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時光匆匆流逝,夏楠的心中湧動著無盡的感慨。他未曾料到,這座名不見經傳的曙光城,竟蘊藏著如此非凡的成就,其生活風貌與別處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令人歎為觀止。
漫步於曙光城的大街小巷,隻見車水馬龍,熙熙攘攘,人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滿足的笑容,仿佛每一縷笑容都蘊含著對生活的熱愛與珍惜。
道路兩旁,鮮花競相綻放,色彩斑斕,香氣襲人,將整個城市裝點得如詩如畫,溫馨而美好。
這裏的族人團結一心,淳樸善良,友愛互助,沒有爾虞我詐的算計,沒有劍拔弩張的緊張,處處洋溢著和諧與安寧的氣息。
城主與普通人之間毫無距離感,沒有高高在上的傲慢,也沒有層級分明的隔閡,他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彼此關愛,相互扶持,親如一家。
穀辰,這位曙光城的城主,仿佛對城中的每一個家庭都了如指掌。他深知哪位老人喜愛何種美食,身體有何不適,甚至對每個人的需求和愛好都了如指掌。這份細心與關懷,讓夏楠深感震撼。
老百姓見到城主,沒有絲毫的畏懼和抱怨,隻有發自內心的關愛和尊敬。他們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分享著生活的點滴,仿佛城主就是他們中的一員,共同享受著這份寧靜與和諧。
夏楠獨自坐在屋子裏,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自問:“我能做到這些嗎?”他搖了搖頭,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又想:“夏宇呢?他能否做到如此?”然而,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夏楠深知,自己和夏宇都無法與穀辰相比,他們缺乏那份對族人的深情厚誼和無私奉獻。
然而,夏楠並未因此感到沮喪,他心中湧起一股希望。
他希望夏宇能從曙光城中學到一些東西,將穀辰的治國理念和為民情懷帶迴唐元國,造福那裏的百姓。
他相信,隻要夏宇能夠虛心學習,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大地時,夏楠已早早起床,準備到湖邊打拳鍛煉身體。
然而,當他來到湖邊時,卻發現穀辰已經汗流浹背地在晨練。見到夏楠,穀辰連忙擦幹汗水,上前請安,態度恭敬而謙遜。
“辰兒,昨日一行讓我感觸頗深。今日,我想去曙光城援建的村鎮看看。”夏楠緩緩說道,語氣中透露出對曙光城未來的期待與好奇。
穀辰聞言,關切地迴應道:“外公,您剛出來沒幾天,身體尚未完全恢複。不如過些日子再去吧?”
夏楠皺了皺眉,語氣中帶著幾分嚴肅:“你小子是不是擔心我看出什麼問題,不敢帶我去?”
穀辰無奈地笑了笑,道:“得,既然您想去,辰兒今天就陪您走一趟。您想去哪個村鎮,隨意指定。至於坐車還是騎馬,也由您說了算。”
於是,一行人乘坐著寬敞舒適的馬車,沿著寬敞平坦的大道緩緩前行。道路中間的花壇將馬路分為左右兩條,隨著山勢蜿蜒延伸,宛如一條彩帶飄落在山間。
行駛了約二十裏後,馬車在一處岔路口停下。
穀辰指著兩條路,向夏楠介紹道:“外公,這條官道通往淅川,是自古就有的官道。道路狹窄,兩駕馬車相遇時都很難通過。
“而曙光城通往各國的道路,都是按我們剛才走過的標準修建的。這些道路既方便來往的人們,也方便曙光城的生產生活。您看,這條新修的路正是通往我們要去的援建村鎮,標準與剛才的路一樣。”
正如穀辰所說,通往村鎮的道路同樣寬敞平坦,行駛起來毫無顛簸之感。遠遠望去,一個村鎮坐落在群山之間,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綠野之中。
村鎮外圍是一片整齊的農田,正值生長旺季。梯田上綠油油的一片,莊稼戶們正在田間除草施肥,忙得不亦樂乎。山上的耕地種滿了各種蔬果,色彩斑斕,生機勃勃。
放眼望去,滿山遍野沒有一塊空地,一眼望不到頭,仿佛整個山野都被勤勞的百姓們裝點得綠意盎然,碩果累累。
“辰兒,這麼多農田,他們忙得過來嗎?種出來的糧食穀物,他們吃得完嗎?”夏楠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語氣中帶著幾分驚訝和疑惑。
穀辰微笑著解釋道:“外公,這些村鎮的耕地種出來的糧食穀物,按人口來說肯定吃不完。他們除了自用外,剩下的都賣給了曙光城或曙光城的加工坊。這些穀物再通過平臺銷往各地,為曙光城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說實話,這些穀物對曙光城來說隻是一小部分而已。
夏楠聽後,再次問道:“小子,這裏本來沒有村鎮,是你們幫助他們建設的。良田耕地也是你們開墾的。你們不僅把建好的房子分給他們住,還把開墾好的良田耕地也分給他們種。按理說,你們留下一些良田耕地為己所用很正常。但為什麼還要給他們交租金呢?”
穀辰沉思片刻後,迴答道:“外公,他們不僅是唐元國的子民,更是曙光城最可靠的後勤保障力量。隻有他們過好了,曙光城才會更加繁榮昌盛。而唐元國和周邊各國的人民,也會因此生活得更加美好。
“更重要的是,我娘身上流著唐元國皇族的血,而我身上也流著同樣的血。因此,我有責任、有義務讓唐元國的百姓過上好日子。這是我作為皇族後裔的使命與擔當。”
穀辰的迴答讓夏楠倍感暖心,甚至動容。他想到自己的兒子夏柏,為了爭奪皇位,不擇手段勾結外人,將他和兄長關入靈寢宮的地府內長達二十年之久。在夏柏的治理下,這二十年裏,唐元國奸臣當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穀辰同樣是皇族後裔,卻始終心係人民,視人民為父母。這種高尚的情懷和無私的奉獻,讓夏楠深感敬佩,也讓他對曙光城和穀辰充滿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