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十八年,正月二十七。
李世民昭告天下。
原高麗之地,正式更名於大唐遼東道。
即便是年關時節,大唐前往遼東道的學子,依舊是絡繹不絕。
過年團圓是好,可比起仕途來說,就差很多了。
高麗破滅的事情,到了今日,已經是通傳了整個大唐,在這個時代,信息的傳播速度,也就隻是這樣了。
不過即便是落後閉塞之地,基本上也都知曉了太子在遼東,大力招收學子的事情。
這讓天下讀書人,蜂擁而至。
遼東城,頗有些人滿為患的感覺了。
大量的人口移動,也意味著經濟的發展。
而對於高麗百姓來說,去年跟今年,猶如是兩個時代。
隨著李承乾頒布的新政執行,直接就對遼東道各個城池進行改製。
對於早一步來到這裏的學子來說,簡直是一步登天。
稍微有些政績的,直接就進行提拔了。
昨日還是縣令,今日就可能會升為刺史,這要是放在大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在遼東,許多人都見怪不怪了。
因為官職的增設,大量公廨的增加,這讓官員的需求量也變得更大。
李承乾在春耕前比較注重的兩個事情,便是清查人口跟丈量土地了。
沒有了地方貴族的阻擾,這讓事情變得很是順利。
雖說按照事物的發展規律,財富會逐漸被集中起來,但就現在來說,地主豪紳的出現,自然是沒這麼快的。
而高麗百姓,也開始跟官員產生了直接的接觸。
首先就是農業司了。
農業司要負責春耕事宜,包括水力建設在內。
他們是直接跟百姓麵對麵打交道的。
曲轅犁的推廣,各種種田提高收成的方式,農業司的人會對百姓直接進行教導。
沒有種子跟器具的,官府這邊也可以提供租用。
階級的洗牌,意味著大量的高麗百姓,分到了足以自給自足的田地。
誰還想去過曾經的苦日子,被貴族肆意辱罵鞭打呢。
各地的田野上,曾經眼神麻木的高麗百姓,現在有了精神頭,眼裏也有了光。
大唐太子的名聲,還在進一步的加劇影響。
從官員增設的角度來看,部門更多了,似乎負擔更大了。
但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那就是權力真正的落到百姓身上,打破了皇權不下鄉的傳統。
——
神武宮。
李承乾再次發布教令,對於還兵於農的政策。
遼東,便是後世的東北。
這裏土壤肥沃,後世著名的黑土地,便就是在這個地方。
新羅算是徹底完了。
雖然名義上還在,可實際上新羅朝廷上,大半的官員涉及各類犯罪,大量的被拿下地牢,最次也是要判個勞役之刑,起步徒三年。
徒三年的徒,並非是流放的意思,換個說法就是勞動改造。
大唐太子,還是很仁慈的。
對於這些犯罪的官員家庭,除了沒收財產外,隻要能識得漢字漢語的,便會安排到學堂裏,按照定下來的教學方式,對曾經的高麗百姓進行漢語漢字的教導。
實際上雖是抓了很多人,但除非是惡貫滿盈,否則基本上都是徒刑,而不是直接處死。
他們會被分配成工人,老師,為遼東道發光發熱。
二月中。
冰雪漸融,萬物複蘇。
春耕的到來,讓整個遼東道都變得忙碌起來。
開荒,種田,成為了主流。
這可是東北平原啊,天下土地最為肥沃的地方之一。
大唐最為先行的種田方式,在這片土地上推廣開來。
今年本來是要征討新羅的,但現在新羅已經被掌控了,也不就不存在征討這迴事。
所有人都忙碌起來,反而李承乾清閑了下來。
除了看看各地奏報,幾乎沒什麼事情可做了。
神武宮,後殿。
“現在你滿意了?新羅亡在了你的手中,你將會是新羅的罪人。”
金德曼冷冷的說道。
時至今日,她也清楚了大唐太子的陰謀。
嚴格來說,應該算是陽謀。
可知道歸知道,金德曼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沒有任何辦法可言。
某種意義上說,現在的她,已經成為了階下囚。
“難道不應該是感謝我嗎?”
金勝曼毫不示弱的迴懟道。
“感謝你?”
“你現在說什麼笑話!”
“我跟你,是新羅最後的聖骨血脈,新羅王的位置,在我之後,就隻有你了。”
“原先我以為,你想借大唐太子續接聖骨血脈,可沒想到,你竟然直接出賣新羅。”
“現在還跟我說,要感謝你?”
金德曼怒不可遏。
金勝曼卻淡淡道:“姐姐,難道你以為,如果沒有我的話,大唐太子就會放過新羅嗎?”
“不,他不會,他一開始,就從沒有要放過新羅。”
“所有的話,不過是個借口罷了,我隻是順水推舟,保全自己。”
“等到唐軍攻破金城,難道姐姐還能有活路?”
“所以姐姐不該是感謝我嗎?”
屋子裏,沒有其他的宮女仆從。
金勝曼嘴角帶著笑意,扭動著腰肢,走到金德曼的旁邊,端起了茶水,紅唇輕抿。
“姐姐,這可是最為名貴的大唐皇室貢品,福鼎白茶。”
“也隻有在太子殿下這裏,我們才能夠享用得到。”
“姐姐不嚐一口嗎?”
金勝曼這話下之意,就是告訴姐姐金德曼,新羅不可能打贏大唐太子,高麗都輸了,新羅拿什麼贏。
但凡有贏的可能,姐姐會親自跑到神武宮來請罪嗎。
而大唐太子,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留下新羅。
籌備糧草兵力,借道新羅攻打百濟,不過是個幌子而已。
大唐太子真正的目的,就是新羅。
這就跟新羅想要暗中聯合百濟對付大唐太子一樣。
新羅唯一可能翻盤的點,就在於大唐太子的信任。
可大唐太子,是擺明了誰也不信。
既然都是輸,何不體麵一點。
如果在戰事上輸了,他們聖骨血脈,將會變得一文不值,就跟現在高麗的淵蓋蘇文一樣,淪為喪家之犬。
況且在金勝曼看來,她跟著大唐太子殿下,能夠得到的更多。
金德曼深深的看了一眼妹妹手中的茶,而後冷冷說道:“這就是你背叛新羅的理由?”
“如果不是你告密,大唐太子又怎麼會懷疑。”
聽到這般質問,金勝曼哈哈大笑起來。
笑了好一陣。
“笑夠了沒有。”金德曼有些不耐煩的說道。
金勝曼這才停下,摸了摸金德曼精致的臉頰。
“我的好姐姐,你真應該多聽一下,關於大唐長安的事情。”
“你知道嗎,太子跟皇帝,已經是鬧翻了。”
“也就是太子現在手握重兵,加上東征高麗大捷,使得大唐皇帝不得不按捺下來。”
“然而實際上,太子已經不能迴大唐了。”
“姐姐看到的,是大唐太子,要在遼東大地上,建立自己的威名。”
“可我在宮裏看到的,是大唐太子,要在這裏建立完全屬於自己的勢力。”
“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的清掃所有高麗貴族,這是要把所有不聽話的人,都處理掉啊。”
“隻有這樣,大唐太子才能在高麗安身立命,對峙大唐。”
金勝曼是個很聰明的女人,哪怕是投靠了大唐太子,她也希望自己能得到大唐太子的重視。
而對於她來說,現在的神武宮,便是最好的時機。
因為沒有宮女的原因,這些帶過來的新羅婢,就成了神武宮的宮女,伺候太子起居日常。
所以很多消息,金勝曼都是能知道的。
當然,這也跟李承乾沒有特意隱瞞有所關係。
在知道了這個事情後,金勝曼變得更加興奮了。
大唐太子一統遼東大地,這是勢在必行的事情,誰也不能阻止,新羅不能,百濟更是不能。
而如果大唐太子不能迴去長安,那麼太子就是新的遼東王。
她,金勝曼。
將會是遼東王的王妃。
大唐皇帝那邊,大概是不會把大唐太子的太子妃放走的。
這樣的權勢,難道不比小小新羅,更加龐大嗎。
她跟太子誕下的子嗣,要比新羅聖骨血脈更加高貴。
換個角度去看。
如果太子迴去大唐,繼承大唐皇帝位。
那她也將會成為大唐皇妃。
怎麼算,都不虧啊。
“大唐太子要造反?”
“你又怎麼能確定?”
話到這裏,金德曼已經有些信了。
其實這裏麵還有個點,實際上金勝曼不可能說在告密之前,就知道這些事情。
很明顯是告密後,得到了大唐太子的信任,才了解到的。
可這對於如今的局勢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金勝曼好整以暇的說道:“姐姐,太子都已經頒布新政了。”
“你知道太子要任命多少官員嗎?”
“兩萬,足足兩萬官員。”
“這已經是把新羅都算在裏麵了。”
“大唐有這麼多官員嗎?”
“太子要在遼東,重新建立可比大唐更大規模的朝廷,這意味著什麼,難道還要我明說嗎。”
事實擺在眼前,金德曼感覺身子有些發軟,不由是癱坐在椅子上。
新羅其實是沒有椅子的。
這些日子在神武宮生活,大唐太子這裏都是椅子,金德曼也逐漸習慣了。
“難道,新羅真的已經沒有任何出路了嗎。”
金德曼心裏有些不甘,多少代的傳統,難道就要在她這裏斷絕?
亡國之君?
金勝曼毫不在意的說道:“即便沒有大唐太子,新羅還會跟我們有關係嗎。”
“我們是最後的聖骨血脈,卻已經沒有合適的婚姻。”
“那些人阻止我們結婚,說什麼保持聖骨血脈的純潔,可實際上呢,就是要斷絕我們聖骨。”
“如果我們沒有子嗣,那麼新羅最後被誰所統治,又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姐姐是依靠聖骨血脈,才能成為女王,但也被困在了這上麵。”
按照新羅骨品製度,聖骨跟真骨結合所誕生的子嗣,是要被降品的。
在沒有聖骨男丁的情況下,所謂的聖骨血脈,實際上已經到姐妹倆這裏斷絕了。
唯一的出路,就是跟宗主國大唐的皇室血脈聯姻。
如果不是姐妹倆的子嗣執掌新羅,那對她們而言,確實沒有了意義。
對於新羅的政治集團來說,他們不希望看到聖骨血脈,一直高高的淩駕於新羅之上。
金德曼沉默了。
這樣一看,妹妹的選擇,似乎才能讓聖骨血脈源遠流長。
“你想要我怎麼做。”
她妥協了。
金勝曼笑著說道:“當然是,把新羅徹底獻給太子殿下。”
略微遲疑,金德曼重重點頭。
如果有她這個新羅女王的配合,大唐太子徹底掌控新羅,要更加容易許多。
也算是權力的平穩過度了。
隻是那些新羅貴族會如何,金德曼也顧不得這麼多了。
——
“倒是個識趣的。”
金勝曼很快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太子。
李承乾對此還是比較高興的。
除了更為輕鬆的奪取新羅外,同時還能名正言順。
新羅這邊逐步消化後,過了夏季到秋季,便就是攻打百濟之時。
即便李承乾想更快的一統北部地區。
可為此耽誤春耕夏收,還是很不值得的。
大唐那邊,基本上是不會給他繼續提供糧草軍備了,某種意義上來說,李承乾也算是自己出來開荒建國,隻能靠自己打拚。
好在遼東海東這邊土壤肥沃,不管是高麗新羅,亦或是百濟,在糧草這塊還算是儲備豐富,不至於調動大軍幾個月就糧草告急。
現在李承乾的地盤,比後世整個東北地區都要大。
雖說黑龍江地區如今荒無人煙,是屬於無人區。
但部分屬於後世的蒙古地區,是被劃分在高麗地區內的。
再加上平壤這地界,整體規模不容小覷。
人口也在四百多萬了。
東北是神州最富饒的糧倉,之所以在王朝時代沒有得到開發,一是長期不屬於神州管製範圍內,後邊被中原王朝所統治後,又受到小冰河時期的影響,冬季極為寒冷且漫長。
常規農作物難以適應這種低溫環境,種植難度極大,土壤再是肥沃,收成也沒有保障。
且生活都是問題,局勢長期動蕩不安,又怎麼能夠得到有效開發。
但是現在,可還沒到小冰河時期,氣候相對溫暖,正是最為合適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