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駕到!”太監(jiān)尖銳而悠揚的嗓音在大廳內(nèi)迴蕩,瞬間震懾了在場的所有人,宛如晨鍾暮鼓般穿透每一個角落。
隨著這聲宣告,大廳內(nèi)的人員紛紛跪倒在地,虔誠地參拜著年輕的太子,口中高唿:“太子千歲千歲千千歲。”
太子夏榕,年方弱冠,眉宇間透露出一股不可一世的傲氣。他濃眉大眼,目光如炬,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
步入大殿時,他兩眼朝天,步伐穩(wěn)健,每一步都似乎在向世人宣告他的尊貴與不凡。
眾人請安完畢,夏榕隻是隨意地擺了擺手,淡淡說道:“起來吧。”言罷,他便自顧自地與鄭梄、夏柊兩位王爺聊了起來,言語間盡顯從容與自若。
然而,當(dāng)他的目光掃過夏梧、夏檳等人時,卻如同寒風(fēng)吹過,連一絲多餘的停留都不願給予。
即便夏梧、夏檳等人主動向他打招唿,他也隻是輕蔑地鼻音一哼,便再也不予理會,仿佛這些人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就在這時,“護國宗師!”太監(jiān)的嗓音再次響起,宛如一道驚雷劃破長空。緊接著,大廳內(nèi),文武百官們又一次紛紛下跪,向這位護國宗師請安。
護國宗師,乃是大夏王朝中的一位傳奇人物,他平時均不來上朝,隻有在特定時機時才偶爾出現(xiàn)。
而今日,他竟然親臨大殿,這讓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敬畏。
林浩,便是這位護國宗師。他身材高大挺拔,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嶽。雖已步入中年,但歲月並未在他臉上留下太多痕跡,反而為他增添了幾分沉穩(wěn)與內(nèi)斂。
他眉清目秀,五官俊朗,麵色紅潤,氣色極佳,仿佛體內(nèi)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活力與精氣神。
他站在那裏,整體氣質(zhì)威嚴莊重,猶如一位君臨天下的帝王。
在眾人之中,他猶如鶴立雞群,自然流露出一股強大氣場,無形中壓迫得周圍人不敢直視。
林浩平日裏很少見人,宮內(nèi)的官員有時一年都難得見到一迴。
因此,當(dāng)他今日出現(xiàn)在大殿之上時,所有人都感到無比的驚訝和敬畏。
他的表情中常帶著一種不屑與傲然,仿佛這世間的一切,都入不了他的法眼。
當(dāng)他環(huán)視跪地的官員時,眉梢微挑,嘴角輕撇,眼中似有輕蔑的光芒閃過,仿佛在無聲地表達對這些官員的不屑一顧。
他的動作幹脆利落,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斷力。
他走進人群,步履沉穩(wěn)有力,每一步都似在彰顯自己的威嚴與地位。
與王爺們打招唿時,他隻是簡單地微微頷首,點頭的幅度恰到好處,既表示了禮節(jié),又不顯絲毫卑微。
然而,他的眉宇間仍透著一股高高在上的從容與淡然,仿佛這世間的一切,都盡在他的掌握之中。
而當(dāng)他的目光掃過跪地的太子時,隻是斜眼一瞟,那眼神中滿是冷漠與輕視。
他的嘴角勾起一抹不屑的笑意,似在暗示太子在他麵前也不過如此,無需過多關(guān)注。
“都起來吧,別跪著了,還需要我來攙扶你們嗎?”林浩淡淡說道。
言罷,他便直接拉過一張為其準(zhǔn)備的大椅,動作一氣嗬成,如橫刀跨馬般坐了下去。
這一坐,更是將他的霸氣與不屑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仿佛這椅子本就該為他而設(shè),他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鼐痈吲R下,俯瞰著眾人。
他的眼神中充滿了自信與驕傲,仿佛這世間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林浩剛一坐下,太監(jiān)的嗓音便再次響起:“皇上駕到!”隨著這聲宣告,夏柏皇帝準(zhǔn)時出現(xiàn)在了自己的龍椅上,緩緩坐下。
他的目光在掃過林浩時,微微一頓,然後主動向林浩略微彎了彎腰,以示敬意。
然而,林浩卻仿佛沒看見一般,隻是用眼睛瞥了瞥夏柏身後的皇後。
這位皇後雖然已為人母,但身材依然保持得完美無瑕,容顏更是傾國傾城,絲毫不遜色於那些年輕美貌的少女。
每次林浩總能在皇後身上找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滿足感,他對於大廳中正在議論的事情,並不關(guān)注。
他知道,朝廷中這些官員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他們不可能出事。
“眾卿平身。”夏柏皇帝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虛弱與心虛。
他在見到林浩時,眼神中更是流露出一抹虛幻與不安。仿佛在這個強大的護國宗師麵前,他連皇帝的威嚴都無法保持。
勤政殿中的一切,都被穀辰等人盡收眼底,也傳入了夏楠皇帝和夏樺等人的耳中。
他們都在密切關(guān)注著這場朝會的進展,期待著能從中獲取一些有用的信息。
“各位愛卿,今日朝會的主題是查處賑災(zāi)救災(zāi)中的貪腐官員和勾結(jié)曙光城、聽從曙光城指令、為曙光城賣命的官員。”
夏柏皇帝那威嚴而洪亮的聲音,猶如洪鍾一般在寬敞且莊嚴肅穆的大殿之中久久迴蕩著,“請貝巽貝王爺和禮部尚書舒宏,向眾愛卿詳細稟報關(guān)於此次徹查之事的具體情況,並呈上相關(guān)證據(jù)以作證明。”
隨著皇帝話音落下,隻見貝巽貝王爺毫不遲疑地向前邁出一大步,他神情肅穆,恭恭敬敬地拱手施禮後,朗聲道:
“啟奏陛下,微臣領(lǐng)旨行事之後,不敢有絲毫懈怠,曆經(jīng)多日不辭辛勞地四處奔走探訪,又通過嚴謹細致地查證核實,現(xiàn)今已查明真相。
“我朝文武百官當(dāng)中,竟有多達 182 位官員牽涉進了此次賑災(zāi)救災(zāi)的貪腐大案之中。
“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其中不僅包括二十餘名身居一品高位的大員,甚至還有不少乃是陛下您身旁的親信近臣!
“這些人的貪腐行徑惡劣至極,所貪汙受賄的錢財數(shù)額之巨簡直令人瞠目結(jié)舌,如此罪行已然足夠判處極刑。”
貝巽這番話剛剛說完,原本還一片安靜的大廳瞬間像是被投入了一顆重磅炸彈一般,立刻變得喧鬧嘈雜起來。
“什麼?竟然有 182 人之多?難道說咱們這朝堂之上將近一半的官員都難逃一死嗎?”有人滿臉驚愕地高聲喊道。
“天啊!整整 182 個人吶!若真將這麼多人全都處以極刑,那咱這朝廷往後可還怎麼正常運作下去喲?”另一個人憂心忡忡地附和道。
一時間,各種各樣的議論聲響徹整個大廳,此起彼伏,不絕於耳。有的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的人則情緒激動,大聲爭辯。
整個大廳剎那間亂成了一鍋粥,仿佛變成了人聲鼎沸的菜市場一般,熱鬧非凡卻又顯得混亂不堪。
然而,麵對這樣驚人的調(diào)查結(jié)果,許多大臣們心中卻是疑竇叢生。他們紛紛暗自揣測,覺得貝巽和舒宏二人是不是別有用心,故意誇大事實來製造恐慌氣氛呢?畢竟一下子牽連出如此眾多的官員,實在是有些超乎想象。
同時,也有很多官員心裏忐忑不安,想著自己是不是也在被調(diào)查的名單裏。他們麵麵相覷,眼神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