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好看的網路小說排行榜推薦,免費小說在線閱讀網

    第 761 章 羊馬隨征


    史天澤想了想,認真說道:“臣和蒙古人交過幾次手,也在這一段時間也一直在收集和細細研究蒙古人。


    蒙古人的戰鬥打法和其他遊牧民族的打法看似差不多,其實他們更會創造和利用各種優勢來取得勝利。


    常見的蒙古人戰鬥打法有三種:


    第一種叫烏鴉兵散星戰術:


    軍隊會分成三到五名士兵組成的小隊,避免被包圍,這和我們步兵三三製的打法很接近。


    當敵人重新集結時,蒙古人也重新集結,然後突然出現,像天上掉下來的東西,又像閃電一樣消失。


    攻擊時,通過喊叫或鞭子的裂紋發出信號。


    第二種叫騎兵衝鋒戰術:


    一群騎兵會直接衝進敵軍陣線。


    如果第一次衝鋒失敗,第二組甚至第三組就會發起進攻。


    騎兵響應信號,從四麵八方衝入敵陣,摧毀敵人的陣型。


    第三種叫弓箭手的戰術:


    弓箭手手持盾牌,從馬上下來,向敵人射擊,有時還利用馬作為掩體。


    其他弓箭手從馬背上射出,馬被訓練在中途停止前進,讓弓箭手瞄準。


    一旦敵人受到攻擊,他們的防線就會被打破,然後騎兵將發動進攻。


    從兵種數量上來看,蒙古主要以弓騎兵為主,而弓騎兵主要以輕裝為主。


    他們在裝備了戰力強悍的雙曲複合弓後,其草原上的戰術被向前推進到極致的程度,比如有包圍戰術及佯退戰術等。


    在作戰中,他們運用這些戰術,將弓箭的技巧及機動性配合起來,讓軍隊的戰鬥力達到極致。


    由於其弓箭射程遠,因此他們能在敵人武器射程之外就攻擊敵人。


    作戰中,蒙古人逐漸接近對手,當進入他們弓箭的射程所能達到的距離後,就發起閃電攻擊,敵人還來得及反應時,就處於散亂敗落的境地。


    這些戰術下,蒙古軍隊並不必依靠人數優勢,而隻需要憑借機動性、弓箭的強大及計策,就是贏得戰鬥的勝利。


    弓箭是蒙古軍獲勝的最重要的武器裝備,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蒙軍作戰的主要武器為反曲複合弓,這種弓主要由動物的角、肌腱及樹木的木頭組成。


    這種弓發射的最大射程可達三百米之遠,極限射程能達五百餘米。


    據傳鐵木真二弟合撒兒的第二子名叫移相哥,也叫也鬆格,以射箭出名。


    全蒙古那顏貴族在不哈速赤忽聚會,鐵木真組織射箭比賽,移相哥射出335尺的距離,大概500米吧,並準確射中靶心。


    對此,鐵木真為了表彰他,還專門替其在哈拉和林立“也鬆格碑”紀功,也被稱為“成吉思汗石”。


    由此可見,蒙古弓射程極遠,好一點的弓箭就能達到大約在300至500米遠。


    當然這也得考慮風速,風向,風力等諸多因素,但蒙古弓最大的威脅不在於它射的遠,而是他的射速快。


    實戰中,弓箭殺傷的有效射程應該在百米之內,在有效射程內你射三箭,對方可能就射你五箭,而且精度極高,就我們騎兵來說,如果同樣裝備下,3換1都是有點奢望。


    最後再說一下關於蒙古人的紀律,這是一支訓練有素,紀律嚴明的軍隊,團隊協作能力強,可以打得了苦戰,悍不畏死的軍隊。


    從鐵木真在斡難河稱汗開始,蒙軍的彪悍戰鬥力又是從何而來呢?


    我軍很多將領印象中蒙古人的作戰方式很賴皮,利用騎射優勢放對手“風箏”。


    在敵方碰不到自己的同時,用弓矢殺傷、消耗對手直至敵軍崩潰。


    不得不承認,這套我們常用的戰術就是偷師蒙古騎兵。


    但這並不是蒙古人最厲害的地方,其實蒙古人破敵的主要方式或者說他們的基本戰法是“迂迴”。


    蒙古騎兵向來不以人數為衡量標準,他們幾乎從不與敵方正麵硬杠,繞後攻擊敵方防禦薄弱處。


    這種作戰方式的優勢在於牢牢掌握著主動權,打亂敵方部署,讓他們在被動防禦和調動中主動展示弱點和缺口,然後給予致命一擊。


    對金作戰,對西夏作戰用得都是如魚得水,包括我們也吃過大虧。


    這個“迂迴”不是誰都能學的,因為迂迴作戰有個前提,軍隊的機動能力要強於對手,而蒙古人恰恰就天生具備這方麵的優勢。


    作為遊牧民族,蒙古人不僅精於馭馬和騎術,而且戰馬數量也非常多。


    蒙古人出征騎兵人均攜帶三至四匹戰馬,除了分開托運個人裝備,主要就是通過輪騎讓戰馬恢複體力,進而保持高移速。


    蒙古人在戰時的推進速度大概是每日五十至六十公裏,如果我們沒有火車運兵,軍隊日均能保持二十公裏就不錯了。


    而且這還不是蒙軍的極限,他們在和西遼戰爭中連續行軍7日,每日平均行軍160裏,餓了馬上吃,困了馬上睡。


    就機動性而言,堪稱世界第一,是其它軍隊難以達到這種高移速。


    其實和蒙古對戰,除了馬匹方麵的限製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後勤跟不上。


    按曆代中原王朝的軍隊北伐遊牧民族的經曆看,糧草、軍需的運輸是非常消耗人力、畜力、物力和時間的活動,尤其是在道路條件惡劣的環境下。


    而後勤跟不上,前方軍隊不攻自潰,自古名將皆受斷敵糧道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軍隊一兩天高速突擊沒問題,時間再長就必須降低速度讓後勤跟上,不然就沒飯吃了。


    而蒙古人另辟蹊徑簡化了後勤運輸的問題,方法是“羊馬隨征”,將牛、羊等牲畜作為軍糧。


    這樣“軍糧”不僅能自行移動,還可攜帶軍需物資,而且越野能力很高。


    這種方法不僅提高了後勤隊伍的移動速度,還極大降低了後勤運輸的消耗,因為中原王朝的部隊運輸人員消耗的糧食並不比作戰部隊低。


    所以蒙古人的後勤運輸效率,是這個時代其它國家特別是宋、金、夏的好幾倍,也包括我們。


    在蒙古人有個專門的機構“奧魯”也叫“老小營”,專司負責看管物資,驅趕、牧羊隨軍的牲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雲1200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竹明昭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竹明昭曦並收藏風雲1200最新章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阳县| 恩施市| 洮南市| 隆尧县| 秦安县| 甘洛县| 尖扎县| SHOW| 剑阁县| 罗江县| 宾阳县| 松滋市| 长治县| 静宁县| 平遥县| 伊通| 吉隆县| 肇庆市| 阿荣旗| 德钦县| 建宁县| 丁青县| 胶南市| 马山县| 岐山县| 白山市| 玉林市| 丹凤县| 定襄县| 南平市| 黄冈市| 沾益县| 新闻| 赣榆县| 阳信县| 楚雄市| 满洲里市| 崇义县| 敖汉旗| 闽清县| 济阳县|