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街小分隊在洛陽街頭遊蕩。曹七很興奮,張小娘子則麵帶憂慮。
王大衛湊過去:“大侄女,愁啥呢?”
張小娘子低聲迴應:“沒,沒愁!
“你這可不對。你就差把‘愁’字寫臉上了,還嘴硬?”
“我......我怕你輸?”
“輸?你說明天?你想啥呢?輸什麼輸?不就是那個什麼安樂先生過來問問避雷針的事兒嗎?我告訴他不就完了。
哦!還得請他吃一頓。耽誤個半天兒時間,下午咱們還接著出來逛!
“安樂先生很有學問的!
“有唄!我也有。我會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厲害吧!對了,還有烹飪。
尤其是烹飪,老厲害了,不信你問範良。他那些菜都是我教的!
“要是安樂先生不認同你的學問呢?”
“愛認不認吶!他來問我,我就告訴他,他不信拉倒。
不信就別裝避雷針,以後挨劈別怨我就行。嗬嗬,我估計他挨劈之後想怨都怨不了啦。”
“嗯!反正我信!睆埿∧镒佑昧Φ攸c頭,臉上已是信心滿滿。
“這就對了嘛!逛街最開心了?粗猩读藳]有?看中了就跟叔說,叔有錢!
“不用的!
“還是用吧!你爹在天上看著呢,要是啥都沒給你買,他晚上下來埋怨我怎麼辦?我可受不了!
張小娘子笑著追上曹七和董小娘子,三個女生結伴而行,一路笑語歡聲。
王大衛找到王厚,問:“那個安樂先生,什麼來頭?”
王厚吃驚道:“你才想起來問!”
“少廢話,說說!
“行,那我就給你說說。嗯......安樂先生得有快六十了吧。
前半輩子做學問,後半輩子教書育人。在洛陽,哦不,在全大宋都很有名的。
你明天收著點兒吧,千萬別得罪了他,這洛陽城可是人家的地盤!
“就這?我還以為多大個官兒呢!
“沒有,安樂先生一輩子沒做過官。但是曾兩次被舉薦,皆稱病不仕。”
“兩次,也不算多嘛!說起來我也是被舉薦過兩次的,不比他少!
“你?啥時候?我怎麼不知道?”
“你啥記性?你當時就在場的。你章世叔不是要舉薦我的嘛?一文、一武,兩次。”
“?這也行?”
“怎麼?不行?”
“那......你說行就行吧!”
“行,你接著說!
“說啥?”
“你知道啥就說啥唄!”
“我還知道安樂先生住的地方離這裏不遠,就在那邊天宮寺西側。
有三十間房子和一個花園。先生起名叫‘安樂窩’,安樂先生的名號就是由此而來!
“哎呦!他挺有錢。〗虝@麼賺錢嗎?”
“沒有。是前任西京留守王拱辰蓋的,蓋完以後請他居住!
“還能這樣?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書中自有黃金屋’?”
“對,對!
“行了。說點兒有用的吧!”
“什麼有用的?”
“他的學問!”
“這我可說不上來。安樂先生學問高深,我也沒學過。
不過,大衛,你現在問這個有用嗎?你就隻有一晚上時間,你還能成仙是怎麼的?
其實吧,你,隻有半個晚上了。你沒看出來嗎?他們今天要一直逛到很晚才肯迴去的。都等著明天看熱鬧呢!
“臥槽!這幫家夥都這麼想的?”
“嗯......也不能這麼說。還有我,我也想看!
好在王大衛還有度娘可以依靠。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邵雍,理學創始人之一。與周敦頤、張載、程顥、程頤並稱“北宋五子”。
另一種說法是:這五個人加上司馬光,並稱為道學“六先生”。
妥妥的大神一枚!就是不知道為什麼他在後世沒有其他幾個人名氣大。
儒學,興盛於漢武帝,漢末開始走下坡路。魏晉時期,玄學大行其道;南北朝時期,佛教興盛;唐朝時,國教是道教;
經曆五代亂世到宋初,儒學其實已經一路衰敗得一塌糊塗。
之所以沒徹底滅絕,是因為科舉還考這玩意。但是誰都知道:考試考的、心裏信的、以後用的都可以完全不是一迴事。
不要以為古人傻,蘇軾就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直到邵雍這批人出現,創建理學,儒學才得以複興,起死迴生。然後,一口氣又統治了中國人的頭腦近千年。
王大衛不喜歡儒學,也談不上憎恨。主要是他沒把自己當這個時空的人。
不過為了應付明天的差事,他還是翻出了邵雍的主要著作看了看。
《皇極經世書》
大部頭,超大,還看不懂。
上網一搜,一幫人居然用這部書搞預測學,預測的居然是國運。
我了個去的,這幫人還真是閑得蛋疼,總不會他們真信這個玩意吧!
邵老頭寫這部書是什麼意思呢?他是挖個大坑來坑後世的傻子,還是他自己真信這個?這還真不好說。
邵雍的師承可以追溯到一個著名的神仙(棍)——陳摶,就是傳說中跟趙匡胤下圍棋贏了華山的那位。
此外,儒家裏麵有一個分支,專門研究預測學的,美其名曰:讖緯。
最著名的讖緯學大師就是漢光武帝——劉秀。
可能劉小三兒是曆史上做開國皇帝最輕鬆的,輕鬆得他自己都心裏含糊,所以玩命研究這個學問給自己壯膽兒。
對於這部神神叨叨的巨著,王大衛隻有一個字:扔!下一本。
《漁樵問對》
這本兒就正常多了。字不多,也很容易看懂(主要是配有譯文)。
全書通過樵子問、漁夫答的對話方式闡述了邵老頭對“理”的理解。大致意思和理學思想差不多。
就那麼迴事兒!
後世還有人研究這個已經死掉的學說,講得玄而又玄的。可以理解,人家還要靠這個養家糊口呢!信就不必了。
繼續往下看,一首詩——《山村詠懷》。
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哎呀!敢情這詩是邵老頭做的。失敬!失敬!
告別度娘,王大衛確定了“明天”的策略:
自己要多講一些,最好能一直講到中午,然後開飯,吃完散會......
避免爭論,不要被那些人拉到同一個水平線上,然後被他們用豐富的經驗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