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請單獨奏對。”呂頤浩叉手一禮。
王燁心道,果然來了,嗯,還算留麵子,知道當麵懟我不合適,所以避避人~
單獨奏對自然不是把別人攆出去,而是王燁跟呂頤浩去了隔壁偏殿。
“歌功頌德總是不免讓人感覺有些慚愧,所以請單獨奏對。”呂頤浩笑道。
王燁一愣,歌功頌德?這莫不是忽悠我的?
“仗是他們打的,百姓是你們治的,哪來的功勞~”王燁笑道。
“於穆仁祖,寵綏萬方。執競英孝,迄用成康。圖徽寮冊,有烈其光。庶幾億載,興天無疆。”呂頤浩道:“這本是大宋真宗朝為頌德仁宗所作,用在陛下身上,不足以形容陛下文治武功之萬一。”
“呂相不說,我都不知道自己這麼優秀呢。”王燁搖頭笑道。
“陛下不必謙虛,縱觀古今,曆代帝王,又有幾人比陛下強呢?”呂頤浩道。
“但是呢?”王燁心中不覺得自己真的能比曆代帝王強,自己什麼逼樣,還是要有數的,於是直接說道:“此處隻你我君臣二人,不必顧忌。”
“臣有三言。”
“呂相且說。”
“一者,這天下百姓萬萬,死人實在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陛下莫要太過執著。”
“嗯。”王燁點頭,無則加勉,有則改之,這才是麵對勸諫最正確的態度。
“二來,越讀書越覺得中庸方是王道,南宋以文禦武太過,我朝也不宜矯枉過正。”
王燁再次點頭,所以朝議上不是文武之爭,而是單純的敲打一下那群廝殺漢。
“最後,齊國大勢已成,如日中天,必能席卷天下,陛下莫要心急,還像以往那般穩著走便是了~”
呂頤浩躬身一禮。
字字肺腑,字字珠璣。
這便是王燁最大的感觸。
王燁一直以來對自己的認知就是,自己並不聰明,也不厲害,不過是有掛,外加穿越經曆造成的特殊認識罷了,這樣可以有效防止自己膨脹。
所以一直以來,王燁都算是有自知之明,確實是太重視人命,也重武輕文,也心急了。
看著天下紛亂,未來注定死很多人,心裏確實是急了的。
“謝過了~”王燁扶起了呂頤浩,“如今這般直言不諱的人,越來越少了。”
“陛下識人用人,朝廷多是正義直言之士,隻是陛下不過白玉微瑕,他們便不像我這般討嫌罷了。”呂頤浩笑道。
“人吶,總是不太容易看清自己,也太容易走歪。”王燁搖頭道。
以人命關天這事為例,實際上王燁自然是知道,這天下人實在是死的隨意,自己做的是有些過了的。
隻是~
矯枉不可不過正。
王燁是怕,怕自己習慣了人死的隨意,所以才從律法到個人要求,都把人命看的貴重~
外麵一群人等著,自然不合適聊太久,勸諫點到為止,君臣又聊了幾句,便相攜到了大殿。
看著兩人言笑晏晏的樣子,大殿內的氛圍就好了很多。
這開年第一次朝會,大家還是希望氣氛能和諧些的。
嗯,呂頤浩不開口,這朝會基本上還是沒啥大問題的,大家繞過呂相公的難受問題,其他的事情,還是討論的比較順利的。
展望未來?
不算,這應該是說泰和五年的年度重點工作安排。
繼續修長城,往西修。
太行山引水規劃。
西夏沙漠治理方略。
黃河治理工程等等···
討論的事項,明顯脫離了開疆拓土的範圍,因為呂相一句“一年打仗沒有人京兆府一年凍死的人多~”孫安看著王燁,終歸沒有多說什麼。
··· ···
朝議過去了,但是王燁作為皇帝的工作遠遠沒有結束。
孫安,以樞密副使身份,執掌樞密院。
“孫兄,今日呂相公與我說了些話,我覺得很有道理。所以便做了些調整,最起碼今年,不能再忙著打天下了。”
今天的事情,總是要給樞密院一個說法的。
“呂相持重,咱們去年一年,確實打得快了些。”孫安道。
過去從梁山開始,齊國的戰爭經驗,就是飯一口一口吃,地盤一塊一塊的打,打一陣,治一陣,然後擴軍再打。
這才是齊國上下都習慣的節奏。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邊打還得一邊擴軍。
“我打算擴軍。”王燁道。
“樞密院大略有個條陳,還請主公示下。”
“我也還沒想好,孫兄,我且問一下,你說咱們五軍夠用嗎?”
“若不是三線作戰,大概是夠用的。”孫安迴答的很謹慎,畢竟這個話題,一不小心,就是多一個帥臣的大事。
“咱們現在是五軍+天災近衛燕雲三軍,講道理也差不多夠用了。”王燁點頭道,頓了頓,道:“隻是這打仗,許多時候確實不太講道理,既然能養得起,我倒是覺得可以再適當的擴充一下。”
孫安心念電轉,首先想到的便是那掛在天災軍團名下的曲端部西軍。
“重啟天輝番號如何?”孫安問道。
“除了天輝,應該還有個夜魘,這樣才對稱。”王燁笑了笑,可惜這笑話沒人懂。
“五軍作為主力步兵作戰集群,統一一軍五團編製,一團六千兵馬,戰時全軍集結,民夫預備役算上,便是標準的五萬大軍,再配兩團燕雲騎,基本便能滅國了。”孫安道,這實際應該已經是統兵的上限了。
正常來講,野戰軍的兵馬統帥,應該是以團為單位,也就是統領五六千兵馬就可以了,再往上的軍,應該是臨時的安排。
“燕雲騎為輕騎,散布於各處,如今兩軍十團編製,可以再加兩團,便成三軍十二團編製,六萬騎兵,足矣應對各方作戰所需,如今咱齊國也供養得起。”
“天災軍團,為帝國根基,虎豹騎五千,陌刀營五千,陷陣營五千,跳蕩軍一萬,以及狼騎五千作為陛下親軍,不若把連環甲騎也納入天災?”孫安看向王燁,悄悄的把齊國換成帝國,這是孫安的小心思。
王燁想了想,點點頭:“連環甲騎調整進天災可以,但是要把跳蕩軍從天災中獨立出來,然後擴編五千,再新建三團步兵,合計三萬兵馬,組成一軍,便用夜魘番號吧,暫時駐守於長安,都統製人選,樞密院選好了報我。”
“喏。”孫安點頭應下,心中暗道,這便是為了下一步準備進攻蜀中準備的了吧,在長安提前適應一下氣候,也能看住曲端的“天災二軍”。
這也是齊國五個番號軍隊不夠用的重要原因,統治區域太廣,南洋那地方至少要駐軍一軍,燕京北麵長城也要駐守一軍,雖然逐步在把地方防禦部隊跟野戰軍剝離,但是注定不能徹底分清的。
不然以後呢?
不打仗的時候呢?
野戰軍全取消編製嗎?
“近衛軍團擴編至四團編製,負責燕京城衛戍。”孫安繼續道。
王燁點點頭,四團足夠了。
“如此軍伍編製的變動便大抵便是如此了。”孫安道。
“孫兄,咱們都是自家兄弟,還有一事,就是關於各軍都統製的問題,孫兄可有教我?”王燁道,“唉,孫兄也知道,咱們一直以來,為了各軍安穩,都統製一級基本是沒有變動的。”
孫安眉頭微皺,心中暗道,這一天,果然還是來了嗎?
不對,陛下不是這般人,跟這幾路帥臣,再怎麼也不該有信任問題,所以這其中···
“關於各軍都統製,樞密院並無規劃。”孫安選擇實話實說,這個問題,俺確實是沒想到。
“杜老大跟我來信,說我傻,前軍他已經統領了十多年了,自古以來,哪有這樣的。”王燁歎了口氣,又道,“卞祥來信說,他今年已經四十了,年紀大了,熬不了夜了,不想再做都統製~”
“袁朗也來信,說母親年紀大了,要迴來伺候他老娘。”
“都是借口,算來算去,除了剛做都統製沒多久的劉錡,還有韓世忠,其他人都說不想幹了,我想,好像是要調整一下。”
周公恐懼留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
很多時候,很多問題,不是一句簡單的信任,就能說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