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忠揮了一下手,率先衝進了烽火臺,又手刃了兩個守門的衛兵!
馬忠立即招手。
全副武裝的吳兵,便蜂擁衝入了烽火臺。
烽火臺臺頂,執哨的四個士兵聽得樓梯一陣登樓的雜遝亂響,頓時大驚。
“不好!快舉火!”
一個士兵大叫著,急忙奔向臺中央的烽火架,掏出懷中火媒,吹了起來,準備點火。
馬忠一躍上了臺頂,見一個士兵已吹明了火媒,正要點火,大驚。
其他三個士兵見馬忠上了臺頂,急忙同時大叫起來。
“吳兵登臺了!吳兵登臺了!”
三個衛兵叫著,一齊來戰馬忠。
馬忠見了,立即擲出一支迴旋鏢,又揮短刃來戰三個士兵。
迴旋鏢擊中了正要點火的士兵,頓時倒地而亡。
三個士兵見了大驚,其中一人又去點火。
馬忠又擲出一支迴旋鏢,沒待那個士兵奔到烽火架前,便中鏢倒下了。
剩下的兩個士兵見勢不妙,急忙大叫。
“吳兵登臺了!吳兵登臺了!”
烽火臺室內,正在睡覺的守衛們,聽得“吳兵登臺了!”的唿喊,連衣服都來不及穿,立即紛紛起身抄家夥!抄起家夥的守衛正待往外衝,兩個櫓手手持短刃,已堵在了門口,立即與守衛急戰起來。守衛們紛紛操刀來戰。但門被堵住,前麵的守衛紛紛被殺,後邊的卻上前不得!
吳軍仍在蜂擁而上,同時大吼。
“不抗者不殺!不抗者不殺!”
守衛們一陣驚惶後,一個個停止了抵抗。
吳軍占領了室內,又紛紛擁上烽火臺臺頂。
馬忠已盡除了臺上士兵。見眾人上來,立即下令道。
“嚴加防衛!不得讓人舉火!亦不得濫殺降卒!違者,軍法從事!”
次日天明,晨霧尚存,江上一片迷蒙。
呂蒙率眾將已候在江邊,凝神遙望對岸。此時,呂蒙心中暗想。
“江對岸一片平靜,不知馬忠是否得手?若不得手,必打草驚蛇,則取荊州難矣!”
呂蒙想著,心中十分不安。
此時,晨霧漸散,江對岸的烽火臺已依稀可見。
呂蒙神色急切,緊盯著對岸烽火臺問說。
“成敗在此一舉。丁奉,你眼好,可知對岸臺上旗色?”
丁奉注目細看,突然驚喜異常,大唿起來。
“皂旗!是皂旗!”
對岸烽火臺上,皂旗時隱時現。
眾將見了,也驚喜不已地唿叫起來。
“大都督!真是皂旗!”
呂蒙不動聲色,心中卻狂喜不已,仍盯著對岸烽火臺。
烽火臺上,皂旗飄揚。
呂蒙見了,神色欣喜堅定,大聲傳令。
“大軍全速過江!”
一小校神色興奮地領令。
“是!”
小校言畢,躍上馬背,急馳而去。
呂蒙又繼續傳令。
“速報吳侯!約曹操共擊關羽!”
另一小校也神色興奮地領令。
“是!”
另一小校隨即躍上馬背,急馳而去。
呂蒙這才舒了口,露出了微笑。
眾將也人人神色振奮,個個摩拳擦掌。
孫權得呂蒙急報,大喜,立即遣使赴許都。
曹操得孫權急書,相約共擊關羽,立即聚眾文武商議。
“眾卿,孤接孫權急書,東吳將攻荊州,約我共擊關羽。我將如何?”
曹洪一聽,立即開了口。
“魏王,孫權並無擊關羽之意,休要上當!”
曹操聽了,立即問道。
“卿何出此言?”
曹洪見問,立即答道。
“此前,我約東吳共擊關羽,孫權按兵不動,陷我襄陽,又致樊城受困至今。今孫權反來急書,約我共擊關羽,無非要我為其牽製關羽,助其取荊州。彼取荊州得利,我卻終為關羽所製,害莫大焉!”
曹操一聽,默默點了點頭。
司馬懿見了,出班獻計道。
“魏王,今樊城久困,引頸望救。我可借東吳欲取荊州之事,解樊城之圍。”
曹操一聽,一下明白過來,忙說。
“我將東吳欲取荊州之事告知關公。關公恐荊州有失,必退兵自保。此時再遣徐晃率軍掩殺,則樊城之困解矣!卿可是此意?”
司馬懿聽了,立即點頭道。
“正是。”
曹操聽了,也點了點頭道。
“好!我允東吳之約,並發重兵,令東吳以為我將共擊關羽。然我卻按兵不動,關羽鋒芒便向東吳矣!”
曹操說完,為終於能擺脫關羽威懾而十分得意。
眾文武一聽,也盡皆為擺脫關羽威懾興奮不已,一齊讚頌起來。
“魏王聖明!”
曹操聽了,十分得意,立即傳令。
“左右!”
“在!”
“速赴陽陵坡,傳令徐晃,整兵待發!”
“是!”
左右得令而去。
曹操又傳令曹洪。
“曹洪!”
“在!”
“汝助世子曹丕,留守許都。”
“是!”
曹洪領令退下,曹操又向眾將傳令。
“眾將聽令!”
“在!”
“眾將率軍四十萬,隨本王赴陽陵坡駐紮,伺機進攻!”
“是!”
關羽雖然調來荊州之兵,但曹仁始終閉門頑抗,令關羽無可奈何。此時,他正在帳中,凝神思考進攻樊城之計。
一士兵匆忙入報。
“將軍,營外射進一封信。”
士兵將信呈給關羽。
關羽接過一看,不禁吃了一驚,心中驚道。
“呀!竟是曹公親筆!”
關羽急忙拆閱。
曹操信中寫道:
“雲長:別來無恙!今孫權急書,約我共取荊州。念及華容道之恩,孟德星夜投書以告,公萬不可大意!公或疑我為解樊城之圍,而欲公迴兵荊州。若此,孟德深以為憾。望公慎之!慎之!孟德叩聞!”
關羽看罷信,沉思起來。
“孫權久欲得荊州,約曹公共取,本不足奇。曹公為何要將此事告我,倒是頗令人生疑。今我攻樊城甚急,曹操欲我迴保荊州,分明借此解樊城之圍,我豈會中計?不過,既然孫權欲攻荊州,我當密切關注。若東吳兵動,我將立即擊之!”
關羽拿定了主意,立即聚關平、廖化、王甫、馬良等文武於帳中,商議曹操之信。
令關羽意外的是,眾人聽了曹操來信,無不憂慮。
關平頓時麵含憂色,第一個開了口。
“父親,孫權久覷荊州,曹操言之鑿鑿,不可不信啊!若荊州有危,則大勢去矣!”
關羽聽了,說道。
“樊城久困,曹軍無計可施。若曹軍想借此解樊城之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