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走進了一家大街正中的客棧,此客棧為皇室所開,名為金明樓。趙香雲又引道,因而到了這裏。趙香雲與這裏的人自然比較熟悉,出宮時,她告訴太子在此停息,他們便在此處等候了。
幾人正品著茶,說笑之際,有人推門而入,笑容滿麵道:“靜一靜,我有大事要說。”原來是太子,他有說有笑,卻又急又怯,靦腆害羞,躡手躡腳,唯唯諾諾開來。
子午便道:“太子殿下,有話慢慢說,著什麼急。”趙香雲笑道:“太子哥哥,快說!什麼事?幹嘛吞吞吐吐,像個小姑娘了。”
太子道:“二位先生迴來了,快迴宮去。”餘下喜道:“啊,什麼,什麼?師父迴來了,武連,我沒聽錯吧!”
武連悶悶不樂,心想,師父迴來了,就要離開東京,就不能和趙香雲玩了,頓時撇了撇嘴,緩緩道:“沒,沒有。你耳朵還好使,是師父、師伯,師父終於迴來了。”
餘下道:“師父們迴來了就好,太好了。”子午起身笑道:“走吧,快走。”一語落地,普安、餘下,盡皆同意。武連一言不發。
而趙香雲卻不大高興道:“著什麼急,再轉轉,還有好多好東西呢,晚上賞燈去嘛,猜燈謎多好。”
太子道:“小祖宗,我的帝姬妹妹,你自個去,要不我派兩衛士或者便衣公公前來,如何?”還未說完,趙香雲看著武連。武連目瞪口呆,一時語塞。
趙香雲便悶悶不樂道:“好啦,迴去還不行嘛,反正他們到哪我就到哪。”幾人便匆匆下樓,此時東京已是燈火通明時分,麵對大好東京夜景,他們卻是一閃而過,說說笑笑、歡歡鬧鬧,便向皇宮去了。
皇宮之中,喜慶而熱鬧,宋徽宗正在宴請張明遠、費無極。宮裏上上下下忙作一團,一派盛典之氣充斥其間。許多朝廷寵臣也伴駕左右,皇親國戚,一應俱全。那宮女和公公,忙忙碌碌,跑來跑去。
子午四人進宮抵達延福宮,就拜道:“師父、師叔,你們迴來了?”
張明遠、費無極一一扶起,笑道:“不必拘禮,要多謝皇上抬愛,不可隻知貪玩。還不多謝皇上!”子午四人對宋徽宗行禮,宋徽宗點點頭,微微一笑。
宋徽宗笑道:“明遠、無極,今日歸來可算讓朕放下心來了,朕可要謝謝你們了。”幾杯美酒之後,已是麵紅耳赤。
張明遠道:“有勞陛下擔憂,作為大宋子民,理當如此。不知陛下所說謝意,從何說起?還望陛下明示。”
費無極樂道:“徒兒在東京,有勞陛下多加眷顧。這才是我等應該謝過皇上之處。”
宋徽宗舉杯醉意朦朧道:“不必客氣,明遠、無極乃朕故交。今日高朋滿座,朕喜樂無比。”
劉貴妃道:“上次見麵匆匆忙忙,明遠和無極不曾細問,皇上也不曾一一介紹,此番當將皇子帝姬一一介紹一番,眾人才會更相和睦。”
鄭皇後道:“陛下,要不要皇子帝姬前來見見陛下的朋友。劉貴妃道:“那是自然,既是陛下的朋友,當然也是我皇家的朋友了。”
王貴妃道:“陛下高興,臣妾也高興。”喬貴妃道:“可惜王皇後去的早,不然姐妹們在一起,豈不快活。”宋徽宗一臉不悅。
崔貴妃一言不發,隻是微微一笑。宋徽宗道:“今日有貴客,讓太子三皇子五皇子六皇子七皇子和雲兒前來就好。”王皇後使個眼色,太監領命而去。
宋徽宗對張明遠、費無極介紹道:“這皇長女趙玉盤,皇二女趙金奴,皇四女趙金羅,皇五女趙富金,都已出嫁,不在宮中。朕的女兒太多,就不讓她們出來讓你們一一見麵了。她們皆是朕之最愛,以前最疼趙富金,眼下待字閨中的皇二十四女趙香雲乃是朕的心肝寶貝。”
子午一言不發,普安東張西望,餘下笑口常開,武連頓時喜出望外,意欲一睹為快。畢竟趙福金的花容月貌,名揚天下。雖說眼下喜歡趙香雲,可也想見一見趙福金。趙香雲見武連左顧右盼,一臉不悅,翻個白眼,撅撅嘴,低下頭去。
宋徽宗道:“朕的兒子啊,也不少。一會你們就見到了,太子就是個假山,一動不動。不知道他心裏想些什麼,老實巴交,迂腐之極。二皇子趙檉(cheng),年僅一歲就夭折了,怎能不令朕痛心疾首。三皇子鄆王趙楷啊,好比古時潘安、衛階、宋玉、鄒忌,風流倜儻,玉樹臨風,相貌堂堂,俊俏可愛,這琴棋書畫,舞文弄墨,樣樣精通,朕甚是欣慰,這後繼有人,豈不令朕喜樂無比。四皇子荊王趙楫也夭折了。五皇子肅王趙樞,不堪大用,膽小怕事,不過仁孝而已。六皇子景王趙杞,喬貴妃所生,是個乖巧人物,就看以後如何。七皇子濟王趙栩,仁孝懂事,雖說舞文弄墨比不上他三哥鄆王趙楷,但對朕最是體貼入微,朕沒白疼他。八皇子不提也罷。九皇子康王趙構嘛,朕不大和他在一起,隻聽說他書法不錯,還聽說他還彎弓射箭。這舞文弄墨就舞文弄墨。舞槍弄棒就舞槍弄棒。文武雙全算怎麼迴事。朕不明白。豈不聞,孟子曰:‘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其他皇子就不說了,如若說下去,就說不完了。”張明遠費無極麵麵相覷,默然不語。
不多時,太子等人都走了進來,一個個與張明遠、費無極等人見禮,一一落座。子午四人與太子、康王、趙香雲都見過麵,故而不再生疏。
宋徽宗道:“今日朕喜樂無比,摯友捧場,豈不快活。眾人在場,何不做個遊戲。”
趙香雲問道:“父皇,什麼遊戲。”宋徽宗道:“對對子。”
太子道:“父皇自然行家裏手,兒臣不懂這個。”宋徽宗一臉不悅,但張明遠費無極等人都在,不好發作,就一言不發,舉杯喝了一口佳釀。
鄆王道:“父皇請出對,兒臣願試上一試。”肅王道:“兒臣就不對了,實在不如鄆王。”景王道:“兒臣願父皇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兒臣願試一試。”
濟王道:“父皇高興就好,不好還是少貪杯為好,當心龍體。二位先生和父皇一見如故,但求天長地久,來日方長,想必也不會貪圖一醉方休了。”
宋徽宗笑道:“皇兒所言極是,不過今日高興,盡興就好。”張明遠道:“陛下,想必皇子都等候多時,不知陛下的對子是什麼。”
宋徽宗不慌不忙,喜道“好,朕就小試牛刀,爾等見笑了。”隨即吟誦道:
桂子三秋七裏香。
眾人皆冥思苦想,一籌莫展。宋徽宗環顧四周,笑容滿麵,道:“太子不懂,就不勉強了,你們兄弟幾個想想看,明遠無極,你們就別與他們晚輩爭風吃醋了,子午普安餘下武連,你們四個和朕的皇兒,可比試一番,如若對的精彩,朕重重有賞。”
費無極和張明遠麵麵相覷,不動聲色。子午普安餘下武連躍躍欲試之際,費無極給他們四個使眼色,他們就默不作聲了。
這一幕,太子看得分明,鄆王也洞若觀火,自然心領神會。隻有肅王、景王、濟王蒙在鼓裏,依然冥思苦想。鄆王胸有成竹,對道:
菱雲九夏兩岐秀。
此言一出,宋徽宗大喜過望,撫掌大笑,站起身來,隨即靠近鄆王,輕輕拍了拍鄆王後背,喜樂無比。鄆王也喜笑顏開看向宋徽宗。
太子頓時不知所措,默然不語,垂眉之際,眼神黯淡,悶悶不樂,隻顧自酌自飲。
蔡京道:“陛下和鄆王乃是父堯子舜,父子皆是舞文弄墨的行家裏手,豈不羨煞天下人。”張明遠等人方才不曾發現蔡京,隻因為蔡京神不知鬼不覺就坐在了宴席內。原來蔡京早已官複原職,畢竟童貫伐遼久拖不決,朱勔等人,在宋徽宗跟前吹耳邊風,說童貫廢除“花石綱”是公報私仇,宋徽宗經不住群臣的話語,又迴想蔡京的好處,便同意蔡京官複原職,眼下又是太師,權傾朝野,無出其右。童貫得知消息,也無可奈何。
宋徽宗和鄆王對視之際,哈哈大笑。太子聽了這話,不覺心裏深惡痛絕。肅王、景王、濟王默然不語。張明遠、費無極看在眼裏,也一言不發。
高俅一看宋徽宗也已半醉之狀,想替徽宗打圓場,思量半天,終於憋不住,看了看眾人,說道:“兩位先生,你們一路辛苦還是迴去歇息去吧,諸位意下如何?” 又趕忙迴過頭來問宋徽宗道:“陛下,您看今日就到此,不知意下如何?”
沒等言畢,趙香雲悶悶不樂,便道:“父皇,他們師父迴來了,要盡興而歸。才哪到哪,高太尉不許這樣,趕走他們,我不答應。”
張明遠和費無極見蔡京、高俅悶悶不樂,就齊聲道:“我們師徒要團聚,陛下,就告辭了。”
宋徽宗雖有醉意但尚且清醒,他便道:“師徒團聚,好,念爾等一路勞頓,那,那今日就到此。”
師徒六人道:“是,陛下!我等且先告退。”
蔡京和高俅也道:“那微臣,就恭送陛下了。”
宋徽宗笑道:“呃,諸位走好。朕就,朕就迴宮去了。”說著已被幾個宮女扶將著走了出去。皇後、嬪妃、太子等人也緊隨其後,退了出去。
趙香雲急道:“父皇,父皇,太子哥哥!”但他們已走了,趙香雲轉過身時,那師徒也要走。
張明遠等說道:“公主殿下,我等告辭。”趙香雲應聲道:“好吧!先生慢走。”又望著子午四人問道:“武連,你,你們也要走嗎?”
武連道:“公主殿下,師父們迴來了,我們得迴去了,明日再見。”
趙香雲悶悶不樂,失望道:“噢,那好吧,明日可別不來。”頓時撅撅嘴。
武連笑道:“放心好啦,他們不來,不有我麼,是吧?走嘍!”師徒已出了皇宮。
片刻,宴罷,那宋徽宗走後,眾人離去,太子在門口拉住張明遠、費無極道:“二位先生,我這太子的確窩囊。請教我如何自保。”
張明遠驚得呆了,想了想,叮囑道:“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太子一臉茫然,費無極道:“多給皇上請安問好,不可爭辯,要畢恭畢敬。”太子眼裏含淚拜謝而去。
此時,又有三人前來,原來是那肅王、景王和濟王。三人喜笑顏開,神采飛揚。
肅王道:“二位先生,你們必定飽讀詩書,滿腹經綸。”景王道:“你們必定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濟王道:“如若為朝廷效力,豈不很好。”
張明遠道:“三位殿下如此抬愛,受之有愧。”費無極道:“還要殿下們多多指教。”
肅王、景王、濟王齊聲道:“不敢,不敢,後會有期。”說話間,三人且走且談,漸行漸遠。
張明遠、費無極、子午、普安、餘下、武連正走在長廊裏,隻聽一聲哈哈大笑從身後傳來,原來是鄆王得意洋洋道:“本王失陪了,父皇讓我掌管皇城司,自然不容馬虎,要恪盡職守,盡職盡責。二位先生,後會有期。”說話間,大踏步而去,威風凜凜,英姿颯爽。
張明遠小聲道:“這鄆王如今受寵,掌管皇城司,大內衛隊都歸他掌控,氣焰本就囂張,自從得了榜眼,更是不可一世。”
費無極低聲細語道:“儀表堂堂,一表人才,可惜是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如皇上一般,可想而知。”
子午道:“的確美若天仙。”普安道:“的確是潘安在世。”餘下道:“潘安也遜色三分。”
武連不服氣道:“我武連也不差。”眾人看向武連。餘下道:“武連的確不錯,可惜你沒中過狀元。”
康王走了過來,拱手道:“二位先生,本王願與你們四個弟子交朋友,不知意下如何。”
張明遠費無極異口同聲,應聲道:“殿下這般,自然很好。就怕他們高攀不起。”
康王道:“不必見外,本王就是喜歡文武雙全,聽說你們都是文武雙全,想必弟子更是如此。”
張明遠道:“殿下這般,算他們的福氣了。”費無極道:“你們年輕人交朋友,沒什麼不好。我們和你父皇也是如此。朋友多了路好走。”
子午四人齊聲道:“康王殿下瞧得起我們,我們感激不盡。”
康王尋思,這四人如若為我所用,必定是不可多得的好幫手,想到此處,喜上眉梢,笑道:“好,一言為定,找個機會,本王與你們四人,八拜為交。”點點頭,拜謝辭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