼻氣味,反而泛著淡淡的幽香。
“有人在麼?買燈籠嘍!”霏兒還沒待秦月反應,先打起了招唿。
過了一會兒,從木屋裏走出來一位步履闌珊的老人,看這滿臉的皺紋,花白的頭發,還有幹枯的雙手,這歲數沒有八十,也得七十往上了。不過他的眼睛卻異常有神,通澈的雙眸不慘一點昏濁。
“哦?誰呀,終於有客人啦。”老人緩緩迴應道。
“大爺,您好,我們來買燈籠的。您這鋪子位置也太偏了吧,怪不得沒什麼生意。”霏兒一邊把玩著鋪臺上的一把刻刀,一邊說。
“別動!”老人厲聲說道,這聲音寒若冰霜。
霏兒被這聲音嚇到了,趕緊放下了手中的刻刀,一臉忌憚之色。
不過老人剛才嚴峻的表情馬上又變得慈祥起來,慢慢地解釋道:“小姑娘,不好意思啊,我們籠之匠人,對於外行人觸碰自己的吃飯家夥,比較忌諱,多擔待,多擔待!”
“哦,對不起啊,爺爺,這個規矩我確實不知道。”霏兒一邊鞠躬,一邊致歉。
“你剛才問,為什麼我的鋪子這麼偏,哈哈,酒香不怕巷子深嘛,而且我這燈籠隻賣有緣人,不識貨者萬金不賣,識貨者分文不取。”老人微笑道,顯得自信滿滿。
“那太好了,太好了,我們就很識貨啊,這燈籠太漂亮了!怎麼能做的這麼好!”霏兒看有便宜可占,盡力恭維著老人。
而此時的秦月卻一直都沒有作聲,她的腦子裏一直想著昨天霏兒說的那個燈會傳說,於是直接問道:“您這燈籠是籠罩不浸水,燈火永長明麼?”
老人怔了下,答道:“正是!”
“這是不是有些誇張了,燈罩如果不是紙製的,我還能理解,畢竟還有塑料啥的,可燈火怎麼會永遠不滅呢?這不符合科學啊!”秦月疑惑地問道。
“孩子們,其實很簡單,你們要是有功夫,就坐下來,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你們就知道了。正好我現在也沒什麼生意,閑著也是閑著。”爺爺說完,指了指鋪臺前放著的兩個木樁。
這個年齡的女孩子正是喜歡聽離奇故事的歲數,有免費故事聽,再好不過,二人輕輕坐了下來,聚精會神地望著老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離我們大概有1100多年前的唐代,那時候還沒有電燈,所有的照明都是靠火燭,而不論是蠟燭,還是炭油,都需要一個籠罩,來聚光攏亮。
那時候整個王朝裏,籠之匠人多如牛毛,你們也知道,這燈籠好不好賣,七分靠上邊的繪畫,所以每個匠人都是繪畫的好手,而在他們中間有一個叫華生的青年,可是一等一的高手!
他畫的籠表栩栩如生,爐火純青,尤其善畫幼童嬉戲之景,這童之描繪,已至登峰,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連宮廷禦用畫師都自歎不如。
而他製作的燈籠,也是堅固耐用,不浸水潮。你們想想,那時候可沒有塑料,隻有油紙,可這油紙再防水,也不過數月,油幹後,同一般紙張就並無差異了。可他做的燈籠可保百年不潮。”老人停頓了下,望了望麵前的兩個姑娘,歎了聲氣。
“怎麼了,爺爺,繼續講啊,那他的燈籠怎麼做到的呢?”霏兒一臉的求知欲,著急地問道。
“怎麼做到的,聽我繼續講。這人怕出名啊,轉瞬間,華生的名號享譽整個王朝,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來求燈籠的人絡繹不絕,他的店鋪門口排起了長龍,不僅如此,當時的皇帝還賜了禦匾,題曰‘天下第一籠’。
這下可忙壞了這個青年人,從早到晚,沒日沒夜的趕製燈籠,即使這樣,依然供不應求。
就這樣,過去了一年有餘,唐皇接到密詔,說京城離奇失蹤了千餘名孩童,至今不明下落。”老人再次歎了口氣,目光中似閃出盈盈淚光。
“這孩子失蹤和燈籠有什麼關係啊,u看書.uukanshu奇怪!”霏兒不明所以地追問道。
“唉,後來皇帝指派刑部督辦,禦林軍協察,終於找到了線索,哪知這嬰童遺失的案子都是由這個籠王華生一人所為。
你們知道麼,當禦林軍進入華生府宅後,在一處深深的地下密室內,發現了眾多的孩童屍骨,那怎是一個淒慘可以形容。
原來這些燈籠都是由這些孩子做成的,人骨為籠架,人皮為籠表,內髒灼成屍油,用做燈芯的燃料,而那燈芯卻是由幼童的筋條所製。
甚至畫中的紅色顏料都是由嬰血所調。這樣的造孽,天卻不譴,還讓這個魔鬼給逃了。”老人說到這,看了眼這倆姑娘,一個個臉色慘白,花容失色。
“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一張書紙,曰:‘千嬰化籠劫已造,不入地獄枉天道。如今墮魔換粉黛,再造千人英明烙。’這意思非常清楚了,他在挑釁人倫,蔑視皇威,1000個孩子的性命就這樣沒有了,而他不但沒有悔過之意,還要再殺1000個年輕女子,同樣做成燈籠,真是天地之哀啊。”老人說完,沉默了。
此時這倆姑娘已經被嚇得說不出話來,好不容易蹦出句話,顫顫巍巍地問道:“那...那...為什麼他的燈籠可...可以做到燈火永...永長明呢?”
“因為買燈籠的人都死了...”老人冷冷說完後,發出一道陰森的笑聲。
這時一陣冷風吹起,兩個姑娘終於看清了,店鋪上正掛著一個金匾,上邊幾個大字:“天下第一籠”,而木屋內同時傳來了陣陣嬰孩啼哭的聲音。
溫馨提示:按 迴車[Enter]鍵 返迴書目,按 ←鍵 返迴上一頁, 按 →鍵 進入下一頁,加入書簽方便您下次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