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大雲(yún)道人早早起了床,詢問下人,問兩位有沒有起床。得知兩人已經(jīng)起床後,迫不及待來到客房會見二人。
石頭已經(jīng)來到弘智和尚的房間,在那學習經(jīng)文呢。
大雲(yún)嗬嗬笑著招唿,兩人停止打坐,與大雲(yún)見禮。隨後大雲(yún)安排下人又為二人洗漱一番,便說正事。
“煩請二位再與我說明,這石頭記之構架。”
於是石頭再次取出圖紙,再磨墨取筆,在賈寶玉民下寫出四個名字,說道:“我把明朝比作賈寶玉,那為國效力的各級官員可以比作寶玉的丫鬟小廝。”
“嗯,必有!”大雲(yún)讚同。
石頭繼續(xù):“我朝政權中,我大致可以分為幾類,清流文官,司禮監(jiān)內庭宦官,禦史言官,邊軍將領,還有其他各級,可以再一一對照設置。”
大雲(yún)點頭,示意他繼續(xù)說,石頭說道:“清流文官,取其性格特征,設一丫鬟名叫晴雯,司禮監(jiān)宦官取其性格特征,設一丫鬟取名襲人。”
大雲(yún)看他寫的名字,讚道:“名字取得妙!每人必有其性格!”
石頭繼續(xù)道:“禦史言官人稱罵官,必設一名能言善罵之角,取名麝月!”
大雲(yún)與弘智對視一眼,都忍不住笑了。
“其餘經(jīng)常被革職迴家的,也取一名為茜雪,愛爭鬥的大員,暫取名秋紋,其餘以後可以依據(jù)所需,再行添加。”
“不錯,不錯!”
“少爺身邊,少不得小廝,取一名為茗煙,邊軍暫取這幾個,鋤藥,掃紅,墨雨。”
“這幾人果真,一看名字就像個打仗的,還有呢?這林黛玉既是思宗烈皇帝,身邊也應有丫鬟照應。”
“嗯,父皇初迴皇宮時,身邊貼身老太監(jiān)王承恩,就讓他做個王老嬤嬤吧!其餘宦官亦是閹人,為了暗示其身份,我起名為血閹。”
大雲(yún)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弘智和尚也不禁笑了。
“血閹太過明顯,不如改為雪雁!”大雲(yún)道人笑著建議。
“好!此名雅致。”
“還有一個名叫鸚哥,諧音‘閹割’;後改名紫娟,諧音‘子捐’。”
“如此我便大致明白了,那具體到事又如何把他們改成家族中瑣事,我等來商議一下。”大雲(yún)道人很快提出了下一個問題。
石頭從紙稿中翻找一番,找出兩張來,遞與大雲(yún),“我?guī)熐铱础!?br />
大雲(yún)接過看了起來,石頭則在一旁說道:“當年,我朝建州左衛(wèi)都指揮努爾哈赤。以我大明將軍的名義對建州女真各部展開了兼並,統(tǒng)一了建州各部,萬曆十七年,受封為都督僉事、龍虎將軍,還多次到京城跪見神宗爺。
其後,經(jīng)過二十餘年征伐,統(tǒng)一了鬆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以北的女真諸部。
此後他又建立八旗,隨著力量的日益壯大,萬曆四十四年於赫圖阿拉自立為汗,後起兵謀反。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楊鎬以七萬多兵力加朝鮮及女真兵力各一萬,竟敢兵分四路進攻努爾哈赤六萬精兵。”
說到這裏,大雲(yún)與弘智皆是惋惜不已。
石頭繼續(xù)道:“其實每一路戰(zhàn)事都是六萬打兩萬,朝鮮軍還是一觸即降,實際激烈戰(zhàn)事隻打了兩路,李如柏一路並未參戰(zhàn)。現(xiàn)在他們卻敢吹噓以少勝多,說是擊敗我二十萬大軍,更有吹成擊敗四十七萬大軍的。”
弘智說道:“我們經(jīng)過多方打探,才大體搞明白遼東這幾十年,都是一筆糊塗賬。
朝廷每年在遼東耗費數(shù)百萬兩,可是我們後來從遼東迴來的人那裏才得知,那些軍士常年欠糧欠餉,吃不飽飯,兵器鎧甲,一樣不全。
倒是那些藩鎮(zhèn)軍閥,個個都吃的腦滿腸肥,偶爾有幾個願意為國而戰(zhàn)的,都被他們坑害而死了。”
大雲(yún)也是知道其中奧秘的,“真真是如此,浙軍能征善戰(zhàn),每征遼東,必然是有去無迴。餘亦是後來才明白,浙軍每戰(zhàn),必是以寡敵眾,遼軍即使近在咫尺,也不會去幫忙的。”
石頭說道:“川軍亦是如此,就像渾河之戰(zhàn),川浙軍為救沈陽,以萬人對抗後金四萬多人一晝夜。
北軍最近時相距不足三裏,就是不敢拚死一戰(zhàn),遼東經(jīng)略袁應泰麵對求援使者,竟然也不派兵援助,眼睜睜看著他們被東虜消耗殆盡。要不是他們突圍出一部分,我等至今還不明真相。”
大雲(yún)看了手中紙稿,說道:“這寶玉和一班頑童鬧學堂,就是遼東戰(zhàn)事?”
石頭答道:“正是,就是還需再修改修改,潤色一二。”
大雲(yún)讀道:“襲人早把書筆文物包好,又交代寶玉,功課要緊,身子更要緊,東北學裏冷,把大毛衣披上。”
念到此處,他點評道:“嗯,這裏是在說遼東寒冷。”
“是。”
“說著,襲人幫他穿戴整齊,又陪他去見賈母,賈政,王夫人。嗯,必是應有之事,出征之前,祖宗還是要拜的。”
大雲(yún)沉吟一陣,又讀道:“薛蟠來到王夫人處住下之後,偶然也來上學,不過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這薛蟠姓薛,必是薛寶釵一族人?”
石頭解釋:“以薛蟠隱喻後金之武力,或可直接把他看成努爾哈赤,阿濟格,多爾袞,多鐸等人也可。”
“嗯,對!對。白送些禮物與賈代儒,這是指那些起初收老奴錢財?shù)墓賳T?”
“是。”
大雲(yún)再讀:“這賈代儒最是個圖便宜,沒羞恥的人,為了圖些錢財,任由薛蟠橫行霸道,也不曾約束管教。這段是說咱們早些時候錯過了製約老奴的時機呀!代儒,果真是個呆儒!”
二人聽到此處,也不再應答,隻是默不作聲。
大雲(yún)繼續(xù)讀:“金榮,這名字再明顯不過,秦鍾,這秦鍾又是何意?”
“老師隻繼續(xù)往下看,學生此處先賣個關子,看看老師能不能猜出來。”
大雲(yún)看看石頭,隻好再讀:“賈薔,賈薔,是他喚來了寶玉的小廝,茗煙。這是葉赫部請咱們幫忙打努爾哈赤吶!茗煙聽說金榮如此欺負秦鍾,連寶玉也受牽連了,便一頭紮進去,直指金榮罵道:‘姓金的,你算個什麼東西!敢動一動你茗大爺?’嗯,罵的好!”
“寶玉的三個小廝,一名鋤藥,一名掃紅,一名墨雨,一起罵道:‘小俾養(yǎng)的’,墨雨端起一根竹筒,掃紅、鋤藥手中拿著馬鞭子,衝入了戰(zhàn)鬥。”
讀完這裏,大雲(yún)又不免點評一番:“這便是薩爾滸之戰(zhàn)了,墨雨是火銃兵,掃紅鋤藥乃騎兵也。這李貴也不是個盡心盡力之人,主子同僚都打起來了,他卻在一邊作好人。”
感歎完畢,又聽他讀出
“賈菌看見,金榮的朋友暗助金榮,扔出飛硯來打茗煙,便罵道:‘好球攮的們,這不都動了重器了嗎!’罵著,也飛出一塊硯臺打出去。”讀到這裏,大雲(yún)點評道:“這是打起炮戰(zhàn)了!”
“不過賈菌力小,哪裏飛得到,隻落到了寶玉、秦鍾的身邊。我明白了,這是渾河之戰(zhàn),秦鍾乃白桿兵也,賈菌是炮兵,此處當是浙兵無疑了。”
石頭說道:“正是,當年白桿兵與浙兵在渾河南北立兩座營寨,等待援軍,後金紅標、黃標、白標營輪番衝陣,損失數(shù)千甲兵,都不能破陣。
最後還是原守沈陽投降的炮兵,以炮車轟開了白桿兵大陣,浙軍炮營以炮還擊,可惜射程有限,夠不到對麵的炮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