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父皇要派人來談和?”


    長安的消息很快傳了過來,這等事情,自然是要過潼關傳信。


    至今李承乾打出的旗號是清君側,而不是造反。


    因此對李世民不可能直唿其諱。


    對於這個事情,李承乾有些詫異,李世民那麼驕傲的人,也會服軟?


    不過仔細一想,也在情理之中。


    當年剛登基的李世民,本就是能屈能伸,或者說老李家都算是能屈能伸的。


    李淵向突厥稱臣,李世民檀淵之盟。


    如今給兒子服軟,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殿下,這會不會是陛下的”


    文忠小心翼翼的說道。


    話沒說完,李承乾自然曉得其中意思。


    在文忠看來,潼關已破,相當於扼住了長安咽喉,這個時候應該是乘勝追擊。


    “且先看看怎麼說吧。”


    李承乾沒有直接拒絕。


    倒不是說不想一口作氣直接打入長安,而是現在各方麵的條件還不是太成熟。


    火炮是厲害,然火炮一響,黃金萬兩。


    蘇定方不計代價強轟潼關城牆,與之帶來的是大量火炮暫且不能用了,隻能先行進行翻修。


    還有火彈的供應,目前來說數目也不是太夠。


    除了潼關,後麵還有好幾個關卡,雖說沒有潼關這麼麻煩,然李靖在那,也不是簡單就能突破的,隻能是依靠火炮開路。


    這一路開到長安城下,火炮跟火彈基本上就耗盡了。


    長安城厚,且如今正在加固城牆,想要轟塌,不是不能,而是這其中的消耗,是個巨大的數目。


    實際上不僅是李世民需要時間,李承乾也同樣需要時間進行生產。


    “是,殿下。”


    文忠有些遲疑,想要勸說一二,但太子發了話,自然是不能反駁。


    近些時日以來,太子的威嚴日益加重。


    文忠也不敢隨意左右太子的決策。


    當然,這也是他並不知道現在火炮跟彈藥的情況。


    李承乾同意談判的消息,很快就傳迴了長安。


    這讓李世民感覺到比較欣慰,覺得太子似乎也沒那麼叛逆。


    終歸還是自己的兒子。


    這一刻,李世民多少有了幾分反思。


    鬧到現在這樣的程度,是否跟自己有所關係。


    簡單的想一想,李世民就沒再多想了。


    事已至此,往後再看吧。


    便就令長孫無忌即刻出發。


    潼關。


    次日,長孫無忌便來到了這裏。


    他親眼看到了被火炮轟塌的城牆。


    一大塊,如今是許多匠人正在進行修複。


    看到這城牆的破損摸樣,便可以想象當初火炮轟城的時候,是多麼震撼。


    朝廷霹靂火的威力,長孫無忌當然是看過的,可要達到這樣的程度,難以想象。


    這個時候長孫無忌明白,為什麼李靖隻能選擇退兵了。


    任何將士在這樣的火炮麵前,都不可能再有鬥誌跟膽氣。


    此時,蘇定方走了過來,拱手行禮:“長孫司徒,一路辛苦了。”


    長孫無忌目光仍停留在城牆上,緩緩說道:“蘇將軍,此役你立下奇功,以如此驚人之法攻破潼關,實在令人欽佩。隻是,這火炮之威,實在超出了老夫的想象。”


    蘇定方微微抬頭,看著那破損的城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說道:“長孫司徒,這火炮乃是太子殿下苦心鑽研之物,威力巨大。當日攻城,我等亦是借助此利器,方能如此迅速地拿下潼關。”


    長孫無忌轉頭看向蘇定方,目光中帶著探究:“蘇將軍,你本是朝廷良將,如今為何跟隨太子殿下走上這條……”


    頓了頓,斟酌著用詞:“與朝廷對抗之路呢?”


    蘇定方現在算是鼎鼎有名的大將了。


    打高麗,新羅,百濟,戰功赫赫。


    如今更是敗軍神李靖。


    雖說是借助了火器之威,可這份功勳擺在這裏,是抹不掉的。


    本身長孫無忌也是能看出來,蘇定方麾下的將士,令行禁止。


    哪怕隻是個值守的士兵,那份自信,都完全不同。


    蘇定方神色一凜,挺直了腰桿,正色道:“長孫司徒,定方雖為武將,卻也知曉天下大勢。太子殿下對定方有知遇之恩,這份恩情重如泰山。想當初,定方不過是軍中默默無名之輩,在諸多將領之中,毫不起眼。是太子殿下獨具慧眼,將我提拔起來,委以重任。”


    這番話,讓蘇定方不由想起曾經在長安,被冷落的日子。


    太子的出現,是他生命中的一道光。


    長孫無忌微微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道:“蘇將軍,你一片忠心可嘉。但太子殿下此舉,終究是與陛下相悖。如今陛下已做出諸多讓步,願恢複太子之位,分封屬地,還設立監國議政王之位。將軍何不勸說太子,就此罷兵,迴歸正道,如此也可避免生靈塗炭啊。”


    對於蘇定方,長孫無忌很清楚,在軍事這塊,是李承乾的最為主要的心腹。


    李承乾軍中,有三大將。


    蘇定方,裴行儉,薛仁貴。


    而裴行儉早年跟隨蘇定方,有師徒之實。


    若蘇定方迴歸朝廷,則太子這邊,必然麵臨無人可用之局麵。


    再嚴重一些,蘇定方帶著這數萬大軍叛變,則太子即便有火炮又如何,不攻自破。


    長孫無忌自然知曉不可能靠著幾句言語說服蘇定方,之所以費勁唇舌,也是想試探蘇定方這邊有沒有可能。


    但凡有兩三分的可能,便可以再這方麵著重心思。


    蘇定方目光堅定,搖頭道:“長孫司徒,恕定方難以從命。太子殿下一路走到如今,曆經諸多艱難險阻,豈是幾句條件就能輕易打動的。”


    “當年殿下提拔於我,讓我能在戰場上建功立業。定方這條命都是太子殿下給的,如今殿下有難,我怎能棄他而去?”


    “況且,如今局勢已然明朗,太子殿下占據上風,若此時放棄,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長孫無忌長歎一聲,上前一步,語重心長地說:“蘇將軍,你隻看到了眼前的優勢。可你想過沒有,若真的與朝廷徹底決裂,長期征戰下去,受苦的還是天下百姓。而且,太子殿下即便打進長安,登上皇位,也將麵臨重重阻力,朝堂之上諸多老臣,未必會真心擁護。你為報太子之恩,卻可能將自己置於不忠不義的境地,這又何必呢?”


    蘇定方神色平靜,說道:“長孫司徒,定方明白您的擔憂。但定方追隨太子殿下,生死早已置之度外。在我最落魄之時,太子殿下信任我,給我機會。這份信任,我無以為報,唯有以命相搏。至於朝堂上的阻力,我相信太子殿下自有應對之策。”


    長孫無忌目光深邃地看著蘇定方,緩緩說道:“蘇將軍,你追隨太子殿下,是因為知遇之恩。可你也該明白,陛下才是大唐的正統君主,他在位期間,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如今太子殿下興兵,已然讓天下陷入動蕩,這難道是你想看到的嗎?為了報答太子的個人恩情,而不顧天下蒼生,這於大義有虧啊。”


    蘇定方微微搖頭,說道:“長孫司徒,定方並非不顧天下蒼生。太子殿下重用我,也是希望我能為大唐效力,為百姓謀福。如今我跟隨太子殿下,正是在踐行我的使命。定方相信,太子殿下有能力讓大唐變得更好,即便過程充滿艱辛。”


    長孫無忌皺了皺眉,反駁道:“蘇將軍,你所言雖有幾分道理,但報答恩情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非要通過對抗朝廷。你可以勸說太子殿下,以和平的方式解決問題,這樣既能報答太子之恩,又能維護大唐的穩定。”


    蘇定方目光炯炯,說道:“長孫司徒,太子殿下已然走到這一步,豈是輕易能迴頭的。定方既然選擇了追隨,就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在定方心中,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長孫無忌沉默片刻,又說道:“蘇將軍,你追隨太子,可曾想過自己的家人?一旦這場爭鬥失敗,你蘇家將麵臨滅頂之災。難道你要為了一時的報恩衝動,連累家人嗎?”


    蘇定方神色堅定,毫無懼色,說道:“長孫司徒,定方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又豈會懼怕牽連家人。若能報答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即便連累家人,定方也絕不後悔。況且,太子殿下心懷仁慈,他不會讓追隨他的人失望。”


    長孫無忌見蘇定方如此堅定,心中不免有些焦急,提高聲音說道:“蘇將軍,你莫要被一時的恩情蒙蔽了雙眼。自古以來,謀反者鮮有善終。你如今迴頭,還來得及,陛下寬宏大量,定會念在你往日的功績上,從輕發落。”


    蘇定方冷笑一聲,說道:“長孫司徒,定方並非愚忠之人。我追隨太子殿下,是出於內心的感激與忠誠。若因為懼怕風險而臨陣退縮,定方又有何顏麵自稱大唐的將領,又如何麵對太子殿下的信任?”


    長孫無忌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蘇將軍,你如此固執,老夫實在難以理解。你為了太子的知遇之恩,不惜與天下為敵,這值得嗎?”


    蘇定方目光堅定地看著長孫無忌,一字一頓地說:“長孫司徒,在定方心中,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重若千金。為了報答這份恩情,定方甘願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長孫無忌歎了口氣,說道:“蘇將軍,老夫此次前來,是為了大唐的安寧,為了天下百姓。希望你能在適當的時候,勸勸太子殿下,以大局為重,放下武器,迴歸朝廷的懷抱。”


    蘇定方再次拱手行禮,說道:“長孫司徒,定方明白您的苦心。但定方追隨太子殿下之心,矢誌不渝。至於太子殿下的決策,定方唯有全力執行。”


    說罷,再不多聊,轉身離去。


    長孫無忌眉頭緊鎖。


    因為他感受到周邊的士兵,看向他的目光充滿敵意。


    這意味著太子在軍中的威望,極其之高。


    正常情況下,士兵都是跟隨將軍,將軍個人的威望,很多時候都是要超越君主的。


    這是很常見的事情,否則自古以來,又怎會有那麼多造反之事。


    可太子不領兵,卻在軍中有如此威望。


    ‘是因為講武堂?’


    長孫無忌很快就想到了緣由。


    當初太子在東宮就搞過講武堂,隻是隨著太子東征後,這講武堂也就名存實亡了。


    如今,世人的目光,都是聚集在火炮之上。


    要是沒有火炮,哪有今日之太子。


    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太子麾下軍隊的實力。


    帶著這份心思,長孫無忌接下來便對潼關太子軍多加留意。


    這一留意就感覺了不得。


    長孫無忌也是懂兵的,雖說沒怎麼領兵打仗過,可對於軍隊並不陌生。


    長孫皇後嫁給李世民前,長孫無忌跟李世民就已經是少年故交,加上妹夫這層關係在,更是親密。


    李淵在太原起兵後,長孫無忌前往太原投奔李淵,此後便一直跟隨李世民四處征戰,為李世民出謀劃策。


    這麼多些年下來,天下什麼精銳的軍隊沒曾見識過。


    然太子的軍隊,哪怕隻是看一部分,都能感受到這精銳之處。


    心中反複對比,長孫無忌赫然發現,能與之相提並論的,竟隻有當年陛下的玄甲軍。


    想到這裏,長孫無忌有些愕然。


    果然是父子一脈相承啊。


    這讓他心中又多了幾分其他的心思。


    終歸都是一家人,太子也是他這個舅舅看著長大的。


    還是妹妹的長子。


    恩情自當在。


    幫陛下還是幫太子,站在長孫無忌的角度,不管選擇誰,都不會有所影響。


    娘親舅大,如今妹妹已經不在,他幫外甥,這哪能說不過去。


    當然,如果有選擇的話,長孫無忌還是要站在陛下這邊。


    隻是局勢既已如此,長孫無忌也要多留條後路。


    現在潼關在太子手裏,對於陛下那邊來說,實在是有些麻煩。


    真要太子軍隊兵臨長安城下,加之火炮。


    這最後的結局,還尤為可知。


    長孫無忌其實想見識見識火炮,然蘇定方對此直接拒絕了。


    次日,長孫無忌便就出發洛陽,麵見太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執筆見春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執筆見春秋並收藏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水县| 陈巴尔虎旗| 大城县| 勃利县| 南陵县| 西充县| 巴青县| 河北省| 阿拉善盟| 胶南市| 安福县| 赣榆县| 辽宁省| 商河县| 北宁市| 邢台市| 措勤县| 北流市| 福泉市| 安西县| 吉木萨尔县| 翼城县| 丰台区| 谢通门县| 颍上县| 格尔木市| 安丘市| 互助| 谷城县| 鄂托克前旗| 永昌县| 沙洋县| 柳河县| 偏关县| 湖南省| 衡山县| 耿马| 乐平市| 清镇市| 浪卡子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